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产固定翼舰载预警验证机清晰图 -- 螺丝钉

共:💬28 🌺1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产固定翼舰载预警验证机清晰图

    昨天曝光的JZY-01(舰载预警-01)号验证机清晰图

    据国内各军事论坛的小道消息,1号机仅是验证气动外形和电子设备而已,并不实际上舰,故而起落架未加强、机翼无法折叠,将根据试验情况在后续机上进一步改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前在网上流传的几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CD上有篇文章科普了一下

      小飞猪写的,固定翼涡浆式运输机可以在航母上不依靠弹射器起飞,C130都飞起来过。关键在于不依靠弹射器的话起飞滑跑距离过长,严重影响甲板作业,使航母作战效能大打折扣。换句话说,没有弹射器的滑跃起飞航母即使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也只具备很低的作战能力,意义不大。

      故此,既然JZY-1的照片出来了,要么是纯验证机,验证平台实际效果。要么就作为舰载实验机种上舰,先行培养训练为主。

      • 家园 要看这个有多长留空时间了。

        预警机不是需要频繁起降的机种,一般一场战斗至多起降2-3次。现代战争势险节短,可能在更少的预警机起降之间就结束战斗了。

        所以它起降影响甲板作业的问题其实不会太严重。

    • 家园 以这个尺度,瓦良格升降机能用吗?
      • 家园 从主贴最后一张照片看

        这个舰载预的尺寸比运七小不少,看来不是简单的机体利用。从另一方面来讲,尺寸控制是设计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上瓦舰应该是设计要求。

    • 家园 国家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其实这应该感谢美帝孜孜不倦的教导。

      真不敢想象万一当年朝鲜战争没爆发,老毛顺势把台湾给解放了。今天的中国会不会就是印度的翻版。

      国家今天的进步真心离不开美帝,严师出高徒,教导有方啊。

    • 家园 毛熊在冷战中设计了对美帝航母的饱和攻击战术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库兹涅佐夫上的舰载机由于受滑跃起飞的影响,很难在满载满油的条件下起飞,因此主要战术任务不是携带反舰导弹攻击航母(尽管苏33拥有携带KH-31反舰导弹的能力),而是空对空作战,对付美军的雄猫F14和舰载反潜机,掩护拥有暴力神器的SS-N-19的奥斯卡核潜艇,基洛夫核巡洋舰靠近美航母编队,同时为陆基起飞的图22M逆火提供护航。

      但这个貌似强大的系统,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舰载预警机。没有舰载预警机,苏33尽管拥有强大的截击能力,但在不满油的情况下缺乏长航时的能力,同时它的电子系统对付多个空中目标和海上目标时,难以兼顾;编队空中防御时,面对雄猫的AWG-9加E2预警机时能力大打折扣,这是盾不够坚;同时猎杀舰载反潜机的能力也下降,是为矛不够利。

      SS-N-19号称采用领航弹的战术,其中一枚领航,另外一枚

      在领航弹被干掉的情况下顶上,但如果有舰载预警机雷达的加持,战术上就远远丰富多了。

      二战中的大和号460毫米的主炮,也是需要舰载机的目标指引的,如果SS-N-19有舰载预警机的配合,其抗干扰能力猛增。

    • 家园 其实随着大预和KJ-200的入役

      舰载预警机的电子系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王小谟院士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以前造预警机就像六十年代造南京长江大桥,要惊动总理的,现在造预警机就像现在造长江大桥,一个县都可能造。

      真正有意义的应该是舰载预警机03或04架次(假设02架次做静力试验),因为舰载预警机与大预等预警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航母上的起飞方式,现在网络上有说马伟明少将做的是电磁弹射,到那时舰载预警机起落架的加强以及折叠翼的出现,意味的不只是舰载预警机能够弹射,而是整个舰载机机群弹射技术的成熟。而电磁弹射的采用,最终会导致航母选用核动力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原苏联航母舰载机群与美帝航母舰载机群最大的差距,窃以为就在舰载预警机这一块儿,卡31跟E2在任何一项技战术指标上都是天壤之差。

      至于托马斯兄所说该痛哭流涕的弯弯,该哭也轮不上他们,如果要列该哭的名单:毛熊,高卢鸡,不列颠。以上都是很早拥有中型航母或大型航母的玩家,但没有自研成功一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毛熊曾经接近成功,但最终雅克44和安71都没笑到最后,高卢鸡就直接买美帝的。当然还有著名的大阴帝国,搞出一个史上最丑舰载机的塘鹅后,就再也没有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出现了。

      • 家园 为什么中国的舰载预警机这么快?

        毛子的为什么搞不定?他们的陆基预警机早就有吧,还是说他们的电子设备太差?

        • 家园 苏联没有搞成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原因其实比较简单

          就是工作还没来得及做完苏联就解体了,后面的情况众所周知,项目中止,没有下文了。

          做为舰载机的载体,苏联航空母舰的研制起步本身就较晚,真正有现代航母样子的“基辅”级航母(1143型)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服役,末舰“巴库”号(1143.4,后来的“戈尔什科夫”号,俄罗斯钓了印度大鱼的那艘)服役的时间已经到了80年代中期。“基辅”级后继舰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于1982年9月开工建造,1990年底通过国家验收。再后面的1143.6型“瓦良格”号在苏联解体时没有最后完工,后被卖到我国。最后的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1988年开工,1992年被拆除。从“库兹涅佐夫”号开始苏联航母才开始拥有起降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可能性,而该舰较晚的研制时间直接导致了配套的预警机项目在起步时间上也很晚,为最终没有研制成功埋下伏笔。

          1979年苏联雅克设计局提出研制雅克-44预警机。为了配合短距滑跃起飞,雅克-44开始的动力方案由机翼下的主发动机和机身内的升力发动机组成,有点类似于当时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和现在的F-35。这个方案后来因为升力发动机与电子设备在安装空间和负载重量上的矛盾走进死胡同,于83年停止。然后,苏联政府转向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71K,可安-71K的外形尺寸太大,无法在航母上驻留,上舰无望,最终于85年下马。84年雅克设计局恢复了雅克-44的研制,取消内置的升力发动机,换装新的大功率浆扇发动机,仍旧采用短距滑跃起飞方式。88年雅克-44初步设计完成。89年,详细设计和原型机的生产准备开始。到苏联解体时,雅克-44正处于原型机的生产阶段。可这一切到那一时刻戛然而止,随着苏联的消散,雅克-44项目功败垂成,连一架原型机都没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所有的设想都凝固在了纸面上,老毛子不是搞不定舰载预警机,应该是没来得及。

          • 家园 请教,为啥苏联舰载预警机都这么巨大

            E2C和运7最大起飞重量都是25吨左右,An71和Yak44都快40吨了,几乎大了一倍,研制难度显然高多了。。。

            莫非是因为毛子电子水平不行?

            中国这个舰载预警机嘛,我觉得发动机还是个大问题,国内最大功率的涡桨6C也才3800kW,估计预警机用的就是这个,这个功率跟E2C差不多,不过E2C主要靠弹射,虽然美帝跟三哥说能滑越起飞,但估计很勉强,要减少油量才行。以Yak44 40吨的重量滑越起飞要配两台1万千瓦发动机来看,20吨的起飞重量就得配两台5000千瓦发动机,涡桨6C的3800kW功率显然不够啊。。。

            • 家园 探讨一下

              首先声明啊,我只是个普通军迷,不是专业人员。共同探讨一下,我说的有错误的地方多指正。

              雅克-44并不是只为了海军研制的,它应该还有后续的陆基型,如果机身太小,适应了海军可能就不太适应于陆军的要求了。雅克的机体大有不利于舰载飞行的方面,但也有好的方面,可以多带燃油,可以大幅改善乘员的工作环境,从而延长滞空时间。雅克-44的航程为4000公里左右,而E-2C的航程大约在2700公里,前者的航程或飞行时间明显大于后者。此外,雅克机舱内除配有卫生间、饮食柜外,还配有单人休息舱,机组人员可以在长时间的飞行中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力;相比之下,E-2乘员的待遇就差多了,只有马桶,没有休息舱。美国海军曾经计划为E-2C加挂副油箱以延长飞行时间,但最终由于其机舱空间太小,乘员无法进行长时间飞行而作罢。此外,雅克-44的操作人员有四人,比E-2多一人,可以更多、更好地完成预警、指挥、控制和引导任务,这也是机身大的一个重要优点。

              对于雅克-44体型较大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为了滑跃起飞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个我不懂,请其他河友补充吧。

            • 家园 因为苏联的舰载预警机是打算滑跃起飞的

              这就对飞机的动力系统和机体结构都提出了比弹射起飞要高的多的要求。比如安-74预警机为了实现滑跃起飞,安装了三台发动机——两台D-436K涡扇发动机(推力2×7500千克),一台RD-38A加力发动机(推力2900千克)。再加上机体结构加强所增加重量,导致飞机总重降不下来。

          • 家园 雅克-44很有创意

            看这个链接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应该是完成了全尺寸模型了。有几个大特点:一个是螺旋桨的结构和造型,一个是可升降的雷达罩。都是非常有创意的设计。

            相比之下,中国鹰眼比起美国鹰眼,山寨味就比较浓了。我怀疑中国鹰眼的尺寸比美国E-2大一些,在航母上占据更多空间。不过如果做出来,也是全球第二了,不错了

            • 家园 雅克-44的最大问题恰恰就是那两台发动机

              雅克-44采用两台与安-70运输机相同的D-27桨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技术过于复杂,导致它至今无法达到实用标准,安-70的研制拖延即与此有直接关系。可以肯定,即使雅克-44没有下马,它的命运也不会比安-70好到哪里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