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任督二脉 -- 弦音醉舸

共:💬46 🌺1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吧,就NO是主导信号分子这个来说吧,

                            请问一个问题,NO是气体信号分子,这是98年的研究,那请问CO、H2S是不是气体信号分子?CO、H2S主不主导信号传导?如果CO/H2S也算主导信号传导,那请问,凭什么说只有NO主导?提醒一下,这么说,我依然没有否定NO是主导气体信号分子,所以不用拿诺贝尔什么的来压人。

                            当然,这个其实和本帖讨论的东西是毫无关联的,依着你提出的问题来表述而已。回到本贴,好吧,你那么理解是你的自由。

                            • 家园 难道一种分子是不是主导信号分子是随便定义的吗?

                              NO是主导信号分子不是98年的研究,那是早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大量研究、实验和在药物开发上的实际成果并获得了公认的市场效果和学术检验,到1998年被诺贝尔医学奖评委确认并授奖。什么叫做CO、H2S也算主导信号分子?简直是笑话,那是随便说说的吗?什么叫拿诺贝尔压人,是你在否定人家几十年的成果,我不过是指出这个事实而已,感觉到压力了?奉劝没有想明白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定什么。

                              本人的评论和文章提出NO与经络现象之间可能的关系问题当然与任督二脉引起的争论有关,如果你认为毫无关联完全可以不做回复,是你回复了本人的评论才引起的讨论啊?

                              • 家园 尊重点事实好伐,

                                CO作为气体信息分子这都是常识诶,H2S更是继NO、CO之后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连这点基础常识都不知道,还奢谈什么发明发现,过了!

                                • 家园 始终说的是主导信号分子,打什么岔呢?
                                  • 家园 敢问阁下对“主导”二字的定义

                                    也想问下,我们皮肤有触觉,“主导”的是神经纤维,递质分子,还是中枢某个我们现在还不了解的区域。

                                  • 家园 请尊重事实,在这个前提下再谈论其它,

                                    CO 的局部浓度及其与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完全取决于这种双性气体的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 ... 与氮(NO)和硫化氢(H2S) )一样,是一类新型的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神经系统中,CO作为信号分子,发挥着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学习与记忆、气味反应及适应等诸多功能。CO的舒血管作用及心脏保护效应也被证实。

                    • 家园 【“主导”肯定谈不上】这是谁刚说的?怎们会这么累啊!

                      这位真是有意思,自己几分钟前刚说的话马上就忘的一干二净,反过来还要问谁说了,什么时候说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家园 感情用事的是你啊,

                    你确信的东西就一定是主导么?我的描述中没有排斥NO的作用,但不能就知道有NO的作用就把它当作主导,对吧,H2S的血管平滑肌K通道开放的协调作用就在这中间不起作用?不要把某一个生理介质的功用过于放大,我举麻醉为例,就是说明没有其它因素的共同协调,NO什么都不是,从何谈起“主导”?经脉现象是个宏观现象,相对应的基础也应该在宏观层面首先找到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谈得到微观分子层面。

    • 家园 哈哈哈,好一个头头是道不知所云

      从现代物理学的观测方法,可以观测经络的存在,但确实无法验证经络理论。

      现代物理学直到发现了测不准原理,才引入观测者和被观察者的关系,而中国古文化一向讲究天人一体,从整体研究局部,把人和宇宙统一起来分析研究,这就造成许多虚幻的看似不着边际的结论,比如头疼医脚,比如风水。

      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因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只要达到目的,就证明是一条途径,那些动不动嘲笑说别人不理性不科学的多是无知无畏。

    • 家园 好文,花一下。

      这个任督二脉好像是用来炒作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知道这个词的。

      • 家园 这么表述其实我还是挺矛盾的

        任督等经脉现象非常真实且可观察到(当然,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的感受确实是长期心理暗示后形成的幻觉),所以我才对它持以实用主义态度。中医理论是要好好敲打敲打,一个好的理论除了需要能解释现有的所有现象,还需要负担起预测未来/未知的功能,现有的中医药理论连第一点都做不到(比如对验方都无从用现存中医药理论去解释任何细节),局限性极高,除了经脉理论系统还有些可预测性,其它的理论更多的是糟粕(其中含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概念目前阶段还很难完全跳出,好好敲打敲打,什么时候跳出这些理论概念,创新出一种更“好”的,既能含纳原有经验体系,有能负担其预测未来的理论系统,传统医学技术(传统医学是实用技术,而非哲学)才能真正获得新生,从目前来看,经脉理论系统与现代医学基础的互通有无再与传统经验的融合是唯一可值得期待的道路,虽然还很漫长。

        • 家园 一些人体外在的突变的表象

          比如青筋,比如斑点,是否可以作为人体内部病变的参考?

          • 家园 我觉得可以的,

            这个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直接相关的(青筋是指静脉血管吧?),会间接提示内在系统变化,用中医的术语也有一定范围内的对应性,只是对应模式不清晰,简单的将它们归入毒、淤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事实,或者说“毒”、“瘀”这些概念也仅仅是一定范围内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工具,没有普适性,因此中医临床运用这些概念分析症状的时候,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还严重依赖经验,以弥补误差。

            • 家园 那么发明一种扫描仪

              将青筋和斑点的位置收集整理,预测疾病,会不会比打脉更让人信服?打脉毕竟太玄了。

              • 家园 这个准确定位太难了,

                而且随机性很强,同样一个类型的斑,对应着体内复杂的系统,直接的是免疫系统,而影响免疫的因素非常复杂,这些是间接的,所以还是将斑看成“斑”本身比较合理,然后再具体分析,不必盲目去寻求对应,手上的一个斑和脸上的一个斑,很可能成因是一个,只是局部微循环出现障碍的部位不同而已。或者一个斑的出现,仅仅就是外源性的,那就更无法去对应系统内伤。

                至于静脉瘀血出现“青筋”,传统理论中有将其与经脉对应的理论,有一定的实践性,但重点还是在实践层面,理论契合的完美程度还有待检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