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常记洛阳行(上) -- 间谍

共:💬31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常记洛阳行(上)

    (一)出游

    大四那年夏天,不知道怎么搞的,心情烦闷,很想出去走走。毕业生在学校是惹不起的一群,好歹都要出点规矩,特别是如我这般一直供老师耳提面命的好学生。于是约了朋友,逃课来到火车站,计划是一直西行,先到洛阳,再去西安爬山,若还有时间还有钱就去敦煌,打算得挺好,买了最便宜的票,上了一列去洛阳的火车。

    那时玩仙剑奇侠传玩得厉害,上了车还跟朋友一路讨论李逍遥在酒馆该去哪里讨钥匙。车行至河南,上来一个女子坐在斜对面,银盘脸,大眼睛,穿很短的裙子,露出长腿,我觉得她好看的不得了,忍不住轻声提醒朋友,他飘了她一眼,颇不以为然地说:眼线描得太厉害。

    车行了几个钟头,我忍不住睡过去,醒来时发现已经天黑,朋友在旁边坐得笔直,原来我一直靠在他肩头,搞的他很不好意思。

    到了洛阳是凌晨,大概四五点钟的样子,火车站一片清冷。我先买了份地图,然后商量去哪里落脚。初春的洛阳依然寒冷,我穿短裤已经有点吃不消,在地上来回跺脚,朋友很果断地说,去洛阳工学院吧。那个时候最便宜最安全的旅店就是学校招待所了。

    洛阳工学院在城市的另一端,坐了公共汽车好一顿颠簸才到。下来车发现脚下竟然是土路,后来才知道,偏远有偏远的好处,去龙门石窟的车从这里首发,有位子坐。

    旅店分男女间,每间八个床铺,象大学里的宿舍。坐了一个晚上的车,骨头几乎要散了,刚刚躺下,碰到一帮学生住店,两男两女,因为天亮了,男生就坐在女生宿舍里聊天,我睡不着,碍于男生在场又不敢起,胶滞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用被子包着身子冲一个面善的女生喊:喂!同学,喂!同学。

    终于请男生出去,起床后,看见外边的天气甚好,决定不睡了,跑到男生宿舍去喊朋友,发现心灵默契似的,他穿戴整齐坐在床沿跟周围人聊天儿。算了,既然都不睡,今天就去龙门吧。

    (二)龙门石窟

    出得门来,早餐的茶点还没辙,外头一溜的小桌子,挑了个马扎坐下,要了一碗豆腐脑,收拾干净的大嫂问,要甜的还是咸的?豆腐脑儿还有甜的?我大喜,一叠声地说甜的甜的!

    从工学院到龙门并不远,但已是郊外,车好一顿颠簸,中间碰到两个人吵嘴,说的土语,一快了就听不懂,但表情丰富,情绪激动,我饶有兴趣地看了半天,连晕车都忘了。倒是朋友一个劲儿地往后拉我,大概怕动起手来伤及无辜。

    一到龙门热气扑面而来,洛阳的温差很大,才刚刚上午,太阳就大得象锅盖,龙门没树,四处是阳光,我无处可逃,戴一顶帽子,但全无用处,于是找了个厕所,把捂汗的衣服脱了一件,马上感觉身轻如燕,几乎跳着进去看石窟。

    进门之前看到一个卖罗盘的,铜的,刻着阴阳五行,想起一个学兄专门以此泡妞,决定买一个送他,讨论了半天价钱,未果,最后买了一个纸的,礼轻情义重。

    交了门票,直行,游人如龙,再转弯,豁然开朗,一条伊水白哗哗的,天地为之一凉。自从进了河南最深的感慨是无水,土地若无水,便仿佛缺了灵魂。没成想此处有水,且深澈浩荡,河床深,周围有栏杆,所以游人只得远处望水,水不急,但颇大方,河对岸望过去是小山,栏杆处碰到老人讲古,说当初为挖此水,积土成山,名之香山。水上起风,靠着栏杆颇为舒服,于是待了一阵,跟老人聊天儿。

    紧跟着水走的是龙门山,石窟全凿在山的一面,并不依仗山势,直接斧子砍下去做成天然屏风,佛像满满地排开,互相挤在一起,因为修建历时五百多年,所以不讲究布局,风格重迭而上。

    山尽处水穷,一山一水携手慢行,水的灵气只为这山,让人感叹造物者真不浪费。太阳很强烈,仰头看石像未免累眼,幸好有水衬着,看一会儿石头就去看水,来来回回之间,舒服之极。

    龙门石窟起始于魏,兴盛于唐,佛像个个表情宽厚,珠圆玉润,望之而生亲近之意。但石像大多残缺不全,文化大革命给砸的,战争年代也被砸过,但文革的破坏最严重,偷偷听了几个导游,全是这么说的,文革的反思无处不在啊。看了那些没手没脚的石像,情绪不大好,最高的卢舍那佛,因为太大不好砸,革命群众是爬到山上,从上头滚石头下来砸的。我仰头看山,峭壁啊,真佩服群众的革命精神。卢舍那佛据说是按照则天皇帝的样子做的,手指给砸没了,手腕的样子依然妩媚,面容也祥和,母仪天下的样子,则天皇帝性子刚烈,容貌这么委婉动人吗?我怀疑了一下。

    整个石窟大大小小的石像几千个,完完整整,全须全尾的大概只有一个。孤零零站在路旁,披衣拖钵,面目不清,不知道怎么逃过劫难,想是工匠做他时漫不经心,浑圆一体不做雕刻,以至后人想砸无处下手?太精致的东西容易留不住,存下的这个不知道是谁人手笔。我跟他拍了很多照,后来洗出来,发现自己目光深邃,神情忧郁,不大相信自己能思古忧今,大概是给太阳晒得。

    整个石窟仿佛一个巨大的扇面,立在水边,风流尽收。我们边看边走,一会儿走到头,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倒走回去再看,跟游人一路逆行,被人撞了好几次肩膀。走了一会走累了,靠着栏杆坐在石凳上,前头是山佛无言,后头是水鼓有声,我立于之间,竟见禅意,好一阵激动,但说不清楚,只好愣了会儿神。

    走了两趟,太阳越发大,于是踱出来,钻到小卖部里乘凉,见到石像画册,还有魏碑的拓片册子,世称龙门十二品,当地的旅游局印的,挺有趣,买了两本,在门外的大伞下看魏碑照片,沉甸甸的,很耐看。魏碑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字形古直奔放,看得久了,仿佛心意合拍,一笔一划在心里走了半天,喝了两瓶酸奶,正恍惚,朋友打听回来,原来河的对岸是白居易故居,于是收拾好画册,恰好有马车路过,讲好了价钱,跳上去,被马晃晃悠悠地拉过了桥。

    白园没什么看头,总不过是个花园宅子,因为是建在小山上,所以错落有致,修有台阶,前后分明。那山唤做琵琶峰,可是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来的?不得而知,只是这名字有妖气,让人担心莫要碰上琵琶精。

    白园中树多,茂密成荫,布局讲究曲径通幽,与对面坦诚裸露的石窟风格不同,走了一趟差点忘了对面就是龙门。长安居不易,洛阳居有声,白居易很会选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出而万古长风,入而小楼天下,且天天对着佛像,心灵早晚要被洗涤地不染片尘。

    院子有回廊,里面挂的全是诗碑,多时历代文人到此一游。我一面一面看下来,看看哪个字认得哪个字不认得,考自己学问。以前去曲阜也喜欢看碑,不明就里,只会跟人比认字儿。石碑看到最后,眼睛莫明其妙的舒服,想回头再看,才发现回廊尽处就是出口,脚随路走,不必回头,索性就此别过吧。临别时留影,找不到景致,只好站在白居易的坟前拍了一张。

    走出香山故居,迎面是一溜渔家民居,简易小楼,一半在水里做码头,一半在地上做小型餐馆。随便进了一家,主人是个安静汉子,婆娘在后头忙活饭菜。地上摆着矮脚小桌,我挑了最里面一桌坐下,守着窗户,脚下就是伊水,从窗户往外望去,正是那面石窟拔地而起,宝相庄严,于我面面相对,愣了一下,差点儿找不到自己。水面有风,吹面不寒,主人家端上凉粉,用粗大的瓷器,旁边竹篮里摆着刚摘的黄瓜,女主人善解人意,递一根过来,我接住,怕人家笑话娇气,张嘴就咬,香气四溢,从口到腹好一阵惬意。

    发现这样看佛别有风味,于是在那家坐了很久。

    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在洛阳的一个没想到

      那天去参观洛阳博物馆,二楼展厅门口有两个柜台,出售图书明信片仿古工艺品什么的.

      略微瞥了一眼,发现下面摆的几个小陶踊甚是传神.看了看价格,三四百元不等.花几百块钱买个仿古工艺品,感觉不太值,况且后面还要远涉敦煌,路途遥远,万一磕着碰着,几百块钱岂不是打了水漂.于是忍了忍,走了.

      第二天和当地一个搞古玩的朋友说起来,他说其实买了也不亏,因为都是真东西.啥?博物馆里也卖真家伙?好歹也算文物呀.果然,到了古玩市场一看,到处都是.博物馆那种品像的也就二三百元.这玩意太多,多到都不算个东西了.

      看来真应了那句话:当时什么价格,现在还是什么价格.

    • 家园 哈哈,又来看一下,发现

      间谍的帖子成了俺们的同乡联谊贴了,功莫大焉。洛阳老乡,都来报个到

    • 家园 哟,您上我们老家去拉?

      开心……

      您是哪年去的呢?我记得工学院离龙门不近呢(工学院现在改叫洛阳科技大了应该)不过现在龙门修的漂亮多了。上次我回去,龙门,白院,关林一天转完了,感觉竟然是关林最差。汗……

    • 家园 有空你该现在去看看龙门石窟

      现在的龙门石窟变化挺大的,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大力整治周边环境,风景要好多了.再加上对岸的香山寺,确实不错的

    • 家园 悄悄扔个小砖,龙门碑刻传世多见的是“龙门20品”

      是由最早的龙门4品(黄易四品),加上其后的龙门10品(德林10品),再加上其它六品而成。最早见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 家园 8好意思,粗看一下,这篇有几处错误

      俺家(确切的说应该是我父母家,欧上大学开始算出门也十几年了吧)离工学院不到1公里,有点发言权吧

      工学院没有bus直达龙门(也许这两年有变化?),而且离龙门还颇有一段距离。小时候骑自行车要1个小时多。

      洛阳温差大?嗯,也许不同地方的人感受不同。

      龙门石窟在西山,对岸香山不比西山低,小时候俺上过西山,现在是绝无可能了。香山背后有采石场,不知道这些年关了没有。

      卢舍那大佛非常安详平和,气度非凡。只可惜俺没有一张照片。门票太贵了,尤其是进了世界遗产后。留下的印象都是中学骑车到香山,从对岸遥看大佛的情景。还有斑驳的有关残缺石像的记忆

      • 家园 香山的采石场

        采石场现在没了,而且香山上的斗母庙据说也要重修了,其实卢舍拿大佛从香山上看的感觉最好的,在顺便说一句,东山的那几个石窟也整修了的,可以去看看.

      • 家园 卢舍那大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龙门石窟

          很巧,大嘴就是河南人,龙门石窟是河南人脑门上的招牌,仅次于少林寺,大嘴也饶舌几句。

          卢舍那大佛是在微笑,而且她的眼睛内嵌琉璃,因此游人抬头望去,摄人魂魄,可惜民初豫西动荡,琉璃破败残缺殆尽,我辈也就没了这等眼福。

          龙门石窟遭受破坏最严重者并非在文革,而是在民元时期,时豫西趟将蜂起,不法宵小横行乡野,遂有歹徒盗掘古墓,甚至盗窃塑像头颅,敲凿浮雕贩卖,如北魏时期的神王像石刻。最为令人痛惜的是宾阳洞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石刻,先是被美国人看中,然后用一万元收买了一个北京的不法古董商,这个汉奸再勾结洛阳趟将将其盗去,最后流落到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河里有很多朋友旅居美利坚,有机会就去看看它吧,那是我们前人的艺术瑰宝。也是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 家园 卢舍那最美的在微笑

          一见忘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