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路军历史再考辩(简略版)㈠ -- 双石

共:💬757 🌺7244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把1月2日和4日两个电报一看就明白了。

              徐向前、陈昌浩关于占领抚彝高台致中央军委电

              (1937年1月2日)

              军委:

              ㈠连日西路军全部已行军通过沙漠滩地,且战且行,虽极艰苦,各军圆满达其任务;均无伤亡。五军一日占抚彝城,昨晚打开高台城,敌只打一枪,县长及民团千余全被俘。人、粮均极丰。三十军今早到六坝,明由甘浚堡附近往沙河堡进。我们及九军今早用火攻击拒敌堡,人逃亡甚多,今或明向甘浚堡、高台进。

              ㈡马元海率主力今可到洪水,马彪部在三堡有犯六坝可能,马步銮团在六坝附近,马朴一团今由甘往抚彝前进,甘州敌仍如前。

              ㈢因敌骑多且速,不宜分兵与敌战,日行不便,落伍相当多,但士气极旺,九军稍差。

              如敌无大力压迫,即以大部留高、抚休整;如被敌迫时,即准备部署肃州,以一部诱敌进展。对各方情及我方行动有何指示?

              徐、陈

              ——《徐向前、陈昌浩关于占领抚彝高台致中央军委电(1937年1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1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关于西路军行动情形致军委及总政电

              (1937年1月4日)

              军委及总政:

              ㈠我们及九军昨过卵河水桥夜到甘俊,然敌骑一旅今早跟到我们附近拦头,三十军今早到俭首熬(龙首堡)。敌骑一旅接近,拟在现地反击敌,连紧均送行军元卯(原文如此)不易联路,掉队甚多,均被敌杀害。敌骑及民团骑约六千少忙胆笃易马日容(原文如此),五军两团在抚彝,两团骑团在高台,已扩红六百,可集粮两万石,此地较富。

              ㈡估计马彪、韩奇禄两骑旅附属马扑,龙海各骑团及马禄骑旅,在三十军对马扑一团,向抚,高九路进,韩奇功步旅在甘,马步进一步团在肃,马步康一团,祈明山步旅,马继融步旅,正由红水向我尾追,敌颇有决心阻我进,来敌并不敢猛攻,只利集团骑兵拦头尾追截杀,沿伍沙滩多且大,白天绝不易行动,行军周日,敌骑一早赶到,且战且行,全无休息。

              高台以下人粮极富,以上则甚荒凉,据点少且远,正值天寒,如主力控制高、抚,如进则齐(进),道路、粮、房、敌骑均不许可,打则齐打,亦只有坐待消耗,灭敌不易,驱敌不易,此方六千骑兵,决非番骑或陕骑兵可比。

              ㈣西路抱最大决心□?空前困难,不怕牺牲,从战役政治打敌上,求得最大进步,当自照前电完成任务,但如何以外力帮助我,或以外交武力扼阻二马,或令三十一军、四军过河配合,则我损失必少任务更易完成,或则我们即均在高台战敌,远方资物用外力送下,亦属必要,望采纳下见,情报消息多,有供给,任务多指示,问题多有答复,只是(说)占领甘、肃二州并取安西是不够的,电台日夜与我通报兔失时机,如何,盼复。

              徐、陈、李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关于西路军行动情形致军委及总政电(1937年1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20~第92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军委主席团关于西路军暂勿再西进致徐向前、陈昌浩等电

              (1937年1月5日20时)

              徐、陈、李及军政委员会:

              (甲)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

              (乙)全军集结于二、三点,一天左右行程能集中作战,大力训练补充,伺机消灭敌人。

              (丙)全靠你们自己团结奋斗,取得胜利,不要靠任何外面的援助。

              军委主席团

              ——《军委主席团关于西路军暂勿再西进致徐向前、陈昌浩等电(1937年1月5日20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2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 家园 27日军委的电报是命令

        西路军继续西进是执行27日军委的命令。不是自主选择吧。

        • 家园 所以要看电报啊

          首先徐陈李(特)李(卓然)曾(传六)12月23日的电报:

          -------------------

          毛、朱、张:

          (一)迅速取得远方接济,成为目前红军,张、杨及整个抗日阵线的迫切与极大要求。西路军经过很大代价基本上已无问题。

          (二)战略方面目前应如何集兵,首先各个击破胡、毛、王部,奠定西北抗日基础,而速消灭扫清抗日后方,巩固兰州,实属重要,西安当较次要。蒋介石决不可释放,如其无可利用或紧急时,必坚决枪毙之。

          (三)敌方情况,除三个旅在山丹以上外,余部主力同在永、凉线

          上,要求与我速战或迫我西进,便于集中凉州,以应事变。如我不西进,必难免于决战;过速西进,可能使“二马”向兰州出兵。由山丹到兰州九百二十里,战备行军须十七日。由永昌到凉州只一条大路,凉州以下可用古浪两条路。沿途多堡,天寒零下二十度,白天有零下十余度。敌骑有数千,行动速。而我军必采夜行军,病员已二千,如我们单独向兰州进,伤亡掉队必大;如绕道,则因天气寒冷,有雪山,路远,更不可能。

          (四)即令我们在二十天内到兰,至少只能达到巩固兰州的作用,策应主力行动作用不大,且需很大代价,而基地放弃,再打通远方,时机又过,若“二马”退,我进迫兰州更不合算。

          (五)我们建议:西路军仍首先坚决按期执行打通远方的任务,不过为牵制“二马”,可以设法在兰、丹线上多活动一时。永昌城重要,惟现存粮极少,只要粮食有法,可尽力控制。如果必须我们东开,则必可东移。

          1. 兰州友军至少以六个团及其骑兵进到古浪,与我方先夹击消灭“两马”于凉州一带。

          2. 促新疆以抗日名义至少出六个团,并带货物,一直进到甘州,以维持后方及远方交通。如何?速示。

          徐、陈、李、李、曾

          ---------------

          里面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迅速取得远方接济,成为目前红军,张、杨及整个抗日阵线的迫切与极大要求。西路军经过很大代价基本上已无问题。”,这胸脯拍的梆梆的。

          然后就说去兰州这条西路军唯一生路,困难很多(见电文第三条),而且不合算。“即令我们在二十天内到兰,至少只能达到巩固兰州的作用,策应主力行动作用不大,且需很大代价,而基地放弃,再打通远方,时机又过,若“二马”退,我进迫兰州更不合算。”。

          然后就是诚恳提供建议供中央参考“我们建议:西路军仍首先坚决按期执行打通远方的任务”。同时表明不打算原地呆了,“不过为牵制“二马”,可以设法在兰、丹线上多活动一时。永昌城重要,惟现存粮极少,只要粮食有法,可尽力控制。”。这不明说了,如果要原地呆下去,饿死人你偿命否?如果命令我东返,共产党员坚决服从命令,只要满足下列条件。

          “如果必须我们东开,则必可东移。

          1. 兰州友军至少以六个团及其骑兵进到古浪,与我方先夹击消

          灭“两马”于凉州一带。

          2. 促新疆以抗日名义至少出六个团,并带货物,一直进到甘州,

          以维持后方及远方交通。如何?速示。”

          提完条件还不忘请示。反正大家都有脑袋,自己看,西路军东返提的条件土共当时能满足否?原地呆,人也搁下话了,没粮食,要饿死人的。西进,那是基本没有问题。中央是不是英明,就看中央行动了。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陈是主张东返的,徐陈争执不下,找了军委会的李特,李卓然, 曾传六来讨论, 讨论结果就是这封电报。

          12月24日, 在西安的周恩来电中央要求西路军东进兰州:

          --------------------------

          毛(:万万火急)

          甲、不论谈判如何,军事部署即照你二十三号十二时电执行,四方面军主力即向兰州进,但请留一部于永昌,以便打通安西。

          乙、甘鄜请派队向民团交涉接防。此间正派人送信去。

          ------------------

          毛回电告以西路军东返条件。

          ----------------------

          周:

          1. 徐、陈因永昌至古浪只一条路,气候白天零下三度,夜间零下三十度,马敌集中主力在凉州、永昌线,东下有许多困难,子弹又极少,提议仍执行打通新疆的计划,否则要求于学忠在古浪与之夹击马敌,并问兰州究竟有弹药、被服补否。

          2. 向张商量派四个团突然袭占永登、古浪,策应徐、陈,并为准备棉大衣一万五千件,鞋袜各一万八千双,子弹带一万五千条,补充子弹十五万发,是否可行,盼复。

          毛泽东

          二十四日二十四时

          ---------------------

          同时军委给西路军发电征求西路军对东返的意见。

          ----------------------------

          徐、陈:

          (一)时局在发已展中,有改组南京政府之可能;抗日联军已经组成,红军为第三集团军。西安有款一千八百万,能支持十个月,东北军、西北军主力均集中西安,准备消灭西进之敌,只要打得二、三个胜仗,局面即可开展。我主力红军并准备出 河南,但胡、毛、曾、关 准备向固原、平凉进攻,我们以东北军五个师及红军一部固守与箝制其一个月。

          (二)在整个战略方针上看来,西路军以东进为有利,只要二十天至三十天内到达静宁、隆德地区,便可与于学忠、王以哲之八个师配合作战,至少可以箝制胡、毛、曾、关,而利我主力在东边放手打仗。张学良极盼望你们来,答应在兰州补充子弹、被服。

          (三)你们在接电后两天内,准备一切意见电告。正式决定的命令,明天或后天电达。

          军委主席团

          二十四日二十四时

          ---------------------------

          电文很明白,希望西路军东返,而且给了胡萝卜,说西安有款1800万。呵呵。要求西路军两天内提供意见,根据回电,中央下命令。西路军回电称:

          ---------------------------

          军委主席团:

          二十四日二十四时电悉,经过郑重考虑后,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前时局的开展,西路军利于东进,我们当坚决执行此任务。

          (二)估计到国内战争的长期性及目前西路军的实际情况,此间二十三日十二时致军委电中所述各节请予考虑。

          (三)为尽量保持我们的有生力量,新的战斗,西路军东进前建议由友军方面派兵力运送一批弹药到永昌城,同时由兰州友军最少出二三团兵力配合,一部炮骑向古浪出动,配合我们东进,使我们减员更少。速详复。

          徐、陈、李、李、曾

          二十五日十时

          ---------------------

          首先第一条接受任务,态度多好,堪称楷模。第二条,小声跟老毛说,我23号电报里面说的几条,你丫没看啊。看了吱一声,别他妈的独裁。第三条,再提条件,23日电报里要求于学忠派兵进攻古浪已经很牛差了, 25日电报再加一条,还要于学忠送弹药到永昌。看看地图就知道这要求多么合理了。估计要把东北军搞吐血。

          然后25日周恩来电报,说既然那么为难那就算了吧,不用勉强。

          ---------------------

          毛、朱、张:

          甲、四方面军主力既不便东下,仍以留原地并打通安西为妥。

          乙、于军西去和棉衣、鞋袜、弹药,候张回商后定告。

          丙、送野战军的鞋袜、子弹带正在购办中。

          二十五日二十四时

          -------------------------

          这样情况下,中央才在27日电报同意西路军东进,但里面话可是活的,“开始西进的时机及如何作战,由你们依情况决定。”

          通宝推:王树,非吾有,
          • 家园 哈哈,老广的话太损了~

            共产党员坚决服从命令,只要满足下列条件。

            提完条件还不忘请示。

            首先第一条接受任务,态度多好,堪称楷模。

            变天之后,一定要少不了你的十字架火刑柱最好是用乃家写的种种不合鞋的文字当柴火!

        • 家园 自主选择——时机!

          他们的选择是:即刻西进。

          快倒是快,一到高台,前头就是“穷十八站”,想快也快不了了!

          于是站下来,这下,比在甘凉上还要麻烦。

          • 家园 高台停止西进是为什么?

            是进不动了?还是有命令?

            • 家园 进不动了。

              太祖在11月18日就告诉西路军“肃州到安西,人烟有八天坏路稀少,安西亦荒僻,将来只能去一部。安西、哈密间是一千五百里沙漠地,绝无人房,货物要用汽车送,正办交涉中。”

              西路军到了高台,1月4日才恍然大悟的发现,高台“以上则甚荒凉,据点少且远,正值天寒”。

              1月2日占领高台后还得意满满,1月4日就遭遇空前困难,但筹粮没问题,1月6日就说缺粮。

              • 家园 当时包括肃州在内的以西地区,人口不超过10万。

                安西、肃北、阿克塞,每县就几千人口,县城也就几百千把人。

                敦煌稍多也就万把人吧。

                玉门关、嘉裕关,各自人口不超两万。

                肃州也就三万多吧!

                这些地方,人口都不集中,散布得极宽广,密度很小。

                晋帅想没想过,真要是早早到了这边厢,吃什么喝什么?他们在甘凉线都觉得不可能建立根据地,集中兵力,到这儿只能更困难!

                还取得武器回师横扫而东进?

                呵呵……

            • 家园 后面要谈——但上面已有简答!
    • 家园 有没有地图啊

      光看文字有点晕啊。

      另外,看现在地图,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新疆哈密

      都在中国境内,离边境好几百公里呢,离着中共所在地也远,

      路也差,而且当时看着也不中共控制中,在共产国际为什么

      能把物资放那?是呼悠中共,还是当时地址和边境和现在不

      同?

      • 家园 稍后绘制……

        物资倒不是忽作悠是真给,当然只能先运至边境,再通商业中介转运进中国。

        定远营今为阿拉善左旗旗治所巴彦浩特镇,其实离银川很近。

        哈密不用说了吧?

        共产国际关于援助中国红军军火物资的决定

        (1936年9月11日)

          ⑴同意中国红军的行动计划,即占领宁夏的部分地区和甘肃西部,同时明确指出中国红军不得继续向新疆方向推进,否则红军便有可能脱离中国的主要地区。

          ⑵提前决定在中国红军攻占宁夏地区后提供1.5万~2万支步枪、8门火炮、10门迫击炮和相应数量的外国制式的弹药。武器将于1936年12月集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边境,将通过知名的乌拉圭洋行售出。为运进宁夏作准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