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这次刘翔事件各方的反应非常有趣 -- 联储主席

共:💬107 🌺634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什么仇恨是比仇恨自己脚下踩的土地更大的仇恨呢?

              什么诋毁又是比诋毁自己族群的未来更大的诋毁呢?

              看样子又要来分析我们的文化了,不会把河殇再拿出来说一遍吧?哈哈.

              一个幼稚的文化居然会成为黑暗丛林中的最长寿者,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吧,除非上帝是个萝利控.

              所以,顾非兄,分析我们的文化不是你的长项---你的长项恰恰是你痛恨的:培养仇恨,释放仇恨.

            • 家园 哈哈

              矛盾的存在不代表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决

              这就是典型推罪文革的幼稚之处。王朝周期率说到底无非就是在若干年的统治周期内,到了无以维持的时候,来一场社会能量的总爆发。改革延命?延的了一时,延不了一世罢了。昨天仇怨的爆发,可保当今的太平。基于此,老一辈人或许一定程度上对80后的批评也多少出于“羡慕嫉妒恨”——凭啥我们年轻时遭了罪,你们就要吃穿不愁?naive,sometimes too simple。80面对的时代剧变是50后、60后们完全没有想象过的。我们所可能经历的生命历程也许只能和爷爷辈们得到交流。我们父辈面对一种时代加诸的脆弱,在《河殇》中表现的妄自菲薄,是我们极为不屑的。

              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会把自己所经验到的痛苦无限放大,似乎仗着阅历就有了教训人的本钱。对不起,你们的这些痛苦比起整个人类的多灾多难,算个毛毛雨阿!多数人只知道妄自菲薄、唉声叹气的那代人我们是瞧不起的!

              言语多有冒犯,实乃直抒胸臆尔。

      • 家园 那就好办了,让80后投票看看就知道了

        我认为你这是瞎扯,80后更不爱党。

        • 家园 这要看党是什么样的

          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跟80后经历的差不多。

          我也见识过64,当时虽然上小学,但是电视上北京一片狼藉的样子还是记得的。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面的地被征没了,可是我家里面却一分钱的补偿款都没拿到。

          村里面的人为此上访,一直闹了好几年,从地方一直闹到北京,联系焦点访谈。后来北京打会省委来处理,当时省委下了命令,不许再闹,否则按法轮功处理。

          半年后上大一,班里面有下岗职工的子弟,听他们说起生活怎么样。那时候感觉到的之是生活的悲惨。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曾经迷茫,不知道到底社会什么样子,因为书上的内容跟现实的情况对不起来。

          大学毕业我考了研,从机械跨到了经济,那时候朱镕基风头正盛,经济学很火,我想知道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曾经赞同国企改革,认为国企百弊而无一利,曾经在家里面说过这些话。包括当时的征地问题,也曾经真的认为当时的土地管理政策模糊。可是后来呢,结果发现经济学更扯淡。我曾经很痛苦,在学校里面导师曾经叫我看资本论,可是我看不进去,因为我听了那么多年的政治课。

          我毕业工作之后,有了阅历才开始重新回头读资本论,尤其是读了毛选之后,才真正明白了很多问题。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放假回家,村里面选举,天天出去吃饭,选举人请客。后来也有本家的人来给自家人拉票。

          我知道村委的书记拿卖地的钱来买仕途,可是没有证据。我看到后来的村委基本都是商人买票上台,之后就拼命的捞钱,或者利用进行商业开发。我听家里面人说过以前(改开前)的村领导是为当地人办事,但却被拿掉。

          我开始回想以前的经历,当年的64,当年的下岗,当年的基层政改(就是选举),在外面,看到原来的封建文化死灰复燃(比如廿四孝),我也听到,看到新闻里面说的政府的腐败……

          我一直在读书,也在看新闻。

          我想说什么?那就是现在我的想法就是对党没有感觉,而且有时候还有些厌恶。如果它倒了,我可能会有一些不情愿,因为权力的真空会导致社会的混乱,至少从目前来说是这样。但是我不会感到心疼,甚至某种程度上我会感觉到有些快意。

          你说80后不爱党,可是如果现在投票换人的话,我估计大多数人都是我这样的想法。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联储主席,
          • 家园 讲的都是实话.

            特别是这一句,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曾经迷茫,不知道到底社会什么样子,因为书上的内容跟现实的情况对不起来。

            这才是香港有些说国民教育是洗脑工具的原因.

          • 家园 那就好办了,那就按投票来

            你个人的经历再多,也无法代表所有80后,归根接地不能靠你想他们应该如何,应该给予他们投票权力表达自己的意愿。

            • 家园 你讲的没错

              我不能代表80后。

              但是我想问一句,难道投票就能解决我上面说的那些问题吗?

              我见过选举,农村的基层选举,刚开始的时候是到处请客吃饭,我们家三个人曾经到处赶场,一晚上在不同的三个地方吃请。后来禁止请客,选举改成了家族势力出马,选举人出钱送东西,然后通过各家族来买票。从2000年左右开始选举,结果是这10年来上台的人越来越差,目前在台上的是纯粹的商人,上台就开始想这依靠村委的权力进行赚钱。我家是90年代初开发搬入楼房,现在上台的人开始准备重新拆迁。具体的拆迁方式还没定下来,但是根据风传的拆迁补偿,我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朱主政的时候,村里面的乡镇企业实行了mbo,后来的经理转移资产,整个的企业成了自己的私产。可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之类的,我没有看到一点改进,唯一的不同就是,经理可以毫不掩饰的跟我爸说,“好好给我干,为我挣钱”。我读研的时候学的是经济学,可是现实呢,我上面为什么说经济学更扯淡。

              在我的父母看来,现在跟以前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一样的是工作生活。乡镇企业的经理以前的时候就比他们能办事,挣钱比他们多,现在也是一样的。他们虽然知道企业已经成了私人的,可是这到底意味这什么,他们却并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只是会感叹,现在都是自己顾自己,没有人管老百姓了。偶尔的他们会跟我说以前公社时期的情况,比如一个生产队的人会帮助自己的队员盖房子。

              我为什么讲这些?从基层情况来看,我看不出选举能解决什么问题。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老百姓对选举已经基本不感兴趣了,或许上台的人很有能力,很会挣钱,可是挣的是自己的钱,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你可以说农村里面的人文化素质低,跟现在的80后比不了。可是我说的这些情况,不止是村里面的吧。如果真的象你说的那样全国范围内的投票,你怎么知道舆论不被有钱的人控制呢?或者说你怎么知道政府不会跟资本家结合来控制舆论呢?村子里面,大家都是多多少少沾亲带故的有些了解,台上的人不会过于放肆。但是国家范围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 家园 那就好办了,那就证明我国80后的代表是黑社会而不是党

                当前我国有钱集团的就是党,控制舆论点的就是我党,我党还把西西河屏蔽了,真么也没看到控制了?

                你说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人民愿意被有钱的收买,那是人民的事情,那只能证明人民热爱的是黑社会。那你凭什么要说80后倾向是党呢?

                乌坎事件的背后就是一群80后组织的

                • 家园 你在发泄情绪

                  而不是讨论问题。

                  你要讲全国范围内的选举投票,单举80后没什么意义。不能把80后这一特殊的人群跟人民划等号,80后只是人民的一部分。

                  人民,按照毛的说法,就是占人口90%以上的人,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人民利益,他们的共同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在中国,如果按照年代划分的话,非80后的人不下10亿,40岁以上的人要占人口的1/3左右(估计的,可能不准),这些人,虽然对政府也有意见,但是整体上而言,政府的舆论对他们还是有公信力的。就是80后以及后来的90后,也不是铁板一块,都是反对政府,一心要换人的。即便不谈现实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单纯的网上言论,凯迪和天涯也是不同的,就是天涯内部,杂谈的版主到八卦,照样被拍的鼻青脸肿。

                  什么是控制舆论,并不是说网络上屏蔽一个网站,论坛上删几个帖子,而是你说的话有人听,有人信。现实中,虽然现在政府的公信力不如以前,但是并不是一点没有,比如辟谣的时候大家还是看政府的信息,并以此为准。

                  另外,你不能拿乌坎这样的个案来比全国范围内的政党轮换。政党的轮换,要涉及政治主张、执政方针、战略方向等复杂内容,不是乌坎这样简单的利益要求能类比的。你要说乌坎后面的80后在国内的社会生活中开始崭露头角,这我同意。但是要说80后已经成为社会上成熟的政治力量,能具有成熟的政治主张,并且可以得到人民的认同,可以替代目前的中共,那你是在说梦话。即便不谈80后,现在也没有能够可以替代目前的中共的政治力量。

                  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喜欢或者讨厌是一回事,但是实际上是不是可行是另外一回事。现实中公司员工讨厌老板,可也没见有人能随自己的心情炒掉老板。

                  • 家园 好,那就按全国人民投票决定来,未达多数就下台

                    中国,如果按照年代划分的话,非80后的人不下10亿,40岁以上的人要占人口的1/3左右(估计的,可能不准),这些人,虽然对政府也有意见,但是整体上而言,政府的舆论对他们还是有公信力的。

                    我是因为对方说80后更爱党,所以才说80后来投票的。如果你认为40岁更爱党,那更好,那就全民选举来。

                    即便不谈现实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单纯的网上言论,凯迪和天涯也是不同的,就是天涯内部,杂谈的版主到八卦,照样被拍的鼻青脸肿。

                    好,那就投票看看多数意见,我一贯主张理工科思维,统计学说话,我先退一步,你觉得你在哪年龄段占优势,就先在哪个年龄段选举。如果你同意全民选举,那更好。

                    免得天天说这些人拥护党,却又不敢统计,这算什么呢?

                    但是要说80后已经成为社会上成熟的政治力量,能具有成熟的政治主张,并且可以得到人民的认同,可以替代目前的中共,那你是在说梦话。即便不谈80后,现在也没有能够可以替代目前的中共的政治力量。

                    那就正好,现在选举看看,是否有这样的力量。

                    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喜欢或者讨厌是一回事,但是实际上是不是可行是另外一回事。现实中公司员工讨厌老板,可也没见有人能随自己的心情炒掉老板。

                    公司是私有的,政府是公权力,可不就是人民可以决定政府人选嘛。

                    难道我国政府是我党私产?

                    • 家园 政府当然不是党的私产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人总是活在现实中的,不会为了一时的情绪的变化而随意做出决定。员工不离开公司,并不是因为拥护或者爱老板,是因为公司可以为其提供收入(就是呆在公司有利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要社会上的人还认同中共执政对自己有利,那换人的情况就不会出现,这一点踏入社会工作的人都应该很容易理解。

                      你要讲科学,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统计并不能回答原因,这在经济中的表现比较明显。比如裙子长短和股市行情的扯淡关联,类似的这种统计分析并不在少数。对于涉及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直接说出来,供你参考的。你说这个,我想说你很可爱,果然是学理工的,就象我当年学机械地时候一样。

                      其实你的回帖,已经又绕回了我上面说的那些问题,选举能不能解决。其实中国选举并不少,北洋时期就有选举,当年也曾经爆过“国会议员不如婊子”的新闻。民国的时候也曾经有,光头不就曾经选举上台吗,这些又解决了什么问题?文人总喜欢谈民主,尤其是民国范,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文人可以上下其手。因为选举总要传递信息,这时候离不了文人,而这正是文人的老本行。包括中国传统上的文官系统,本质上是文人做为社会信息传递的中介。不管是文官系统,还是你所推崇的全民选举,最终得利的必然是文人,因为他们可以操弄信息的传播。

                      如果你一定要讲民主,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当年的解放区。那时候是怎么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党员直接下基层,跟利益的相关者直接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对他们的利益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并把问题反馈给人民,让人民来献计献策。因为所讲的,所做的都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所以当时的民主积极性非常高。这个过程把传统的文人排除在外了,没有了信息传播的中介。建国后,还是采取这一方法,结果引起了文人的反弹。后来就是一系列的整顿,被文人描绘为黑暗时代。

                      当年的这个方法叫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方法当然有民主,但是不是象现在的欧美那样的所谓的全民选举。但是这个方法要领导者亲力亲为,深入一线。马克思所谓改变世界比解释世界更重要,核心就在于实践,而这个方法正是以实践为其核心。深入一线,切身参与社会实践。

                      80后组织乌坎,这不就是深入实践一线吗?为什么非要揪着选举不放?不去努力,就单纯的想这动动嘴皮子就上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实践做的好,人民自然会把你送到台上,当年不就是用小车把光头推到台湾,把当年的中共推到台上的吗?

                      • 家园 选举能不能解决问题,那是另一个问题,现在是证明

                        80后多数拥护党的问题,不选举就可以,就按身份证投票表决信任党的问题

                        你要讲科学,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统计并不能回答原因,这在经济中的表现比较明显。比如裙子长短和股市行情的扯淡关联,类似的这种统计分析并不在少数。对于涉及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直接说出来,供你参考的。你说这个,我想说你很可爱,果然是学理工的,就象我当年学机械地时候一样。

                        从统计学上来说,证明多数拥护党的办法就是统计多数人意见,你自己不统计从这现象那现象就说多数拥护党才是裙子长短的扯淡关联。

                        因为选举总要传递信息,这时候离不了文人,而这正是文人的老本行。包括中国传统上的文官系统,

                        好,那就按选举来,看看中宣部和我国文官系统能否操纵选举。

                        建国后,还是采取这一方法,结果引起了文人的反弹。后来就是一系列的整顿,被文人描绘为黑暗时代。

                        那就按文革来?先把薄XX抓起来?

                        如果你一定要讲民主,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当年的解放区。那时候是怎么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党员直接下基层,跟利益的相关者直接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对他们的利益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并把问题反馈给人民,让人民来献计献策。因为所讲的,所做的都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所以当时的民主积极性非常高

                        都是废话,现在并非解放区时代,那个时代我党是有国民党压力的,你要是说“美国也腐败”你就完蛋了。国民党在有北洋压力的时候,也是革命的。

                        朝鲜劳动党也不是一开始就堕落成腐朽的封建集团的。

                        实践做的好,人民自然会把你送到台上,当年不就是用小车把光头推到台湾,把当年的中共推到台上的吗?

                        真么个自然法?内战比选举更自然?

                        为什么不用选举的办法,而非要用内战来证明民意已变?

                        • 家园 你真是钻牛角尖

                          你用乌坎作例子,那乌坎不是也没打仗吗?

                          我跟你说的是要深入社会实践一线,就像当年中共做的那样。踏踏实实的做事情,让老百姓看到你的好,他们自然会让你上台。

                          整天嚷嚷着选举,既没有候选人,也没有参选主张,还想着中共主动想让,拱手给你竞选名额跟他竞争。天上没有掉馅饼的。

                          你一直在强调统计,那你的统计项是什么?现实的社会里面没人会直接跟你说他想要什么的,只有深入的了解,分析之后才能明确。就像以前,老百姓不会跟你说他要打土豪分田地的。

                          中共跟文人集团的斗争,从建国后就一直在进行,不止是文革。文革的斗争对象是当年深入一线实践,做实事的党员,因为他们后来变质了。你要多读书,多读历史。

                          你想问题这么简单,很容易被人当枪使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