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无奈的穷国——经济真相系列 -- 土拨鼠yuanap

共:💬6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商榷】无奈的穷国——经济真相系列

    说的有点道理;中国要走出这个怪圈,只能成为大投资人,大富翁才行

    要不然,就是打工的命。

    郎教授所谈的6+1,也就是说明投资者与打工者的利润分配关系

    这就是newniu在newsmth的这个帖子的主旨:无奈的穷国——经济真相系列

    从前有穷人与富人在一起生意。前者有体力与后者有知识,要想做成生意,谁也离不开谁。现在穷人与富人开始讨论赚钱后如何分配。“九一分成,你爱干不干”,富人直接说。许多人认为这不合理,但富人不这样想。一元钱表面上相同,而从边际理论可知穷人手里的一元钱与富人的一元钱并不相同,前者的感觉价值远远大于后者。富人因此认为两人分配利润的基础是效应,他的九元与穷哥们的一元,感觉价值相同,所以要九一分成。

    当考虑到上面的问题,那么想象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穷国与富国做生意时,利润只能是九一分成。美国与中国人做生意,只有在保证九一分成的前提下,他们才会来。郎咸平没有看到这一点,只能在那里喊着要公平。喊了这么多年,结果还是九一分成,并没有改变。

    富国掠夺穷国资源时,采用的手法与之类似。有资源的穷国如果不能调整结构,不得不依赖卖资源时,只有富国能赚其中的9分时,他们才干。这资源价格能上去吗?

    这大概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幸福感基数不同所致吧

    一个基层员工,工资1000元;公司给他涨500元,这下上涨了50%,好幸福!!!

    一个中高层领导(总监之类。。。),月薪5万元(年薪60万应该很普通吧),公司给他涨工资(包括期权之类的折算)5000元,才上涨10%,这个无所谓啊。。。

    但500《相对于》5000,就是1:10的关系

    对应于国家,产业,外资等等,一目了然,如果外资、富人、投资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利润,那他是不会来的;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即使利润在富人与穷人之间均分,但考虑到富人的人口基数只是穷人的零头;大概也就是100~1000人中有一个富人吧,这样,一个(家)富人占有这笔利润的50%,50元,穷人们平分剩下的50元,假设一个(家)穷人只得到1元。

    那这个比例就是1:50

    这就是穷人、穷国的命运。

    中国的稀土价格估计也走不出这个圈子

    另外如澳大利亚的铁矿,世界矿企在澳大利亚赚取的超额利润,澳大利亚人只能多挣点工资,但这也抬高本国本身的物价水平。当然,如果你持有力拓、必和必拓之类的大量股份,那你就是富人了,脱离了穷人的层面,享受的幸福层次也就达到了力拓的水平啦。

    这大概也是陆克文叫嚣收矿产税时,立马被降级为“外长”的原因了。

    • 家园 “劳动创造价值”

      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资本、地租、剩余价值、价值

      根源是一句话:“劳动创造价值”。

      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制造业强国的阶段。而所有经历了制造业强国阶段的国家无一例外成为了发达国家,即使曾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战争/金融风暴)。

      中国人口太多了,国内的经济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情况肯定会复杂很多。

      穷国的资源和劳动力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只能得到1分的财富。唯一的办法是获得垄断的力量,并利用之——科技。韩国、日本、台湾的富裕不是依靠资源和便宜劳动力,而是依靠门槛很高的技术。

      中国未来就看这个了,如果我们获得的外汇不是用于促进国家竞争力,我们始终只能是穷国。

      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卖资源和劳动力难以改变穷国的状态,即使我们通过出口获得大量银元,如同明清一样。

      rcheng (duoduo) 于 (Mon Sep 20 15:50:26 2010) 提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国人没有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产油国那样的多余资源可卖,又没有先进技术可卖,目前也就只能靠出卖劳动挣钱糊口....

      没资源穷国如果不劳动就更穷。

      二战以前,日本只是军事强国不是富国,韩国是穷弱国并且被日本并吞了。

      二战以后,日本、韩国通过与现在中国一样的劳动方式变成富国;东南亚几国由于天气太热

      ,不能有日本、韩国那样的劳动时间(气候与发达我另有文章),部分劳动也成为小富国。

      由于中国结束动乱,开始有效劳动,东南亚几国逐步被替代而停滞发展;韩国、日本也在步后尘停滞发展...

      最后,将是我前面说的:哪个国家的人均资源综合最多就最富

      中东产油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早已或着正开始不劳动卖资源为生;加拿大总理经常告戒“我们要论为中国的原料供应地了”;美国农民已经为中国人打工生产粮食,除了提供大豆大宗农产品,还为中国商人订单生产西洋参...

    • 家园 西方为什么要人民币升值

      水木网友rcheng (duoduo)

      西方为什么要人民币升值

      是和主题帖类似的方向。

      解决了资本家、投资者为什么要把工厂开在中国,这个劳动力价格贱如狗的神奇国度

      同时,西方国家为应对这种情况,所做出的反应,或应对措施。。。

      先去看一下我名下的《富国的无奈》。

      明白了中国目前与西方的经济关系后,就知道一个真理“劳动致富、坐吃山空”

      西方劳动者并不是懒惰,而是因为自由经济下,经营者不把活让他们干,因为西方人名义上的收入高,而中国人收入低,让中国人劳动付出的薪水少。

      任何政府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人总是要考虑人民大众的生计的,但又不能强迫经营者付出高薪水让本国劳动者来劳动。那么,不让中国劳动者劳动就是一个办法--

      让人民币对美圆汇率升值。

      中国为西方劳动的方式是来料加工,归结到最后,就是中国进口1万单位美圆的原材料,按1.1万单位美圆卖出(先这么假设)产品,挣这1千(0.1万 ,假设美国劳动者认为这点钱太少,不接此活)劳务费,按目前汇率为6.7千单位人民币,假设雇6个工人每人1千劳务费。按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收入,假设让一个中国劳动者自愿劳动,最少得付出1千单位的人民币,如果让人民比对美圆升值1倍(是可能的,因为目前人民币按实际购买力对美圆为2-3:1),那么中国工人在上述过程只能拿500人民币,工人就不愿意干了,而无法进行上述生产;要想让中国人干,就必须按产品1.2万单位走,而0.2万(1.2-1)的报酬美国劳动者可能也愿意干了。

      其它的因素当然也有点关系,但是次要的并且基本是互相抵消的正负效应。原理本来很简单---西方领导人指责中国的“让我们...人失去就业岗位”,但中国政府反对此论调。于是一帮为为中国、美国政府服务的各类“专家”,故弄玄虚越解释越让人迷惑。

      马克思说的没错,只要有100%的利润,资本家就蜂拥而入。。。;

      但同时,马克思还有个平均利润学说

      这些经典理论都解释了这些现象

      一句话,西方、包括一些如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及非洲等国,大家通力压迫人民币升值,就是为了抬高中国的成本,从而使嗜血的资本流到他们那去。。。

      这就又回到主题帖,在没有足够的利润前,资本是不会冒风险走掉的

      于是西方国家,抓住一切机会,不遗余力的迫使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当然,如果中国转型成功,可以充分利用智力优势,那就是中国睥睨寰球、重回世界之巅的千年轮回。这大概也是胡温千言万语的强调产业升级所在,其实大家都知道要产业升级

      郎咸平所说的“6-1”理论,也是让产业升级到“6”的地位;同理,也是希望中国能成为投资者,能成为分享蛋糕的大家。

      而不是汲汲于可怜的出口资源、出卖劳力等的地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按文中逻辑,如果穷人和穷人

      做生意,或者富人和富人做生意,就会更公平么,比如1:1?感觉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不赞同楼主的想法。

    • 家园 应该是可替代率吧

      穷和分成低,表示可替代率太高。你有力气,别个也有。你不参加你连那1层都没有。你看世界和社会。要想富,就必须使自己的可替代率降下来。比如资源型国家或者高等工业生产国家都不穷。穷的是那些资源又不多,工业生产能力又不怎样的。同样,人也一样。社会资源多的,技术能力强的。都不穷。穷的就是社会资源不多,技术也才刚刚起步的。

      当然可替代率为0,就是垄断。不断的打压可以替代自己的对手。能够垄断的都是超级国家和巨富。但是垄断对社会进步不利。明明一个新手技术肯定比你强,你偏偏让别个去搞售后。不公平嘛。所以郎咸平要喊要叫。

      穷和富不是命运,而是一种过程。就象一个人,由小长大一样。

      另外文章有一个错误。外资、富人、投资者一定会来,只要得到利润是最多的。

    • 家园 见解深刻, 期待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