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货币 财富 资本 金融 系统 -- 中阳

共:💬41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货币 财富 资本 金融 系统

    对上面几个概念着迷已经好多年了,只是现在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混乱.

    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看看能否和各位交流一下.

    1.原始概念的厘清.

    其实概念的清晰定义,往往是最难的.这个做好了,其实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货币:通常的定义 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目前通行的是纸币,其本质属性在于"信用",通常是国家信用.

    上面是静态的货币定义,其实货币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其流动过程.主要方式两种:银行贷款创造货币(最重要) 证券市场(结合证券抵押,08危机中臭名昭著的影子银行)创造,伴随金融创新的火爆,影子银行对货币创造的作用越来越大,08之后,这个趋势的变化还需要观察.

    *******

    货币是财富,财富却不等于货币.我个人的定义,现代社会,能下"货币蛋"的资源,就是财富.或者说能获得正向现金流的资源(组织也是一种资源)

    展开了又是一个巨大的话题

    *******

    资本

    前几年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来的:资本,这个被人创造出来的东东,居然可以凌驾于人类之上,反过来控制人类为他服务,奴役众生.后来慢慢想明白,其实人类创造了很多这种怪物.

    *******

    金融

    一根红线串珍珠,这个大杀器的出现,人类才真正步入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毁灭的力量,那个更大些?我不知道

    金融早已超越核武器,成为西方人手中的全能武器(战略战术战役级别都可用)

    ****

    无论如何,人类创造的系统,都一定会存在bug,除非这个系统不与外界有任何信息交换.

    所以,貌似强大的金融系统,问题多多,这,是最大的利润所在.

    • 家园 专利制度与系统整合的威力,近代美国是最好的例子.

      .....

      美国it先导,用系统整合的力量战胜日德,继续执西方牛耳

      • 家园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运十的悲剧不能在高铁重演(二)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被扭曲的“自主知识产权”概念

        由于中国的高铁建立在“系统性地引进已被验证过的发达国家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系统合成”上,因此先后有来自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的团队与相应技术被引进。“高文”中表示,这样的做法就是“引进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终止国内进行了十年之久的高铁技术自主研发”。

        对此,笔者认为,不能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对立起来,可以说,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科学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的。能够不重复劳动的当然要尽力购买,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尤其是当我们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成为负担的时候,把技术引进放到第一位,是合理的选择。

        在“高文”中,一位受访者表示:“就好像人家卖彩电给你,给了你一本有电路图和各部件尺寸的说明书,你都可以照猫画虎做出来,但他们不可能提及设计思路。实际上你并没有真正学会,一旦环境有所变化,该怎么修改,为什么要这样改,哪些东西必须要改,哪些可以不改,如果不搞清楚的话,还是不能说你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

        对于上述表示,我们要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技术,就如我们做一个电脑控制的流水线,其中控制的电脑当然非常关键,但是电脑的CPU我们无法生产,只能进口英特尔的;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微软也不会给你。因此对于某个具体技术的掌握不在中国手里,并不能作为否认中国的自主创新的论据。

        高铁项目是众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把这些技术全部整合在一起恰恰就是一个高难的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系统集成公司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活儿,中国的高铁能够整合德、法、日、加多国和多家公司的技术,本身就是巨大的创造。原来这些技术是在各国和各公司不同体系内的,现在被整合在了中国高铁这一个篮子里。而中国高铁在各国各公司当中是选择最好最强的公司购买技术的,这些技术“强强联合”的结果,必将是创造比原来技术水平更高的新的系统性技术,这可以非常容易地回答为什么中国的高铁时速可以跑到350公里而他们的只能是300公里。笔者不明白,这怎么就不能被视为“创新”呢?

        更进一步的是,中国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研发时间必然极大缩短,按照西方的研发时间来推论中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研发时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对于可靠性等极限的实验,很多是可以以理论模型计算的,就如说一个灯泡产品的寿命有多长,是用不着把这个灯泡使用到坏掉才知道其寿命参数的!因此笔者认为,文中对高铁技术的很多质疑似是而非,实际上起到了蛊惑的作用。

        这里笔者发现很多质疑都把“自主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等同起来,这是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扭曲。专利权只有20年保护期,西方研制高铁和高铁面世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很多专利没有多久就要到期了。此外,对于专利技术的保护和立法的根本思想是以技术公开换取政策保护,避免社会的重复开发。凡是没有完全公开技术细节的专利技术,当你发现了这些细节内容时,就可以以这些没有公开的内容再申请新的专利。因此对于这些专利技术,我们在研发高铁时,本来就没有必要绕过;不购买也可以查阅其专利技术的资料。我们对于外国高铁专利技术的使用和进一步研发,完全是可以在购买其专利技术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自主知识产权在系统整合方面的技术,这不是专利却是技术秘密,这样的秘密是可以长期保持一个国家和一个公司的系统性技术优势的。而在这样的系统之上,最关键的是形成了另外两个比专利更强大的东西,一个是版权,一个是标准!版权保护时限是50年,远远超过专利20年的保护时限;而标准如若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则是对于整个市场的长期控制优势。我们引进的技术是来自德、法、日等不同国家的,他们原来的技术和产品有自己的标准,而我们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实际上是将世界不同的标准统一整合在一个体系内,实现了在他们标准之上的新标准——中国的标准。依据这新标准设计的产品,同时也就享有了中国自主的版权。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技术,四流的企业卖产品。中国高铁整合多国技术,再加上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形成新的高铁标准,一个超越世界现有水平的350公里时速的标准。如果这不是自主创新的奇迹,笔者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算作奇迹。

        事故是事故,奇迹是奇迹。事故发生了,举天同悲。但如果用被混淆的概念来否认奇迹的话,笔者只能说,这是郭德纲相声里那句“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式的混乱逻辑。

        而借着中国此次事故,日本国内有舆论已经开始“抢劫”中国高铁的署名权了,在中国高铁大量技术整合和购买于德、法的情况下,把中国高铁称为“盗版日本的新干线”,把我们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变成他们自己的了

    • 家园

      地缘系统工程与动车事件

      贾晋京

      《经略》第007期 http://mag.m4.cn/jinglue/2011/21/

      “地缘系统工程”是我琢磨出来的一个词,用来表述以系统工程方法去进行跨区域的整合。

      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活动空间不断广延的历史。《剑桥美国经济史》记载,在北美尚未工业化的1800年,从纽约到芝加哥的交通需要6周;1830年缩短到3周;到1857年由于伊利铁路把两地连接在了一起,行程缩短到2天。这并不仅仅是个交通领域的故事,跟铁路同时修建的,还有通信设施(如电报)——因为铁路本身就离不开速度快于火车的信号传递;两地间的农产品、矿产品、制造产品等也获得了更广的销售地;铁路沿线的9英里宽土地也随着铁路的通车获得了地产开发的良机,由此进一步带动了公路需求……简而言之,铁路把两个原本由于路途遥远而往来艰难的地方整合成了同一个人类活动空间。

      工业化到来之前,人们也进行跨区域的整合。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就是一种整合工程。大运河也是一个伟大的地缘系统工程。不过总得来说,古代的地缘整合的系统化程度不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需要先理解“系统”、“系统化”、“系统工程”的定义。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系统”可以是“一群有相互关联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但稍微严格一点,具有操作意义的系统应该是“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应该具备“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特征。“系统化”的概念是指:把原本互无关联的个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一个具有超越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建造和运作,就是“系统工程”。

      古代社会的地缘整合,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贸易角度来看。古代腓尼基人在贸易中发明了拼音文字和形式逻辑的原型,并在各贸易据点中推广;在中世纪地中海贸易中,意大利人发明了复式簿记、银行等商业工具,并在地中海沿岸多地扩散。例子不需要更多,只是为了说明:通过贸易路线连接起来的区域,相互关系并不是只要交换货物就行,还需要可通用的商业语言、可兑换的货币、可通约的会计方法等,因此这实际上是从多个层面把两个区域整合起来了,绝不仅是货物交易。不过,古代社会的地缘整合花费时间较长,技术深度上也无法跟现代相比。

      真正的地缘系统工程,兴起于铁路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而日益复杂的地缘系统工程体系,也成为了世界的“不安全”因素。

      一、地缘系统工程的兴起

      铁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巨型系统工程,从勘测、规划、立项到融资、修建、运营乃至机车设计制造、信号体系管理个个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还涉及多个系统工程之间在动态过程中的协同,一旦出现“配合失误”就会导致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如此庞大繁复体系的管理,关键在于能否让数以百计的环节、数以千计的工种和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地精确协调,与“国有”或“私有”没有必然逻辑关系,但与集权化管理密不可分。事实上,铁路管理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起源,世界铁路史基本反映世界近现代经济史全貌,一国的铁路史则反映该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本身。

      世界铁路发展史始于1822年5月23日的英国,这一天从斯托克顿至达灵顿的铁路动工兴建,1825年9月27日建成通车。建设这条铁路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沿线的教友派信徒,这说明该铁路本身是地区利益的产物——这正是英国社会“地区为中心”性质的写照。这条铁路出现后,英国多个地方提出铁路修建计划,而金融资本也参与到了铁路融资当中,从资金到管理都以近代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地区关系网为中心的运作方式。

      19世纪的铁路工程开创了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其中机车设计是现代企业研发组织的发轫。机车设计需要一支庞大队伍的组织协调,这种组织的实现有赖于:1.工程师和设计师一般都要经历学徒阶段,这来自对工匠行会传统的模拟。2.组织结构模拟军队,等级分明,分工明确。总设计师负责总体框架。

      美国工业工程学家Wallace Hopp和Mark Spearman在《工厂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即使有了煤(笔者按:意指出现了蒸汽机动力),大规模工业生产也没有立即出现”,一体化工业企业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大范围制造特性需要一个大规模分销系统的支持来实现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1850-1880间发生的运输与通信革命——铁路、轮船和电报,才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三个原因使铁路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火种:1. 这是美国第一个大型系统,第一次需要大规模的管理层级和现代会计实务。2. 铁路的建造(以及同时期电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大规模制造的产品。3. 铁路连接了全国各地,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全天候运输网络。

      美国管理学先驱Harrington Emerson 17岁时近距离观察了普法战争,他发现普鲁士获胜的原因是老毛奇的“作战部队和参谋部法则”。Emerson创造性地把该法则用于商业组织,塑造美国国防部的项目及铁路、矿产、钢铁系统,这也就是被称为“美国系统”(American System)的以“标准化制造”为核心的现代系统工程。

      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称为“系统工程”的东西,基本上都源自美国,比如亨利福特发明的生产线、爱迪生等人发明的电网、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移动通信以及诞生自美国国防部的互联网等。“美国系统”实际上构成了当代全球工业经济的运行基础。而中国经济的基础“中国制造”其实是“美国系统”的另一侧面。

      在“美国系统”产生之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奠定的工业生产方式居于主导地位。其特点是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但产品规格无法做到完全统一,即便最好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个个不同的。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依靠当时世界上质量最高的技术工人队伍,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的霸主。为了炫耀“日不落帝国”的经济成就,英国在1851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当时叫“万国工业博览会”),为此还特地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建造了著名水晶宫作为世博会的主展厅。然而,大大出乎英国人意料的是,在水晶宫内成为主角的,竟是当时根本不以工业出名的美国。

      在首届世博会上,美国生产的枪支超越了英国生产的枪支。当时英国的枪支是由熟练工人制造的,就单支性能而言,强于美国的枪支。但美国的枪支是用“全部可替换零件制造技术”生产的,所有的零件全是标准化的,而英国枪支虽然性能卓越,却没有标准化,一旦某个零件出了问题,就会因为没有备件可供替换而无法使用。英国国会不得不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学习美国的“全部可替换零件制造技术”,并从美国进口枪支,这在当时是震惊世界的新闻。英国人还发明了“美国系统”(American System)一词称呼美国的标准化制造技术,从此这个词成为美国崛起的标志。

      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的大规模铁路网建设的展开,“标准化”推广开来,并且使大多数人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系统”改变生活的力量:根据经济史学家彭慕兰记载,铁路兴起之前,美国各个城镇都有着自己的时间,相邻的两个城镇使用的时间相差两个多小时是很常见的,而铁路网的扩展,则使得所有城镇的时间不得不统一了起来,都使用“标准时间”——因为铁路网必须遵循统一的时间表。

      铁路的出现还改变了人类的主要食物标准。“标准小麦”就是由于铁路兴起而出现的。在铁路出现之前,运河曾是美国的运输主力,农民的粮食可以装在自己的麻袋里写上名字,张三的、李四的。这样,运到纽约港这个交易中心后,可以打开麻袋,按质论价。但铁路兴起之后,粮食改用火车运输,就不能再由农民装在麻袋里了。由于蒸汽机火车熄火之后重新烧开锅炉要很长时间,所以火车停靠中间站点时不能熄火。这就要求使用粮食装卸传输带,尽快装车。这样,粮食就必须散装。不能由农民自己装麻袋了,也就不能按照每户农民的粮食品质各不相同而单独论价了。只能把粮食分成几个档次,按照统一标准来计价,这就是标准小麦的产生。

      标准小麦的诞生又促进了芝加哥谷物交易市场在1860年代发明谷物期货交易合约,这是现代期货和衍生金融的鼻祖。

      可见,当铁路把不同的区域连接在一起,人类的组织方式、时间观念、生存物资等都发生了变化,发挥更高级社会功能的金融体系也灵敏地变化了。

      汽车制造业的兴起则确立了标准化制造成为“现代化”的标准,“非标准化”则成了“落后的”、“需要改造的”代名词。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组建了一个开创了“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研究的团队,这个团队系统发展了来自军工企业的模具技术和标准化测量。标准化制造使汽车在短时间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并且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在亨利福特1863年出生时,美国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城市,而当他在1947年去世时,美国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不住在城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为此赞叹到:20世纪世界革命的中心,不在1918年的莫斯科,而在1914年的底特律!

      二战之后,随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军事科技被应用到商业中,“系统工程”代替“标准化”成为改造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密码破解中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工程、从导弹中发展起来的自动控制、从雷达中发展起来的电信工程,一起构成了战后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从194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微电子、计算机、喷气式飞机等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雁。

      微电子、计算机、喷气式飞机等技术极大改变了世界,由于他们都要求工程所至之处按统一标准运作,因此,可以看过全球级的“地缘系统工程”。而作为一切人类产品通约-镜像交易体系的金融,可以看作最高级的“地缘系统工程”,因为金融是按照“地球上每个角落都要被系统化”的方式运作的。

      1970年代之初,冷战和国际关系危机瓦解了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与沙特等国达成了“石油只用美元结算”的秘密协议,变相地把美元的基础从黄金变成石油。由此,以石油期货为中心的衍生金融体系建立起来。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科学基地的物理学家们大批转业,摇身一变成为华尔街的交易员。他们把原子能工程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到金融交易中,发展出了“金融工程”这个不断释放金融产品创新的潘多拉魔盒。于是在1970年代中期,金融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华尔街通过把原先不能用来交易的物品乃至假想的未来情景货币化、权证化之后进行流通,制造了天量的衍生金融物品。到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衍生金融品总价值达到了约600万亿美元之巨,相当于全球GDP的10倍,最终造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系统工程如何重塑了整个世界

      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二战之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与系统工程化进程是同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另一侧面是系统工程之外的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的过程。

      无论不同的价值观如何评价,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就是:整个世界被系统工程在三个层次上重塑了,这三个层次是物理层、组织层和文化层。

      我们可以用一个典型的“美国系统”——互联网为例来看系统工程如何在物理层上重塑世界。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是“互联”,要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所有主机都遵守同一套通信协议,否则就像一堆口径各不相同的管子一样无法连成一体。而为了保证这套协议能够执行,需要每台主机都有唯一地址。只有纳入到这一套系统之中的主机,才能上网。于是,为了实现Internet,全世界的计算机就都被TCP/IP协议重组了。

      在世界的现代化过程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比如通信网络从19世纪的电报发展到现在的3G、电网从无到有布满全球、电视的卫星直播体系建立……诸如此类的“现代化”过程都打着“美国系统”的烙印。就连“一桶石油”的体积(42美制加仑)、“一个集装箱”的尺寸(宽8英尺)这样看似没有很强标准化要求的事物,都经过了系统化的重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气管道体系、集装箱货运体系等全球化的系统工程。

      为了维持物理层的运转,美国通过很多国际组织进行全球系统工程的管理。比如负责互联网运营的组织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就是1998年从五角大楼独立出来的,现任ICANN首席执行官由前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中心主任Rod Beckstrom担任。ICANN通过13台根服务器来进行全球IP地址的分配和域名解析,13台根服务器中10台在美国,其他3台分别设在英国、瑞典和日本。其他主要国际组织诸如位于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顶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全球导航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负责制定全球电信标准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等,都相当于各自领域里“美国系统”的运营商。而相关的全球治理行为,比如国际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国际间政策协调等,又都需要通过这些组织去执行,因此,全球治理体系又不得不按照美国系统的要求量身定制,WTO就是其中的典型。种种为维护系统工程运转而产生国际组织改变了全球游戏规则,是为系统工程的组织层。

      系统工程对世界造成的最大改变其实是文化层,受到的关注也最多,但其实基于前面两个层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意义。随着工业基础的系统工程化,服务也必须标准化,其中的代表是连锁化服务,造成“社会的麦当劳化”后果,英语则附着在系统工程的躯壳上成为全球通用的经济语言。对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文化工业”——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制造到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思潮,进行了充分反思。任何被纳入“美国系统”之中的文化,无不“异化”,而无法纳入的,则只能边缘化。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系统工程的物理层和组织层的事实,这种趋势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无论你主观上是否“喜欢”。

      由于系统工程重塑了世界,而“美国系统”在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美国得以在货币与金融体系、技术体系、全球物流体系等各个方面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和系统的操控者。一方面美国从中尽享“霸权红利”,比如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滥发钞票”,向全球征收铸币税。但另一方面,由于“霸权红利”的好处——可以控制体系的高端而把“苦活累活”推给别的国家,美国系统的低端制造环节大部分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就形成了“美国系统+中国制造”的当代世界“G2”(Great 2)秩序,其本质就是:美国系统的加工环节由中国承担,中国利用美国系统为世界制造产品,美国从金融和技术上加以总体控制。对美国来说,这个秩序的吊诡在于:“美国系统”为美国建立了一个以标准化制造为基础,以金融工程为上层建筑的通天之塔,但随着塔尖的升高和塔基的外展,塔心里的基础却被抽空了,金融工程制造的600万亿衍生品成了空中楼阁。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空中楼阁面临崩溃,世界体系到了必须再次重构的时候,问题只是如何重构。

      目前,全世界几乎各个层面都被各种要求全球统一标准的地缘系统工程整合。而复杂的系统必然具有其脆弱性:任何一个环节失灵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灵。恐怖分子攻击输油管道,就可能造成一个国家的断油灾难。海啸给日本带来的,是核泄露灾害。从这个角度而言,世界正显得越来越不安全。德国放弃发展核电计划,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于这种系统的不安全性担忧的结果。但毫无疑问的,地缘系统工程一旦上路,就没有退回去的可能性!只有前进,制造更鲁棒(robust,或意译为“健壮”)的系统,才是出路。但更鲁棒的系统如何制造?不妨做个简单的想象:建立用物联网监控地缘系统工程各环节运作的监视体系,安全性才会提高,而这又要求云计算、人工智能这样的配套建设……所以,提高系统工程水平才会更安全!

      三、中国的失落与机遇

      中国在古代系统工程方面取得过伟大成就,畅通的运河网是把一个庞大到称为“天下”的地理区域连成一个国家的关键。战国初期鸿沟工程的修建使魏国成为“天下莫强”,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秦以后两千年时间,大一统帝国无不把“漕、河、盐”作为最重要的“三大政”,而其中头两项漕、河就都是运河网相关事务。作为帝国“天下一统”的另外几项基础:文字、度量衡、驿道和社会整合机制(察举-科举)其实都是运河网体系的“上层建筑”或补充。

      从古代系统工程的规模和组织水平来说,中国的成就高于巴比伦、古罗马等其他古代文明,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原因,但同时也是造成中国在现代系统工程时代落后的原因。古代系统工程与现代系统工程的区别在于,现代系统工程的基础是“标准化制造”,而古代系统工程没有包括“制造”在内。

      中国最早接触“标准化制造”概念是在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局,聘法国军事工程师日意格、德克碑二人为正、副监督,于1869年建成马尾造船厂。马尾造船厂采用了当时法国军事工业中的标准化制造技术,在最初五年就造出轮船16艘。不过由于古代系统工程已经可以满足当时中国经济社会运行需要,仅仅是“工厂标准化”这么单独的一种新技术,并没有多少转移到更多生产部门的必要性。随着法国人建造的马尾造船厂在1883年中法战争中被法国远征舰队的炮火摧毁,中国现代系统工程之路也就注定不可能通过“军转民”去渐进完成了。

      此后的洋务运动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批现代工业,走的都是完整引进整套系统的“拿来主义”道路,北洋交通系的铁路、电报事业就是其中范本。在这样的情形下,“洋货”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就直接意味着“先进”。

      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中心进行经济建设的道路,其中的核心追求就是建成中国自己的系统工程化的工业基础。由于中国拥有在古代系统工程中发展起来的组织和文化基础,因此现代系统工程建设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顺利。

      1970年代之后,由于“美国系统”发展到金融工程阶段,加之中东石油危机增加了工业成本,迫使美国的制造业对外转移。而拥有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和低价格体系的中国,就成了美国制造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于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就在“三来一补”和外资的助力下开始了。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竟达75%之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实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格局的“G2”秩序就是以中国的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为底层基础的,“美国系统”已经无法脱离“中国制造”单独存在。问题在于,这种格局与“可持续发展”是否兼容?中国能否在这种格局下实现“大国崛起”?

      高速铁路是中国改变既有的依赖“美国系统”作为技术基础的一个机会。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在《高铁对国内发展的战略意义》一文中指出:“建设高铁推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帮助中国建立起一个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对冲。这样一种国际战略将深刻影响中国国内的发展战略,它将使中国摆脱对过去蓝海战略的路径依赖,在交通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外部环境中为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重新布局,把开发西部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把发展动力由过去只依靠海权战略的单向驱动变成同时依靠海权战略与陆权战略的双向驱动。”

      工业革命之后的200多年人类文明史,是在先是英国后是美国这样的建立在海上贸易通路基础上的海权国家主导下展开的。因此必然围绕海路建立了一串沿海贸易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这套体系发展到现在,必然结果就是当前的严重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其实是英美主导的全球地缘系统的大崩溃。在英、美、欧不再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却仍把持货币权力向全球“抢劫”的体系基础上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公正的。

      对中国来说,继续依赖海路,向欧美出口,这条路也没有多少前途了。有前途的方向是:向西,向欧亚大陆发展陆权基础上的地缘系统工程!而高铁,就是整合整个欧洲大陆的最好工具。

      “723”温州动车事故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铁道部也对高铁施行了大减速。但实际上,“不安全”并不是系统工程本身的设计造成的,而是出自两个原因:1. 对系统各环节的控制精度问题;2. 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程度和越来越细的专业分工,导致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去操作,而每个人对专业之外的环节都是外行,这种无知状况导致了不安全感。显然,原因1必须通过更强的系统化才能解决,原因2要靠由人工智能辅助的更高级“科普”去克服。

      高铁是中国必须把握的战略关键环节,不能错失发展机遇。

    • 家园 影子银行之巴菲特 利差 套利..

      最近看到他发债的消息,趁着市场利率低,又圈钱几十亿,准备收购某再保险业务。这不过是,他自身有名誉、关系、渠道,能获得低价资金,利用自身地位在赚利差或风险差而已,跟学校课程中的套利、利差互换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有时采取收购的方式而已。

      就好比,你现在有路子从银行低利率贷出款来,转手高利贷给房地产、信托、赌场、资金周转等,风险就在与这个互换最后能否收回来实现而已,如何来管理这种风险。

      以通俗的比喻来说,巴菲特就是个收保护费的。他获得很多资金的来源是保险和再保险业务。这种业务就是投保人上交保护费,碰到人寿到期、天灾人祸、团伙火并(比如拉登9.11)时,获得赔付,巴菲特等平时收了大量保护费,这个时候就要出血了。当然,也不只一家收保护费,东兴洪兴各有各的地盘,再通过再保险业务向巴菲特交保护费。

      巴菲特收了保护费以后,主要干什么呢,很多时候都是在放高利贷。有时候,借钱给打手集团(或某物业公司)头目山姆大叔,信用好,利息就低些。有时候想借钱的在困境中,利息就高,且附带苛刻的条件。比如,上世纪的所罗门兄弟大赌场,两年期前的高盛赌场等,用的是可转换优先股,就是给它们一笔款子,每年要收多少钱(优先股息),并且有权把这笔款子变成股份,享受人家生意的某个比例。有的时候,某些场子他是把很多股份盘下来的。比如,某报纸,某可乐饮料铺,富国钱庄,某某糖果店等等。他也挂名某些场子的话事人,换换几个马仔,比如在所罗门兄弟大赌场。

      所谓盗亦有道,某些行当干久了都会有些秘诀。他的成功在于过去失手很少,很多次收款成功,也有很多人源源不断地来交保护费。他收款成功并不是靠养很多马仔去抢杨白劳的喜儿,打打杀杀的事很多都是山姆大叔做的,用不着他出手。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控体系,比如看报表、护城河等,觉得这买卖靠谱才让钱出手,碰到危机的时候,往往有人拿喜儿想来跟他换钱。日子久了,世界上就出现了他的很多粉丝。

      但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股等新经济的特点等更适合于vc,恐怕不是他的能力范围,他对自身恐怕也了解得不够清楚,所以才有2000年一触网就碰到网络泡沫破灭的笑话。

      目前看,这轮危机也有1929年的特点,他并没有经历过1929,未必有正确应对这种危机的能力。夜路走多了,难免遇到鬼,出来混的,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还,或许有一只黑天鹅在等着他。对于这点应该十分警惕,是一个市场的重大风向标。

    • 家园 摘 本次危情

      我的理解是投资者预期美债会被降级。在西方金融机构中有很多是以美债为抵押品进行融资的,如果美债被降级,则需要补充更多的美债作为抵押品,因此投资者就必须在其他资产上进行平仓,这往往导致其他资产大跌,同时对美债需求的增加导致美债收益率下跌。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看,目前走的是这个路子。

      • 家园 信用评级的作用在利率定价和准入机制

        [ ★伪叔叔 ] 于:2011-08-09 06:45:26 复:3527049

        资本资产的信用评级不同,那么对应的资产价格就不同。原则上评级越高,对应的风险就越低,那么以风险溢价为核心的资产价格(譬如说利率)就越低。

        信用评级还是许多资产配置的准入参考条件,欧猪某些国家的主权债券被评为垃圾等级,那么理论上它就不能被当做那些资产配置中的无风险基石,譬如我们都熟悉的CAPM的公式,E(Rp)=Rf+β*[E(RM)-Rf],那个Rf。这对于某些国家的财政政策是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当那些国家因为某种统一货币而基本上丧失自主的货币政策的时候,这打击尤为巨大。

        罗杰斯5月就说,"美国主权债务已经失去AAA评级,谁在乎评级机构穆迪说什么?"

        以上大概就是不得不“在乎”的地方。

        三大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是长久培养成的,即便受质疑,短时间内也很难被替代,大公评级的道路还很漫长。

    • 家园 不同角度,不同财富观,比如国家企业个人

      货币财富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

      资源和对资源的加工能力(权利),才是

    • 家园 统治手段的进化 系统升级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79856

    • 家园 金融是什么?原本一盘散沙的社会力量之整合工具

      一个社会中,个体人\企业,没有标准化没有组织,只能是散沙的力量.

      金融肇始,他们被组织起来,很大程度上一直在布朗运动的细胞,迅速形成有意识的"系统",空前强大的力量被唤醒了.

      目前,只有美国的纳斯达克成功,这是md逞强的核心之一.

      包括葡萄在内,太多人对金融的作用看不清楚了.

    • 家园 产业链相关

      中国经济对话之正本清源之2:缝合中国经济循环中被切开的伤 [ 归林与谊陆 ] 于:2010-05-01 03:51:40 复:2872160

      中国经济对话之正本清源之2:缝合中国经济循环中被切开的伤口(产业链再造)

      经济的可持续建康发展在道理上来讲其实很简单,就是保证其投入产出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循环,在市场条件下,由于资本在竞争中天然占据更加强势的"谈判能力',所以为保证再生产的良性运行,有形之手对分配与再分配领域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表现在国家税制的选择,国家收支的安排等问题上,从而实现在一定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下,资本利得与劳动所得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为平衡的水平,因为劳动对资本有天然的谈判权劣势,所以除国家层面干预,如最低工资,刚性增长和劳动保护等之外,在欧美等相对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组织,如工会等是有相对强势地位的,从而对资本从组织上获得一个对抗的杠杆.再看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计划解体的,在社会平均利润分配问题上,资本在不断取得优势的同时,随着劳动者的不断分散化,劳动对资本的谈判能力越来越弱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除为调控存在问题外,也并没有赋予劳动者一个可以平衡资本强势的杠杆,结果就是社会发展逐渐失去了平衡感.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推动下(如现在的出口压力),会造成经济循环出现困难,也就是经济出现危机.

      解决中国的经济循环链条出现的困难,就是解决所谓的需求问题,根子虽说在于解决集累与分配不平衡(不公?)问题,但这是长期与坚巨的,为应对迫在眉睫的外部和内部压力,从较为短期的政策选择上,还是有其它方法的,如:

      一个就是重造中国企业的国内产业链(国际是另一个问题),这一点郎教授谈的较多.这其实也是一个扩大内需,创造需求的问题.外需不说,谈谈内需,我国的内需不足(经济循环不畅)其实与国内产业链(节点部位)被非国内资本有意无意切割,造成产业循环出现不顺有很大关系,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己并非单纯的产品之争,而是整体实力之争,就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之争,由于认识不足,国家与国内企业对产业链的保护是严重不足的,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产业链的头与尾的关键性,导致资源流失与产品最终配售环节被大量非国有资本侵蚀,特别是服务业类的终端配售环节,到现在还没有被视关"国民经济的关键环节"!

      所以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重造国内企业的产业链,将流通特别是批发零售领域视为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对'外资进行必要的限制",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内资本重点进入这些领域,另外,从批发零售的就业容纳能力来讲,看一看肯得鸡,玫当劳就够了.

      二个就是创造新的需求,引导企业实行升级循环.在消减外部冲击的同时,化解房产调控压力.所谓的物联网就应该是这个概念.这是个非同一般的伟大概念,你可以想像,如果中国成功实现物联网普及化,中国企业的产业链条就会一下子减少很多,外部对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压力就会减少很多,同时,这个新的需求又有着无比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个就是平衡国内与国外的资源定价体系,找到一个较为快速且冲击力较少的财富合理再分配方式.在产业链条重建过程中,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所谓的'通胀率问题'呢?,通涨的最大负作用无非是弱势群体影响太大,影响社会稳定,但通胀也是一种财富分配方式,如果弱势群体的财富在通涨过程中没有减少的话,那通涨似乎就只具有分配功能了(虽说有些抢富人的味道在),所以你可以考虑对农产品加大补贴,农产品提价,工资提价的同时,适当放开通涨率控制,.当然,有些人会说,这样是对出口的一种致命打击,但如果考虑到国内资源特别是劳动与环境的低估程度的话,如何选择就是发展方式的问题了.

      四个就是我们的农业体系被冲击的太厉害了,由于农产品暂时还没有像石油,铁矿石一样被操纵成大规模经济杀伤性武器(随着碳经济到来,这一点己经快了!),再加上我们的"饮食升级'(如全民一杯奶等忽悠)还不彻底,所以暂时还没有即时的危机,但农业产业链如果不再重整,这种危机很快就会到来,对农业的保卫要学欧洲和日本,虽说在WTO中防了轻率病,让步多了点,但保卫的方式还是多的,因为是在中国的地盘上保护自己.

      就说这些吧.

      另外,要思考我们在引进外资方面现在是不是'有一种偏见?',我们还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吗?.

    • 家园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是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受市场认可的客观、公允的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交易不可或缺的中介,这也成了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了全世界的信用评级机构就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对任何一项交易的评价权,简单说,被市场接受的信用评级机构说一项交易值1美元。大家就都接受,卖家想买到1.5美元比登天还难。

      大公国际的成立其实是在1994年,但是当时由于中国经济实力还没有为国际金融界所认可,所以即使评级,也不被市场作为公允客观的信用评判。随着对金融业的游戏规则的逐步认识,中国发现建立和控制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非常重要。从08年金融危机后,大公国际开始定期对国际重要经济体发布信用评级,目前还是我们斗争的工具。另外,穆迪、惠誉等美国背景的评级公司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因公正性屡受批评,这些批评已经由中国逐步扩散为欧洲政府以及新兴经济体。因此,大公国际作为独立于美国掌控之外的信用评级机构,其公允性越来越为市场接受。

    • 家园 拥有货币乘数威力的现代银行制度是天使魔鬼的混合

      影子银行 隐形杠杆,补充这些,现在金融体制的全貌才渐渐清晰.

      所谓黑色社会,从来都是和白色社会一起出现,共同成长的.

      无论如何,真正的行情,一定有相应规模的资金流入,亘古不移

    • 家园 地下经济和洗钱

      房地产市场 (所谓暴利行业)

      资本市场

      从来都是洗钱好工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