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未来战争军事网络小说十大排行榜 -- Davi

共:💬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未来战争军事网络小说十大排行榜

    江湖百晓生

    1.《从春秋走向战国》

    2.《醒狮》

    3.《龙咒》

    4.《夜色》

    5.《共和国之辉》

    6.《汉风》

    7.《参谋长日记系列》

    8.《决战靖国神社》

    9.《我绑架了一艘航空母舰》

    10.《鹰狼传》

    声明:本排行榜选择的军事小说着眼于未来战争,凡是回到过去开天辟地或者指望外星人救中国的玄幻小说皆不在本次排行榜内。在参考了各位网友的意见后,现将本排行榜的小说逐一作详细评点,本排行榜第一至第四位的理由已经列出,后面第五至第十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标准自己排序。网友们如认为有遗漏或者对排序有不同意见,也可按照评价标准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无理谩骂或冷嘲热讽无助于军文小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评价标准:

    1. 宏观战略构思――场面是否波澜壮阔,作者是否能在小说的架空背景条件下驾驭自如,自圆其说。

    2. 微观战术创新――是否体现了未来战争的特色,是否对现代战争模式有所突破创新。

    3. 小说的思想性――小说是否发人深省,是否鼓舞人心,是否对现实有所裨益,能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4. 小说文学描写――文笔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对人物的描写是否鲜明生动。

    5. 小说的创作进度――是否已经完成。

    注:第一代军文――以理想主义为宗旨,书中对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作了跨越式的提升,让中国的胜利建立在空想的沙滩上。

    第二代军文――以写实主义为宗旨,立足于中国现有水平推演未来战争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结局,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

    1.《从春秋走向战国》点评作为未来军事小说的开山鼻祖,《从春秋走向战国》无疑是够资格的。这是中国网络上出现的第一部长篇未来军事小说,具有里程碑的高度,即使是拿目前网上喧嚣热门的军文小说来衡量,能超过它的也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标准尺度来衡量本次排行榜的其他作品。

    宏观战略《从春秋走向战国》是一部战略性小说,众所周知,写战略性军文要比写战术性军文难之百倍,这不仅要考验作者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还要考察作者的综合知识积累和文笔的驾驭能力。战略眼光差的话,作者在小说中的战略构想就很难自圆其说,漏洞百出,即使是战术上的精彩也很难掩饰其战略上的破绽。相对来说,战术性军文则无此忧虑,在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中,人们很难关注到细节的破绽,即使是存在那也可以解释为双方在紧张搏杀中的失误和漏招,这在情理上是讲得通的,就象朋友之间的聊天可以挥洒自如,但是如果到大庭广众下演讲许多人会张口结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从春秋走向战国》在战略上保持了一种进取态势,看完后让人心潮澎湃,鼓舞士气,可就战略构想而言却很难实现,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同盟环境,都不足以支持中国对外作如此巨大的远征。

    微观战术在战术方面,小说仍沿袭二战以来的坦克集团军大决战的思想,现实证明这种作战方式已经落伍,看了美军在科索沃和伊拉克的战术表演,有理由相信大规模地面决战的时代已经终结,在超视距和飞行器的远程打击下,任何大规模的军事集结都意味着被占据空中优势的敌人更快更利索的消灭掉。不过考虑到小说创作的时间,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局限性,希望他的第二部作品更具有军事前瞻性。

    思想性《从春秋走向战国》的思想性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一种威武之气,即使钱赚得再多,也不过是一头肥羊,韬光养晦不等于不问世事,而且政府的韬光养晦国策不能变成民间大众的自私自利苟全享乐的精神,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只能是跳蚤。

    文学描写《从春秋走向战国》在文学描写方面颇见功底,许多人物描写都让人有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某些细节方面虽然大量借鉴了其他军事小说的章节,但暇不掩瑜。本来天下文章一大抄,作者能够很巧妙地融会贯通他人的精华,并能创造性地予以发挥,没有很高的文学写作功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尤其是在网络上临屏创作,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心创作和修改,读者们又催稿催得急,能写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了。更难得的是,作者能够二次精心修改,如果不是有责任心的人,是很少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小说创作进度已经完成第一版,第二版在修改中。

    2.《醒狮》《醒狮》排在第二位相信绝大多数朋友没又异议,从战略构想来看,《醒狮》比《从春秋走向战国》更具可操作性,不管是在国内政务方面的大规模清理还是在国际上四处出击,《醒狮》的作者都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和操作步骤,可以说这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华治国方略的一部军文小说。综合比较而言,《醒狮》的前半部要比后半部精彩实用的多,有着目前军事小说中无人能及的亮点。

    宏观战略就国际国内政治战略而言可以给《醒狮》打90分,但就军事战略而言《醒狮》只能打70分,原因和《从春秋走向战国》一样,战争不可能是中国将军们一厢情愿的事情,不论是在东南亚的红色革命输出还是在印度的大打出手,中国的胜利似乎过于顺利,仿佛如入无人之境。实际上如果中国敢于挑起了一场全面的地区大战或者世界大战,那么站在中国对面的不会是一个接一个任人宰割的蠢猪,敌人是狡猾的,不会任由中国各个击破自己的同盟。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二战时期的地理间距已经不再是问题,美国和日本是不会眼看着中国在亚洲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点,作者现在也许意识到了,所以有些骑虎难下,不知道该如何结束无休止的军事扩张,在与美国和日本的决战中大获全胜,给本书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微观战术《醒狮》在微观战术上乏善可称,除了靠不切实际的军事技术优势大获全胜,就是频频使用特种部队盗取敌人的飞机识别码来欺骗对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精彩的军事谋略可言。这一点,《醒狮》远不如《从春秋走向战国》,可以说作者是在偷取了美军军事技术优势基础上,做1+1=2的战术算术题,而且是反复做这种低级的练习题,让人看了以后如同嚼蜡。

    思想性《醒狮》在思想性方面如同它的人物描写一样,白板一块,平平复平平。该小说像是一本技术实用手册,有价值但没有思想,可以作为工具使用,但用完以后你决不会再去看第二眼。虽然它在鼓舞人心方面具有一大批拥护者,但这种鼓舞多是建立在廉价的军事胜利基础上的,与思想性无关。

    文学描写在《醒狮》中我们很难看到具有鲜明特色人物和精彩情节,除了例行常事的战争和宏观的策论,就是对技术细节无休止的罗列,这让它几乎不象是一本小说。不过书中对世界各地的景色和军事技术的细节描写倒是颇见功底,这让有理科倾向爱好的军迷们大饱眼福。

    小说进度第一版已接近最后的总决战阶段,但却迟迟不能下笔。

    3.《龙咒》在军文小说中,要谈到争议最大的当属《龙咒》,这是第一部描写中国战败的长篇战略军事小说,把它排在第三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不过如果能够抛弃狭隘的中国必胜论从首创性的角度、从军事战略战术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我们会发现这部书所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波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宏观战略《龙咒》在宏观战略上的构架完美程度要远远超过《醒狮》和《从春秋走向战国》,尽管这种架构是以中国战败为结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构思了美国是如何打败中国的,俄罗斯和欧洲如何趁火打劫,而且也设计了日本的非洲复兴和印度的南亚称霸,这些环环相扣,大局套小局,迷局套乱局的宏观战略描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宏观驾驭能力。虽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完此书后压抑郁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据中国目前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而言,这是在所有坏的可能性中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一种结局。《龙咒》给人带来的震撼也正在于此,它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未来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是走向复兴还是走向衰落,不是由中国人自己一厢情愿的,在国际大博奕的舞台上,中国人不是最聪明最有实力的选手,而且上帝也不一定会保佑中国。

    微观战术在战术方面《龙咒》遭到广大网友激烈批评的有两点:一是美国首先动用了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核武器,这破坏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战略均衡格局。二是日本建造了不可思议的海上平台攻击中国本土。也许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作者在第二版中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的原因,在第二版中,作者让美国使用了威力不亚于核弹的常规武器“伽马弹”,同时也没有让美军对北京实施惨无人道的导弹饱和攻击,这样的修改应当说比较符合现实而且又没有破坏第一版的战略意图。对于日本人建造的海上平台,作者在第二版中用大量的篇幅作了列举了一些实例和技术作了详尽的解释和阐述,可以看出那些对“海上平台”构想的批评指责是错误的,不是作者不切实际空想,而是某些网友想象力过于狭隘和落伍。应当说海上平台的构想是作者的一个天才创意,是符合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必然军事产物。

    《龙咒》中对美军和日军的战术描写更偏重于谋略方面而且较少描写那些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但这并不等于说《龙咒》所描述的未来战争不惨烈。看了美军对中国的太空战、心理战,想象一下日军的空中大歼灭战、人口驱逐战,让读者目睹了一幅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未来战争图景。它告诉我们在未来战争中,中国军人可能会面临一种超出他们想象力的战争模式,虽然它不是《从春秋走向战国》和《醒狮》所描写的那种二战集团军拼杀的常规作战模式,但杀伤力绝对胜过常规战争。

    在战术理论方面,《龙咒》要比任何一部军事小说更有建树,有网友评价作者提出的“特击战”军事思想绝对是划时代的军事理论,是立足于中国目前现实状况的军事战术创新,即使是与专业军事家们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就现有的军事小说来比较,描写激烈战争场面的作品比比皆是,但真正认真探讨战略战术理论创新的作品却寥寥无几,而能达到《龙咒》高度的更是一个没有。可以说,仅“特击战”理论这一项创新就足以使《龙咒》在第二代军文小说中建立起里程碑的高度。

    思想性《龙咒》拥护者的理由是:这是一部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军事小说,它的思想性和对现实的批判性是极其深刻的。反对者的理由是:《龙咒》所提到的那些教育和腐败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谈不上什么警示意义。判定一本书是不是具有警示意义,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看它揭露的危害性深度,其次要看它预测这种危害性带来的结果。从《龙咒》这部书对现实黑暗面的揭露来看还谈不上警示意义,因为现实媒体所暴露的问题要比书中更严重,更恶劣。《龙咒》之所以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奈是因为它从冰山所暴露的一角推演出了未来中国战败的可能性,这才是真正让人震惊和警醒的事情。如果说平民百姓们都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弊端都有可能导致如此惨败的结局,那么如果真的发生战争,那些深藏在黑幕后面的腐败和黑洞由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前景呢?虽然我们看不清未来的走向,但《龙咒》让我们感觉到了不寒而栗的恐惧。

    文学描写虽然作者在文笔方面还有所欠缺和磨练,但从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上堪称高手。在这本军事小说中作者打破了人们常见的敌我双方脸谱化的描写,站在一个客观局外人的角度上,描写了各国精英们之间的斗智斗勇,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虽然感觉上不像看其他军文那么爽,但可信度更大一些。毕竟世界不是围着中国转的,任何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杰出人才,而且似乎中国的人才流失速度呈上升趋势,人才培养机制也不那么科学合理。

    创作进度第一版完成,第二版修改完毕。(从书中所留下的大量伏笔来看,作者的创作规划才进入中盘阶段,下一阶段中美、中日、美日、美欧、俄美之间似乎还存在一场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战。而且在这次大战中,中国应该有一次反败为胜的大转折机会,尽管作者一再声明不想再写了,但还真是期待知道《龙咒》计划的最终谜底是什么,希望作者不要轻易把这么一个好题材放弃了,否则《龙咒》这部书称不上是圆满的。)

    4.《夜色》在战术性的军文小说中,《夜色》无疑是最出色的一部,可以说在战场情景描写和文笔的细腻性方面它要远远超过前面的三部作品。遗憾的是《夜色》的原创初衷是写一部短篇小说,后来因为受到热烈追捧不得不一再拖长,这就决定了它在先天方面存在一些无法弥补的创作缺陷。虽然作者在第二版中作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但还是能看到许多明显的硬伤。

    宏观战略作者对这一方面介绍描写的不多,不论是战争爆发原因还是在局部战场上将帅之间的布局斗智,都是草草一笔带过,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不过这是小说本身选择的角度所决定的――通过小人物的眼睛看战争,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不必求全责备。

    微观战术《夜色》值得称道的是没有借助于不切实际的技术大跃进和军事空想,而是立足于现实的技术条件和武器装备老老实实与入侵敌人打了一场硬仗,这反映第二代军文以写实主义为宗旨的小说风格。相比第一代《从春秋走向战国》和《醒狮》一类的空想主义军文,第二代军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在《夜色》中作者的微观战术沿袭了二战时期的要塞式抗击,同时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兵器和技术,其中战术战法不法经典的创新。同时在细部战斗描写中大量细致入微的激烈战争场景描写,给人以逼真的惨烈震撼,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就战术而言,如果说《龙咒》揭示了未来战争中美军的超常规打法,那《夜色》反映的就是中国军队的常规作战思路,究竟哪一个会更胜一筹,《夜色》的结局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很值得大家思考推演。曾经有网友对《夜色》所描述的中国军队的战术很不以为然,并与作者在网上做过一次精彩的战术推演,虽然没有结果。但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未来中国军队在战术上仍然走二战的传统老路,在美国现代军事技术优势的打击下胜算的机会并不大。尤其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以传统的集团阵地冲锋,拼刺刀肉搏让中国军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场面上虽然很壮观,但在现实中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因为那个靠人力决战胜负的时代已经是昨日黄花,不复存在了。

    虽然作者在战术设计上是失败的,但是这种失败恰恰反映了目前中国军队的现实,可以说真正道出了中国军队在未来战争中如《夜色》一般的黑暗前景。

    思想性《夜色》是以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为描写主题,但就思想性而言它要远远超过《醒狮》。因为它描写的是“人”的战斗,不是“技术”的战斗,通过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物描写,作者让读者们深深感受到一种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心中激荡,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有如此优秀的儿女感到自豪。在这方面《醒狮》则苍白了许多,人们只是看到中国突然拥有了万能的“金龙电池”,紧接着一场科学技术大跃进让中国把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在以后的战争中,中国军队以绝对的技术优势大胜对手,这种军事小说看起来很爽,实际上没有什么思想内涵可言。

    文学描写就文笔的细腻性而言,《夜色》的文学功底在前四部作品中是最高的,这一点在网络上也是公认。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似乎有过于追求文学美感的倾向,以至于在文章中充斥了一些多余的华丽词藻,给人以拖沓冗长的感觉,弱化了作品内在的冷峻刚烈风骨,有华而不实,文胜于质的倾向。不过总体上,作者的文学描写还是很到位的,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细节描写都非常考究细腻,没有出版真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创作进度第一版完成,第二版已经修改完毕。

    5.《共和国之辉》宏观战略《共和国之辉》从本质上来讲算不上一本战略性的军事小说,尤其是当它把搞笑的成分引入战争中的时候更显得如此。虽然在本书中所设计的的战争场面够大,比如台海偷袭、中印陆战、中日海战等等,但是在宏观战略和国际关系处理方面还是极其幼稚的。当你看到印度的核导弹发射键在中国控制下满天飞的时候,你在开心大笑的同时,是否感觉到几许黑色幽默的味道?核大国之间的战争被儿戏化,让人不得不感慨作者的搞笑天赋。

    微观战术在微观战术方面,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创意,不论是深海生物军团还是嫦娥天网系统,都有着金子一般的闪亮点,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思路和视野。对此我们不能因为小说中的搞笑成分而否认作者的创造力,如果不受技术瓶颈的制约,中国未尝不可能制造出这些杀手锏。从总体上看《共和国之辉》在战术上走的是《醒狮》的老路――技术制胜论,在目前中国现实科技条件下有些空中楼阁的意味,不过从战术花样来看本书要更精彩一些。

    小说的思想性在所有的军文小说中能将思想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军事小说,《共和国之辉》无疑是排在榜首,它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代喜剧军文小说的先河。尽管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和无厘头不为正统道学家所认可,但却不得不承认它是一朵奇葩。同样《共和国之辉》这朵奇葩在给我们带了民族自豪感和肆无忌惮的开怀大笑时,它就已经被广大的军文爱好者抬上了榜首,在如林的优秀军文小说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小说文学描写在文学性方面,作者的态度还是比较严谨的,否则也不会被出版商看中成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网络军事小说,在这一点上《共和国之辉》要比其他军文小说幸运得多,但是当我们在看到该小说幸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在现实中,丑小鸭不论多么幸运都是不会变成白天鹅的。没有实力,何来幸运之说。

    小说的创作进度

    第一部已经完稿并出版,第二部正在创作中。

    6.《汉风》宏观战略

    《汉风》是一部态度严谨的战略小说,作者力求在现实的艰难条件下推演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华复兴之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作者在小说中所预言的军事政变和内部残酷权力之争很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到时候中华民族是否会有小说中那么好的预言发展过程那就在两可之间了,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轨迹来看,幸运之神似乎还没有抛弃中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中的战略布局过于侧重国内政治,这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本军事小说,所以许多网友评论该小说有太多的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的痕迹。值得企盼的是,小说目前才刚刚写到开局部分,如果真正展开也许会给人另外一种宏大气象,但那也必然是一个超级的大工程,就作者目前的创作速度来看没有三四年的时间休想完成。

    微观战术

    小说中涉及到战争的场面不多,从目前仅有的片段来看,作者对军事内容的驾驭能力远远不如对政治题材的驾驭能力。以西北之战而言,中国军队之所以胜利处处都是因为兵行险招,这未免有太好的运气了。实际上,以美军的精确制导能力和空中优势,在阿富汗战场上中国的装甲部队和运输线是摆在沙漠上任人宰割的牺牲品,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更别指望一场二战式的坦克战就能一举定乾坤。至于小分队的坚守奇迹更有些不可思议,那些陨石似乎是上帝特意留个中国人的礼物,但是不知道美军的燃烧弹和云爆弹能不能在一个小时内解决战斗,改变上帝的偏爱。

    小说的思想性凝重、冷峻是《汉风》的基本色调,在这里你不会看到诸葛亮式的奇谋妙计,有的只是冷血元首的铁腕和权谋,以及那一个个在政治角逐中不动神色的面孔下所掩盖的爱国复兴愿望。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东方式的含蓄热忱和为理想坚韧不拔的意志是绝大多数热血青年所缺乏的,在中国目前的危机重重情况下,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国者除了需要热情更多的需要坚韧和冷静,而这正是《汉风》所宣扬的战胜自己的自知之明。

    小说文学描写

    小说在文笔方面堪称一流,有着与众不同的大家风范,不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细节描写除了给人精炼的感觉外,再有的就是大气,这使许多作家所不及的特质。尤其是作者对政治的描写和对人物塑造都已到了专业的水平,专业作家的手笔兼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让《汉风》迅速从众多的军事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小说的创作进度小说创作刚刚进入开局阶段,距离结束尚且遥遥无期,作者需要加油了!

    7.《参谋长日记系列》宏观战略构思

    无微观战术突出的是主人公的灵感和机敏。情节方面引人入胜,战争方面涉及不多。

    小说的思想性不太突出。

    小说文学描写以日记为形式的长篇军文堪称第一部,描写细腻,文学性较好。

    小说的创作进度已经完成。

    8.《决战靖国神社》宏观战略构思无微观战术无小说的思想性是第一部描写中国民间爱国武装在国外的军事行动,是非功过难以一样表述,但看后给人极大的震撼和思考。

    小说文学描写

    在中人之上,选材剑走偏锋,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超出了传统的脸谱模式,将一群爱国者置于离经叛道的背景中,给人正反莫辨的恍惚感。

    小说的创作进度已经完成,并修改完毕。

    9.《我绑架了一艘航空母舰》宏观战略构思

    无微观战术构想奇特大胆,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小说的思想性没有脱离传统的主旋律模式,塑造了一批爱国勇敢的军人形象。

    小说文学描写故事离奇,可读性极强,文笔洗练,堪称一流。

    小说的创作进度已经完成。

    10.《鹰狼传》宏观战略构思《鹰狼传》是一部宏篇巨著,战略方面不论是在军事还是在政治方面都包含了层层叠叠的谋略智慧,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大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在围绕着男主角旋转,而且所有的谋略都出自青年主人公的天才头脑,书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奇迹太多这未免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微观战术

    作者的战术思想没有超出二战集团军的作战模式,在战争细节方面描写真实而惨烈,除了让你看到谋略的竞斗,还能闻到浓浓的血腥。

    小说的思想性 “独裁+爱国+铁血”构成了《鹰狼传》的主旋律,这固然大大迎合了一部分爱国青年的狂热心态和强国欲望,不过也容易带来了一些偏激的影响。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为了达到崇高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又有多少人在使用了“恶”的手段后,又会回到“善”的方向?

    唯贤者能择善固执,绝对的强权只会导致人性欲望的急剧膨胀,而这种膨胀的欲望多半是灰色的和嗜血的,今天的美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小说文学描写

    小说文笔细腻,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堪称精雕细琢,书中锦言华章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学灵气和天赋,其写作水准在众多军文小说中堪称一流。不过作者对男主人公过于偏爱,赋予了他太多的权限和智慧,这实为一大败笔。《莱因哈特》式的银河英雄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出现,而以现实为背景的小说中不可能出现君主式的青年英雄,这在中国目前的政治土壤中是不被允许的,这一大破绽无疑大大降低小说的文学真实性,殊为可惜。

    小说的创作进度写作已进入中盘阶段。

    • 家园 推荐大家看看,看看,看看而已啊,千万别模仿

      外链出处

    • 家园 汉风早被禁了,现在还有几部也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4月18日电报《关于查处15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长篇小说的紧急通知》,最近,发现部分文学网站大量登载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长篇小说,它们分别是《重建帝国》、《共和国之怒》、《中国特工》、《历史篡改者》、《2008,小鹰号沉没》、《民殇》、《共和国士兵》、《新中华战记》、《红旗漫漫》、《共和国2049》、《国之利刃》、《百年庆典》、《我在黑暗中》、《北京战争》和《角落里的枪》。

      这些网络长篇小说内容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新闻出版总署要求:立即通知已登载上述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长篇小说的网站立即将相关内容全部删除;通知辖区内互联网出版机构及相关网站,不得登载、链接、传播、报道、炒作上述15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长篇小说;各省新闻出版局要与当地省新闻办、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密切合作,对登载违法内容的网站进行严肃查处,对辖区内有关网站的内容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

        日前,我司已按照总署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监控。为了对我司登载违法内容的网站能及时查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你,请协助查处,如有上述内容的小说,请立即删除。另外请加强管理,禁止转载有任何严重政治问题、色情、反动等小说,否则我司会依法关闭你的网站。

    • 家园 推荐:分队战术类

      近两年来,描写特种分队战术题材的军事小说出了不少。我推崇三部大作:《终身制职业》、《狼群》、《国之利刃》。《狼群》主要描写人性在战争与杀戮中的反思,从内容看,《狼群》写的最血腥,其实,恐怕作者内心的真实愿望是反战与和平。《国之利刃》贵在真实,内容中许多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且其对战术对武器的描写非常优秀,最难得的就是作者还尝试着在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中加入一些无厘头的元素,让读者不禁莞而。《终身制职业》看似战术小说,但是其明写战术,暗藏战略。文中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显露无疑,尤其是作者的一系列外篇写的有情有景,感人颇深,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力。论思想性教育性,《终身制职业》亦可为榜首。

    • 家园 战场

      也是写未来的

      • 战场
        家园 夜色系列的背景,我最喜欢的。。。
    • 家园 推荐-国之利刃
      • 家园 呵呵

        这书俺一直看呢,写的不错,作者绝对是有生活的,不然有些情节是凭空编不出来的。

    • 家园 狼牙 (闪亮的日子)

      也是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作者的新作

      • 家园 呵呵,刘猛又一煽情大作

        我是服了他了,当初看子弹就没少跟着感叹,再看狼牙。。。。。。。。

        让拍《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导演拍拍吧,又一部主旋律力作,而且是主旋律偶像剧。多拍拍这类片子我看有好处,既有可看性,又能教育现在的年轻人。

        • 家园 对狼牙

          保留意见.文章学习<突出重围>,<爱尔纳突击>和<最后一颗子弹>.情节拼凑太厉害,几乎所有内容都能从这三部书中找到.逻辑也有问题,那个老何,女儿都高三要考大学了,你说他得多大?就算25岁结婚,26岁生孩子,小孩17,8总要吧,还是一个上校,早该退伍了!更不要说后来,女儿都上大学要毕业了,还是个上校团级,你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十四条 作战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排级职务的,三十岁;

            (二)担任连级职务的,三十五岁;

            (三)担任营级职务的,四十岁;

            (四)担任团级职务的,四十五岁;

            (五)担任师级职务的,五十岁;

            (六)担任军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七)担任大军区级职务的,副职六十三岁,正职六十五岁。

          在舰艇上服役的营级和团级职务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四十五岁和五十岁;从事飞行的团级职务军官,任职的最高年龄为五十岁。

          作战部队的师级和军级职务军官,少数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权限经过批准,任职的最高年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师级和正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五岁,副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三岁。

        • 呵呵
          家园 可惜都成禁书啦!

          什么年代啊!我还以为是在34年的德国呢!!!

    • 家园 老了点。

      《绑架航母》的小说早就出版了。就是03年出版的。

      本来预定去年要出连环画版,结果因为出版社和画工出毛病搞的一文夹中间下不来台。

      目前一文在写的是《炽日无冕》描写中日冲突的。

      具体情况请上船观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