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汉的碎片 -- 应侯范雎

共:💬33 🌺1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西汉的碎片

    发贴目的在于激励自己好好读完《汉书》

    大凡爱书之人都有一个表现,见到好书就像手痒钱痒,不把钱花掉抱得爱书归,就百爪挠心憋得难受。买书的时候,脑细胞沸腾,根本不会考虑是否有时间看。抱着书回家,堆在床头,闻着书香,睡梦里也会笑出声来。但是一觉醒来,看着一床的书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看完,又开始犯愁,那心理就像太监看美女玉体横陈,几欲发狂。

    现在书柜里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新唐书》,还有《资鉴》《全晋文》《世说》《昭明文选》等。

    以前见到一篇周一良先生写的读书心得,说他读《资鉴》,以正史辅读,每遇一新人物就翻正史,以明确事件背景人物动机,结果用了整整三年,才读完《资鉴》,以此得史实之脉落,如线穿珍珠结成项链。也曾发过宏愿,要效法先生读史,却或为稻粮谋而忙碌,或因为懒惰,总不得遂愿。如今读完的只有《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而已,《资鉴》也只读到五胡乱华。

    即使是《汉书》《史记》等,其实也没有读通,就不说那些大师级的解说了,仅仅看看天涯锐圆等高人的解说,如醍醐灌顶,自愧不如。于是决心再读一遍,读完之后再不停留,直至将存货全都处理完。为激励自己不要半途而废,因此在些发贴自勉。

    最后,效阮孚长叹息,未知一生当读几多书?

    斯为引!

    关键词(Tags): #汉书#读书通宝推:当生,
    • 家园 建议不要纯读史,结合哲学一起来读,才容易读出史实背后的必

      然偶然和红线。周先生那样读有他的道理,但是曾毛读通鉴是先通读,之后才是穿插正史印证的。

    • 家园 应侯的葵花宝典还写不写哪?
      • 家园 这个真是不好意思

        与出版社签了合同之后,被勒令停止再连载了

        • 家园 这个“出版社”我看以后要在西西河里禁了才好
          • 家园 这种“出版社”也太小家子气了!

            当年马甲的骑兵、冷雨的日本系列都是在西西河首发完贴,转载出去后红火网络,之后改编成书出版,也没见影响了书的销路,河友们去捧场的就不少。

            • 家园 脸红

              脸红一下...貌似大部分出版社都会提这样的要求...

              另外透露一下,老冰那家出版社也很无良,当初出老冰书的时候,连合同都没有与他签,然后稿费也一直拖着不付......

              另一家,山东画报出版社,更过份,出老冰书,但却连老冰自己都不知道。

              现在出老冰书的是语文出版社,应该比前几家好一点

              • 脸红
                家园 送宝了,给本实体书当回扣吧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哦,没事,等出书呗
    • 家园 多读未必有用,而且书肯定是读不完的

      我自小很喜欢看历史书,也认真看过一些,似乎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我从小就发现“喜怒不形于色”的政治家更容易获胜,从小就佩服这类人,可是到了而立之年了,经别人指点才发现自己过去完完全全是个白痴(自己就是悟不出来呀,可叹!)。放在古代那种生存严酷的政治社会,掉100颗脑袋的事都有了。想想自己过去那个白痴样,现在想想忍不住都后怕,甚至有耻于为人的感觉。

      关键问题不在于多读书,而是在于读书能明志、能从中学到东西并且经世致用,对现实生活有帮助。不然的话,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只是兴趣爱好,那打游戏也是我的一大兴趣爱好,凭什么读书就显得更高尚呢?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但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大多未就必读了多少书,而是拥有从现实生活直接学习和领悟的能力。而且中华文明几千年,值得读的人和事不计其数,也的确读不过来,所以还是要有个计划、有些选择比较好吧?借用陈寅恪晚年说的话,天下可读之书不过30余本而已。我当然不敢跟读过书的大师乱比较,但从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的角度出发,和他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

      当然,我只是发表一下我的个人意见:多读未必有用,而且书肯定是读不完的。兄台若是喜欢,多读有些书也确实无妨。

      • 家园 个人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纯粹并且很私人的事情

        老想着要为民族国家而读书,要为拯救苍生而读书,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岂不累得慌?

        不仅累,这样读书还容易走火入魔。古代那很多屁事不懂、不知世事之艰难、却狂妄得以为天神下凡、可支手匡扶天下结果误尽天下苍生的百无一用之书生,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书的,结果读出一脑子浆糊来。

        窃以为,读书就是一件很私人的很纯粹的事情,它并不比搓麻打游戏高尚——对于那些想立志拯救苍生而读死书死读书最后读书死,越读书脑子越乱,最后只会抠字眼的哥们,我觉得他们还不如去搓麻打游戏,起码能找到点快感,还不误人误己——它纯粹就是一种私人爱好,与异装癖、SM是一回事,没必要因此自得,也没必要因此自失。

        回到老兄说的话,我十分赞同老兄所言,读书对人生并无实际用处。在如今这个社会,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想使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入世,去混社会,而不是躲在书房里意淫社会,纸上谈兵。

        老兄看来是有抱负的人,所以才为此问题苦恼,那就直接去做好了,没必要与古纸堆纠缠——混社会的能力(比如说权谋)这些东西也是经验积累,或者与生俱来的。司马光能写出《资治通鉴》这样的权谋帝王书,倒头来也还是一介书生。

        为求有用而读书——当然,这书指的是无用之书,并非指某宣言某党章这样的书,也并非指技术类书籍——窃以为,这是南辕北辙。

        再效阮孚长叹息,未知一生当读几多书?

        祝好老兄

        关键词(Tags): #读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