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娃 儿 糕 ( 二 ) -- 老光

共:💬11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娃 儿 糕 ( 二 )

    常言道:樱桃好吃树难栽耶,小曲儿好唱口难开呢。莫看这‘娃儿糕’堆头不大,份量小,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真要搞出个味道来,那手续也是少不得一门的。

    首先,做这“娃儿糕”得选用头年出产的籼米。若是用了当年的新谷米,做出来的‘娃儿糕’就不发泡,蒸出来硬梆梆的,有人戏谑说:这硬砣砣甩得过岗!拽(读;阳平)得人死!

    都说是这谷米存放得一年之后,内里的火气消耗殆尽,便如人一样,磨砺得一定时日,锐气全消,也就去了棱角,任由人摆布。也有人说,谷米存放得一年,里头的水汽干尽了,自然,这米也就肯发了。米肯发,做的米糕蒸出来堆头就多。

    细细一想,只怕也是这个道理吧!因为这蒸米糕跟做饭是一个理。小时候家里吃的米,多是籼米,虽然味口不怎么样,可煮出来的饭,堆头份量的确是比其它的米多一些。饭能发莫蒸糕就不能发么?俺看到蒸出来的米糕,都是肯发的,个个膨松,堆头儿也大。做生意,讲究的就是成本低,赚头才大。哪扪样来钱,自然就选哪样,于是,蒸发糕的店家,多选用这籼米作原料。

    做这‘娃儿糕’,跟做米粉一个样。起首先得把米泡发胀,然后,用磨子磨成米浆。为的让米浆充分发酵,蒸出的米糕膨大松软,泡米的时候,有的人便同时抓几把黄豆丢进去。也有人在磨浆的那会儿,临时掺些饭粒子,拌在米里面。

    无论是掺黄豆还是掺饭粒子,都是让米浆充分发酵。

    米浆若是发酵得不好,这米糕蒸出来也就不发泡,不蓬松,自然,也就少了蜂窝眼,没得韧劲,也没得甜味道,嚼起一包糟。当然喏,要想‘娃儿糕’味道甜一些,还得另外加些白糖进去哦!

    有些人,生来就有怪癖,不喜欢‘娃儿糕’那白叽白嘎的颜色,说是看见后反胃,想老板把这米糕换个“肤色”,好入得法眼。其实,这也不是么得难事。店家自然会想个法儿,把这米糕的颜色改变掉。

    往米浆里面掺些兑了红糖的水,再用勺子狠些一搅匀,呵呵,不就成了么。

    待会儿蒸出来的‘娃儿糕,’外边的颜色就变成了咖啡色道。因为这是纯正的天然颜料,‘娃儿糕’虽然是换了装束,改变了肤色,可那味道,略带点甜酒的气色,却还是原副原样,没得半点儿的差别。

    蒸‘娃儿糕’的蒸笼,是请篾匠师傅用大楠竹破成篾片后,一片片编扎起来的。

    蒸笼一层套一层,可叠放好多层。每层的底里,薄薄地铺上些竹丝绒子,这东西无论怎么蒸,都是蒸不烂的。竹丝绒子上再摆放用篾丝编织成的小圈圈,再把这些个圈圈,一个个联接起,联成整体。

    蒸米糕时,掌桌的师傅把一块比蒸笼还大点稀棉布,放入水缸内打湿,再拿出来拧得半干,一把抖散开,再把棉布平铺在蒸笼内的圈圈上,搁平崭之后,再用手指对准那圈圈,一个一个把布头按下去,直到按出个小窝窝来。待把所有的小窝窝按出后,便开始往这窝窝里头舀米浆。

    这米浆挺粘稠的,一个窝窝一勺子米浆,倒进去的米浆刚好要平齐口沿。

    等到全部窝子舀满了米浆后,便把蒸笼一层层扣上。直等到蒸锅里头上了大汽,掌桌师傅便把蒸笼盖上罩子,然后,把一摞子蒸笼放入锅里头。接下来,灶膛内大火熊熊不断线,一顿子猛火把汽烹上来。十来分钟的功夫,这‘娃儿糕’便蒸熟了。

    因为有个篾圈圈箍着的,那米浆得了蒸汽一烹,没地方发展,只好往上面冲。等到蒸汽一歇,这圈圈内的米糕便定了格,变成上下鼓起的形状,如同那锣鼓响器中的钹,两片合起来的样子。

    娃儿们喜欢的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一人喊,众人呵,喊来喊去,这“娃儿糕”就喊出了名哟!

    关键词(Tags): #娃儿糕(嘉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