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漫谈中国外汇储备 -- ly20060204

共:💬44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QE3,谁来买美债",是个错误命题。

                    美债,有利息的美圆,当世界认为美圆才够安全或相对最安全,美债自然会有大量资金进入,特别是短期美债。

                    如果真的有了QE3,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成了,对中国是大好事。

                • 家园 上次你提到即将到来的通缩和萧条

                  大概还有多久会发生?

                  本来我希望是等到明年大选以后,但这个超级委员会给我的感觉很不好 :(

                  如果真的是萧条和通缩,那我猜什么都不值钱了,包括金银啦。

                  • 家园 个人认为已经开始。

                    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个人认为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现在是经济特征在市场中明显表现出来。

                    至于具体操作,根据具体品种的技术形态,判断出准确的做空时间和做空位置,那是另一回事。

    • 家园 关于欧债

      欧债危机喧嚣一年多仍未爆煲,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和日本等欧债的债权国总是在欧债危机最关键的时候向“欧猪”五国输血。国际金融巨鳄看空欧元,所谓“倒债” 即是希望中国央行来接盘,比如目前欧洲各大金融机构持有的希腊债券已经减少40%左右,而中国持有的希腊债券却在增加。局外人在买欧债,局内人在悄悄撤退。这就是诸多救助希腊方案的实质。

      中国顶欧元是所谓的“战略考量”,从经济和政治层面拉拢欧洲,但这次玩的太大,后面要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很大。

      从种族历史文化来说,欧洲和美国是同文同种,分赃不均的生意近亲关系,中国现在大手笔支持欧债,增持欧债等于在掩护德法资本的撤退,注定是历史上中国远征军的命运,不会有人记得你的好,只会笑你的傻,反手过来一起咬你也是大有可能。金融是战争,是你死我活,不是礼尚往来。

      围点打援,中国的有生力量在被不断消耗。

      • 家园 (转载)衍生品抵押和欧洲的一些问题观点

        关于欧元区的一些思考。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希腊基本上,迟早要违约的,但是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国家,一直都在尝试去救希腊,欧元行情也多有反复。

        注意:这里的市场利率,我倾向于以银行间拆借利率为准!

        首先,来谈谈衍生品担保问题,同时通过写扫盲贴,来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所升华。

        关于衍生品担保,依然属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范畴,它是一种基于衍生品交易下的保险操作。打个比方,银行A和银行B之间存在一些利率互换交易或者其他证券类的交易,换言之,A和B之间就是交易对手关系,也就是要么A吃亏,要么B吃亏。下面举个例子:

        银行A在市场上融资了一笔资金,融资成本是浮动利率,而融资的时候,市场利率是2%,然后银行A却把这个spot rate,也就是即期利率在2%的浮动利率融资资金跟银行B的一笔才去固定2.5%利率的融资资金合约进行互换,也就是说,银行A担心市场利率会在未来走高到2。5%以上,而这个利率互换可以让他对于债权者,付出低于未来市场利率的利率,而银行B可能倾向于看好利率走低,因此他在银行A处置换得到了一个浮动利率的融资责任。而这个就是所谓的利率互换交易,在这个游戏里面,其实银行家就是在扮演一堆赌徒,通过各种各样的互换,货币互换(赌汇率),利率互换等等,把银行的资金运作起来,让利润奔跑起来。

        而这个东西,正是欧洲各国之所以救希腊的关键所在,而另一个关键点,就是今天的重点,衍生品担保问题。

        上述例子看,银行A和银行B都在市场上融资了一笔钱,而他们只是把他们的还款方式交换了一下,而这样子,除非利率停止不动,不然必然有一方会有所吃亏。我们来做个假设,当市场资金突然紧缺,导致市场利率突然升高到5%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A银行:

        A银行把自己的浮动利率融资跟B银行的固定利率融资调换了,也就是说,虽然市场利率已经快速升高到5%,但是A银行最后只需要付出2.5%的固定利息给他们的客户。而对于融资得到的资金,其用途我们应该做一个更为深入的考究,也许A银行本身融资而来的这笔资金,最终拿去投资到一个收益率为4%的证券上面了,那这时候,A银行就切实得到了1.5%的利润。

        B银行:

        B银行得到了从A银行置换过来的浮动利率责任,如今,它需要支付高达5%的利息,而或许B银行其实也是把融资得到的资金投放到一个收益率为4%的品种上,这时候,这银行就会亏1%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1%很少,但是作为一个超级银行,1%的资金亏损,可能最终亏损金额就是数以亿计的资金了,而作为融资方,他们可能就会考虑到这样一个亏损的可能,如果A银行是一个资金充裕,而且在其他投资部位都可以获利的银行,那就没什么好说了,正如面对纽约梅隆银行,花旗或者汇丰这些大银行,那倒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这个银行是一家身在爱尔兰或者西班牙,而本身又已经受到了本国房地产泡沫爆破困扰的悲剧银行,那债权人就要小心了。自然,这些本身手持巨额资金的债权人,也并非善良之辈,他们可能就正是德意志银行或者德国商业银行等超级财团,他们必须确定,借出去的钱,可以收回来,这时候,他们就开始制定规则了。他们通过国家政府,规定当银行评级低于某个水平或者压力测试不过关的时候,必须持有衍生品抵押物,衍生品,就是这些利率互换合约,抵押物,可能就是德国债券,美国债券或者黄金等等。当这些银行因为亏损最终还不起钱的时候,他们必须出售手上的抵押物还债,或者把抵押物给他们的债权人,以此来保证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

        同理,黄金互换、汇率互换等等,都是同样的游戏罢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依然要按照规定去购入抵押品,以免到时候无法顺利还债。这就是,为什么当希腊危机发酵越厉害,德国债券就涨得越厉害,美国债券也涨起来,因为有人要做衍生品抵押。

        下一步,我们看看欧债危机会导致什么问题发生。希腊债券快速下跌,可能导致很多资金在希腊债券这个投资品种上悲剧般地套死,而这些希腊债券,可能就是A和B银行都购买了的收益率为“4%的投资品”。而希腊债券套死,就必定导致这些持有希腊债券的金融机构需要回购现金来保证流动性没问题。因为资产必须和债务相匹配,当资产被套住了,为了稳定局面,就只能增加银行的现金存量来确保这个匹配是有效的,而这个知识点,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到了。因此,希腊债券下跌,必然导致市场资金回笼,而三大评级机构频繁地下调希腊债务评级,又使得这个回笼更加紧迫,最终导致欧洲市场利率快速升高,正如现在中国的市场利率,出现一年50%的高利贷,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快速快速走高。而过去可能一些问题银行尝试用西班牙或者葡萄牙债券作为衍生品抵押物的,也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抵押物,不然,违约风险就会增加。

        而这时候的欧洲,正在面临如此一个窘迫局面,很多德国法国的银行可能就是西班牙或者希腊的银行的债权人,他们需要时间让这些欧猪四国的银行寻找新的衍生品抵押物,同时也可以把自己手上的问题银行的债权折价出售,甚至他们本身,也持有一些问题国家的债券,或者B银行把他手上的利率掉期卖给了这些德国银行,各种悲剧,他们都需要时间和契机去处理。甚至于,他们需要时间去购买更多的违约互换,也就是CDS,以此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这时候,欧洲不可能不通过一个希腊救助计划,虽然明知道希腊会完蛋掉,或者葡萄牙或者爱尔兰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但是政府背后的财团需要调整战略,那政府也只能够出钱去顶着,让后面的德国和法国资本快速撤离,让不知情,心怀侥幸的悲剧进去接盘。所以,我们看到各种的救助,支持希腊缩减开支,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只不过是在大撤退时虚张声势。

        顺便说下,现在有个大悲剧正在帮德国和法国的资本撤退,而且风风火火几千亿砸进去,他还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呢。

    • 家园 "很大的折扣"虽然有麻烦,但主要不是我们的麻烦

      事实上,折扣越大,虽然明面上我们损失越大,不过,你倒让美帝真的撤资试试?看是美帝先撑不住,还是我们先撑不住?

    • 家园 西方金融机构动向

      这几个月,西方各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纷纷缩减人员,精简业务。内地的外资也有较大的出售资产的行为。

      全球性大萧条快来了,2008年只是个预演。

      2008年的美圆只是个周线级别的底部,现在的美圆正在完成月线级别的结构底部,这两个月就会确认完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