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第七次货币战争 洗劫日本 1.什么是财富? -- 水管子

共:💬79 🌺8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都没有禁止,只是还不多

          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具体股票的股票期货,但是有股指期货,标的是沪深300指数,四个合约:当月、次月和随后两个季月。

          股票期权(权证)自从股改以来一直都也,也只是不多而已。第一只权证是宝钢的权证,代码:580000。想起来宛如昨日……

        • 家园 没有禁止

          只不过严格限制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此类市场,另外对于境内企业运用境外衍生工具方面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实际上,大宗商品及外汇的衍生品运用,已经成为相关专业人士的必修课。河里的范适安老师,就是大豆期货的专家么。

          期货和期权不是洪水猛兽,它本身是中性的。究竟是把它作为风险分散的工具,还是投机的筹码,还是要看使用它的人。

          • 家园 今后的转融通改革,会放宽银行类资金的限制

            有人称为散户的末日

    • 家园 6.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6.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用在1987年之后的日本人身上再为贴切不过了。伴随着日元的升值和境外资本的大量流入,日本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涨。

      1984年,日本股指10000点。广场协议后日本股票市场走出了一波令人炫目的大牛市行情。1986年1月日经平均指数为13000点,至1987年9月便上涨至26000点。即使遭到了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袭击,日本股市上升的脚步也未受阻。1988年日本股市总市值超过当年GDP(387万亿日元)达到477万亿日元。1989年12月29日,这是该年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指数更是疯涨到了38915.87点,股票市场总市值上涨到611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1.48倍。当时日本流行这么一种说法:“工薪族投资家枕着股票睡觉过年,办公室小姐抱着股票海外旅行”。所有人都坚信,过完年股指就会站上四万点。1990年1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在对20位著名企业家进行股市预测时,大家一致乐观地认为1990年的股价将继续上冲至42000-48000点。

      比股市更疯狂的是房地产市场。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根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1980年为100),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两倍,东京都中央区的地价则上涨了3倍。东京帝国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而东京银座4丁目的地价,竟然暴涨到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到了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土地的总价值几乎是美国的4倍,单价则是美国的100倍。

        

      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根据国际惯例,一般来说,3-6倍的房价收入比被认为是合理的范围。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家庭购买一套住宅需要支付几年的家庭收入。广场协议之前,在东京都市圈,离开市中心一定距离的住宅基本上在5倍左右,在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房价收入比稳定在4倍多一点。但是到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伴随暴涨房价的,是失去理智的“投资人”和银行。房地产投资者坚定不移地相信,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土地的价格只会继续走高,地价不可能下跌。因此只能选择买进,否则以后会更贵。这样即使毫无用处的土地,各个公司也全力争夺,导致房价与地价越走越高。房地产的泡沫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和所有投资者一样,银行也坚信地价不会下跌,因此只要有房地产抵押,银行就会迅速发放贷款。由于房价过高,日本的商业银行甚至开发了所谓的“三代贷款”,就是房屋按揭贷款期限长达90-100年,购房者不仅可以终其一生分期付款,而且可以分期到子孙两代。面对背负的高额房贷,当时的日本人竟然可以心安理得,因为社会上已经普遍形成了房地产价格持上涨预期,他们坚信之后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给另一个傻瓜并赚到投资收益。1991年,日本12家大型银行向房地产业累计发放了总额为50万亿日元贷款,占到全部贷款总额的1/4。

      下面这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当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有多么疯狂。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四十多年,一直收入微薄,过着艰苦的生活。他退休后,准备从东京返回乡下老家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不料这所房子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出手。看门老人转眼成为富翁,财气十足地以阔佬的气派衣锦还乡。东京房价之贵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带来的财富效应还大大激发了一向节俭的日本人的奢侈消费。以艺术品为例: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以39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凡高的名画《向日葵》。1990年5月15日,昭和纸业公司董事长齐藤良平耗费1.6亿美元将雷诺阿和凡高的两幅名画收入囊中,其中雷诺阿那幅7810万美元,凡高的《加歇医生像》8250万美元,创下油画交易史上的最高价。据估计,在1987年到1990年间,拍卖会上40%的印象派作品都落入了日本买家之手,这4年间日本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

      右图为凡高的名画《加歇医生》

      日本80年代的经济泡沫不可谓不疯狂,但近年来中国大有赶超之势。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汇率改革,股市开始上涨,最低点998点。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涨到6124点。短短两年多时间,中国股市上涨了6倍,而日本股市那么大的泡沫其上涨也不到4倍。当然了,后来中国股市在泡沫之后出现了惨烈下跌,在其后的1年时间里跌到1664点,跌幅深达70%,这也是世所罕见。

      如果说中国的股市泡沫在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破裂,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仍然在继续吹大之中。从2005年人民币汇改时算起的话,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倍数与当年的日本差不多,但如果从本轮房地产的起点(1999-2000年)算起的话,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有10倍之多!如果计算房地产收入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大约已经都超过了15倍,甚至更高。

      在艺术品投资上,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于日本80年代末的苗头。2001年,上海联洋土地发展公司以100万美金的高价购得罗丹的传世名作“思想者”,安放于浦东联洋社区,不过这是一尊编号为6/25的有限复制品。2003年,上海证大集团斥巨资将法国超现实主义大师恺撒创作于60年代的雕塑名作“大拇指”引入位于上海浦东的“大拇指广场”。2009年,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跨入亿元时代(多件拍品单价破亿元大关),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许习文表示,中国书画市场可能在2020年跨入“10亿元大关”,投资者现在进入市场还远远未迟。

      关键词(Tags): #第七次#货币战争
      • 家园 估计是洗钱转移资产
      • 家园 呵呵,从艺术品市场来看,中国还可以疯狂一段时间?

        呵呵,从艺术品市场来看,中国还可以疯狂一段时间?2020年跨入“10亿元大关”嘛

      • 家园 对照当下

        真是有趣。

        • 家园 相当有趣

          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艺术品市场

          房市讨论的人和文章都很多,我就不献丑了

          艺术品投资我并不懂,但看到当下这种不断曝出的“天价”艺术品投资新闻,我实在是觉得很有趣。特别是看到中国人在国际上扫货的新闻时,真是觉得无比相似,但同时又不禁感到深深寒意!

          上帝保佑那些到国外扫货的人,但愿他们又都在海外更高价卖给老外!

          • 家园 这里有个关键的区别

            资本项目的管制,不过已经开始讨论了。困境不是没有,但是我认为最大的困境是,有人的脑子不够用,神经不够粗,以前怕不做,现在担心瞎乱做,忙总说过现在是打王八拳,我是担心打出七伤掌。

            艺术品的交易,主要的目的还不是日本人的目的,那个拍卖啥的,大家都懂啦。

    • 家园 5.广场协议后美国吃了什么哑巴亏?

      5.广场协议后美国吃了什么哑巴亏?

      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固然让美国人在外汇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日元的升值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日元的国际购买力。日本人突然之间发现,以日元计价的外国资产显得很便宜,出于对实物资产的偏好,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收购,而美国则是收购的重点。1986年,在日元急速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将巨额资金转投到美国和欧洲,在美国和欧洲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购买土地、办公大楼、宾馆,修建豪华娱乐场所,日本人甚至买下了被美国人视为美国象征的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除此之外,日本企业大量购买美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股权,以致于美国人惊呼日本正在购买整个美国。这让美国在赢得日本战争胜利的同时,却也不小心让日本人抄了美国自己的老巢。美国非常清楚被日本人买走的这些实物资产的价值,它要想办法让日本再吐出来。

      1987年2月,西方七国财长在法国卢浮宫召开会议,就稳定汇率问题达成谅解,史称“卢浮宫协议”。9月4日,美联储宣布将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由5.5%上调到6%,联邦德国也跟随美国提高利率。美国财长立即斥责德国此举违反了“卢浮宫协议”,破坏了美元的稳定。这一讲话引发证券市场的恐慌,投资者开始抛空股票。10月1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跌500点,跌幅达20%,造成股市崩盘,亦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一”导致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损失惨重,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次股灾逼迫日本割肉离场,这样就可以用低价把被日本买走的房地产和企业再买回来。日本此时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愿赌服输,赔钱走人;要么追加投资,一赌到底。

      结果日本人选择了后者。经过研究后,日本大藏省敦促其四大证券公司大量“吃进”、“护盘”,并允许各类企业基金入市投资股票。日本的“托挺举措”,很快稳定了美国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并且使美国经济得以在低通胀下维持增长60个月。美国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不仅没能逼迫日本低价吐出在美国的投资,反而还让日本人在低位时捡了大量便宜货。更加讽刺的是,日本的在美国股市的救市之举,还为日本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意外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形象。美国政府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且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日本的成功“救市”,使日本当局以及国际投资者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日本比美国强大,日元已经成为美元的救世主,而不是日元还必须围着美元转。这种错觉越发膨胀了日本的大国心态,并在其后的几年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这一时期日本相继出版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等书籍,认为日本必须抛弃“小国意识”,“承担起新时代中流砥柱的重任”,成为创造新的世界历史的主角。

      日本企业的海外收购潮,则由最开始的谨慎投资变成了狂轰滥炸。有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收购案充分说明了日本人的心态。日本人打算买一栋美国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双方已经谈妥,就等日本人付钱交割了。日本人突然拿来了新的合同书,收购价格被改为6.1亿美元。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日本谈判代表为什么要加这么多钱?日方人员解释说,他们的老板头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

      收购记录不断被刷新。1989年,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松下电器购买了美国音乐公司(MCA)。索尼公司则以3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并将其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1990年9月,日本人熊取谷稔拍出8.4亿美元,买下了美国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以及风景漂亮的17英里公路。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统计显示,从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企业总共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案中,有18起是针对美国公司。对于日本人的收购狂潮,由于亲眼目睹了众多美国大公司的老板变成了日本人,《纽约时报》甚至担忧“总有一天日本会买走自由女神像”!到八十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关键词(Tags): #第七次#货币战争
      • 家园 所以说生意就是生意,哪有什么阴谋。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本来

        就是世间常态,日本在最高点没站住只能怪自己,而不是抱怨山太高。日本人努力了,也获得了,最后衰败了,多正常啊。

        • 家园 我也不同意阴谋论

          在国家层面上的博弈,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阳谋。没看明白或者技不如人,怪不得别人,还是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一个人的失败不应该埋怨他人使绊子,要怪就怪自己努力不够

          一个国家的失败也不应该埋怨他国的欺凌,要怪就怪自己国策不够高明

          • 家园 你的不怨天尤人的价值观是对的,阴谋也是有的

            神马是阴谋?

            阴谋就是不公开的计划

            他人使绊子,事先没通知你,就阴谋

            阴谋没有神马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好,还可以说世界就是阴谋推动的,每天各种各样的会议不公开转播,各种各样的机密严防死守,各种各样的间谍冲锋陷阵,不都是蠢人们吃饱了撑的浪费资源、时间和经理

          • 家园 花赞,和我的看法一样
      • 家园 我第一次听说股票,股市就是从

        1987年10月19日这个“黑色星期一”开始的。当时喜欢拿一个小日记本简单记录新闻联播中的新闻,第一次知道网球,就是记录了当年温布尔登卡什淘汰伦德尔;第一次记住股市,也是因为为记录了这个黑色星期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