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的根本 -- 普通劳动者

共:💬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华文化的根本

    不怕大家笑话,把自己的一点浅见发给实在人一起探讨。

    文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各个层次,要理清脉络以深入研究,首先要找到文化的根本。以下就是我自认为的中华文化的根本。

    一、周易

    周易主要讲了乾坤的不同组合,关键词是“相对的”和“变化的”,就是揭示了事物之间相对的关系,并不断变化的发展轨迹。

    中国人思想中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等都是出于“相对”的考虑,每个人都会说“差不多”也是由此而来,而不追求绝对的精确。

    二、阴阳

    阴阳理论,即虚实,其关键词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和“可转化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基本就是论述这方面的理论。

    可转化的只举一个例子:比如在阐明道理的时候,“说”也是一种“做”。

    相互依存就产生了整体的观点,所以中国是一种圈子的文化,所以中国历史几千年总的来说,“合”是大的趋势,而不是“分”,所以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中央集权的体制。

    圈子文化的推论,就是中华文化的同化现象。外来的思想就好比是包饺子时和馅中加的新作料,如果新来的作料是一个锅盖,我就用如椽的大棍把锅碗瓢盆一起和了。

    相互依存和转化同时产生了“势”的概念。

    三、抽象

    我暂时想不到这部分的来源,但如果在中国混过了,而没学会抽象,那就说明你没过关。也许我们可以说,要学会从“实”里抽象出“虚”来。

    抽象的概念说明了,语文学习中提炼和概括中心思想是一种必然的和合适的做法,再在这上面浪费口舌就是浪费生命。

    四、智者分类

    根据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推出中国的智者其智慧的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其二是跳出圈子,别开生面。

    并有按金字塔排列的以下四种等级:

    1,底层。缺乏抽象的能力,比较实用主义,容易被骗,谈不上视野。

    2,第二层。具有抽象的能力,能做到个人实体间的相对关系的体察和把握,视野狭窄。

    3,第三层。在第二层的基础上能做到抽象层面的相对关系的体察和把握,志向高远,视野开阔,缺点是囿于自身的利益羁绊,不能居中调度。

    4,顶层。在第三层的基础上无自身利益羁绊,无我以至有一切。

    五、体验式文化

    以上几点都是谈的理性层面,就感性如艺术文化来说,中国盛行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文化。

    带着感情去书写,带着感情去绘画,乃至带着感情去做饭,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笑话,即便你年纪小,但把它当作公式去看是不会有错的。只有带着感情,你才会有体验,才会把它当成感情的慰籍,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才会感染人。

    以上胡思乱想需要结合思维科学,语言学等,在文化哲学的层面去充实和完善。我的理想是用西方的方式理清楚中华文化的根、枝、叶,拨开并丢弃它上面的野生枝蔓和蜘蛛网,以利于其生长。

    欢迎实在的批评。

    • 家园 华夏文明的根本是:自强不息,心怀天下,也就是老三篇
    • 家园 续及更新

      1,中华文化是相对的文化,总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有外来或新的事物,那么它就会在碰撞和交汇融合后,再一次运用比较鉴别的方法,找到各自的位置,就像找到一个物体外形或体貌变化后找到新的重心并再次稳定地站立起来一样。由于这个相对的因素,中华文化没有特定的边界,包容性很强,易于扩展。

      2,中华文化是一个更追求和重视“道”的文化,而老祖宗的文字意象又总是比较宽泛,后世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往里套,所以往往崇古而薄今。越崇古而越重视“道”,故此“术”较受忽视。

      3,由于对“术”的忽视,更由于相对思想对人和自然等关系的认知形成的世界观,中华文化对“术”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完全以结果为导向,导致实用主义的倾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