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月满夏河 说说几本历史书 -- 玉垒关2

共:💬11 🌺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明月满夏河 说说几本历史书

    前不久读了几本历史书。分别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蒙曼的“说唐”,还有名不经传的夏何的“平凡的帝王”。

    蒙曼是历史学博士。而我查了一下当年明月和夏河,都是玩票性质的。这三本书都以轻松幽默的语调说正史。同样引人入胜,却又各自不同。

    先说蒙曼的说唐,蒙曼上过百家讲坛。她以帝王及其家事为主线。有时笔触也延伸到朝堂之上,比如她写到了玄宗时期的历任宰相的更迭。权力转换,不过在帝王的一念之间。抽丝剥茧,一丝不乱。心思算计,宫廷斗争,严谨又不乏味。其精彩程度优胜这些年流行的港台宫廷戏。

    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则视角旷阔。其笔触从庙堂之上到江湖之远。从修身治国,再到天下兴亡。

    同样写斗争。明月的视野远越过了"宫廷"。大处看有盘根错节的势力,有权利利益的各种制衡。与此同时,明月也尝试分析那些风云人物在责任和欲望,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取舍得失。

    明月的历史人物是多个层次的。宦海中有孤傲不知道变通的海瑞,杨继盛之类的,他们舍身取义,百折不屈。也有如徐阶,张居正这样的,他们是政治斗争的高手,在权术和欲望的纠结中,他们伸缩自如,口蜜腹剑,落井下石,无所不为。然而,同时他们也是力挽狂澜,匡时济世的俊杰。他们的个人欲望,始终没有高于其了然于胸的责任和担当。

    一边读这书,一边就会想,这两种人熟高孰低呢?思索见,却看到明月已经大声喊出来,这两种人,都是民族的脊梁。

    明月的笔下的远不仅仅“帝王将相”,更有“文治武功”。

    时而我们跟从大明的将士们北拒鞑靼南抗倭寇,时而我们随着王阳明徘徊在知与行,理和欲之间纠结,时而我们又在郑和的船队上感受泱泱气度。

    最后,明月以徐霞客的生平作为结尾。用以明志,恰如其分。最近我也看曹操出土,看赵姨娘风云。看得不亦乐乎。然而还好,一片浮躁之中,也有明朝这些事这样一大批的中流砥柱。

    最后想说说夏河的“平凡的帝王”,相比之下只是小文,只有短短八篇文章。读完之后,却让我惊讶,原来读历史还有这个角度。通篇讲的是“无为而治”。本来想评论一下。然而,还是引用孔子见老子的一段话大概能够形容我读“平凡的帝王”时候的感觉。就是,“鸟兽虫鱼皆可知。龙不可知。”

    看完蒙曼的“说唐”,看到的是一个文从字顺的历史学博士。透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看到了“儒”。看夏河,就会看到“庄老”。

    据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反过来说也是一样。那么近些年这股历史热就事出 有因。而这些勤奋的历史写手们,正好让我们大开眼界。不亦乐乎?

    有人说,他们都够不上历史书的资格。对我来说,已经是了。

    夏河 平凡的帝王:

    外链出处

    通宝推:小楼飘香,山有木兮,dahuang,
    • 家园 只看过明月的 决定把另外两部看看

      只看过明月的 当年是追着看他的blog看的

      决定把另外两部看看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话说小楼没怎么读正经的史书(在看《资治通鉴》)

      基本上都是通过小说啊故事电视电影之类了解到史学知识的!

      感谢金庸,感谢《读者》、感谢cctv6!

    • 家园 过来拉人了

      这么好的书评,怎么不加入我们的读书俱乐部呢?

      水风:【呼吁】我们成立一个读书者俱乐部吧

      • 家园 啊?

        谢谢鼓励,

        目前我已经参加了个读书会了。而且,还极少参加活动。总觉得有些愧疚感。如果再参加一个,估计还是很少参加活动。

        等过了这段时间吧?

    • 家园 接着!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 家园 史书,如果是后人著的,多古为今用。只有同时代著的,

      才更能还原事实。

      古为今用,说的好听是借鉴历史,说的不好听是贩卖私货。

      根据上面的说法,这三本都是古为今用的历史书。

      如果真的能为今用,就是好书。如果道理一堆,现实中一用就悲剧了的,也就是自己写着好玩。

      • 家园 一切史都是当代史

        不知道听谁说的了……

      • 家园 就是当时作的。

        更是为当时服务的。

        为什么不可以古为今用?

        历史就是个维吾尔族的小姑娘,怎么装扮都可以。。。。。。

        • 家园 当然可以。我原文并没有说不可以啊,

          只是说更接近事实。

          这么说是因为在西西河看到有关文革,有关三年自然灾害,有关抗日的话题,如果这些话题50年后再讨论,一定和现在得出的“事件”和看法不同,现在很多当事人还活着呢,想颠倒黑白没那么容易。

          • 家园 历史这个东西

            有时候隔远了,更容易看清楚来龙去脉。

            所以,才有那么多后写历史的。

            • 家园 来龙去脉主要是指发生的根源这部分吧?

              你的意思是说当时不容易看到来龙去脉,也就是说做为当事的领导层真的不知道现实情况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吗?如果我们随便分析几个实例,好像一般不能支持这种判断。倒是后世的眼光,很难搜集全当时发生的事实,放眼近现代中国历史(书)比比皆是,或者以后世的道理来解释前朝历史而鲜有仔细考察(道理)其适用条件的。故谓古为今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