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千疮百孔的文化盾牌 -- 嗷呜≈≈

共:💬12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千疮百孔的文化盾牌

    “我在向全世界推销日本,出口这个国家独特的流行文化,赚很多钱的同时,也希望日本能够被更深入地了解。没开玩笑,这是我公司的经营理念。我想让全世界都染上日本的色彩。我深信,在这些国家的大地上,理想的文化散播得越广泛,日本离战火也就越远。也就是说以文化作为国防。这些话如果在电视上说的话会被耻笑,所以只在这儿说。”

    “你说国防是开玩笑的吧?”

    “还是包含着一点本意的。那些排斥移民或外来文化的自国文化至上主义者们也会开开心心地品尝着外国料理。饮食可以跨越国界。在全世界,不管走到哪里,中华料理都很受欢迎吧。而娱乐方面,虽然不能像饮食那么顺利地被推广,但是好的东西还是可以打破国界的限制。在政治方面憎恨美国的年轻人,却会沉迷于美国的流行音乐或者好莱坞电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人们的娱乐观念也会被逐渐统一。与其担心生活或娱乐方式美国化,不如我们也主动出击,参与这场洗脑的战争,让世界日本化。能以娱乐的方式征服的话,谁也不会敌视的。过去罗马帝国在扩大版图的时候,以建筑、雕刻、绘画的美征服了殖民地的人们,而顺利地统治了他们。请千万别误解,我并不是想怂恿大家去支配其他国家。只是想说日本化可以给国家带来利益。”

    他不想追随他国文化,而出口大量的动画、漫画、动漫人物周边。虽然我并不认为他那伟大的目标能够实现,但那是初芝的信念。完全就是一个狂热的爱国者的演说。

    “请试想一下。令人异常愉快的东西,让人激动的可爱的东西,新奇的很酷的东西,这些如果不断地从日本流入的话,对方就不能击溃日本。这就等于我们手里握着强大的武器,不用开战就占据了优势。而日本就成为了被世界向往的地方……火村先生,您是不是觉得无聊了?怎么开始打哈欠?”

    “是睡眠不足……请别介意——事实上,这真是个远大的蓝图。真没想到您还有如此伟大的构想呢。虽说听起来有点夸张吧。”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夸赞。对别人来说那是很夸张的妄想,可对我阿初来说却是很真实可行的目标。并且现在我也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前进,还有很多人为了我的未来下了赌注呢。所以,股票上市后能很快筹集到巨额的资金。现在可以把成功的商业形式分为三种:威胁顾客、医治顾客、魅惑顾客。我很讨厌那种用‘如果不这样就会对健康不利’或者‘没有这个就会被外国攻击’等言论恫吓人们,利用大家失去理智的时候来获取利润的人。所以我是以治愈、魅惑的手法挣钱。”

    “也就是说您对自己的经营模式有绝对的自信吧。的确,对于动画、漫画、游戏等所谓的国际竞争力的软件,连政府也开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因为日本经济的潜力低落了,不得不对这一产业寄予厚望吧。”

    “谢谢大人物们的评论。世界数字情报市场的规模超过了一百二十兆日元。日本的出口额在进入新世纪后已经达到了三千亿日元,到二○一○年基本可以达到一兆五千亿日元。作为对这一趋势的反映,二○○二年的时候,小泉首相在政策演讲上宣言要用知识产权立国,并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会议。还提倡以创造、保护、活用数字情报来创造财富的知识产权立国方式。两年后,因为成立了数字情报促进法,日本经济财团联合会还设立了数字情报专部,很多有识之士还因此哭笑不得呢。以前大人们还经常骂孩子‘就知道看漫画’、‘沉迷于游戏’,大皱眉头。现在完全反过来了,他们会说‘从今往后就靠这个大笔大笔地挣钱’。邻国的韩国都不服气地说‘明明是我们更早地培养了漫画、游戏的创作者’呢——所以,希望政府最好尽可能地发挥无为的姿态。我想国立的动画人培养所里是培育不出优秀的作家的。我们这个国家,如果某个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庇护,那么这个产业最终就会走向毁灭,这算是惯例了。”

    “如果是韩国政府的话,就能很好的控制吗?”

    “不会,那是不可能的。官吏们只懂得挥舞旗帜,能做出什么动画呢?不管是动画、漫画还是游戏,都是在脱离了所谓的大人物们的意志的前提下,散漫放纵地茁壮成长起来的。”

    火村已经睡意全无,兴致勃勃地跟初芝谈论着。

    “漫画不同于电影,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就可以制作出版。可以说是穷人的娱乐,因为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就可以得到很高的回报,各国都很有可能会大力发展。这样的话,日本不就无法永远保持独占地位了吗?”

    初芝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我并不担心。战后,漫画虽然被当做穷人的娱乐而发展起来,可它并不是越穷越能写得出来的东西。日本的土壤是最适合漫画生长的。临近的亚洲诸国,就算想模仿,也不会做得太出色哟——还有盗版什么的。”

    阿初列举了一些畅销的商品,这些商品在知识产权概念不成熟的国家被违法地拷贝着。对此,他大体上抱着宽容的态度。难道他觉得盗版充斥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推销方式吗?其实不然。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事务所里都派了专家进行监督。这确实是必要的措施。但是,虽然盗版侵害了日本的利益,对于充斥海外市场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允许的。那是因为,在盗版普及的国家,不可能培育出一流的创作者。拿游戏来说吧。在中国或者韩国,那种只要连接网络就能玩的在线游戏很受欢迎,韩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游戏用户都是在线玩。这并不是因为在这个国家网络很普及,而是违法拷贝现象在蔓延。即使做了电脑或者家庭游戏机专用的软件,很快也会被便宜的盗版取代,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因此必然,无法被拷贝的在线软件就发展起来了。可是,在线软件利润很少。制作畅销软件就像印书一样,逐渐增产的同时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与此相对,在线游戏的用户越多,它的费用也会越多。对此我不能出手,因为不是敌人。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宽容盗版,就能妨碍那个国家创作者的成长。”

    以上文字选择日本推理小说《乱鸦之岛》。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泰剧添荣光,总理亲铺路

    该期节目的主题是《泰剧在中国》,以前泰媒只是零星报道,此次花大力气请来一批在中国内地颇有知名度的明星和一位中国PONG粉及相关制作人员整合报道,充分证明他们已经把中国内地的泰剧风潮当成一项国家荣誉公布并宣扬。

    泰剧的火爆甚至惊动了泰国总理阿披实,他于去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就曾表示,两国政府将就泰国电视节目在中国频道播出签署意向书。阿披实说,泰中两国文化联系密切,两国人民有共同的喜好,这一合作将为泰国文化在中国的展示创造良好机会。

    我们的文化盾牌呢,我们的洗脑战争呢。为嘛一个日本作家想的就比那些官员们想的多。经济比中国发达的日本韩国可以进攻中国文化市场,为嘛连泰国这种国家也可以。

    我们的文宣部门到底在干什么呢。哦,想起来了《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是你们搞的吧。要命,和谐社会已经快无法阻止我了。

    粉丝办韩国文化庆典 K-POP唱响巴黎

    8日下午,“K-POP”(韩国流行音乐)大赛在巴黎17区Espaces Champerre综合展馆举行。

    韩国人气组合2NE1的热门歌曲《I don't care》响起,4名10多岁的法国少女走上舞台,随着节奏一边演唱一边跳起了热舞。 坐在舞台前的数百名法国少年也摇动着身体,用韩语跟唱。

    舞台对面设置的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粉丝俱乐部展台也聚集了大量粉丝,他们为支持预定下月10日访问巴黎的韩流明星,纷纷用韩文写下了心声。“少女时代真漂亮!”、“TOP哥哥!(组合BIGBANG成员TOP),我爱你。”

    当天的活动是韩国音乐爱好者团体“Korean Connection”筹办的韩国文化庆典。该团体上周还曾在卢浮宫前举行集会,要求在巴黎演出的韩流歌手多唱一天。这次庆典不仅展示了K-POP、霹雳舞、韩国影视剧等大众文化,还囊括了跆拳道、跤拳等传统文化内容。K-POP粉丝们在销售《IRIS》《花样男子》等韩国电视剧DVD的展台上,仔细寻找自己喜欢的韩流明星是否出演了新电视剧。

    “Korean Connection”负责人表示:“活动现场有4000多人前来。K-POP热潮正在日益高涨。”

    我好多时候真的很佩服韩国的造星运动,连法国的骨头也能啃。

    通宝推:五藤高庆,
    • 家园 楼主过虑了,没那么严重。

      楼主举得这几个例子实在不好。谈文化这三个国家实在不是好例子,他们玩命的保护自己的文化,正说明其文化底蕴单薄。

      日本文化,近代以前以中华文明为师,近代以后以美国粑粑为师,结果生了个怪胎文化。韩国就更搞笑了,文明全靠偷,文化全靠吹。几个戏子唱唱歌跳跳舞,那根本就不叫文化,那叫娱乐,叫商业,应该说泡菜国娱乐业搞得还是不错的。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里是没有什么戏子的位置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数不清的文化巨擎,这三个国家有么?什么时候他们真的拥有可以比肩孔子或是苏格拉底的文化巨擎再谈文化也不迟。

      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一极,不是那么容易就给同化了。海纳百川,怕他作甚。

      • 家园 我觉得我举的例子很好

        他们现在不是在保护文化,而是在输出文化,看看国外有多少人因为兴趣在学习日语和韩语就能明白。你刚才提到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里的位置,那我们现在在中华文明里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现在一向外国宣传就是老祖宗的东西,我们就像现在的意大利一样,整天晒罗马帝国的尸体聊以自慰。

    • 家园 “外来流行文化侵略”和“反外来流行文化侵略”很多人感兴趣

      LZ所提及的基本属于流行文化,以青少年为主

      一日本的动漫游戏文化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就是个动漫迷,还表示过用动漫拯救低迷经济并且输出文化,TG早警惕着了,黄金时间禁播境外动画片2006年就开始了。也得以造就《喜羊羊与灰太郎》的成功。

      别看日本动漫网上很火,但实际上又似乎不是那回事。

      在中国最商业化最主流的电影市场,能得到良好的电影票房成绩动画片不是好莱坞的,就是国产的《喜羊羊与灰太郎》系列,正式引进的日本动画,从《机器猫》到《柯南》无一不惨败。

      我发现不少街边书报亭都有花花绿绿的动漫杂志卖,品种还不少,有些书报亭甚至专门挂了一面墙,都在挺显眼的位置。跟好几位书摊老板交谈过,他们说这些动漫杂志都是国产的,《漫客》、《漫画世界》、《漫友》什么的,还有几本名字没记住。买的人不少,以小学生中学生为主,所以价格很低,都是几块钱。留意了一下封面上的作者,看上去都是中国人的名字。甚至还有漫画书卖,也是国产的。我问老板为什么没有日本的,老板说书报亭不能卖D版,这些国产漫画书都是正版的,而且卖得很不错。

      二泰国的电视剧

      其实如果真的看过泰剧,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狗血小白的玩意,又知道目前国产剧的压倒性优势,你就知道这个其实是最不值得忧心的。泰剧跟台湾乡土剧一档次,女同胞们换个口味而已。

      昔日的韩剧,现在的泰剧,能引进国内重要原因一是多个选择二是低价,自从韩剧不低价之后,已经没有几个电视台买它的帐。倒是国产电视剧,只要质量过关,海外卖价是相当高的。

      顺便说一下,真实再现一战结束到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期间波澜壮阔史实的电视剧《中国1921》,将于5月16日登陆央视晚间黄金档。

      [FLASH]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52011744_1045188797_Z0m8GCQ4CTLK+l1lHz2stqkP7KQNt6nkiW6xulqsIgdeQ0/XM5GcYN0G4S7SBNkEqDhAQZo/dP8h0xk/s.swf[/FLASH]

      三韩国的流行音乐

      我在【由69事件看“棒流”链接】中详细讲述了我的观点,有兴趣的可以一看。

      不是很喜欢那种泛泛而谈的陈腔滥调,说了半天那些让人忧心忡忡的状况,最后给出的结论又是老一套,在我看来,根本就没有抓到点上。那些文化精英,根本就没看清“流行文化侵略”的实质。“流行文化侵略”实质是一种变相的“经济侵略”,通过流行文化摄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点上,TG是很精明的,不然为什么放纵D版?

      而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反“流行文化侵略”归根到底还是你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反“流行文化侵略”配不上我们的经济实力,根本责任一方面在“文革不彻底,传统文人依然掌权,都工业社会了还在搞农业社会的那一套”,导致自身的流行文化没有相匹配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作为工业国家积累时间太短,没有积累哪有发展?而年轻人才不管这个,他们就是需要最先进的可以跟发达国家看齐的精神工业品,你只能提供精神农产品,顶多工业初成品,能不有矛盾吗?

      你不提供,他们就哈美哈日哈韩,就这么简单。

      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社会——初步构筑工农业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不正视中国社会性质变化,自身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增加实力和吸引力,那么面对“外来流行文化侵略”时提出的还不是老一套,什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云云,现在的青少年有多少吃这一套?

      通宝推:无梦到徽州,
    • 家园 花你!
    • 家园 盾牌有用吗

      这种战场上只能是要么被人打进来,要么自己打出去。一边倒的情况多,双方对峙的少。虽然现在说要发动攻势也不大可能,但是我还是不看好单纯的防守。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进攻和防守本来就是双向的

        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现在国家对文化作品的题材管制很严,这个才是单纯的防守,我提的这种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市场进行进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 家园 禁国产电影意外引入韩流 印度偏远州"韩风"劲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报道,印度流行文化以宝莱坞电影为主流,不过,在北部偏远的曼尼普尔州,分离主义者为保护当地文化,10年前开始严禁印度电影,但却意外地引进了韩流。

        在首府英帕尔,售卖电影、电视光碟、激光唱片的商店摆满了“韩货”,其中韩国少年乐团的唱片最受欢迎。

        发廊展示韩国男女艺人的大头照招徕生意,吸引许多曼尼普尔的男女青少年上门,打造各款“韩式”发型。

        在甘比哈尔市场,青少年最常在一栋三层高的商场流连,商场内满是售卖服饰的小商店。韩剧演员穿的紧身牛仔裤,各款服装,都成了热销货。

        就连韩国人问候或打招呼的用语,也在曼尼普尔成了流行语。在校园里、市场上,只要说声annyeong-haseyo(哈罗)、kamsahamnida(谢谢)或sarang-haeyo(我爱你),就会觉得谈话多了一些乐趣。

        14岁女学生阿莎雅说:“回到寄宿学校,朋友之间总会说几个句韩语,我们的话题往往离不开韩国。在那里的生活似乎充满乐趣,每个人都长得很好看,女的漂亮,男的帅气可爱。”

        韩流十年前开始翻越东南亚,席卷了中国和日本;而曼尼普尔第一眼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韩流”很不可能在这里泛滥。

        曼尼普尔是个内陆地区,面积不大,人口不到300万,与缅甸接壤,是印度东北七姐妹州之一。在上个世纪70至90年代,曼尼普尔的娱乐业主要是靠印度电影业中心宝莱坞供应。不过,到了2000年,当地的武装分离主义组织为“捍卫”曼尼普尔的特有文化,对印度电影和电视频道下了禁令。

        这些组织甚至扬言炸毁放映印度片的电影院或有线电视公司。禁令颁布后,成效显著,其阻吓作用至今依然有效。韩国流行文化就在这一背景之下,侵入了这个内陆小州。

        一名19岁学生说:“看韩剧和韩国电影,让我抛开曼尼普尔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总是面对水供、电供、道路等等,道之不尽的恶劣状况,可是在韩国,一切看来都那么美好,就像童话世界。”

      看看文化盾牌的作用,韩国都成童话世界了。。

    • 家园 我们有成龙,张艺谋嘛,可惜被愤青们骂个不停,嘿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