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M2与通胀 -- MRandson

共:💬103 🌺433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你是被楼主绕糊涂了

                  再用M2除以实际GDP得到P,这个说法是错的

                  这是楼主说的,可不是我说的.

                  • 家园 所以我说楼主论述有不严格的地方。

                    但这个不严格的地方影响不大。

                    就像我上一层楼说的,“在数学上可以把1/V看成P的系数”,所以可以说M/T得出的是P再乘上一个系数。

                    在这个系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V经常是比较稳定的),基本没影响;V什么时候会变、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这就是大课题了。

            • 家园 老兄你错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单位是相同的

              实际GDP的意思是,把价格水平固定在某一基准年份的价格水平上计算出来的GDP。例如某个经济体去年和今年都生产了100个面包,而面包的单价从1元上升到了1.5元,那么名义GDP从100元增长到了150元,而今年的以去年为基准的实际GDP是100元,通过实际GDP可以看出产量没有增加的事实。但是无论如何,名义GDP和实际GDP具有相同的单位,两者可以比较;前者除以后者叫做GDP平减指数,就是物价变化的指数。

              • 家园 这个您有误解,单位是不同的

                您可以看看美国的国民收入数据,非常详尽。

                名义GDP的单位是当期美元。实际GDP的单位是基期美元,目前的基期好像是2000或05年的。

                当期美元和基期美元的经济含义是不同的。

                • 家园 基期美元在概念上就是个实际量

                  基期美元在概念上就是个实际量、代表实际产出,而不是名义量,虽然看起来它也是个货币符号。

                  为什么要用基期美元来代表实际产出?因为实际产品的单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所以只好用基期美元作为所有产品的统一单位。

                  所以说基期美元和现期美元(名义量)的经济含义不同。因此,实际GDP和名义GDP的经济含义也就不同。

          • 家园 我早就说了无数遍了

            费雪方程中的T是无关物价水平的,而GDP中肯定是包含物价水平的;如果把GDP扣除物价水平再除的话,既然知道了物价水平你再除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不过有些人就是执迷不悟。叹息。。。

    • 家园 实在有点搞不明白了

      老广的闲谈GDP系列在那里摆着呢,我朝GDP统计被低估或者统计的不准确都快成共识了吧。M2是央行的账本,这个数字可以统计的相对精确的多。

      大家在这里针对M2/GDP争个啥?

    • 家园 好像有个默认前提

      好像有个默认前提,78年m2是合适的。我觉得78年的m2显然少了,造成流通不畅。

    • 家园 有一篇reference可能有帮助

      Chow, G.C. and Y. Shen(2005) "Money, price level and output in the Chinese Macro-economy", 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2, 91-111.

      看看最近几年有没有拐点吧。

      根据1952-2002 数据

      log(P)=-0.7127+0.3738log(M2/Y), R-square=0.9639

      ^log(P)=-0.00017+0.155^log(M2/Y)+0.525^log(P-1)-0.1575ut-1 R-squre=0.6558

      note:^ is delta.

      2001 年加入WTO,进出口和外汇储备有一个转折性的增长。

    • 家园 你应该对你为什么选取78年这个时间点

      进行说明,78年是计划经济模式,而现在基本是市场经济模式,那么费雪方程式的参数是否能保持不变呢?

      你这样估算的结果,肯定会产生设定不同的基准年后结果的迥然不同。

    • 家园 不基于有效供给的才是多发,具体数字并不一定。

      很难说多发了多少货币。但从道理上讲,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不太可能有有效供给:

      一是发给政府,用来弥补赤字,如果纯粹是胡吃海喝了,或者不能在合理的时间限度内形成有效供给,定然造成通胀,这就是为什么管不住财政就管不住货币。

      二是发给非生产性资产的买方,例如近年来的贷款买房。实际上所有收益于此的各环节,并未提供足够的有效供给。

      基于有效供给的,就不是多发,至于具体的系数,是不恒定的,因为交易复杂程度在增加,棉花直接自家做衣服,根本用不着货币交易,棉花卖给供销社做衣服再流通最后卖出去,同一个棉花的价值要交易多次,肯定用的货币要多得多,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肯定是放慢的。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放慢,这是很大的因素。

      当然不一定一直放慢,所以说不一定。

    • 家园 谈超发之前大家来说说天朝的经济”应该“需要多少货币呢?

      实际上这个“应该”的数字谁也说不出来。

      货币超发量 = 货币已发行量 - 货币“应该”发行量

      如果这个“应该”的量算不出来,谈论“超发”有什么意义呢?

      谁能说出天朝的经济“应该”发多少货币?

      老美都说不出自己应该发多少货币才合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