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空心菜梗梗 -- 老光

共:💬19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空心菜梗梗

    春末,空心菜才面世那会,稚嫩,新鲜,买者多连梗带叶,掐成几段,洗净后落锅炒了用来下饭。可随着天气渐渐薅热,这空心菜梗子渐渐老去,嚼起来带点渣渣。此时,人多只食这菜尖尖上的一点点叶片。至于梗梗,多弃之不取。

    在俺看来,这就未免太可惜了啊。一把空心菜,若称重计量,几片叶子有何许?菜梗子倒占去多半。殊不知,这空心菜梗梗若能利用,也是门挺不错的好菜肴呢!

    且将这梗梗根部较老的部分掐掉,余下的嫩茎,洗净后用刀切成厘米长筒筒,另择上几个青红辣椒,依旧切成一模一样,再拍上砣生姜与几瓣大蒜,斩成细细末子,掏一把干豆豉备着。

    接下来,将锅烧蜡起,跟着下油,待到油烧滚,先把生姜蒜末与豆豉倒进去,略略一煸,待到香味煸出后,把早已备好的空心菜梗梗倒往锅中,借着灶下的猛火炒上一番,跟着下盐与味精,再淋上点清水入锅,傍着腾腾升起的蒸汽,来回翻炒几下,便行。

    这空心菜梗梗拌豆豉辣椒,伙生姜大蒜末子,炒哈出来,那是既开胃,又爽口,嚼起来脆生生,唆进嘴巴里,感觉挺爽。用这菜喝粥,啃馒头,没的说!况且这菜梗梗,乃是粗纤维,进入人肚子里头,对身体是大有益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梦回唐朝,
    • 家园 老光是老表?

      这一系列炒菜极具江西小炒特色,看的我口水直流。

      • 家园 真要盘根究底的话,咱们可真就是“老表”呢!……

        俺祖先的根,本在江西吉安的吉水县,老地名叫作南天都十八都,土名称作“大栎树下”。是明朝永乐二年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那会儿迁移过来到湖南,自此,便安家落户在这儿了,到如今,算起来已有二十余代人缘,近六百年历史。这炒菜做饭的一套,不也是从江西老家带过来的?如此说来:咱们真就是“老表”呵呵 !

        • 家园 没错了

          我家祖籍新干,也是属于吉安地区(现在叫市了吧),不过我出生在赣南,从来没回去过新干。

          我奶奶和我妈做空心菜梗的做法跟你这个做法完全一模一样!要诀在于热辣(好像所有赣南小炒都是这特色),等俺今天晚上也回家来上一碟。吞口水中...

          • 家园 都是同一个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法儿,自然没得区别呵呵!

            炒这空心菜梗梗,没别的诀窍:一要大火,得一气呵成为妙!二是少不得蒜蓉,最好放点生姜末子,在于调味.时间允许的话,先将梗梗用刀儿拍扁,再用手撕成条条或是切成末末,则更容易入味一些.

    • 家园 看的垂涎三尺

      吃过很多地方(至少四个)的空心菜,觉得重庆的空心菜最好吃,不是说做法,指菜本身,嫩、菜香味足,其他的各有不足。

      至于做法,今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南岸五小区一家小店,非吃饭时间,店里人员正在打麻将,问开不开火,遂放下麻将点火炒菜,其中一个青炒空心菜,油多而不腻,火候恰当,菜嫩,配了鲜红朝天椒,太好吃了,于是多要了一盘。以后有机会还要去吃两盘。

    • 家园 我们那儿做空心菜菜杆的一个经验做法

      就是先把菜杆用刀拍裂了,再切成段,这样炒起来容易入味。

    • 家园 空心菜是我的最爱啊

      非常喜欢空心菜,可惜在北方一直没有吃到过好吃的,总是太老,在饭店吃到过2、3毫米粗的空心菜都老得不行的。

      现在家里炒空心菜都是“一菜两吃”,叶子单炒,菜梗切成小碎段,和肉末一起炒,味道也不错。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厦门玩,在厦大附近一个小饭店里面,点了一盘空心菜,极为好吃,嫩是一个,关键是火候非常到位,口感、味道都绝佳;连我老婆到现在都还记得。

    • 家园 梗梗另外一个做法

      就是把梗梗切得很短的节,然后和着豆豉炒,夏天吃粥的时候配着吃,很提味。

    • 家园 原来如此

      在上海,好像只吃空心菜梗梗,还真不知道叶子能吃,而且要炒的碧绿才算本事,一般就放点蒜泥,辣椒,放油清炒。

    • 家园 吃过酸辣味的空心菜梗

      加了少许白醋和辣椒炒的,夏天作配稀饭的小菜吃,爽口开胃。

      广州那边是南乳空心菜,就是清炒空心菜后浇上一点南方白腐乳的汁,绝配咯

      还有一种空心菜是主要吃梗的,叫博白空心菜,在广西是个名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