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科学院不是美籍华人科学院 -- 青颍路

共:💬33 🌺161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饶毅的文章就是拉拢非海归的,很漂亮的手段,不过太明显

            某些院长应该是旧海归吧?如果是这样,就证明饶毅的老院士支持他的当选,而旧海归院士不支持他当选的说法可靠。

            顺便刺一刺某些摘人桃子不给人名份的院长类人物

            看来饶毅是直接卯上陈竺了。

            饶毅要扳倒陈竺看来是很难的了,陈竺是卫生部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据推测陈竺可能是下届中科院院长的候选人。

            如果饶毅刺的是陈竺,那么这个院士是永远也不会拿到了,所以饶毅也就宣布终身不参加中科院院士评选,也罢。

            筛选药物都是花钱打水飘的事

            饶毅谈到的两个例子好像没用那么多钱吧?

            • 家园 两个药通算下来,花的钱肯定不能算少。

              几十人上百人的协作,十几年的时间,花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算成今天的钱,少不了。何况这两个药本身是有古方验方的基础的,有明确记载的疗效,海选一步就省多少钱。还有同时开始参筛,最后没能出结果的,都应该打入成本。

              今天要是再重来这么一次,还是少不了钱。

      • 家园 以国际标准来看,确实很大

        老实说,国内很多院士的水平,也就是美国1流大学普通教授的水平,敬业精神那就更难说,起码精力上就没放在学术上。

        另,饶毅的老婆袁博士比他还牛,斯坦福毕业的。

        这次在张家界开会,饶毅和施一公都见了。老施还搞笑了一回,有趣得很。

        • 家园 是不够in popular fashion吧

          我接触到的老院士(2000年前评上的院士),都是很有货的,当然,土共就是土,包括他治下的院士也是比较土,不擅长玩弄流行概念,所以不炫,会被人误以为水平有限。

          就敬业精神,如果他们还不能称为敬业,那我不知道谁可以称为敬业了。

          可以说,他们是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的双标杆。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2000年后评的那些,因为我不熟悉,就当我没说。

          • 家园 以前的院士都是在某个领域有重要的贡献

            这个贡献不是要发多少影响因子高的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往一个领域深钻,困难再大创造条件也要钻,水平那都是满满的。

            不像现在流行的都是做交叉学科,哪个领域热门了就往哪个领域钻,别看挖得坑多,就没几个深的。

            就像饶委员,一个生物学家非要去研究什么同性恋,家庭暴力,这就是什么吸引眼球做什么,灌水文章能发一大把,可是这个研究对中国的生物科技发展有用吗?

            21世纪号称是生物的世纪,是不是也要号称同性恋的世纪?

          • 家园 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这个姓名不对

          饶毅的老婆袁博士

      • 家园 饶毅这种还是不一样的

        他们这类不是海归博士,而是海归教授/副教授。是已经在欧美自立门户,而且已经做得比较好的。他们跟刚毕业的留洋博士比,含金量是大不一样的。

    • 家园 院士评选的黑幕还是不少的

      国籍的问题,国内工作时间的问题,更多的是工具,用来打击对手用,其实标准相当模糊。

      几年前文兰评选(数学)院士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指责,最后被北大轻松摆平。

    • 家园 那科学院何必当**又立牌坊?

      当年拒绝了袁隆平是怎么回事?不是自己口口声声,冠冕堂皇地说是做基础研究的嘛?

      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哦,“入选院士, 在哪儿都是院内势力平衡的结果了?”。

      • 家园 袁隆平的沉稳当为后辈浮燥者师

        科学院是该反省,但不是这次。

        我曾有系列为袁隆平呐喊 (眼皮底下的科学伟人袁隆平)(链接出处)。

        袁隆平作为院士候选人,曾被提名四届,三届受挫,终于于1995年5月被批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1年,袁隆平第一次落选。我不认为饶是二十年后重蹈袁的覆辙。不可同日而语!

        • 家园 袁隆平不能当选 是科学院的耻辱而不是袁隆平的耻辱
          • 家园 是这个道理

            这些年评的院士,水平确实下降了不少,在国内高校呆着的,大家心知肚明

            饶毅不服,人家是有底气的,

            好,你们不是说科研成果,科研水平嘛

            大家来比比看嘛

            外链出处

            落选院士饶毅向生命科学领域院士下战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1日 16:03 法制晚报

              领域:生命科学 内容:十年后看有多少院士能超过他

              本报讯(记者 孟庆伟)因落选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而备受关注的海归科学家、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昨天再发博文,向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下战书”:十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在昨天“和院士良性竞赛,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的博文中,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在生命科学领域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的,在1977年、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的。他同时表示,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饶毅称,比较的年限可以从1992年开始,到2022年为止,共30年,只以在中国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

              “这个竞赛,实际上并不是我开启的,而是8月17日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公布的结果所确定。从那天以后,就有一些人会默默地做这种比较。”饶毅说。

              这样的竞赛是否小孩子气? 饶毅表示,“有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中国不良习俗的所谓‘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

              饶毅表示,公开提出竞赛,也许能起良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提倡在中国做好科学研究,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目前还不高的科学水平。

              饶毅“和院士良性竞赛”的建议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仅在科学网上,不到一天时间点击量已超过1.2万。

              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力挺饶毅,称这篇博文很给力,只有创造真正的学术竞争的氛围,中国学术界才有希望。“不是说院士都是中国顶级科学家吗?那就应该比比科研水平。”一网友称。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担心,“估计没有院士敢接招”。

            • 家园 怎么个比法啊?

              饶委员研究的都是同性恋,家庭暴力什么的,难道人家也要研究这个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