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森焱物语--关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之我见 -- 林木森森

共:💬19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森焱物语--关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之我见

    这里好像搞技术不少,不少人可能都有创业的愿望,我就来谈谈我对创建技术型创业阶段的一些个人看法。信手涂鸦之作,抛砖引玉。

    创业环境:

    技术型的企业,我个人感觉国外的土壤可能更适合,尤其是在电子,计算机方面。国外为主,国内为辅。国内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还没有达到一个阶段,对高科技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没有深层次的需求。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呵呵。举些简单例子,沃尔马是零售业的巨擎,富可敌国,公司在运作上,多信息技术,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很大。沃尔马的后台有很庞大的数据参库data warehouse,BI系统,从POS,wireless scanner, 等前台的终端,数据采集,到后台的信息整合,处理,分析,决策等一条龙,从销售数据上分析产品分布,消费机构,市场趋势,销售策略,库存等。当年dotcom时代,亚马逊曾挖走10来号沃尔马数据仓库方面的人才,差点闹出官司来。因为复杂的市场,没有科学的分析,不可能去支持企业的发展,科技永远是为生产力服务的,不是为科技尔科技。反过来,联想曾经给大宝上过一个ERP项目,大概6000万,其中一个笑话,系统专门用一个人坐在那里,从一个模块上人工转移信息到另一个模块上去,没有自动化。这就是为了科技尔科技,ERP是被炒出来的,不是企业管理上有这种需求,或者说,企业没有到那末复杂的需求。

    国内的生意人可以给每个小姐消费一晚上几方,在麻将桌上输个几十万,去澳门,拉斯韦加斯数个上百万美刀,也不会去花10几万上个软件作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国外是追求效率,技术进步,节省人工,自动化。国内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自动化还要考虑下岗安置,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的繁荣稳定,大问题喽,呵呵。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我提到过,国内一个做安全软件的,开始卖软件,没有销路,企业反映:“就这莫个小光盘,要好几万,你真能我们当农民呀,“。结果,企业在卖软件同时,搭上个“大号“的服务器,结果火了。别光笑,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呵呵。

    在国内搞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就业人员素质与管理,业界的浮躁,恶性无序的竞争,等等,那个问题都够创业者喝一壶的,尤其是根正苗红的海外学子。当然,不是没有解法,有时间我会在我的“国内生意场―江湖版“涂鸦,呵呵。

    下面说说不少海外学子的创业误区。

    创业是个复杂的过程,是个炼狱的过程,说句糙点的话,钱难挣,屎难吃。文言点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劳其心志,苦其筋骨。。。没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哪里能取得正经,修成正果。一夜成名,不是没有,而是稀有,不知道是不是有那等造化。常理上,是要一番奋斗的。所以,能不能抗住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能不能抛家舍业,九死一生,是创业前仔细考虑考虑的。呵呵。

    很多人一张嘴就是,我有个技术,要找VC,找Angel Investor,八字还没有一撇那。常理上,风险投资是投人,一个企业的成败在于人。当然,您的宝贝技术也是要争气。一句话,是珍珠一定会闪光的。创业者的自身背景,如业界背景(industry experience), 创业背景(track record, any home run before? hehe), 团队背景,市场前景,等等比技术本身还要重要。

    创业的话题太大了,有机会在其他文章里继续谈。下面,书柜正传,谈谈,技术人员的创业。我感觉关键是下面几个characteristics:Passion, Determination, Persistence. 我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一个事业的人能做好那个事业。Dot疯兴的时候,不少人蜂拥,连学音乐的也coding,大潮一退,当然大浪淘沙了,呵呵。 坚忍不拔,百折不回,不达目的不罢休。持之以恒,勤奋不息。

    没有背景,关系,团队等,不是致命伤,外界的因素可以转化,但上面谈到的内功是成败的关键。一时条件不成熟,可以发展,积累,不一定要以上来就能惊天动地,“改变技术领域格局“或“超越世界领先水平“,呵呵。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给大家两个例子,自己消化揣摩,慢慢悟吧,呵呵。

    Oddpost, 这是一个web mail application. 三个年轻人在两三年前,业余时间开始的project,他们感到所有的web mail都没有outlook一样的功能,为什莫不能web mail像outlook一样?由此,开始了他们的hobby baby project. 创业的想法很简单,很清晰,很明确,很实际。三个人自己开发,曾经一度花完了积蓄,其中一个创始人卖掉了自己的车子。终于,老天有眼,天道酬勤,(画外音,还是俗套子,呵呵),yahoo acquired oddpost for 26 million. 两三年的功夫,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Movable type. 熟悉blog的人应该不陌生,这是一个很流行的blog的application.创始人是一对夫妇,在dotcom泡沫崩溃后,被laid off, 闲来无事,自己blogging,但发现没有一个很顺手的application,于是乎,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发了movable type in perl. 然后,不光自己用,还放到网上,benefit others,共产主义思想比共产主义者还真实,呵呵。结果,这个东东还不少人用,半年多,一个VC打来电话要投资,准备先给50万美刀。此后,夫妻店,一路发展,一发不可收。

    估计,各位也看累了,(画外音,我手打字都打弹弦子了!)。信手拈来,随便涂鸦,如果各位喜欢,有机会继续。

    元宝推荐:Highway,
    • 家园 改天有空也来和一下
    • 家园 九木兄写得很好,请继续.

      兄弟我对这篇文章有一点不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国内,高估了国外.

    • 家园 【文摘】趋势科技创业路(附全程音频下载)

      主持人张维迎:

        有两种行业,一种是最难以赚钱的,一种是最可能赚钱的。最难赚钱的行业是耍猴的,因为耍完猴去收钱的时候,原来看戏的人都跑了。最赚钱的行业是医生,医生给人看病,这是没有问题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光华管理学员邀请过很多耍猴的,也就是.COM公司,他们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使网络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收费。这个也说明,最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最能赚钱的行业。关键是你有没有办法收费。今天晚上我们请来的是一位大夫。你的病毒越多,他赚的钱就越多。当然这里的病毒是指的计算机里的病毒。他的公司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防病毒公司。我想他的成功经历对于在座的各位都会有启发的。但是他也不是一直在成功,据我所知,他念书的时候,成绩可以说一败涂地,并不理想,高中读了四年,参加两次高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被《商业周刊》两次评为亚洲之星。为什么他这么成功?那么我想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他能把握趋势,他的公司就叫趋势科技;另外一点是他能应变,他本人就叫做Mr. Change。大家知道台湾的拼法张拼做Chang,加上e,就是Change。我想有了这两点就有了成功的基础。那么他究竟是如何成功的,我也不清楚,下面就请趋势科技的创始人、CEO张明正先生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张明正:

        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大家见面,我既然不是耍猴的,也就不会和大家收钱。我今天谈一些基本的关于创业的东西,和整个IT的趋势和策略等等这些,希望和各位直接讨论。各位在座的MBA,毕业以后可能成为公司的很大的主管,可是未来的MBA,不管是否从事的是IT产业,IT都是很重要的趋势,我还会和大家讨论这个知识产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它的影响会是什么样的。接着,还会和大家谈到working security,在我们趋势内部,这是一种很大的转变 。还会谈到leadership和strategy。911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leadership是多么重要。再比如,最近有一些很严重的病毒,叫做NIMDA,红色警戒等等,他们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omputing的整个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最开始时候的system,整个CPU,整个process都是在主机上。那时的终端都没有计算的能力。到了微型计算机,有各种公司出来,有些倒掉了。最后有PC出现,开始时候,他们以为它也不过是雕虫小技,可是后来变成了很大的洪流。说到这个,其实有很多东西,比如business activity和infrastructure都是架在这个上面。所以你可以看到以前都是mainframe在控制,很安全,没有病毒,我们公司在创立的时候,是这个转变从dos,windows, 到browser,所以这是一个很开放的环境。从中央集权到现在个人可以自由创造,不再容易管理,这就有了cost的产生。因为会产生诸如病毒, hacker的问题。这样也产生我们的竞争者,一部分在客户这个范围竞争,有些在服务这个范围竞争。这差不多是在1995的时候。到了因特网出来,这时最重要的是协议问题,因为虽然现在你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接受电子邮件,但是那个时候,很多公司只有内部的邮件系统。而且它们之间也不是互通的。但是在相同的协议出来以后,我们的邮件才可以互通了。世界从此也就变了一个模样,变成了一个Single Net。还有一个应该注意的就是宽带,现在比起五年前没有宽带的时候,成本降低了很多,几乎是原来的百分之几。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每个月只支付一两百块钱,就可以随便的上网。打长途电话的费用也降低了很多,还有CPU等等东西,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本降低了无数倍。虽然这些东西都原来越便宜,可是企业里面IT的投资还是最大的。投资者的钱都跑哪里去了呢?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一定要搞清楚财富的去向,才可以进一步的创造财富。对于技术还要有一种战略的敏感眼光,我可以举例来说明。去年的时候,微软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们说要放弃Windows,Mircosoft放弃Windows就像趋势放弃抓病毒一样是一个同等严重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他怎么赚钱呢?微软就是给你windows通过厂商也赚一笔,然后你用word创造出来的文件发给别人,别人也要用windows,这样卡来卡去,所有的人都用windows,所以office也卖的很贵。但是在此以后,他把精力转向到了server,给企业装很多server,,然后再提供服务。因为他意识到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已经可以随便上线,而浏览器也不一定要用windows的了,所以windows一定是保不住的。所以他做出这样的转变,尽管这个转变是否成功还要看两年以后的结果,但是至少做出这个转变就可以挤垮一片他的竞争者。所以,各位要做策略的时候一样要具有远见,现在和internet有关的很多东西也都在改变。以前软件都是一套一套的卖的,而现在则趋向于更方便的服务。比如病毒软件,你只需要付很少的钱,我们就可以每个月定时帮你扫毒,对于客户来说,这样可以定时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有固定的营业额,需要资金的时候就不必着急。这也是因特网的趋势之一,从卖产品转到卖服务。PC刚出来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花拳秀腿,做不了什么,可是经营它的公司,五年以后股票的面值就涨到了很高的地步。电脑开始发展的时候,大家都钻研硬件,我开始搞软件还被认为是旁门左道。如果现在CPU的价格降到了1块钱以下,那就代表有另一股力量正在兴起,如果你走对了的话,那么就会创造出无穷的财富。另外,现在公司价值的载体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公司的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是相符的,10年前股票价值和账面价值的比例是2.5比1,现在已经是50比1。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到底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在哪里?这是不会因为网络公司的倒闭和泡沫经济的消失而消失的。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到底它的价值是在那里?譬如趋势的股票价值差不多30亿美金,可是我们连车子都没有,我们的办公室也都是租的,请各位MBA给我一个答案。究竟是公司的办公楼是资产呢,还是里面的人是资产……

        对,大家说得很对。新经济的形势下,资产中实物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少的,大家给的答案都很重要。技术,员工,顾客。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了解顾客需求和具有创新能力,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创业成功的因素,无论是以后在公司工作还是自己开公司,都一定要记住,深入了解顾客需求(Customer Insight)和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大家看这个资产负债表,在会计的眼里,当然是实物的东西最值钱,可是新经济形势的情况下,这一部分最多占的比例不会超过20%。而更重要是Intangible Asset。

        下面我再谈一下什么是软件公司,因为大家知道软件以后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如果把客户比作火车头,那么为它服务的部门包括,customer service, sales, marketing和product等等。,每个人的方向不同。软件就相当于product。所以刚才强调发明。我知道中国有5000个软件公司,可是产值可以做到20 million的美元的不会超过十家。全世界有8万个公司,可是把软件可以卖到世界上大公司的没有几家。事实上,公司只要不是很多的钱,只要加上技术和管理,创造出自己品牌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自然有公司愿意付钱。

        我们可以从图上所示五点来看这个问题,不过最重要的是不怕失败,大家可以看到我就是一个例子。连我这样大学考不上的人都可以成功,大家就不用说了。你要承认失败。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就像我们中国5000家软件公司只有10家可以站到台面上,而这十家也还没有一家跨出中国。而外部环境,包括user behavior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趋势是抓病毒的。一定也要有病毒,才可以发挥我们的特长。

        我们一直用"fame"来作为我们的strategy,要把一个战略贯彻到整个公司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什么是strategy? 我的定义是你决定不做什么,这个是最难的,而不是你决定去做什么。就是说你要看准一个点,找到一个薄弱环节,就像画龙点睛一样,其余的事情别人都可以做,而你就专注的作一点就好。我最常被别人问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你们公司会不会给别人放病毒,另一个就是你们的产品这么单一,会不会倒掉。可是那些告诉我公司要倒掉的人他们的公司都倒掉了,而且我们的公司还在以每年80%的速度成长,我们的毛利率达到95%。就是说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好,如果一家饺子店又做鸭子又作日本料理,那么顾客一定跑掉了。所以可以说focus是非常重要的。我们focus不只是抓病毒,其实可以说是病毒里更细的一个部分。病毒有在大门里抓的,网关里抓的,在file server里抓的,我们就是在网关里抓的。虽然分得这么细,但是我们的目标就是做number one。我们的作用就像你坐飞机时候的行李检察官。我们现在占全世界的公司里网关防毒软件的64%以上。

        Alliance.就是说一定要联盟。现在你不能所有的技术都自己来做,网关上还有黑客,蠕虫等等,我们都进行合作来消灭这些病毒。

        还有Management team。所以你们学的东西非常有用,虽然每个公司都会起步,但是能够持续成长,活到7年以上的公司并不多。大约也就1/3,Management是一直要培养的。

        Expert.我们要建立一个专家的形象。一有病毒就找你。这是我们的策略,大约十年都没有变。顾客希望你能提高准确快捷的服务,所以我们申请通过了一个国际可以认证的ISO标准,这样你的质量就可以保证,从而获得客户的信任,其实这个策略对于成功也是很重要的。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如果你选择的行业没有竞争,那么大家也不必读MBA了。

        还有就是一定要踏出到国外。当初有德国、美国一堆竞争者,可是我还是要出去。

        当然成功有时靠运气的,因特网出来以后,病毒的传播忽然变得没有地区的限制了。这时大家就会认识到Global Support 很重要,走世界性道路也是IT业发展的方向。由此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变得非常重要,它包括四项:抓病毒的,抓黑客的,认证的以及防火墙。最近发生很大的事情,像Nimda这种病毒开始蔓延。本来病毒和黑客是两个不同的种类。黑客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后,攻击特定的目标。而病毒是撒出去以后就一直传播下去。可是有一个人将他们连起来,变成这种新的病毒。事实上它是一种蠕虫。可以老实告诉各位,Nimda这种病毒,全世界没有一种防火墙可以挡住,没有一家防病毒公司可以消灭它,也包括我们公司。以前的病毒传染,要将程序写到硬盘上去。现在因为网络的开放,病毒停在memory里,并不写入硬盘,而是停在上空。所以防毒公司还说没有病毒,其实已经染的全世界都是了。为什么防火墙不能挡住他们?因为他们外表是正派的进来的。大家都以为Microsoft有问题,,其实这次是冤枉了微软。所以环境一变的时候的危机管理-LEADERSHIP是最重要的。

        我刚从布拉格回来,那里聚集了全世界的防病毒高手开会,他们说Nimda这种病毒的程序如果修改的再好一点,加一两行字,就可以在30秒内摧毁全世界所有的PC,而且让你没有办法复原。假如今天有可以解决这种病毒的人,我看身价可以到达几千万美金。因为这个可以创造几千亿的财富。传统的防病毒的方法只有一招,不管什么病毒,就是更新病毒码。可是这次这只病毒没有病毒码。因为它不下来。所以你做Business会发现有一天忽然大环境改变,所以,Change就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战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就是把整个系统变成以用户为主,进行创新,希望三个月后我们会有唯一的产品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想,当你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有自己的创新的产品出来,你的业务也就可以起来了,营业额也就可以增长了。营业额怎么才可以成长,利润又增加,这又回到我曾经讲过的两点,注重人才,注重创新。所以当外面改变的时候,一定也要随着改变策略。现在企业里有丰富的宽带资源,利用起来以后,是无比巨大的财富。当你以后成为CEO,懂得利用这些,随时应变,美梦也便可以成真了,谢谢各位。

      张唯迎:

        刚才张明正先生的演讲我概括了一下,一开始讲了他的趋势,技术和经济组成的趋势,特别是宽带和网络连接,形成国际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一个企业的资产,过去是以物质的资产为主,现在物质的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低。那么在这里面,他特别强调几点,比如知识、员工、品牌、信誉都变的非常重要。所以这时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对一个公司的的成功有重要意义。他的一句话我有很深印象,就是战略是你决定不做什么,而不是你要做什么。我确实感到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学会说No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经受的诱惑太多,怎么样才可以专注一下。我想好多的公司,特别象.com的公司,拿到很多钱以后,其实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这样他不可能专注的作好一件事情。张明正先生做病毒医生做的这么成功,我想在我们MBA的课程里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所有的这些问题都离不开Leadership,就是你的领导才能。同样的员工,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声望,如果是不同的人领导,那么结果可能也非常的不一样。

        我想在这里谈一个有关的问题。前几天的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奖授给了三位经济学家。他们的文章其中就谈到企业的信誉非常的重要。我想尤其对张明正先生这样的企业来讲,肯定会有人问,病毒是不是你雇人放进去的,然后你的生意才最好,那么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讲,信誉就变的越来越重要。而信誉这个东西就和我刚才讲的非对称性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个,可能信息就不是很重要了。我经常喜欢问一个问题,谁知道自己的家的电视机是什么牌子?谁知道自己家的土豆是什么牌子?为什么电视机需要品牌,而土豆不需要品牌?如果要是说的简单点的话,就是越是要骗人的东西越是需要品牌。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的公司可以赚钱。

        你去搞企业,那么做什么就要进行选择,我说有两个行业可以进,一个就是技术的含量非常高,你有了它以后别人很难攻破你;另外一个就是哪行容易骗人就去干哪行。骗人的行业为什么可以赚钱?因为你一旦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信誉,没有人可以打垮你。大家可以想想,当使用防毒软件的时候,公司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说,一个企业没有什么资产,唯一的资产就是它的名字。比如戴尔,比如耐克都没有生产厂家,卖的就是名字。了解了这一点,不建大楼能赚钱,这是高手,不租大楼也能赚钱,这就更高了。我想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张明正先生回答,希望大家积极提问。

      问:我们知道趋势是靠杀毒起家的,甚至在创业初期,还从黑客那里购买过病毒,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您的行为刺激了黑客进一步的制造病毒,从而趋势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不知道趋势现在是否还和那些黑客保持这样的联系,你们现在是否还购买病毒?

      张明正答:我很喜欢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颇有北大的自由精神。病毒我最多可以算做买过一次,可是那是15年前,黑客是创始人,包括比尔.盖茨也是黑客。整个PC这个产业是由黑客来进行的。当时我付他们一点钱这个应该算是合法的。后来就再也没有过了。当然我也可能说谎。可是这个问题从经济的立场上来看,就像刚才张老师讲到的Reputation。一些写病毒的人也想要到我们公司来,你是我会不会请他呢?这个人很厉害,解毒能力顶我五个一般的工程师。cost可以节省80%,可是我有没有风险?我的Reputation就是我的风险。假如有一天大家知道的工程师是黑客,而黑客有时习惯散病毒,如果有这样的病毒散出去,我的风险就会增加很大。我们做Business就是做两件事,Risk和Profit。公司大了以后如果做这种事情,风险是大于收益的。所以我们公司是没有的现在。

      问:您曾经说过,趋势提供的不是技术产品,而是做的服务。比如在一家饭店里,一个小孩洗手够不到水池,一个服务员把他抱起来,另一家饭店专门提供给小孩洗手的地方。请问您做的是哪种服务?

      张明正答:哪种服务更好取决于哪种更有价值,哪种客户更愿意付钱。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收到钱。比如我们减价的时候,我们想,是说降价50%好,还是买一送一好。可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就觉得买一送一好。因为卖了一个他就马上觉得赚到钱了,而第二个还可以再卖。这点就很重要。所以我讲客户需求,你要站在他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想。

      问:您有一位美丽能干的太太,您太太有个能干的妹妹,太太的妹妹又有很能干的丈夫,就是大家熟悉的新浪网的董事。他们可以说在趋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现在也身居要职。这种家族模式是不是在IT行业中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如果我现在想创业,但是我未来的太太没有您的夫人那么能干,而且我的太太也没有非常能干的妹妹,我太太的妹妹也没有很能干的丈夫,那我能成功吗?

      张明正答:所以创业的关键在于你的丈母娘生很多的女儿...言归正传,家族企业基本是不work的。为什么IT业不适应这种模型?当企业是为家族服务的,那它一定倒掉,因为吸收不到好的人才。趋势也会用几年的时间来淡化这种家族色彩。我们的Executive Team有12个人,从8个国家来的。每个人都Professional,除了我太太和她的妹妹,所以这个比例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当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没有资金,又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承认责任,如果高薪聘请外援的话,公司会倒掉。

      问:您曾经说,对工程师要宠爱,对销售人员要磨,同一个公司不平等待遇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您为什么要制造这种负面影响?

      张明正答:公平总是相对的。软件公司是以产品为中心,这些是要创新才可以创造产品出来,而这些是我们的工程师人才做的事情,他们的价值当然更大。做销售是要拜访客户来达到你的业绩,这个是他们这个专业的天职。这种差别是存在的。

      张维迎:刚才看你非常随便,说话也非常随便,穿得也比我随便多了……

      张明正:可是我有Brand name,照你的话,就是随时要把它带出来。

      张维迎:我想到一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到美国,和一些华尔街的人谈话,他们说:我们华尔街原来有一些很好的传统,大家上班都打领带,后来来了一些.com的小子,我们和他们谈生意,他们什么都穿,搞得我们很别扭,所以我们就把西装也脱掉了,但是我预测我们一点还会穿西装的。我想到一个问题,当一个公司小的时候,它可能随意一些,可以没大没小,但是规模增大以后,规范的制度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但是正规的制度多了以后也会带来所谓的官僚主义。但是这时创新又没有了。那么大的公司要生存,怎么可以在大的公司里创造出像小公司里的那种轻松的可以把鞋拿到桌子上(指张明正,编者按)的环境,我想这个时比较困难的,你的公司是越来越大了,你是怎么确立这种氛围呢?

      张明正答:我想首先解释一下,其实我们出去也都打领带,我们见客户是一定会打领带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客户是什么样的,虽然可能50%的人不在乎你吊儿郎当,可是我们要以客户的立场来看,如果他觉得你不打领带很讨厌,不买你的产品,你就失去了商业机会。这是一种冒险。所以我们打领带的真正原因是不能失去客户的信任。所以我们就是在大公司的环境和创造小公司的氛围之间寻找平衡。但是现在又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大家随便一起出去玩这种方法来创造士气,所以我有时做一些crazy的事情,实际我是给大家传递一种信息。

      张维迎:我也想讲一下为什么要打领带,我的理解是这个和我们刚才讲的非对称性信息有关。因为创造性强的人一般是喜欢无拘无束的,喜欢自由,大公司需要服从的人。而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不知道哪个人更愿意接受服从。那么可以忍受打领带痛苦的人。就一定是更听话的人。所以企业喜欢这样的人。

      问:您有个名字叫作Mr.change网络经济的特点是快鱼吃慢鱼,您是如何把握这种变化的速度的呢?

      张明正答:应该说做Business没有变慢的时候,只有不够快,所以我们觉得只是因为组织一庞大,变化就没有以前那么灵活、容易。但是策略一变,你的组织就必须变,变了以后才可以Change Behavior,.所以这个动作一直是要快的。

      问:趋势科技刚开始抓病毒的时候,市场还很不成熟,那时你们做了一个展示,很多人看,可是没有卖出产品。那时你们变了吗?变快还是变慢了?

      张明正答:尽管我刚才一直说要快点变化,但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客户的需求还不到的时候,就想你冲锋太早,后面很容易被箭射到。可是我宁愿这样,我刚才讲了要Dare to Fail.我愿意试着看看,因为你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你太慢的话,总跟在别人后面,这不是我们的风格。 张维迎:我想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网络经济时代是快鱼吃慢鱼,但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因为很多情况下,大家看到跑得快的人都掉到坑里去了。后面的人看到就好高兴。做生意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及时。这个是第一位的。

      问:您刚才说到大陆这里用盗版软件,但是正因为这个,所以杀毒软件一定用正版。您的公司进入大陆又很长时间了,但是大家对它并不了解,您放弃大陆这么大的一个软件市场,是为什么?是不是市场策略出了问题?

      张明正答:这是事实,因为趋势在大陆赚的钱不到我的总额的0.2%,这是不大合理,十几年前我就想来,但是有一些非商业的因素,因为公安局说所有的病毒都要一个签证样的签张。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继续作,因为光是申请那个认证就要很久,一直到现在才有一个统一认证的方式。所以我们一直没有进来。没有建立起信誉,信誉不是靠打广告就可以,而是和客户之间长期的信任建立的。但是我们今年开始很有组织的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通过电信公司进行对用户病毒软件的升级和更新,这些电信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我就可以不必再认证。就是Nimda病毒现在很凶,大家都希望赶快杀掉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张维迎:大家猜这个是谁?(手拿张明正的假面舞会化妆照片,编者按)网上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张照片上您看起来很另类,很张扬,请问东西方文化是怎么样在您的身上结合的?

      张明正答:我可以高高在上,可是那样的话公司会产生很多阶层,所以我有意无意都会创造这种轻松的气氛。其实CEO也不过太自我,最好是让员工觉得我们都可以be yourself,觉得在公司有乐趣,这样大家才会有热情工作。所以,如果可以以东方的哲学思想为本,做方向盘,领导西方的科技,我觉得这样平衡是比较好的。

      问:我的问题是,有种观点是软件企业是做世界的,要么就死掉。但是中国企业目前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知识产权的出口。现在我们要加入WTO,但是中国企业不但没有将外国的市场做好,反而可能将自己的市场也丢掉。请问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张明正答:软件行业美国做了大约95%,别的国家其实占得很少。不过有了互联网以后,就有一个机会,你可以做服务把市场做到对方去,这个是不受地域限制的。中国软件行业的缺点是只注重技术,却忽视了顾客,管理也比较弱。所以我建议建立起完善的顾客需求回馈和管理系统,并且大胆把服务做到国外去。

      外链出处

      • 家园 多谢仁兄分享这不错的东东,

        杀毒是个不错的生意,以前我帖子里也提到过,不过,现在微软也要分一杯羹,竞争也不小.不过我看好网络安全,尤其是软件的硬件化,卖机器比光卖软件火,看看netscreen,呵呵,

        • 家园 客气

          以前买过张明正两口子写的一本书,虽然没有什么实质的东东――但偶对PC-Cillin还是非常满意的说~~

          网络安全对于任何和网络沾边的东东都会成为标准配置的。。。所以市场无限宽广。。。

          软件的硬件化。。。偶只是觉得,是个趋势吧――从某个角度来说,也许这个趋势,只是一个“回归”,但范围却大的多。。。

    • 家园 浮躁,急功近利

      这是诸多创业者的致命伤

      而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国人版权意识极其薄弱,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的发展

      • 家园 仁兄所言有理,整个环境比较浮躁,近期行为,

        知识产权是个大问题,不是一个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硬环境,软环境都不利于科技型企业发展,软件企业尤甚。看看东软,用友,金山,创智等的发展,不太看好,

    • 家园 我觉得很多人回国搞科技型企业因为是本行

      中国人出来工作的都是那几个科技行业,回国创业也就利用本行的知识,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根本没有这个科技型创业的环境。中国的前100名富豪里,哪几个是靠科技起家的?就算是华为,要是没有任总的背景,没戏。最近的例子就是盛大,连自己的核心技术都没有,根本就是个游戏倒卖企业,却是开放以来崛起最快最成功的企业,这已经很说明道理了。

      • 家园 兄台所言有理,国内搞科技的土壤贫瘠,

        所谓,搞高科技的也是借高科技的幌子,如软件园圈地,听上去不陌生吧,呵呵,没有人踏踏实实开发,都是"运作","忽悠“,二道贩子,讲故事,呵呵,

      • 家园 靠科技起家?嘿嘿

        说个讽刺的。史玉柱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掘出来的?是靠象卖脚癣一次净一样在街头贴小广告卖自己开发的一套软件得来的。

        卖了以后呢?继续开发完善这个软件么?没有。史玉柱从他的第一桶金里面得到的教训是,老老实实做实事是没有出路的!

        于是便有了脑黄金――不过这是后来的事了。

        • 家园 仁兄说的不错,在国内规规矩矩发家,没戏,忽悠没商量,呵呵
        • 家园 广东有句话,非常有群众智慧。(据说香港传来的)

          Hi-tech揩o野(读音是high yeah), low-tech捞o野(读音是low yeah)。揩o野就是说倒霉了,撞上狗屎运,捞o野就是说能捞钱,发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