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寻找一种新的活法 -- 井底望天

共:💬254 🌺3487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谁面临中国的竞争谁反对。

        那些消费国当然不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从这个角度看,德国面临很大的压力。

        • 家园 中国现在已经跟德国直接竞争了吗?

          我印象中,中国仍然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跟德国产品的重叠竞争范围并不是很大。再过四五年,等到中国产品发展出跟高端的德国产品直接竞争的能力的时候,也差不多2016年,自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了。

          所以德国在这件事情上应该没有很大的压力,可能是想要一些利益交换吧。

    • 家园 努力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新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创造出了一种大概可以支撑一亿人的生活方式,现在要解决100亿人的生活方式。

    • 家园 这篇真是精髓之作

      美国两百年历史的脊梁 井大这一小篇就全搞定了 太赞了

    • 家园 汽车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经济结构

      汽车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经济结构,所谓“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和美国相比较,中国由于人口多,居住密集,大多数城市可以实现无须自家汽车的幸福生活。

      中美这种生活结构上的巨大差别导致生活成本的巨大差异,而且,正如井大所说,随着中国众多人口的逐渐富裕,随着全球对石油消费的日益增长,汽油成本将快速提高,由此而产生的中美生活成本的差异将迅速拉大。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效率在迅速提高,而美国的效率则提高甚微。成本日益增长的美国产出却无法同步增长,甚至无法增长。

      美国的进出口逆差有多少是耗在这种生活结构上的呢?至少有一大半吧?

      显然,美国的这种生活结构在当今已很难维持,那些自称“99%”的美国人的困境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典型写照,向中国的生活方式改变大概是美国的唯一出路。

    • 家园 所以我推荐小飞机和小火车(三铁)

      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放手让省市自己搞,然后自愿联网,市场自主规范。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 家园 我也支持地方自己搞小飞机小火车。

        地方搞小飞机小火车的前提是国家搞大飞机大火车。交通要成网络才能发挥它的效应。像国家规划的铁路线和航线,都是主要考虑全国范围的交通的,而真正在地方的老百姓虽然也能得点实惠,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不那么方便的。地方自己搞的,就是与国家大铁路的主干相连,构成我国铁路网中的毛细血管。

        经营方式上,我认为可以打开思路,没有必要完全由政府或政府下属企业来干。完全可以官督民办,政府规划,企业(公有私有两宜)经营,彻底市场化操作。

        而且在都市圈这个大概念下,地方铁路还可以承担大量公交的任务,对于降低城市道路的压力也有很多帮助的。

      • 家园 "放手让省市去搞"有两个问题

        A.如何裁判优劣?

        B.以中国人的智力和习惯,优劣的裁判标准定下来之后如何保证不出"妖蛾子"?(比如为了拉动GDP的重复建设)

        • 家园 重复就重复吧,多往地上储备些钢铁罢了
        • 家园 地方搞,就可以完全惟利是图嘛!

          能改善人民出行条件的,解决地方物流问题的自然就能赚到钱,反之就赚不到钱,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铁路投资巨大,必须吸引投资或去融资。在既有线路运量还没有饱和,盈利尚不足以收回的投资的前提下,我看没有谁会愿意投资新线的吧。

          • 家园 说得对

            西方国家的铁路,都是私营的,发展得也不错,没有出过大漏子。

            全国铁路的基本网线(就是大铁),要符合军民两用的要求,建设标准和走向,都不能唯市场论,军代表制度也很合理。但其他毛细血管作用的,地方轻载铁路,完全可以改制,以民办的方式从零开始。而且郊外走地面(甚至部分走高架),市区走地下和高架,完全可以把市郊公交轻轨和市内轻轨融合起来。又解决了就业问题,何乐而不为?

            • 家园 这个应该不行...

              西方的食品一般也不出什么大篓子...那是积累了很久的文化体制和监督机构保障了作恶的损失大于收获。

              而咱们如果允许私营铁路,五花八门的牟利手段就会飕飕的冒出来,和那相比,三聚氰胺可能都是小儿科。

              • 家园 现在想想我们可能还是保守了

                官僚固然可怕,但是不试验纠错就很难进步——改革开放当年的主体不就是一个“试”一个“闯”嘛,现在看看结果也不算太坏

                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我觉得完全可以另开私营铁路;条件是:自筹资金建设、自负盈亏、路线由企业政府(或者还有潜在顾客群)协商制定。

                允许私企和国有铁路竞争,第一减轻了铁路的现有运力的压力,第二为现在有些人叫唤得很凶的铁路私有化试水。至于各种牟利手段,中国人大都不傻,票价的高低和自己的实际需求都还是定位得很准的——至少我看北京居民对于出门该坐地铁、公交车还是出租车还是分得很明白的。

                要是再狠一点就严格施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时间不用太久:在原有制度/建设水平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离任后的五年内都追究领导责任。但作为补偿,政绩评估可以加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