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难有香如故。。。 -- 酒杯里的忧郁

共:💬119 🌺3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解放前的问题主要还是制度问题

            黄金十年里基本没什么战乱。解放前的问题主要还是制度问题。中国种大米的农民大都被外国的大米挤得破了产。可以看<多收了三五斗>。宋子文说外国的青霉素多得用不完,不用自己造,导致一支价格为30袋面粉。

            由于普通人的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太快,加上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以粮为纲也是不得已。我知道印度现在还年年饿死很多人(要知道印度很多人每天只吃一顿饭),韩国的粮食自给率为25%,垫底( http://news.aweb.com.cn/2008/4/17/117200804170925170.html )。这些国家不得不看美国眼色行事,否则一封锁它们就要饿死一大片。

          • 家园 没错
      • 家园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光摆不卖
        • 家园 光摆不卖在老尼来的时候比较典型。

            大约七一年以前是好水果容易买到,虽然数量很少,但多数人都买不起。七一年以后就业增加,好水果就紧张了,一拿出来很快就卖光。老尼来的时候摆出来放着,要等外国记者来访时才卖,而且一般在门口有人看着不让排队,记者一离开赶紧停下。直到老尼带着记者回国后,这些就很快卖光了,剩下质量差的水果放着。

            平时要买好的要靠碰运气,所以那时上街见到排队先排上再问卖什么。

          • 家园 看来当时的人还是不够自信啊。

            面子思想还是很浓的。

            • 家园 不光是在外国人面前。

                1976年,我所在的海勃湾市搞了个庆祝活动,我记得好象是立市多少周年,在网上查说是庆祝乌海市(当进的海勃湾市和乌达市合并)成立。

                那时除了城市面貌整刷一新以外,也搞了只摆不卖,主要是菜场。平时菜种类很少,那一天菜场各种菜摆的满满的,顾客在门外等着,等拍电影的一到一边拍一边卖。

        • 家园 怕挨砖,哪敢随便否定文革啊:)
      • 家园 仔细看看这张照片,

          看上去水果数量很多,其实只有一半,后面竖了排镜子。

          那时俺跑过一些城市,好象只有北京这样干。

          如果不是因尼克松访华,水果一样有,只是品种没这么多质量没这么好。在那个年代,对普通人来说水果属于高档食品,虽然不是完全买不起,但经常能吃到的人还是很少。

          有点奇怪的是左下角怎么也看不出是什么水果,细看好象是面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