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1980年代一个河北纺织工厂的纪录片(加拿大 -- 酥油茶

共:💬16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

      生产方式落后了,产品肯定卖不出去的。中国纺织厂关门的原因是经营方式太落后,无法和生产先进的日本德国来竞争。

      其实说白了,国人不思进去,引进苏联的之后更新就木有多少自我发展和更新,更无从跟日本德国竞争。关门是迟到的事情。

      不是光光人变的自私了。

    • 家园 我家离这个厂很近

      父母也是纺织口的。我要把这个发给他们。

      人生初始的记忆又被激活。玩具,保健操,窗外的白杨树,河北乡音,大师傅手里当当响的擀面杖,‘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夏日凉爽而黑暗的自行车棚,尤其是幼儿园午饭后强制的午休(我经常睡不着,老师一来就装,然后在威严盯视下绷不住就笑了),太亲切了。

      片中两个刚进厂的小姑娘根本想不到到巨大的变化即将开始:厂长承包,绩效工资,三产,砸铁饭碗,下岗,买断工龄,改制上市,他们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如今他们已经50岁了。计划经济下的新兴工业城市停滞不前,而南方一个小渔村即将破茧而出,中国也随之腾飞而起。这个片子让我在万里之外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两个人就像在股市主升浪前空仓,但他们毫无感觉,直觉上将来他们应会像过去二十年一样结婚,生子,退休。他们中途是否加仓了?如果我们再过三十年回头看现在的自己,会不会说在板块轮动时踏错位置?

      如果他们没做改变,下面不是很新的新闻可能就是他们的现状。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7179807.html

      • 家园 你在棉二?家属院现在都变成东尚国际摩尔了

        不过周围现在很漂亮了。

        比俺们那边漂亮多了,俺们家周围除了三鹿集团总部,就是三鹿家属院(不过俺们家可跟三鹿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 家园 对,就是棉二

          石家庄最主要的工业就是棉纺和制药。我印象里大型国有棉纺厂有棉一到棉七,以前太行山沟里还有一些。制药就是华北药厂。都是前苏联五十年代的项目。改开以来,这些支柱全都风光不再,石家庄在全国的排名也直线下滑,貌似现在也没找清定位。我的大部分高中同学,不少初中同学,还有班主任,直奔北京,作了北漂。以片中的厂办社会对比现在的社会关系,河中政经类的老大完全可以案例分析一下我们过去三十年走的道路。如果有类似的农村的纪录片就更好了。喜欢穿越的可以穿越成总设计师试试,我觉得比穿越回汉唐更有感觉和收获。

    • 家园 很小的时候随老爸去过一次工厂

      工厂就在老上海的市区里,所以厂区比较拥挤,感觉也很灰暗。没有进车间,但是车间里隆隆的机器声还是震耳欲聋。

    • 家园 谢谢飞天鸭,太有亲切感了

      老山当年在上棉4厂混迹,经历跟这影片里面一样一样地。影片开头那织布机,老山可是能完全拆开再装起来地,当然是4人一组。老山不先进,照片从来没进过那墙上的照片框。只是在77年底名字有幸进入喜报栏,还是红底金字,呵呵。有空倒是可以把从棉花到布匹的全部工序八一八。

      不过棉纺厂的一线女工在那时代可是有名的苦活,每天要走平均30华里,人人都有下肢静脉曲张的问题。能坐进检验工的位置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跟车间主任有一腿。要说潜规则,从来就有,连那个时代都不例外。

    • 家园 这个真是纪录片?摆拍姿态太明显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