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性格即命运----谈彭,林两位元帅 -- 话龙点今

共:💬34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性格即命运----谈彭,林两位元帅

    中国人喜欢看历史,爱把大人物拿到历史上去对照。于是,彭帅有了猛

    张飞之说,而林帅就成了韩信。张飞刚猛,横刀立马,常打恶战;韩信

    多谋善断,善打巧仗。性格即命运,照理说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应

    当有着不同的命运,但是这句话在彭,林身上只对了一半。

    看看彭帅军事生涯,尤其是关键时候的大仗,硬杖,无不浸透他个人的

    性格――果决刚勇,个人利益置身度外。平江起义,放弃的是个人的荣

    华富贵,探求的是救国救民的真理,如果换成老谋深算之人,或许先发

    展自己的实力割据一方,待到解放时期再像程潜,陈明仁一样起义投诚,

    依然可以显赫一生。百团大战,长国人志气,灭倭寇威风,他若不是猛,

    急切抓住战机,完全可以层层报告等待中央决议,绝不会给人留下口舌。

    朝鲜战争,跨国之战,面对头号强国, 他若是思前顾后,也可以忽得

    疾病,推卸重任。

    张飞猛,而且忠,彭帅也很忠,不过他敬忠的对象并不像并不仅仅刘备

    这样的领导人,更多的是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当其他同志已经主席前,

    主席后的时候,他还在喊“老毛”;当同志们开始找漂亮文工团员跳舞,

    开始享乐的时候,他在强调共产党的党性不能丢;当同志们歌功颂德,

    开始感慨伴君如伴虎的时候,他在写万言书,为民请愿。有人说,为将

    者应战死沙场,彭帅若是死在朝鲜战场,定能成就一世英名,但幸亏那

    颗炮弹炸死的是毛小太阳,中国才不会今日的北朝鲜。也幸亏彭帅安全

    的回来了,才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完整的彭德怀。

    张飞也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被部下的割下头颅,彭帅也在晚年感慨了一

    翻世间炎凉。在北航批彭大会时,时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李钟奇少将

    中间休息还亲自动手把彭德怀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并且大大的骂上

    一句:“彭德怀,你也有今天?”当然有人会说,四野出身的人及其后

    代很少如此反林彪,刘伯承部下及其后人更是以二野为荣,彭在这方面

    不但寡助而且失败。 是啊,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我们不能只看这

    墙或树倒了这个事实,还要多问问这墙倒之前是不是阻止过强盗,挡过

    恶人,树倒之前是不是为众猴遮过阳,避过雨。

    再来看看我们刚才提到四野统帅――林彪。与猛张飞大大不同的是,他

    性情乖张,善于思考。当小兵时开过溜,但思想斗争后还是回到了革命

    队伍;上到井冈,问红旗可以打多久,却只用了三年时间从连长打仗打

    到军长。我们不能把林说得一无是处的人,历史事实是要尊重的,此时

    的林彪“五十天歼敌一万余人”战功赫赫。一年后,25岁的林又升为红

    一军团总指挥,与红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成为毛泽东反围剿的左右臂膀,

    之后又在第四次反围剿,歼灭陈诚的起家部队“常胜军”十一师。

    战争年代的林彪还是敢讲真话的,并且他的话没有个人感情的宣泄,因

    此多次冒犯毛,但始终还是能获得毛的信任。长征路上,毛立足未稳,

    他写信给中央建议由彭取代之,有意思的是,之后的几十年里,毛耿耿

    于怀迁怒于彭,而不是林。所作所为,真是乖张的登峰造极。

    抗日战争又是一个明证,世间或许从来就没有公平过,韩信少战名声好,

    张飞劳苦微词多。林彪靠平型关一战名闻天下,从来没有谁提过他在抗

    日时半个不是;而彭总发动的百团大战,历时久,功劳大,打得辛苦,

    却始终是褒贬参半。

    辽沈战役,是林彪一生中的辉煌之极,所率领的四野更是从中国最北,

    杀到疆土最南,从冀察热辽帮助起家到与琼崖支队汇合,南征北战,好

    不威风。大军入关时,黄永胜那句“单是我们‘四野’也能跟蒋介石一

    争天下!”到真是有几分道理,有几分豪气。

    大浪淘沙,造化弄人,和平岁月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如果在战

    争年代两位元帅分不出仲伯,建国后两人的作为则是大相径庭。多年军

    事斗争使得林彪对于自己的计谋十分自负,他要把自己的乖张用于比战

    争更加险恶的政治,他还要继保续做战时的韩信,不过是在政治斗争中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林彪深谙功高震主的道理,因此长时间修养,极

    少会客。55年元帅受勋,再次托病,未参加仪式。一旦毛泽东在庐山

    发话:“为了让你彭德怀安心工作,我给林彪发了转业费……”乖张的

    林彪深悟其中的弦外之音,自然不顾“身体虚弱” 很有分量地给了彭德

    怀几句:“这回是招兵买马,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是冯玉祥式

    的人物。”又向常委们:“在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

    当英雄。”这种或直接或间接的话,不知主席当年听了是何表情。

    如果把当年的局面比作一盘棋,这位与天斗,与地斗,更喜欢与人斗的

    大英雄则是位伟大的棋手,至于其他人无非是这盘棋上的棋子罢了。君

    请看,先拿彭德怀等人打压了粟裕,又用贺龙,罗瑞卿一帮人批了彭德

    怀,再接着罗瑞卿,贺龙,一个个倒在林彪的手下,最后连读书看报也

    和毛主席保持高度一致的林副统帅也开始叛离他乡。这些棋子有着不同

    的经历却不会有相差太大的命运,或是马前小卒,早就对你有了看法,

    于是毫不犹豫的打到;或是横冲直闯的过河车,虽然精贵些,必要是还

    是要舍车保他这个老帅的。在这种环境中,有据理力争者,得来的是身

    首异处,有推波助澜者,虽得意一时,最终却获得千古骂名。回首这段

    历史,固然是个人的悲哀,更多的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种制度的悲

    哀。

    PS:此文参看了《林彪将将》《林彪与韩信》《点滴回忆》等文。

    • 家园 楼主立论偏颇

      对于彭 有些过于美化 彭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 压制粟裕 手段那么强硬 未免有点过分 墙倒众人推 是惯例 而且是说得通的 那是来自中央的决定 是党下的结论 你不能和组织作对吧?但是采用那么激烈的方式 是非常罕见的 总还是有它背后的原因 那么多老帅 老将被打倒 被中下级干部或者群众打都是有的 被自己的部下打 为什么只在彭身上发生了这件事情?

      至于林 一开始就定性为乖张 未免有些简单的结果论 林其实并不喜欢政治 他在革命历史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包括建国以后 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将领 几乎在任何公开的资料上都见不到他有政治活动的迹象 他介入政治也是毛硬推的 至于他犯的错误 主犯是说不上的 也就是个从犯

      简单一句话 他犯的那些错误 小错误就不说了 大错误 只要毛不同意 他想都别想 同理 他打击迫害的那些人 小人物不提 大人物 没有毛的点头 他敢吗?

      不要说他骗取了毛的信任 才胡作非为 那是在侮辱毛的智慧

      所以林也是个悲剧人物

    • 家园 发错钱了!

      “为了让你彭德怀安心工作,我给林彪发了转业费……”

      转业费是发给萧克的。

    • 家园 抬出来。
    • 家园 同意石璧兄的观点

      以前我有个帖子试图阐述一下此事(小毛如不牺牲定会接班)的必然性,奈何水平有限,恐怕语焉不详。

      乔治总统曾回贴说如果小毛不死,当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可能会有更多的政治斗争,更多人会被干掉,权力斗争会厉害得多;另一种是,也有可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会支持毛岸英,这样可以减少相互的整治。(略做修改)

      个人以为,还是第一种可能性为大,想想朱元璋吧。

      至于如果小毛即位后会成为蒋经国或者金正日,那就无人能知,纯属臆断了。

      • 家园 当时的台湾也未必有多民主

        朝鲜现在的不堪更多的是和他的地理条件,背后苏联集团的倒台有关,当时,朝鲜的生活水平未必比台湾差多少,至于说打压不同政见者,台湾能派人去美国暗杀江南,民进党当时被压制的情况都很明显.也就是说,现在的世界是很多情况发生变化的结果,但是很多人都仅归功于民主之类.是不是也太偏激了,冷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 家园 关于岸英:

        我在原文中不称岸英而称“毛小太阳”是因为一种假设。

        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这样或许对死者是大大不敬。

        这一点我有所欠缺,因此说大江言之有理。

        但是,如果他真活到那天子承父业,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

        都是历史的悲哀,因为那种环境下的选举,人事更替会比今天更不如。

        那我们的政党完完全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