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柞里子:说说普通话 -- 柞里子

共:💬87 🌺331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柞里子:说说普通话

    柞里子:说说普通话

    什么是“普通话”?一言以蔽之,所谓“普通话”,就是以北京方言音为标准音的书面语言。

    就语言的生命力而言,“普通话”绝对不比任何方言或者用任何方言音说出来的书面语言更加高明。

    就文化的传承而言,选择北京方言音为“普通话”的标准音,属于严重的失误。因为北京方言音丧失入声,不合传统诗词歌赋的韵律。

    北京方言音为何丧失入声?因为北京方言音是蒙语化、满语化的结果。故但凡斥责不情愿讲“普通话”为不够华夏、不够中国,甚至为文化汉奸者,恰恰暴露自己的无知。

    就逻辑而言,如果推行“普通话”具有维护政治统一的意图,就不会用“汉语”的说法取代传统的“中文”的说法,也不会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制,更不会替原本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而用“汉语”取代“中文”、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制,替原本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恰好是推行“普通话”的当局所为。由此可见,推行“普通话”的当局,并没有通过推行“普通话”以维护政治统一的意图。

    历史证明:政权的分裂、领土的残缺从来都不曾因欠缺“普通话”而发生。历史也证明:操不同方言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社会交流,从来都不曾因欠缺“普通化”而受阻。

    现实证明:推行普通话在某些地区内令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感,也令以北京方言为母语者产生妄自尊大的幻觉。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皆无益于促进操不同方言者之间的团结与交流。

    随着国门的敞开,外来语激增。如果中文不仅缺乏表达某种外来概念的词汇,而且不可能通过中文的固有构词法创造新的中文词汇以表达这些外来的概念,那么,通过音译而制造未来语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非如此不可。

    然而,“拜拜”、“作秀”、“酷”、“hold住”、“hold不住”等等等等,并不属此,而正是这样的外来语在全国范围内泛滥成灾。不此之见,而忿忿然于不情愿说“普通话”者,诚愚不可及。

    • 家园 在现代交通非常方便的条件下,一国内语同音是必须的。

      你总不能在中央开会时配上一大堆翻译吧。

        当然语同音不是说全国只准说一种语音(如果不能说是语言的话),而是要求每个人都会这种标准语音,以方便交流。实际上各地方言并没有被禁止,相反还得到保护。

        那么选哪的话作为标准语音呢?我的看法选择标准是1、原先使用这种语音的人口要尽量的多;2、这种语音应该比较好听;3、发音比较清晰,不易因语音相近而产生误解。按这个标准,只能从北方话里选。中国的黄河以北语音基本相同,就是在五十年代初使用人口也超亿,如果降低点以互相能听懂为标准,这条线可以划在长江,除了江苏。而北方话里,忽略微小差别的话,北京、河北、东北一片基本上是一种语音,而且听起来还是比较好听的,当然这个好听也可能是听惯了,存疑。

        现在的标准普通话,是以北京、东北语音为基础,实际上就是排除了这片地方一些局部的方言音,保留了基中共同的部分。

        如果在长江以南选,除上海以外没有一种地方方言人口能上千万,基本上是十里外方言就不同,隔县就很难听懂。拿南京来说,城南、城中城北、下关三地之间语言就不同,俺这个老南京也有些城南方言听不懂。

      • 家园 标准语音不是选的

        目前的选择,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标准语的确定,从来都跟战争相关。跟使用人口的多少,好不好听,大家喜不喜欢,没啥必然联系。

        万幸的是,祖先已经把这个脏活做完了。千百年的力量折冲,流了无数的血,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之一,就是一个广泛认可的通用语音,北京音为标准的冀辽官话。

        推倒重来?不是不可以,代价很大。即使你选出一个另外的语音为标准,你如何贯彻之?发个文件就完了?除非操该语音之人群,对全国占据压倒性的政治优势,持续三代人以上,否则免谈。符合这一条的,近七百年来只有一个,别无选择。

    • 家园 我来打下圆场

      老兄见解颇有相合之处,不过言语过于激烈。其实批驳普通话,多少有些刻舟求剑。中国人向来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普通话的激变,于传统文化有失,那是自然的。只是既然普通话已经成了大势,那么就要顺应时事积极应变,而不应再抱残守缺。八股文的害处谁都知道,如今在言语上毕竟还没到八股文的那种地步,自然就还是有空间的。传统文化该放弃的还是要放弃,没有生命力,吸引不了人,无法传承的东西,你怎么救都没用,同样,有生命力的,你怎么打压,最终还是会兴起,所以大可不用为投入与否误导与否愤愤不平,一切时间自会裁决。

      语言是一种工具,他应当是为解决交流和传播知识而生,而非反之。故而“科学”与否是一方面,约定俗成也是一方面,泰然处之就行,没必要为此特别强调“中文”的意义。中国人其实是比较讲究“无可无不可”的,无论可与不可,都是有解,关键在于怎么去解,而非成天纠结有解与无解。

    • 家园 整个北方方言区都丧失入声了

      都是蒙语化、满语化的结果?瞎说。再说南下的居民就没有受到苗语之类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再退一步说,有影响有什么不好,民族和语言这样才有生命力啊。

      “拜拜”、“作秀”、“酷”、“hold住”、“hold不住”等等等等,并不属此

      恐怕属不属此,也不是你说了算的。要我看这些发明都好得很,非常有生命力。囧这种旧词新用,也非常给力。我保留意见的是最好不要直接用hold,in这种直接拼写的,略显直白。酷这样的,就很好。

      • 家园 呵呵呵呵,所谓整个北方方言区都丧失入声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晋语,也就是山西,河北口外。内蒙,乃至河南一部,都有完整的入声的。因此现在被划为单独的晋语区。

        江淮官话区,代表话南京话,也是有单独的入声。

        西南官话区,四川话,灌赤片,也是有单独的入声。

        这些都是学术上得到认可的。

        成都话,西南官话的代表,学术上认为入声集体并入阳平的,在其实际上,是可以被听出区别的。

        而目前的学术圈子,又多多少少是以为推广国语/普通话为目的而作学问。这是政治正确。因此,带来很多的不令人信服的所谓学术成果。比如,所谓的西南官话入声都派入阳平,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一流 遗留

        落成 罗成

        青色 青蛇

        出去 除去

        起立 起离

        。。。

        还可以举出一堆堆的例子。前面的一,落,色,出,立,和后面的遗,罗,蛇,除,离在成都话里边按照标准说法,都是阳平。但是,事实上的成都话,或者说四川话里的很多子方言里边,都是能够轻易分开的。

        中原官话的代表,洛阳话,郑州话,学术上讲是入派两声,也就是阴平和阳平。

        兰银官话,西北的北方话方言区,学术上讲入声派入去声和阳平。

        说到这里,千万不要用普通话的概念来看上面的去声,阳平,阴平哦。从调值上看,

        在普通话/国语里边,阴平是55,阳平是35,上声是214,去声是51。

        但是在南京话里边,阴平是51,阳平是35,上声是214,去声是44。

        而在洛阳话里边,阴平是44,阳平是42,上声是54,去声是21。

        而在成都话里边,阴平是44,阳平是21,上声是42。去声是213。

        而在兰州话里边,阴平是31,阳平是53,上声是442,而去声是13。

        呵呵呵呵,有意思吧?在南京话里边,去声和阴平跟普通话翻了个个。成都话里边,上声和去声跟普通话翻了个个。洛阳话里边,除了阴平,都是降调,只不过上声是高音降,而去声是低音降。而兰州话里边,去声是低音升,其他的都是降不过分别是高音降,中音降,长音降罢了。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搞清楚入声究竟是什么,再来看所谓的入派两声,入派三生,入派阳平,远比简单地讲整个北方方言都丧失了入声,要好的多。

        入声是什么,入声就是原本要发出的一段音,开口发生后,硬生生地把原本还有的尾音憋了回去,不发出来,而留下的短促顿挫的声音。

        因此,入声基本上都是短促的发音。而其调值在南京话里边是5,短在高音位,在成都话里边是2,短在低音位,而在洛阳话里边,44和42的短促音不就是4么,与南京话相似,短在高音位,而兰州那边呢,阳平在高音,去声在低音,于是都有。而这,正好是粤语里边阴入和阳入的区分:一个高音入声,一个低音入声。

        回到普通话/国语里边来。入派三声,其实不过就是说原本短促收音在高中低三个音位的入声被分别拉长成高中低的舒缓音而已--对华北,东北一带的基础方言,也就是普通话的语音基础而言。事实上,由于平分阴阳,在普通话里边,是入派四声了。

        而老国语的发音,更是完美地说明了,哪里有什么国语发不出入声只说。只能说是普通话/国语标准自己丢弃了入声罢了。

        -- 非正规不学术的民科说法

        • 家园 入派三声的解释不对

          北方方言中入声的分合各地差异很大,入派三声只对北京及其周边一些方言有效。

          入派三声的意思是古入声字依据声母的发音条件分化成三类,分别和舒声的三个声调合并。其中ml声母的入声字,基本都变成了去声字,比如木、绿;古代浊塞、塞擦音声母声母变成不送气清声母,声调归入阳平,如白、竹。这也是判断古代入声字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是阳平字,声母又不送气,也不是ml,那么十有八九是入声字。除了这两类声母之外的字,本来都是归到上声中去的,而阴平基本没有来源于入声的字。但是这最后一条只对元明时期的北京话有效,现代北京话这最后一类声母没有明显的规律,四声中都有,因此对于现代北京话而言是入派四声。至于原因,我还没看到合理的解释。

        • 家园 谢谢你这么详细的回复

          抛砖引玉,这才有发帖的动力。

          我觉得总的来讲,北方方言区入声并入其他声调,韵母有分化啥的,是一种大趋势。究其原因,难以陈述。南方区很多地方保留了声调,损失了一些声母韵母,还有一些分化没有发生。一个一个说都能说些道理,总的来讲也难以说明其原因。

          你后来提的42什么算是入声,我不会那几种方言,不好评论。不过这些方言的声调有几种呢。和南方某些方言9种或者七八种声调来比较一下,或者可以看出各种方言选择分化途径的不同。

          修改补充一下,入声一般会接着一个喉音,就是国际音标的那个倒着的问号那样的,或者跟闭口的t p k,像粤语那样。这个其实是个好的判定方法。

          • 家园 我没说42什么算是入声哦

            42是指调值。把人发声的高低加以区分,粗略划分为五级,12345,表示不同的音高。

            42表示的是汉语中一个单字的音高变化。意思就是从高中音降到低音。

            各个方言都有各自的调值统计,普通话也有。

            我们所称谓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汉语区分声调的一种标记。对应到各个方言和普通话,就是对应着各自不同的调值变化。虽然名称都是一样,但是在听觉效果上是根据调值来的。

            知道了调值的统计,就可以学着说各地不同的方言。虽然在韵和发声上可能还是会有差别,但是至少在声调上,和被学习的方言确实八九不离十了。

            我说的入声不是你理解的42调值这样的。

            /////////////////////////////////////////////

            OK,你可以试试说说看。

            你可以试试,说一下 中 字,按照普通话发音好了。

            zh---o---ng

            把发音拖长一点,你应该可以分辨出这么三段式的发音。就是说,先发 之哦 的音,再发后面的鼻音,其结果就是 中 的拉长的发音了。

            好了,现在试着一下先发发 之哦 的音,再发后面的鼻音,啊不,赶快止住,好了,注意到了没有,在你刚发出后面的鼻音又没有完全发出来的时候,如果你强行终止这个后鼻音的发音,那么,你的口腔会短暂地张开一点,舌尖会不由自主地往上顶一下,你的耳朵会听到一点似有若无的

            k

            音。恭喜你!你现在会发平水韵里边入声一屋韵了。呵呵呵呵。相应的,所谓的t, p 的结尾其实是同样的原理应用到了尾音是 n,和 m 上。可能你不一定知道 m 尾音,因为同样在普通话里边他也没有了。但是在一下些官话方言中依然存在。林,盐,南,侵什么的,都是 m 尾音。

            当然了,这个 k 音可能被过早地掐掉,那么,在你的舌尖往上小顶一下的时候,你的喉哝似乎要往后缩一下,那么,你的耳朵会感觉到一点似有若无的喉哝里的唩咯音,在你的帖子里边,其实也就是在学术界里,被称作喉塞音,那么,恭喜你!你现在会发南京话,山西话里边被学术界认可的北方方言里边的入声调了。

            再当然了,如果你发后鼻音的愿望不是那么的迫切,导致你的这个喉塞音不是那么的明显。哦,对不起了,据学术讲你的入声没有了,你入声派入阴平了。虽然你的发音依然很短暂,很顿挫,与平常的阴平发音(普通话)很平缓听觉上依然不同,更不要说比如西南官话(成都话)里边的阳平是低音降调,而入声是低音短促调。

            呵呵呵呵,不知道这么说你有没有理解我说的入声,和官话方言里边的入声调,官话方言里边的入派三声,入派两声,入派一声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是民科的看法。不过好像好貌似有那么点道理。嘿嘿嘿。

    • 家园 本人读到高三才开始学说普通话

      没办法啊,本地方言无翘舌音,严重影响高考语文学习;可能因为学的比较晚了,所以现在说话口音还是很重,问题是在家说普通话人家会说你不是山东人吧,咋普通话感觉怪怪的,出门一张嘴就N多人说你山东的吧,好纠结的说,搞得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不标准的普通话跟谁学的了

    • 家园 为何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民国曾为这事投过票:

      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结果是北京语音比四川语音多出一票。在55年推广普通话时,也就沿袭了这个。

      现在看来,北方人在语言发音有关的工作职位上似乎占了便宜。比如,刘仪伟这样的四川人就因为普通话不过关在上海卫视下岗。

      我老婆是北方人,经常笑话我把“那英”读成“腊英”。还记得大学时一北方同学听不懂我说的“laofu”是什么动物。最后他反应过来了,是:..............................................................................................................................................................................................................................................................................................................................................................................................................................................................................................................................................................................................................................................

      [fly]老虎。[/fly]

      • 家园 就多一票?

        呵呵,老实说,哪个语音为标准,投票是决定不了的。英语的通用语地位是投票决定的吗?

        北方官话的强势地位,是几千年来政治格局决定的。北京语音的强势地位,是元明清三朝六百年政治格局决定的。换言之,是打出来的,无数人头落地的结果!历史惯性太大了,几个酸丁投投票就能改?小孩过家家啊?螳臂当车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