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书柜我的书 -- 子奉不语

共:💬28 🌺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书柜我的书

    这文写了,发不发俺可犹豫着呢,河里水深俺知道,真是到这才晓得书读得少,是真太少!而且写了还不知道该发哪?说是“文化百家”吧,我仔细看了看,(俺这篇东西^-^)一点文化没有;说是“龙门客栈”吧,那儿正盛世大联欢,河民齐拜年呢。好像也不合适。最后俺也拍二两酒,壮着胆子就发在“文化百家”吧,各位大人觉着不合适,您移动移动?

    我的书柜我的书

    年少时也作过坐拥书城的梦,梦的起源,我想肇始于我房里的书柜。

    这书柜说起来比我年长,是我老爹结婚时亲手打的。老爹要是生在美国,估计会成为一个DIY 的牛人,结婚时亲手打了书柜、五屉柜、书桌、餐桌,还做了几把椅子。要是有一地,他能搭个房子起来,这可不是吹牛,现在家里还有全套的木工和泥瓦工的工具呢。

    书柜有快2 米高,上面是三层的书架放些常看的书,中间有两个抽屉搁些小什物,下面是对开门的柜子放些没工夫看的书,马克思选集什么的。书架上本来还有玻璃,被我小时候练小李飞刀给打碎了,老爹当年报以老拳,但一直没装。

    要说书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听河里的大佬说,汉朝的时候有人还专门写了本书,就是专门教大官放书的。我还记得当年这书柜归老爹时,他是第一层放马克思选集、毛泽东选集、列宁哲学笔记和辞典什么的,中间放文学类的书,下面比较高,放他订阅的小说月报、当代、十月等杂志。我怀疑老爹当年是不是想当公务员,因为哲学类的书比较多,我甚至还发现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样的文件汇编。那时候政企不分,要说当个小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可惜随着在企业中职务越来越高,"总"起来以后,他就没有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了。这书柜我也当仁不让地接收过来了。

    接收过来后就要去芜存菁,其实老爹的书我大都看过,这得益于他的法西斯教育,从小就门一反锁,自己上班去也!我除了每天按时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就只有看他的书了。还好老爹根红苗正,书柜里没有什么反党反社会的毒草,我年幼的纯洁没被玷污。当然后来发现过《玉蒲团》,我老实不客气的自己性教育了一把。其实老爹也偷看过我买的《金瓶梅》,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马恩列毛的选集是首先被请下来的,我尝试看过,还没看2 页就立马歇菜,后来有人建议我到党校读研究生,我是坚决反对的,被这个"党"字搞怕了。辞典我家有很多,什么《社会科学辞典》、《法学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等等,都是砸得死人的砖头,让我搞不懂的是居然还有《简明地理辞典》,真不知道他当年准备干什么?我看了看出版日期,90年代以前的统统淘汰,居然这样一搞没剩下几本,可见老爹"堕落"得多么厉害。留下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本来是想留《辞源》充充门面的,看了看厚度,还是算了。那本《简明地理辞典》,想了想,还是留下了,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老爹送给我的礼物。小时候他没让我学学钢琴、口琴、小提琴什么的,大手一挥,让我背唐诗,估计是这便宜。据说当年我最高纪录是背诗达到一千首!据我老妈说。现在是一首都记不得了。但喜欢读诗的习惯是延续下来,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老爹就送给我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在我没书看的时候,自己就翻一下,书套基本摩破了,露出里面的书脊。虽然听说郑渊洁给他儿子的生日礼物是保险套,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礼物。

    顺便说一下,去年我又买了《宋词鉴赏辞典》和《古文鉴赏辞典》,它们现在正静静地站在《唐诗鉴赏辞典》的旁边。

    好像每家都会有四大名著,我家也有。三国和水浒被看过多次,以致都散了架,请下来。也想再买一套,可总没看见好的版,原来的版本好,特别是三国,人名和地名下面都划了线,再有,就是现在的书也太他妈贵了!所以也就没买了。

    曾经有过《红楼梦》,是我自己买的,老爹不喜欢红楼梦,其实我也不喜欢,好几次下决心看,都是到警幻仙子那打住了。所以《红楼梦》后来送人了。《西游记》我是没有的,因为看过电视剧,就不想买了。我倒是有《金瓶梅》,是我高中时花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买的,当然是足本,而且是香港出版的,竖排的繁体字,还带插图!别人都在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我在拿着尺子看黄色出版物,也难怪高考考不好了,谁叫高考不考这呢。

    说句公道话,金瓶梅的性描写并不多,远远赶不上同时期的《玉蒲团》、《灯草和尚》什么的,但写得真好!肉戏里面每个人都跃然纸上,让人看得欲罢不能,绝对好看,起码比《红楼梦》好看。

    再就是三言、二拍。三言还有两套,老爹买的那一套是删本,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全部用圈圈代替,我一怒之下买了套足本。其实三言的肉戏就更少了,不过《金海陵纵欲亡身》还不错,不过有人考证说不是冯梦龙老先生写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文选。这些书加起来能够摆满一排书架。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看过多次。其实我很多名著都没看过,但能吹两句牛,就是因为这几套文学史和文选的缘故。不过这几套书也太老了点,左的思想严重,套用河里高人的话,凡是被周树人先生骂过的,凡是跟蒋中正先生跑路的,统统不介绍!搞得我原来连张爱玲是谁都不知道。

    《论法的精神》、《法律与革命》,这几套书我看到就脸红。都是自己一时冲动买的,买了又不看,充充门面吧!

    《全球通史》、《中国人史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史记》、《国史大纲》,这几本都是历史书。我是从高中开始喜欢历史的,那时的历史老师也是班主任,对我很好,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上山上山爱》、《只爱一点点》,其实我原来还有一套友谊出版社的《李敖文选》,四卷本的,借给一个损友搞不见了,这个王八蛋还矢口否认!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我因为借给人而遗失的书太多了,偏偏这些家伙现在还和我在一起玩,三不五时还会聚在一起喝酒,在这里鄙视一下他们。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个女孩子送的。如果说有个不谈爱情的红颜知己,那就是她了,可见男女之间是可以有纯洁的友谊的,现在她在遥远的南方给小日本打工,居然还已经升为了小头目,希望她下次送点日本电器我。

    《挪威的森林》,也是一个女孩子送的,她现在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了,当然我还记得她家的电话,不过我是不会再打了。

    读大学时万分英明的老爹在我家附近为我买了套房子,要再晚两年,他们可要举债了。新房子我什么都不管,书架是一定要的。可这几年我好像没怎么买书了。

    正在满头大汗搬着书呢,老爹进来了,"呦,清书呢!暗楼上还有几个大箱子,你也清清。"

    我昏!

    • 家园 你中学时零花不少啊。

      我93年买的《金瓶梅》,太平书局影印版,六册400多,我当年的工资算非常高的,都得咬咬后槽牙。你一小屁孩子你每月得拿多少零花啊?

    • 家园 子奉兄好

      看您提到了几套鉴赏辞典,呵呵,兄弟从前也有,小时候也看,不过现在我是很痛恨这些辞典的。尤其是诗词古文的鉴赏辞典,一来是选家的眼光有问题,不如直接读前人作品来的自由,爱看谁看谁。二来呢,选家长篇大论的“鉴赏”啊“解析”啊,其实原诗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字,愣能鉴赏出成千上万字来,国计民生,上纲上线。这个我是不太喜欢的。辞典鉴赏看多了,容易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反为不美。

      • 家园 看起来还累哦

        鉴赏的文字多可不说,还有很多成语和生僻字呢!俺还得在旁边放一本字典,心里直打鼓,说俺怎么这么多字不认识呢。

        不过有一点好处,俺自打读大学开始,就没怎么看书了,要看也是些实用书和快餐书,几本鉴赏毕竟将资料做了和汇总,看起来方便不是么?

        您在司礼监工作,鉴赏当然也就不适合您了。你我非观点不同,实乃层次不同也,呵呵。

    • 家园 呵呵........

      "说是“文化百家”吧,我仔细看了看,一点文化没有"

      解释一下.

      • 家园 介个,介个,俺都快哭出来了。

        您可是运笔如刀啊,投枪匕首似的朝俺来了,我躲!

        笔误、笔误。河里高人太多了,发帖子之前俺都很慎重,特别像文化啊、青史啊什么的,不敢乱发。要不然板砖把我拍死了事小,俺一想不开抹了脖子,这世上的姑娘们还不得伤心啊,才说“好男人都死到河里来了呢”。

    • 家园 你老兄真是家学渊博,早年间家父弄本《废都》还不让我看

      整天藏这掖着,最终还是让我偷偷翻出来。虽然我肚子里墨水一直不长进,但还是要说,《废都》是本彻彻底底的烂书!从头到尾一股子泥腿子脚丫子味儿。

      说起书柜,我也是子承父业。小时候总是囫囵吞枣的看那些《苦菜花》《红旗谱》《保卫延安》,不是它们有多好,实在是不敢读马列。等到看到了金庸才幡然悔悟原来老父收集的都是烂书。赚工资后,一古脑把这些定义为“宣传品”扔进阁楼,自己喜好的书渐渐占据了主要位置。记得家父每次来我的书橱前都摇头哀叹,睃摩半天,直到找本书名不那么激进的才拂袖而去。

      呵呵,等自己孩子长大了,恐怕我这些书也保不住了吧。他们那一代会看什么呢?

    • 家园 老爸的书

      老爸是教中学语文的。当年老爸上北大,肺病休学,没读下去(肺病疗养时泡上了同在疗养肺病的老妈,这才有了我,这是后话了),家里弟妹多,就去教书帮着养家了。

      老爸嗜好买书。家里房子小,只有一个竹书架,堆满那是自然的,缝里都塞满了书,顶上再堆两层,实际上都是塞得实实在在的书在支承重量,竹书架已经被架空了。最病态的是,床底下、凳子底下,都塞满了书。后来买了大衣柜,衣柜顶上也堆几层书。前连年回家,走廊里也堆书,走路得侧身走。吃饭桌底下也堆书,脚得收起来坐。

      老爸喜欢文学评论、文字学、美术、历史和杂文,但他被文这一行搞怕了,铁了心要我学理工,所以他的书我读的不多。记得读过丹纳的《艺术哲学》、《傅雷家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还有文革前老的《世界文学》,一大摞,印象最深的,是茨威格的《一个女人的24小时》、梅里美的《唐璜》、斯当达的《法尼娜?法尼尼》。

      老爸的书虽多,但他哪一本书在哪里记得清清楚楚,问起来,他就会说,哦,那在床底下右面那一堆里,你要帮我把床抬一下,然后老鼠搬家一样折腾20分钟后,要找的书果然出现,绝得很。

      老爸买书是嗜好,但买来了又不都看。还有一个怪习惯,喜欢在书上用红钢笔划道道,写注解、评语,大概语文老师当惯了,不批注几句不舒服。我以前老气他,说他买了书往那里一堆,是对书最大的糟蹋,把他气得够呛。现在想想,唉,人的嗜好有各种各样,买书还算是好的嗜好呢。

      老爸今年70了,遥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书源广进。

      • 家园 胡说一通致晨枫

        你描写的你老爸,年龄和做派都与我很相似――多有得罪,竟然把老朽于您的老爸相提并论,这里是专指年龄和做派而已――前几年给我老伴咒得不敢掏腰包了。她毫不忌讳地说,你都到这把年纪了还买那麽多书干什麽,待你进火葬场的时候一起烧给你吧。想想也有道理,何苦呢,于是收了手。这两年单位所在的大院过道上有好几拨卖盗版书的年轻人,这下可好,我和他们交上朋友,看到自己爱看的书又掏起了腰包。有一次一口气买了《古典禁毁小说精华》一套16本,只是重新装订好之后(我的恶习:买回的新书都要自己动手重新装订过,怕它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散了架),至今还没有看它。因为不断有感兴趣的新书买了回来。买了书还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回家。我最得意的是买了好几套大型的工具书,例如1979――1999年版的《辞海》、1978年修订版《辞源》和13册一套的《汉语大词典》,这些书给我的帮助不小。可惜家里后继无人呐

      • 家园 也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俺爸也反对我读文科,可俺的数学太差了

        有次冬天,在大学里看见一对老人搬家,推着个翻斗车(装水泥的那种),里面全是书,心里感动得不行,心想,这就是幸福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