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天真时代笔记之杰克伦敦的东亚之行(完):中国人,日本人, -- 酥油茶

共:💬26 🌺2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中国人反向演变西方人思想的时代估计不远了

      在中国人想明白中华文化是什么,中国价值观是什么以后,用这种价值观对西方进行反向演变和反向文化攻势估计也就快了。

      中国人理解西方人的思维逻辑不难,而西方理解中国,就难了。自古登堡1450年左右发明使用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以来,拼音文字的优势大大发挥,马丁路德的95行长诗在活字印刷的支持下掀开了思想解放的大幕。而中国方块字字数过多,除非印刷量极大,否则雕版印刷远优于活字印刷。(拼音文字活字如果26个字母,一个字母100个,准备2600个就够了,一个想推销自己学说的人,很容易实现批量印刷。而汉字上万个字,活字要准备10万个以上,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古登堡之后,活字印刷创造的知识传播有利条件,打破了教会的思想禁锢,才有了达芬奇,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灿烂巨星。而同时代的中国,雕版印刷的为主的知识传播方式是不可能和拼音文字成本低廉的金属活字印刷竞争的,处于下风就不奇怪了。

      拼音文字活字印刷的巨大优势维持了500余年,直到信息时代到来,汉字的春天才重新到来。轩辕黄帝让仓颉创造的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方块汉字,借助于信息技术使得汉字的传播不在处于拼音文字下风。而汉语面向对象般的抽象,继承,多态等特点,在应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优势开始展现。

      在网络平台上,我个人认为汉字效率远优于拼音文字。不依赖读音,中国人无论身在地球何地,照样可以顺利诵读数千年前的《诗经》,《尚书》。汉语不存在不停新造词的问题,当一个工程师需要了解某个领域未知的知识时,他不需要先学习一大堆这个学科的专业名词。

      网络时代汉字的优势时代,应该才刚刚开始。

      通宝推:怪味可乐,
      • 家园 汉语存在新造词语的问题,但不用新造字

        现在汉语里也有层出不穷的新造词汇,这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汉语的优势在于不会有新字,而普通人根据组合词汇的字义基本上就可以理解这个词汇,除非造词的人有意故弄悬殊。当一个使用汉语的工程师需要了解某个领域未知的知识时,他需要先了解这个学科的专业名词的含义,但不用学习这些名词发音和写法。

      • 家园 这个视角不错

        用活字印刷的成本高低解释西方的科技大发展。

        不过我觉着拼音文字和汉字还是各有千秋。《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那篇文章我看过,有几个地方不是太同意。比如他举例月份的不同说法说明汉语有继承性。这只是说明古代造词的中国人比当时的西方人要高明。但是在现在,这些词已经变成最基本的词汇,只能说西方语言的类库要比汉语类库要大一些。另外英语还有一些用法汉语也没有,比如civilization是文明,civilize汉语里好像就没有对应的词(使……归化?)。再比如“词组都是对汉字的完美继承,而英语则毫无瓜葛”,作者举了几个例如飞机、工人这样的例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词汇根本没有什么障碍。但是DNA/CPU之类,反而因为简单而得以广泛应用。对老百姓来说,他根本不需要知道什么叫核糖核酸,还为什么会脱氧,他只需要知道DNA大体是个什么东西就可以了。中文这方面做得就差一些。汉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家园 civilize这种词,在汉语中有相应的用法,就是使动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也偶尔见到,现代常见的是“名词+化”的用法。比如说农业现代化,古人估计要说“现代农业”

          我知道名词(形容词等等)的动词化还有为动、意动。至于我不知道的,就不了解有多少了。

        • 家园 civilize,中文应该是教化
          • 家园 对,教化比较合适

            我原文的意思倒不是这个词在汉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词,而是说文明和教化这两个词还是离得比较远,比如没有文明化这种用法。

        • 家园 我还真没怎么看那篇文章

          链接出处 这是我当初分析汉语起源和拼音文字关系时候写的。实际上,拼音文字的仓颉在那?这个问题就能反映很多东西。文字产生必有一个过程,而人类应该对这个过程有所记忆。中国文化里,伏羲氏开始结绳,始作八卦,后来轩辕黄帝命令仓颉造字,以代替结绳。拼音文字体系里,貌似还没有这种记忆。

          我个人感觉,拼音文字和汉字比类库是不可能的。汉字是几千个字,以字为基础。每个字是一个类库,而英语的拼音文字是无法设置这么强大的类库的。微软当初也搞了DNA开发体系,如果没有上下文,和生物的DNA就会混淆,而汉语用基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设想一个场景,某个生物系学生。导师要做小白鼠实验,小白鼠不够,而导师的鼠标也坏了。导师让他去买个2个白鼠,1个鼠标。如果表达不好,那个mouse是那个mouse,可就不好说了。

          一个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人,看到主板,键盘,鼠标,内存条,显示器,他也能猜个8,9不离10.因为板,盘,标,条,器,这些都是类库一样的东西,已经大致定住了这是个什么东西。而拼音文字的人,main-board,key-board,mouse,memory,monitor,单独放出来,可就不一定知道是什么了。mouse是不是老鼠?key-board是插钥匙的板子行不行?

          再举一个例子,2军作战。班长让士兵a火速去某地repair the tank,结果他到了一看,有一辆油罐车,一辆坦克车。那他修那个?都是tank.

          floppy-disk,hard-disk, 实际上已经是英语里比较少见的造词模式了。CDROM,DVDRAM一类,英语就造不了。而汉语,一个光驱,就解决了。u-disk, 汉语也可以用闪存盘来定义。汉语只需要把握住某个东西的特质,就可以轻松的用既有汉字组合出大家都容易理解的新词,而英语,则未必。

          而跨专业阅读,快速掌握某个领域的特定知识。英语记忆大量专业单词少不了的,而汉语,一个初中生,也会根据内存条,记忆体后边的条,体,大致猜出是个什么东西,不会把计算机上的memory 和大脑的memory混淆。

          • 家园 你的那篇大作我拜读过

            写得很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想比如tank是坦克还是油罐车应该是有他们的解决方法吧,否则美国人的生活还不天下大乱了?还有基因,这个词本来就是gene翻译过来的,这个词也不复杂,为什么美国人平时还是说DNA呢?就说明这俩词其实不完全是一个东西,而汉语里的确没有可以和DNA对应的比较简单好记的词。

            还有,我觉着有一些英语的混乱是由于他们的先行优势带来的副产品。比如mouse,memory这些东西在刚出来的时候,发明者随便就起了个名字,但是翻译的时候估计就会有考虑。这个只能说是汉语的后发优势。包括他们把美洲土著叫做印度人,孔子不就办过把现在看来估计是恐龙化石的头骨当作共工还是谁的头骨的事吗?如果当年地理大发现是中国人搞出来的,说不定长颈鹿现在还叫麒麟呢。

            汉语本身性能好或不好,就在这里,不移不易。它在牛逼也是老祖宗聪明,当代人还是多想想怎么给他增添点新的内涵才是真的。只能造出什么给力神马之类的词只能让汉语越来越怪异而已。

            • 家园 是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使用文字的人

              不过老大也不必这么小瞧这些流行的东西。韩国人觊觎中国东北,但韩国的艺人们却不敢说出来。韩国艺人现在都要学汉语,唱汉语歌,来中国挣钱,自然就不能说让中国金主不爱听的话。

              实际上,对岸的周杰伦的《青花瓷》,《本草纲目》和SHE的《中国话》等歌曲,也在反应这个大趋势。从长远来说,如果全世界人民包括米帝人民都是看超女或者看着喜羊羊长大,那么中国的文化霸权,才是真的做成了。

              • 家园 别别,折杀我了,我可不敢称什么老大

                我是从老乡你的文章里学了不少东西,其实该我叫你个老师儿。

                可能我观念还是比较守旧,我还是觉得流行的东西只能说容易拉近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恐怕离文化霸权还有距离,也很难给中国带来实际的好处。只有实际的科技教育的进步才能带来文化霸权。当顶级科研杂志都是用中文书写,当北大清华拥有哈佛耶鲁那样的声名,当全世界的精英都以会说汉语为骄傲,才谈得上文化霸权。现在毫无疑问英语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压倒性的优势。汉语任重道远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