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南方系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忽悠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危险 -- 思想的行者

共:💬66 🌺18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这个弊端博弈论里面就叫逆向选择与道德危害

            凡事有利就有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工,我的理解是实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专业化分工,让所有者去专业的观察行业动态,决定投资方向,经营者则专业的进行管理。

    • 家园 有趣!

      有趣!:

      哈弗大学的嚣张萨克斯绝对不会告诉俄罗斯人,那是因为你们的总产量下降得比货币减少的幅度更快,那是因为你们的人们抢购导致货币周转次数变大了很多很多

    • 家园 1929年后出现的是通货紧缩哦

      物价持续下跌,后来罗斯福把美元贬值了40%。

      • 家园 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不一定就是物价上涨啊

        流动性问题是企业连锁性的资金不足---即资金本身是流水一样在企业间流动,结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大面积的企业资金缺乏。

        企业资金缺乏,大量倒闭,仓库里的商品卖不出去,就会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变化主要还是看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对比,同样的流动性问题,俄罗斯生产严重不足,就导致物价剧烈上涨。

        伯南克对当年的流动性陷阱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反思

        正如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阐述:1930-1933年,金融系统全面崩溃,市场信用创造和信息收集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获得贷款极其困难,信贷紧缩将经济下滑转变成大萧条,也即:“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降”之假说,始于股灾的大萧条,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

        经济危机前,美国的信用过度膨胀则是造成严重货币信用危机的客观条件。1923~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因此,经济危机一爆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

        美联储紧缩政策过于严厉则成为又一诱因。1929年8月9日,美联储根据宏观经济过热情况,将利息提高到6%,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使当时投机商们顷刻间陷入了资金短缺状态,只好逃出股市。由于此举也引领其他投资机构跟随,股市流动性顿时陷入紧缺状态,失去了支撑。而前期出逃的示范效果,股民对股市升值预期也发生180度转变,出现股市抛售风潮。

          然而,错误的政策更是加重危机的关键因素。1930年为挽救因股市崩盘造成的大失业,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筑起史上最高的关税贸易壁垒,造成银行更大的衰退。再加上1931年联储局加息,把利率从1.5%拉高到3.5%,并警告银行不该大量自贴现窗口借款,形成债券市场也崩盘,以致于后来联储局虽然将利率降为1%,并维持十多年的低利率,经济仍然萎靡不振,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恶果。

        外链出处

        人家不仅有了清醒的反思,还再次基础上发展了货币主义流派,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制作了经济学武器---即反货币主义,反广义凯恩斯主义---休克疗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