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另类腐败 -- 无心之云

共:💬27 🌺31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读点清野史:另类腐败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买卖官爵的现象非常严重。像知府这样的中级官位,用钱就可以买到。不过,像山东登州这样重要的口岸,地方官的任命就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皇帝对这样的有海关税收又有很多外事交涉的地方,还是希望选个真正能为朝廷效劳的人来担任主官,不想选一个花了钱买官然后就拼命捞本的人来当。逢到这样重要的地方官出缺时,皇帝就会询问军机处的大臣,听听他们的意见。

    有眼光做长线投机的人早早就向军机大臣打点,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希望他能向皇帝推荐自己。而各有可能被皇帝咨询相关事宜的军机大臣们,都有一个名单,当这样的肥缺出来之后,在皇帝面前为谁说话。

    军机处是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为防止泄露机密而设立的。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职官,起初定员三人,到了清朝末年,最多达到十一人。这些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可以说,皇帝在哪里,他们也在哪里。军机处名义上是总揽军政大权,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其实,军机处完全被清朝的皇帝掌握在手中,军机大臣们“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所以,军机处说白了就是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们只要会承旨办事就能做下去。这也是军机处设立以来,所任军机大臣们越来越昏庸颟顸,最大的本事是对皇帝说“者者”和“是是”的原因。清末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里,就有不少对军机大臣们的描画。

    《清朝野史大观》里讲了一个清末的军机大臣的故事,很有意思,从中可见那些军机大臣尸位素餐到了什么程度。

    话说有一位军机大臣,性格非常的和善,对待各品级的官员,一律礼数周全,嘘寒问暖的,没有架子。不过,这位大臣有个喜欢图吉利的癖性,所以他的忌讳是很多的。没触动他的忌讳,自然你好他也好。要是不小心触动了,那他又会露出记仇的癖性来,不给冒失鬼一个好看他是不会罢休的。

    有一年,一个土财主买了一个知府的官位,分发到外省去候补,临行前来这个军机大臣家里拜谒。本来这个土财主花钱买官是不指望马上就得到实授的,因为如果一上来就想得到实授,那钱就得往海了里去花。土财主虽然见识浅,但也知道这方面的水很深,怕受骗鸡飞蛋打。打算安心到外省去,小心侍候长官,等待机会再弄实缺。在吏部挂了号后,按照规矩,他得拜访在京里居住的有头有脸的老乡,把自己织进那张人际关系网里去。军机大臣是他的老乡之一,免不了是要去谒拜的。土财主的手版一递进去,军机大臣看了,是自己的同乡,买了个知府的官,马上接见。

    为了表示对小老乡的器重,军机大臣特意降阶迎候。前面说了,军机大臣性格非常的和善,对比自己官小一大截的人也礼数周到。知道的人不以为怪,了解这是很平常的事。但那个土财主不知道军机大臣一向的行事风格,见他在台阶下迎接自己,就非常的受宠若惊。他就想着该怎么才能把老中堂的看重加倍的还礼回去,并且表达得更谦卑些呢?他只知道多下跪是没错的。于是,他到了军机大臣面前低头就拜。军机大臣谦冲的名气那么响,当然不会让他拜下去,用手扶着他不让他跪。土财主心想,这哪成啊?就拼命地往下跪,头拼命地低着点着。

    两人就像武侠小说里较量内功那样僵持着,一来二去,土财主官帽的帽顶绊进军机大臣胸前挂着的朝珠里。两人顶牛顶得正高兴,啪的一下,土财主的帽顶子将军机大臣的朝珠给拽断了。

    朝珠是官员的不可或缺的配饰,跟身份的象征差不了多少。这朝珠被拽断了,是不是官就做不下去的兆头啊?这一下,土财主触的忌讳可大发了。军机大臣这时还能勉强压抑心中的怒火,敷衍着继续接待土财主。可自知闯了祸的土财主哪里还有心思待下去,不片刻便讪讪地告辞。军机大臣很有风度,一直把土财主送到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才回去。

    一回来,心中的怒火便喷发了。越想越恨,那家伙不管是有意无意,我好好的朝珠被他拽断,兆头是非常的不好。好不容易做上来的官,这么的就做到家了?想到这里,刚才还是小老乡的土财主已经成了军机大臣恨之入骨的仇人。一定要写一封信给土财主将要去候补的省的巡抚,请他找机会把土财主花银子买的官位给褫去喽。反正断掉这么个糊涂鬼的前途,对上对下都是件好事。

    那封信当下就写了并马上就寄出去了,可军机大臣心中的怨恨仍未平息。第二天上朝,被皇帝叫了去的时候,心里还在记恨着那个土财主。对皇帝行过大礼后,心里还在想着。

    这时,皇帝开口问话了。皇帝说:“近来登州知府开缺,朕想登州是个非常关键的地方,要和多国领馆打交道。登州知府一定要选个精明干练的人来当,你有没有好的推荐?”

    军机大臣一听皇帝在询问登州知府的补缺人选,霎时就想到几个曾在他身上花过银子的人。可是,说来也怪,那些人的名字偏偏一个都不记得了,怎么都想不起来。现在他满脑子能想起的人的名字,就只有那个他一直在恨着的土财主的名字。可这样的好事能便宜那小子吗?

    他正拼命回想那些花银子请托过他的人的名字时,皇帝等不住了,脸上露出怒容。军机大臣见势不好,慌忙跪下禀告说:“皇上,臣以为登州知府一职非某某人不可。”这个某某人,正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得起名字的人,就是那个被他视为糊涂虫的土财主。

    不久,那个糊涂虫土财主还没走到去候缺的省份上就被圣旨拦下,被任命为登州知府。这真是天上飞来的大好事,他没花一分钱去请托,就得到这么好的实缺。后来,做了登州知府的土财主打听到事情的原委后,封了个大大的礼包送给那个军机大臣,即做为谢礼,又做为赔罪。而军机大臣朝珠虽然被拽断了,但官还在继续做下去,兆头不兆头的就渐渐的淡忘了。接受了那份厚礼,军机大臣和登州知府,又适时地述起了乡谊。

    春秋时期晋国的祈黄羊外举不避仇传为佳话,本文讲的这个军机大臣,在为朝廷推荐重要的地方官人选时,也推举了他的一个仇人。可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的推荐呀?他推荐的人是不是合适的人选连他自己也知道不是。可他却为了避免惹皇帝生气,保住自己的官位而推荐了那个人。他的行为造成登州来了个糊涂官,只能算是另类的腐败,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家园 看贪官的故事也有宝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这则野史记载靠不住

      1.从文章来看,皇帝和这个军机大臣之间是单独问对,但清末军机大臣,一般是领班亲王可以单独觐见皇帝,其他一般都是群体觐见,除非特殊事项才会单独召见非领班大臣。土老财的同乡,显然不会是领班亲王,知府补缺也不是什么特事,集体觐见的情况下,此军机想不起来人选,别人可以提供。

      2.知府开缺,按规矩和例子是军机处根据记名存档,圈选名单上呈,不会出现这么草率的,由一个非领班大臣一言而决的“破例”情形。特别登州所管地面,包括重要通商口岸烟台,军港重地威海,1897年以后还有被德国侵占的青岛,可算冲、繁、难的要缺,补人更不会这么草率。

      3.最关键的,祈黄羊的举荐和解释,是他公开说明的了。此大臣如此搞笑的想法,作为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怎么泄露到社会上去的? 难道他还能事后把这个当笑话和同僚来说? 还是作者有时光机任意门窥心镜三大法宝,可以穿越到当时当地检视大臣的思维?

      通宝推:小飕风风,
    • 家园 和楼主一个,也和让人能记住的名字有关。

      从二月河的小说里看来的。

      忘了是说和珅还是明珠了。

      请托来见这位大佬的人太多了,就是打点可能大佬也记不住,也许连见都不会见。有位叫徐球壬的求纪晓岚或高士奇想个法子。

      纪/高一看徐的名剌,就在徐的名字上加了一笔。

      大佬拿着名剌一个个看,看见徐的名剌,哈哈大笑,就接见了。

      过了阵子,皇上要大佬推荐人选,大佬一时想不起来,但徐的名字给他的映像太深了,就推荐了他。

    • 家园 【原创】读点清野史:面子的窘态

      大凡一个文明古国在衰弱期时,其国民就会产生鸵鸟式的好面子。这种畸形的心态,在满清末年的中国尤为突出,上上下下将一个地大物博成天挂在嘴上。百姓有此心态已是要不得,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执政大臣们,和外国签订了一个一个条约,割让出一块一块国土,仍泰然自若。碰上小小的面子上的问题,则要百计挽回。其实,他们的挽回面子,只不过是做给自家人看而已,有什么益处呢?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清政府只好跑到马关跟日本人坐下来谈判。清方的谈判代表是李鸿章,日方的代表是伊藤博文。这个伊藤博文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是明治维新的倡导者之一,又是明治宪法的起草者,有“明治宪法之父”的美誉。他还是个精通汉学的学者,中国文人的几下看家本领,像什么吟诗作对之类,他也颇为精通。

      马关谈判终于以清国签下耻辱的《马关条约》结束,大获全胜的伊藤博文设宴邀请李鸿章。在宴席上,心情大好又不无炫耀的伊藤博文提出要和李鸿章对对子,由他来出上联。李鸿章听了心想,对联是中国文化特产,本国的读书人童蒙时期就会对来对去。打仗我们不行,对对子,恐怕你们不行。于是李鸿章就请伊藤博文出上联,由他来对下联。

      伊藤博文用流利的汉语说出他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听了这个上联,脸就垮了下来。

      这个上联出得很巧妙,主要在相和将两个字上做文章。相将连在一起是奉献的意思,分开来分别代表文官和武官。文官负责的是管理国家,搞好内政,所以相是在内的。武官负责的是训练军队,抵御外侮,所以将是在外的。相又有专指宰相的用法,李鸿章当时的地位差不多就是清朝的宰相。另外,汉语里对中国官员的最大尊崇有一个身兼将相的词,表示其人文武双全。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创立的,在覆灭前,李鸿章应该得到不少文人谀颂其身兼将相的马屁,他自己可能也一直以此自诩。 

      现在伊藤博文的上联将那个马屁搞成一个臭屁,“内无相”是在对李鸿章说,你这个宰相没有做好,甚至还很糟糕,要不然怎么会一个卖国条约一个卖国条约地跟外国签?这不跟清政府没有你这个宰相一样吗?“外无将”也是在说李鸿章,北洋水师在你手上办成这样,三军溃败,罪在主将。虽然说名义上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主将,可他还不是都得听你的?都是因为你李鸿章治国无术驭军无能,才造成清国“内无相,外无将”的局面,所以才有甲午中日海战中方的惨败,而惨败的后果就是签订《马关条约》。“不得已玉帛相将”,这玉帛就是指代《马关条约》中的原属中方的土地和其他重要利益。不得已签订《马关条约》,将国家利益拱手奉献给日方。

      出完上联,伊藤博文就等着李鸿章对下联。李鸿章想了半天,没想出下联来。

      对这个下联也要有技巧,首先上联分明在骂人,下联就必须反唇相讥,要不然就找不回场子。其次,上联中巧妙地运用了相将两个字,下联也得有和相将两个字一样,拆开来是两个各有寓意的字,合在一起是一个更有寓意的词在里面。

      被讽刺得大丢面子的李鸿章方寸已乱,那里还想得出合适的对子?好在他还能挺住这阵尴尬,没有像《唐伯虎点秋香》里宁王府的对断肠一样仰天喷血。

      带着一肚子不良消化的酒食回到衙门,李鸿章将他所有的幕僚召集起来,专门研究怎么把伊藤博文这个该死的上联对出来。那些平时因八股文作的很溜而得到李鸿章赏识的幕僚们,对着这个恶毒的上联目瞪口呆。天对地雨对风,相将对什么?冷场了好半天,终于一个平日颇受李鸿章冷遇的浙江籍幕僚出来说:“这个对子也不是很难对的嘛。”李鸿章欣喜地抓住这个他的面子的救命稻草,一叠声地请他快把下联说出来。

      那个幕僚说道:“何不就这么对: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李鸿章一听,不住口地赞叹对得太绝了。

      度量对相将确实很绝,这两个字,拆开来,度是忖度了解的意思,量是测量的意思。“天难度,地难量”是说天到底是什么由什么组成,人难以掌握了解。地到底多广大多复杂,人也难以测量。合起来的度量,既有忖度测量的意思,也有胸怀气度的意思,这里主要用来指代胸怀气度。“这才是帝王度量”是说帝王的胸襟气度和天地一样,是恢弘的,即难以忖度也难以测量。至于帝王,自然不是指李鸿章,而是指大清国。

      整个下联的意思就是,我们大清国乃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到底有多强大谁也不能知道。你们日本,蕞尔小国,占了我们一点小便宜就这么卖起乖来,不知道我们是因为胸襟气度很大,才不跟你们计较吗?

      这个下联对得确实巧妙,反唇相讥得也很得体。不过,条约都签了,台湾都割出去了,争这么个小面子又有什么用处呢?

      文的这么争口气倒还不太离谱,武的也搞面子工程,就只能让人一声叹息了。

      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之前,拱卫北京城的御林军很不少,以营为单位分官统辖。按沿袭下来的惯例,这些部队的旗号分别命名为“神机营”“火器营”之类的。当时北京的步兵统领,也就是北京卫戍司令是满大臣荣禄,他招了一批新兵,训练后编成一营。这个营的旗号,被命名为“虎神营”。旗号一出来,大家翻遍古书典籍都找不到这个旗号的由来,于是就有人去问荣禄,为什么取这么个旗号?

      荣禄回答说:“虎神营是专门来对付洋鬼子的,洋鬼子祸害中国不浅,他们的船坚炮利,我们一时又打不赢。不过我发现他们一个破绽,那就是他们的名字,洋鬼子。洋鬼子里面的洋和羊的读法一样,羊最怕什么?老虎。老虎吞羊,那叫一个厉害。洋鬼子里面有个鬼字,鬼最怕什么?神。神仙能制服鬼。我取的这个旗号叫虎神营,虎对付羊,神对付鬼,虎神营那还不将洋鬼子彻底消灭掉啊?”

      原来是这么个来历,不能不说气魄不小。不过,光靠一个名号,撑点面子倒不错,实用起来就一点用处没有。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这个虎神营跟其他的八旗豆腐渣兵一样,逃的逃,死的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国家要是对外虚夸,对内粉饰,那就得为他担心会不会走上大清国的老路了。

      • 家园 老舍是满族,他回忆过他的父亲阵亡前后的情形,一声叹息。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个人觉得,尊严是靠自己去争取的!
      • 家园 还是靠不住

        清代晚期,新军兴起之前,武将地位低下,从一品提督往往要受三四品的前敌营务处官员节制,说李鸿章是“将”,是对他的侮辱,对他这个级别的人来说,和军事方面的称谓是起码是“帅”,“大帅”、“爵帅”。而且,李鸿章虽然是内阁大学士之首,有“爵相”之称,但他此前一直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外任,不在中枢的军机、总理衙门之列(入总署是后来的事情了),既不是外将也不是内相。熟悉中国政情的伊藤不会出这么牛头不对马嘴的上联。

        至于说李鸿章当场对不出,多数“八股很溜”的红幕僚对不出,一个浙江黑幕僚立功就更搞笑,李鸿章幕府中人,多精于洋务,很多人文化也有两把刷子,“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种三流水平的下联,他们恐怕不屑于写吧。

        更何况,伊藤属于真正的日本首相,基于宰相气度,基于外交礼节,都不会做这么吃饱了撑着的,无益无聊的事情。以他和李鸿章的地位、文化水平,更可能以诗词酬唱来暗斗。

        这种对联故事,我小时候在什么《山海经》《垦春泥》等大众文化杂志上看得不少,主角从前朝帝王将相到现代的陈毅、汪精卫都有,但现在想想,十九都是文化程度远不如主角的后人杜撰。

        通宝推:大汉铁骑,
        • 家园 那将相和这一词怎么解释?

          莫不要改为帅相和?将,是对武官的一种书面代指,很笼统的,可用于大将军,也可用于稗将军嘛。何况,将和相向来在书面语中就是一对,和天对地一样,不能因为将的实际职位低于帅,就认为以将来称呼到了帅这个级别的人是对他的侮辱。汉朝大将军是武将中的最高等级,作为习惯的沿袭,用将来称呼武官,也是一种敬语。何况,自古以来,领军在外的武官,即便官拜的是大元帅,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他独断专行时,也会引用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话。自称为将军,也不怎么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

          李鸿章既有“爵相”之称,说他是相,也不算错。蔺相如只是上卿,但后人也以相来称呼他,这个相,想来不会是相如的简称吧?

          至于对子的高雅与否,似乎李鸿章并不精于对子,不像他的业师曾国藩。伊藤也不擅名于此,他出的对子自然不能像曾国藩出的对子那么尔雅。而宰相气度也并不表示就不能以对联相谑,要不然何以有“代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和“季子有何高,与余意见竟相左;藩侯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这样的故事了。这样的故事好像不是文化程度远不如主角的人所能编出吧?

          曾国藩与左宗棠好像哪个都够得上宰相气度吧?只不知比起伊藤来能容纳的船儿,是大呢,还是小呢,这就无法考证了。

          • 家园 在当时环境下,把李鸿章当武官就是对他的侮辱

            先秦汉唐以出将入相为常事,当时将相平等,有将相和一说并不奇怪;清晚期武官地位低落,武一品提督地位还不如三品藩司,拿李鸿章当武官自是奚落;李鸿章有相衔,但比之古代,他是挂宰相衔而在外地工作的“使相”,而非在中枢的“枢相”。

            Again:以当时中外交流的习惯,和这幅对联上下联低陋的文字质量来看,整个故事都是水平不高的后人杜撰的。

            • 家园 对了,我看到现代不少人的文章称呼袁崇焕为将军

              觉得他们也挺好笑的:不知是尊敬袁崇焕呢?还是侮辱袁崇焕?因为,我记得,明末时武官也是倍受文官欺凌的(崇祯末年和南明时武官跋扈是另一件事),而袁崇焕是同进士出身的正途文官。

              但我不敢肯定,明末时会不会偶尔把袁崇焕这样的文官称为将军?特向你请教请教。

              • 家园 这个比较复杂

                北京袁崇焕墓: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立碑的道光十一年,以及袁崇焕生活的时代,一般的武职,那怕是总兵、提督之类的高官,位置也远在文官之下,如果碑上写个袁大总兵,袁大提督,那就是对袁的侮辱了。

                但“大将军”这个词又不太一样,清代的大将军一职,满族亲贵才能担任,专方面之任,位在文职督抚之上,可节制督抚以下文武百官,说起来,和袁崇焕原来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倒也差相仿佛,虽然有点时空穿越,倒也大差不差。

                所以前些年有网友做《有明袁大将军》,题名即来于此碑,不算过分。

                但,如果去掉这个特殊语境下“大”字,直接称呼他为“袁将军”,那又把他降格到总兵提督之流,那又不相称了

                总之……官制、汉语上的一字出入真是好麻烦

                • 家园 明白啦。多谢!不过,我想确认一下

                  明代似乎没有大将军一职,因此,你才提示我这“有点时空穿越”,对吧?

                  • 家园

                    正任大将军(不带任何前缀的)仅徐达干过一次,带军号(前缀)的就有十多个,不过也可以简称大将军。

                    徐达(征虏大将军) 冯胜(征虏大将军)蓝玉(征虏大将军) 丘福(征虏大将军)

                    柳溥(平虏大将军) 朱寿(威武大将军)郭勋(都护大将军)沐英(征西大将军)

                    耿炳文(征虏大将军)桑世杰(赠安远大将军)

                    李景隆(平虏大将军)谭广(镇朔大将军)杨洪(镇朔大将军)

                    朱永(平虏大将军) 朱晖(平虏大将军)张辅(大将军[?])

                    杭雄(平虏大将军) 薛禄(镇朔大将军)石亨(镇朔大将军)

                    麻贵(备倭大将军)

                    仇鸾(平虏大将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