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老兵不死,不肯凋零 -- 晨枫

共:💬140 🌺600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M1A1有卡弹区所以不再重新造

        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M1就不再新造了。美军说是用不着了。实际上2003年再打傻大木还是M1坦克打头阵。进巴格达也是这家伙先进去。然后看着没事了步兵才敢进城。既然用得着为什么不再造了呢?这得问美国人自己。

        M1这家伙设计上有严重问题,脑袋太大,这是美军一贯强调舒适性,嫌传统坦克炮塔太小不舒适,所以炮塔空间扩大。结果炮塔太大了,比车体座圈还要大,造成炮塔和车体之间存在卡弹区。美国佬说卡弹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海湾战争一共就损失了十几辆M1,就有好几辆是被卡弹区给害了的。这还是T72猴版的坦克炮。如果真的跟中国的99式对阵,当靶子挨揍是肯定的。

        说M1这家伙设计有问题绝非戏言。美国佬实际上没有大规模坦克战的实际经验。苏式坦克使用自动装弹机,可是乘员和炮弹必须在一起放在车体内部。结果美国那些坦克设计师,那些知识分子没打过仗的就害怕了。说这等于是坐在火焰山上,不行。于是把炮弹放在炮塔隔舱里面。乘员看不见了,就认为安全了。可是炮塔隔舱跟炮塔之间需要一块能动的厚钢板防护。本来M1手工装填炮弹就够慢了,还要额外增加等待厚钢板打开关闭的时间,装填手等不及,就把厚钢板开着。结果坦克乘员最终还是跟炮弹亲密接触了。而且,M1这是把炮弹举得高高的让人家来打。T72的炮弹可都是放在车体内部位置很低不容易被击中。M1的炮弹都是在最容易被击中的炮塔里面,位置很高。于是乎M1炮塔中弹殉爆并非鲜见。

        海湾战争以后,中国国内军工刊物一窝蜂地吹捧M1,像坦克装甲车辆,兵工科技,都有军方背景。如此替美国吹嘘,让人感到无比诡异。中国的当时的98式是海湾战争以后发展的。既然M1那么好,理当跟着M1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西方的设计理念也用120炮,也用炮弹隔舱才是啊。

        恰恰相反,中国在同时研制了120炮和125炮之后,选择使用125炮。同时使用自动装弹机,乘员和炮弹同舱放置。都在车体底部。这都是战败的T72的基本方案。

        这些反证,说明当初傻大木童鞋的T72被大量击毁,其中水分太多。我军的兵工专家是以联合国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海湾战争的。发现傻大木童鞋的很多坦克被击毁的时候里面根本就没有人。美军把M1开到T72跟前,开炮击毁。跟游戏差不多。

        现如今我军对于99式的快速射击能力时常津津乐道。这么多年过去,发现所谓的首发命中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只有在理想的战场环境中才能实现。而最实惠的,是次发修正命中。所谓的坦克大气数据传感器和弹道计算机,只能监测本地参数,两千米之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是误差很大的。当第一发不能命中时,迅速修正诸元尽快射击第二发,在战场环境中意义很大。由于99式的自动装弹机,比西方坦克射击速度快。军头们对此非常满意。

        美军不是不知道M1的死穴。但是没钱了。要更新的装备太多。M1继续凑合用是必须的。

        最后说明一下,M1表面抛洒的不是钢珠,而是钢丸,把弹簧钢丝用机器切成小段,然后用转轮抛出去,不是用压缩空气吹出去的,钢丸打到坦克表面。目的是清理旧的漆膜。M1表面出厂的时候就用钢丸抛过了。抛丸过后的表面喷底漆很牢固。抛丸工艺还有钝化强化的作用,不过对于坦克来说这点强化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的坦克也是这么做的。

        通宝推:all4fun,王谢,回旋镖,mezhan,侧翼,
        • 家园 果然M1的炮弹都在最容易被击中的脑袋上

          新华网有个帖子正好说明此事:

          外链出处

          看来M1A1好像设计的确有问题。

        • 家园 钢丝切丸是用废轮胎里的钢丝切断制成,

          实际中使用压缩空气来吹喷,喷过的钢板表面形成麻坑,可增加漆膜的附着力,钢丝切丸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时效果等于同径钢丸。

          • 家园 是专门的抛轮抛出去的

            钢丸通常是在一个巨大的舱室当中,安置几个甚至十几个抛轮。把钢丸抛到工件表面。如果是钢板,舱室就是很扁的。如果零件很大,舱室就必须非常大。还需要除尘设备,因为抛丸时产生的灰尘很大。抛丸通常需要处理工件表面很大的面积。所以才不使用压缩空气。如果使用压缩空气,效率就很低。像溴化锂制冷机那么大的设备,沟沟坎坎的地方还很多,压缩空气处理的面积很小,所以要用抛轮大面积一次处理。压缩空气通常用在吹沙工艺。不需要大面积处理的情况。

            • 家园 以前见过一台工业上的抛光机

              还给我看了里面的钢丸,听人介绍说是把零件放里面后,通过电磁铁的反复充电和改变磁极,把钢丸吸起来打下去来打磨零件。

              • 家园 最便宜的还是震动抛光机

                抛丸设备属于大型设备。主要目的是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并且同时钝化和强化金属表面。经过抛丸的钢板,即使在南方湿热的天气里,仍然不易生锈。灰暗的表面可以半个月不生锈。我想这可以用碳钢内部珠光体被钢丸击碎,在碳钢表面有水的情况下,原电池的两极不易形成来解释。抛丸的力道在钢板表面清理来说可以认为是最大的。钢丸自己质量很大而且飞行速度很快。

                抛丸虽好,但是设备庞大也很贵。还需要除尘设备。而且除尘设备的纸芯需要不时地更换。因此运行费用也是最高的。为此有些工厂为了省钱,用布袋置换了纸芯。然后在晚上偷偷地清理灌满了灰尘的布袋,那漫天黄烟的景象很壮观哦!弄得空气里面不要说屁爱慕二点五了,就是屁爱慕二百五都多得不得了。所以,养得起抛丸设备的厂家,十个有九个绝对是污染大户。

                穷一点的可以吹沙。也能清理钢板表面。不过要想彻底清除氧化皮是绝不可能的。沙子没有钢丸那么大的动量。充其量也就是除锈。但是,吹沙没有钝化作用,不能击碎碳钢表面的珠光体,所以,随着吹沙的进行,如果遇到南方湿热天气,跟着就生锈是可能的。

                最便宜的表面清理就是震动除锈。那设备实际上就是一口铁锅,下面弄一粗弹簧,用电机带着嗡嗡地震颤。把零件和磨石再加上水,一起放在铁锅里面让它自己震动。也是不能清理钢板表面的氧化皮,只能除去浮锈。完事以后还得拿水洗。水洗完了还得擦干。而且,震动除锈只能处理小零件。除锈的同时,顺带着还可以去毛刺。机加车间一般都弄几台这个机器。

                • 家园 本人有幸见过某化工装置建设

                  并参与其中,喷砂的时候真是黄沙飞舞铺天盖地。地处沿海的我深刻体会到了沙漠风暴的威力。。。。。。

        • 家园 我一直以为和民用一样使用沙子做抛丸呢
          • 家园 沙子是喷铝合金的,铁的还得用钢丸
            • 家园 我看见的民用钢结构

              例如化工装置的钢梁,角铁的除锈还是喷砂。

              • 家园 我看见是压力容器,低压的那种

                防锈铝的用河沙喷,容器钢和锅炉钢的用铁砂,也可以是铁丸。具体的喷的结构还真没看过,大工厂有专门的喷砂室,小作坊那种,不在乎劳动保护的直接人工拿喷枪那种,我离得远看的也不清楚。

                一个是能有点表面强化作用,再一个增加油漆的附着力。钢的还有除锈的作用,喷完,清洗,烘干,然后上环氧底漆。

        • 家园 中国有连小规模坦克战的经验都没有.
        • 家园 现在所有坦克炮塔都比坐圈大

          结果炮塔太大了,比车体座圈还要大,造成炮塔和车体之间存在卡弹区。

          这理由太怪了,所有现代坦克炮塔都比坐圈大,下图是个比较,俄国,德国,美国无不如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来M1手工装填炮弹就够慢了

          手工装弹并不比装蛋几慢。。。

          T72的炮弹可都是放在车体内部位置很低不容易被击中。M1的炮弹都是在最容易被击中的炮塔里面,位置很高。于是乎M1炮塔中弹殉爆并非鲜见。

          炮塔正面装甲比车体的厚,打穿炮塔比打穿车体难。。。论殉爆谁比得过T72,T80这样的俄国货。。。

          恰恰相反,中国在同时研制了120炮和125炮之后,选择使用125炮。同时使用自动装弹机,乘员和炮弹同舱放置。都在车体底部。这都是战败的T72的基本方案。

          问题那时侯得到谁的技术更容易?苏联解体,武器技术外卖不再限制。西方货仍然对中国限制。。。

          • 家园 120弹药比100弹药要轻

            人家是半可燃药筒,重量轻了很多,竟然胡说人家装填120炮弹会累.

            • 家园 轻倒不至于

              美帝现役最新的M829A3都22.3公斤重了比多数俄国125分装弹加起来都重。。。100毫米炮的就更没法比,T54/55,我国59式的D10T 100 毫米炮弹早期的只有16公斤不到。我国的新100毫米滑膛炮穿甲弹也是可燃药筒,重量也一准比西方120炮弹轻,毕竟口径差太远了。。。

              但是对一个健壮的成年西方人(西方现代坦克还没有乘员块头的限制),举几十次20多公斤的炮弹,问题并不很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