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Grantchester漫游, 果园喝茶 (上) -- 思炎

共:💬107 🌺2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Grantchester漫游, 果园喝茶 (上)

    在果园喝茶,听起来就是很瑕意的事,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果园。

    徐志摩在他那篇著名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样写道: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Kiver 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拜伦潭-Byron’s Poo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果园的名字就叫:The Orchard (果园)。这是剑桥最有名的喝下午茶的地方,也是我时常光临之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剑桥的历史和文化精华。 因为,果园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喝过茶,它是引发无数伟大的灵感和思想的地方,也是令后人慕名前来朝圣之地。

    The Orchard坐落在离剑桥市中心不远的小镇Grantchester(格兰切斯特),到达果园有三种方法:

    1.开车直接抵达,然后可以再四处走走

    2.坐船:乘坐剑桥特色的平底船canoe或撑篙船punt向上游走

    3.步行:沿着康河(也叫River Granta)穿过乡间小径,或沿着Grantchester street,欣赏沿河路边美不胜受的风光,大约走45分左右就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踩着河岸松软的泥土前行。。。然后,面前便呈现一大片开阔、平整的草地,这便是Grantchester Meadow。英格兰夏季的阳光是令人陶醉的,青草也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葱翠的草丛中不知名的花和蒲公英在微风中摇逸。

    漫步在这微醺的阳光中,感受着这份独特的静谧,有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应,我的内心是宁静和愉悦的,脚步也变得悠闲。据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Turing)就是在这里的草地上散步时催生了无数灵感,从而奠基了计算机逻辑。其实,自然、艺术与科学也是相通的。

    在草地上漫步,心情是愉悦的,来到河边,发现更美的景致。

    蓝天白云投影在轻缓流淌的碧波中,水面上小船轻轻划过、小天鹅们跟随着父母优雅自在的游着,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得如诗如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记得英国老牌摇滚乐队Pink Floyd 和那首《Grantchester Meadow》吗?In the lazy water meadow I lay me down. All around me golden sunflakes Settle on the ground。。。? 躺在慵懒的草地上,沐浴金色的阳光。。。如梦幻般的情景,怎么不令人留恋。

    不急,先欣赏旖旎的风光,作为饮茶的前奏。人生纵然匆忙,也要适时停下脚步,将美好紧紧留住。。。

    [FLASH]http://www.youtube.com/v/2UXB336dAug[/FLASH]

    歌词:

    Icy wind of night be gone

    This is not your domain

    In the sky a bird was heard to cry

    Misty morning whisperings

    And gentle stirring sounds

    Belied the deathly silence

    That lay all around.

    Hear the lark and harken

    to the barking of the dog fox

    Gone to ground

    See the splashing of the kingfisher flashing to the water

    And a river of green is sliding

    Unseen beneath the trees

    Laughing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endless summer

    Making for the sea

    In the lazy water meadow

    I lay me down.

    All around me golden sunflakes

    Settle on the ground.

    Basking in the sunshine

    Of a bygone afternoon

    Bringing sounds of yesterday

    Into this city room

    Hear the lark and harken

    To the barking of the dog fox

    Gone to ground

    See the splashing

    Of the kingfisher flashing to the water

    And a river of green is sliding

    Unseen beneath the trees

    Laughing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endless summer

    Making for the sea

    In the lazy water meadow

    I lay me down

    All around me golden sunflakes

    Covering the ground

    Basking in the sunshine

    Of a bygone afternoon

    Bringing sounds of yesterday

    Into my city room.

    Hear the lark and harken

    To the barking of the dog fox

    Gone to ground

    See the splashing

    Of the kingfisher flashing to the water

    And a river of green is sliding

    Unseen beneath the trees

    Laughing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endless summer

    Making for the sea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总是有很多人在果园休闲喝茶。

    果园介绍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The Orchard - a corner of England where time stands still as the outside world rushes by. (果园 - 英格兰的一角,虽然外面的世界时光匆匆而逝,这里的时间却停滞的)。的确,果园自创立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果园的草地黄了又绿,人们来了又去,但这里容颜未改,依然保持着一份独特的宁静和剑桥流传百年独特的文化气息。

    Orchard始建于1868年,原本就是个种果树的园子,它成为休憩品茶之地纯属偶然。1897年某个春日的早晨,一群剑桥大学的学生来到果园,他们问果园的女主人Mrs Stevenson 可否能为他们在繁花盛开的果树下提供茶点,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在旁边的房屋里,女主人欣然答应,把桌椅移到了果树下,学生们渡过了愉快的时光。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群年轻学生在不经意间,开创了剑桥的一个“伟大的传统”。  

    繁花盛开的果园(1910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rs Stevenson (右)和她的女儿们(1910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们在果树下里品茶的消息在剑桥各学院传开,众学生、学者纷纷前来,果园很快便成了康河上游的一块胜地。光顾果园的世界名人络绎不绝,其中包括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阿兰.图灵(Alan Turing,计算机发明者)、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飞机发动机发明者)、卢瑟福(Rutherford, 分离原子)、克里克和华生(Crick and Watson, 破译DNA者)、凯恩斯(Keynes, 经济学家)、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宇宙大爆炸理论开拓者)、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爱尔兰诗人叶芝、美国著名作家Sylvia Plath等等(名单见引用)

    曾光顾果园的名人:

    Bertrand Russell

    Wittgenstein

    A N Whitehead

    Maynard Keynes

    G M Trevelyan

    Stephen Hawking

    Crick and Watson

    Alan Turing

    Frank Whittle (Inventor of the jet engine)

    Christopher Cockerell (inventor of the hovercraft)

    Rutherford (Split the atom)

    Rupert Brooke

    E M Foster

    Virginia Woolf

    Christopher Isherwood

    J B Priestley

    Lytton Strachey

    A E Housman

    Edward Thomas

    Elroy Flecker

    Sylvia Plath

    Ted Hughes

    Lowes Dickinson

    Jeffrey Archer

    Salman Rushdie

    A A Milne

    Leslie Charteris

    J.G. Ballard

    John Betjeman

    James Hilton

    King George VI

    Prince Charles

    Archbishop Runcie

    Lord Owen

    Lord Harewood

    Pandit Nehru

    Mallory (of Everest)

    Cecil Beaton

    Norman Hartnell

    James Mason

    Herbert Lom

    Robert Donat

    Flora Robson

    Emma Thompson

    John Cleese

    Peter Cooke

    Stephen Fry

    Hugh Laurie

    Gryff Rees – Jones

    Eric Idle

    Jonathan Miller

    Jimmy Edwards

    Mike Read – Writer /DJ

    Time Rice

    Clive James

    David Frost

    David Attenborough

    Mary Archer

    Germaine Greer

    Alistair Cooke

    …………

    为了增补收入,史蒂文森一家用果园旁边的房屋(Orchard House) 接收房客。1909年,一个叫鲁珀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 1887-1915)年轻人在这里住下。 他使得果园真正的遐迩闻名。

    布鲁克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学生,学习文学,毕业后留校专攻莎士比亚。布鲁克从剑桥大学搬出来,入住Orchard House,是指望可以避开剑桥嘈杂的社交生活。布鲁克深深的爱上了这种自然、恬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划独木舟往返于剑桥。在这里,除了研究莎士比亚、写作、会见为数不多的朋友之外,布鲁克还常常跑步至黑斯林菲尔德(Haslinfield),到河里游泳,赤脚在村庄上散步,用平静的目光眺望自然。

    1909年布鲁克曾在给女友的信中这样描述:

    ……我靠蜂蜜、鸡蛋和牛奶为主,一位(尤其在脸上)像苹果一样的老妇人为我准备这些食品,我整日坐在一个玫瑰园中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因为布鲁克英俊、年轻有为、拥有超凡魅力,不久一大群朋友们便前来果园访问他,果园的客流量大增、也更加闻名。很快,一个固定的朋友圈形成了,而布鲁克是圈子里的中心人物,这就是著名的“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小组成员包括小说家福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经济学家凯恩斯以及画家Augustus John。 Virginia 曾把他们戏称为“新异教徒”(The Neo-Pagans)。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小组(Bloomsbury Group)形成对照,不过,他们也都同时是Bloomsbury Group成员。

    当时的欧洲,自滑铁卢之战后,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没有战争,是一个处在相对和平、人们无忧无虑、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的田园诗般的时期。 剑桥的学生们常去郊外远足,露宿乡野,在开满白花的果园里饮茶、冥思遐想、谈天说地,各种新思想、新想法、新观点便如泉水般涌现,而“格兰切斯特小组”也集中、耀眼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据说有一次,布鲁克还与弗吉尼亚.伍尔夫一起,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在拜伦潭里裸泳。

    自然界中美好的东西,如康河,Grantchester的草地、这果园,也带给了那些令人敬仰的前辈们文学、艺术、科学的灵感,哲学的思辨。正如350年前,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从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事情,是不是一个传说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剑桥大学的那棵“牛顿苹果树”倒是存在着的。这也说明了凡有悟性、灵性和科学精神的,生活中、自然界中何处不是学问和发明创造的来源?

    布鲁克也经常往返于欧洲之间,一次前往柏林,布鲁克满怀思乡之情,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作,《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牧师古宅,格兰切斯特)这首诗的最后两行也使得Orchard的下午茶流芳百世:

    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

    教堂的钟指向了差十分三点,果园里是否还有喝茶的蜜糖?人们对教堂的时钟是否真的停在那个时刻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果树下,听小鸟的鸣啭叽喳、我心静如水、感觉这里的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好象穿越到了百多年前那个自由、恬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时光。

    布鲁克后来离开剑桥,频繁的到北美和南海旅行。他于1914年回到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英国皇家海军征召,但布鲁克没有停止创作。

    1915年3月,他随部队登上了一艘前往加利波利(Gallipoli,土耳其加利波利半岛上的港市)的运输船。在途中,布鲁克不幸患病。1915年4月23日,在开往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程中死于血中毒症,年仅28岁。当晚,他被埋在希腊斯基罗斯(Skyros)岛上的一片橄榄林中,坟墓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在他死前的几个月,他似乎预感到了生命的终结,写下一首题名为《士兵》(The Soldier)的十四行诗,此诗表达了一种面对死亡时的理想主义。

    If I should die,think only this of me:

    That there’s some corner of a foreign field

    That is forever England。

    布鲁克属于死后成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受到了广泛的赏识。由于英年早逝,他给人们留下的是永远年轻英俊,充满浪漫和智慧的形象,所以,他被称作“年轻的阿波罗”(纯真青年的象征),激发世人的想象力。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也是布鲁克的仰慕者,他评价布鲁克是:"the handsomest young man in England"。 布鲁克受人崇拜的地位一直有升无降,果园的名气因此也越来越大。

    英国诗人、作家Ted Hughes与美国著名女诗人Sylvia Plath(两人婚姻最终以悲剧告终,Sylvia Plath自杀),在1950年,曾住在Grantchester Meadow附近,他们经常来到果园喝茶,Sylvia Plath在给母亲的信中曾写到:

    “Remember Rupert Brooke’s Poem? Well we had tea by the roaring fire at ‘The Orchard’ (where they serve tea under flowering trees in spring ) and the ‘clock was set at ten to three’ and there was the most delectable dark clover honey and scons”.

    果园在剑桥人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成千上万到剑桥观光的游客普遍欢迎的一个目的地。在20世纪80年代,果园曾一度关闭,因为有关方面打算在这里开发居民住宅。庆幸的是,果园最终躲过了恶运。现在的主人打算将它分成小块出售给公众,使果园永远脱离被开发的危险。

    *如今的果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个季节,园中的苹果还很小个,到了秋天将是枝头果实累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果园边就是布鲁克曾住过的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牧师古宅,格兰切斯特)。在果园里入口处,还有一个小型的布鲁克博物馆,介绍他的生平和展示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如望眼镜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坐在开着白花,结满果实的苹果树下,我悠闲的品尝红茶和scone(一种烤饼),生活的忙碌和外面的喧闹此时都仿佛不存在了。果园因布鲁克而闻名于世,这里真正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更是那种恬静、“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意境。善于享受生活,也是生活的精髓。。。这一点中国古代文人早有领悟。

    周作人也曾在《北京的茶食》一文中写到:“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引自《喝茶》)

    寻一处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整,人生难得几回闲。

    *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宝推荐:牛铃, 通宝推:ifuleu,寒塘冷月,重重无尽,
    • 家园 有快乐,有美女

      快进:)

    • 家园 看的很舒服。

      送花给大美女。

    • 家园 身材是绝好啊~~

    • 家园 【原创】Grantchester漫游, 果园喝茶 (下)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总是有很多人在果园休闲喝茶。

      果园介绍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The Orchard - a corner of England where time stands still as the outside world rushes by. (果园 - 英格兰的一角,虽然外面的世界时光匆匆而逝,这里的时间却停滞的)。的确,果园自创立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果园的草地黄了又绿,人们来了又去,但这里容颜未改,依然保持着一份独特的宁静和剑桥流传百年独特的文化气息。

      Orchard始建于1868年,原本就是个种果树的园子,它成为休憩品茶之地纯属偶然。1897年某个春日的早晨,一群剑桥大学的学生来到果园,他们问果园的女主人Mrs Stevenson 可否能为他们在繁花盛开的果树下提供茶点,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在旁边的房屋里,女主人欣然答应,把桌椅移到了果树下,学生们渡过了愉快的时光。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群年轻学生在不经意间,开创了剑桥的一个“伟大的传统”。  

      繁花盛开的果园(1910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rs Stevenson (右)和她的女儿们(1910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们在果树下里品茶的消息在剑桥各学院传开,众学生、学者纷纷前来,果园很快便成了康河上游的一块胜地。光顾果园的世界名人络绎不绝,其中包括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阿兰.图灵(Alan Turing,计算机发明者)、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飞机发动机发明者)、卢瑟福(Rutherford, 分离原子)、克里克和华生(Crick and Watson, 破译DNA者)、凯恩斯(Keynes, 经济学家)、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宇宙大爆炸理论开拓者)、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爱尔兰诗人叶芝、美国著名作家Sylvia Plath等等(名单见引用)

      曾光顾果园的名人:

      Bertrand Russell

      Wittgenstein

      A N Whitehead

      Maynard Keynes

      G M Trevelyan

      Stephen Hawking

      Crick and Watson

      Alan Turing

      Frank Whittle (Inventor of the jet engine)

      Christopher Cockerell (inventor of the hovercraft)

      Rutherford (Split the atom)

      Rupert Brooke

      E M Foster

      Virginia Woolf

      Christopher Isherwood

      J B Priestley

      Lytton Strachey

      A E Housman

      Edward Thomas

      Elroy Flecker

      Sylvia Plath

      Ted Hughes

      Lowes Dickinson

      Jeffrey Archer

      Salman Rushdie

      A A Milne

      Leslie Charteris

      J.G. Ballard

      John Betjeman

      James Hilton

      King George VI

      Prince Charles

      Archbishop Runcie

      Lord Owen

      Lord Harewood

      Pandit Nehru

      Mallory (of Everest)

      Cecil Beaton

      Norman Hartnell

      James Mason

      Herbert Lom

      Robert Donat

      Flora Robson

      Emma Thompson

      John Cleese

      Peter Cooke

      Stephen Fry

      Hugh Laurie

      Gryff Rees – Jones

      Eric Idle

      Jonathan Miller

      Jimmy Edwards

      Mike Read – Writer /DJ

      Time Rice

      Clive James

      David Frost

      David Attenborough

      Mary Archer

      Germaine Greer

      Alistair Cooke

      …………

      为了增补收入,史蒂文森一家用果园旁边的房屋(Orchard House) 接收房客。1909年,一个叫鲁珀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 1887-1915)年轻人在这里住下。 他使得果园真正的遐迩闻名。

      布鲁克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学生,学习文学,毕业后留校专攻莎士比亚。布鲁克从剑桥大学搬出来,入住Orchard House,是指望可以避开剑桥嘈杂的社交生活。布鲁克深深的爱上了这种自然、恬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划独木舟往返于剑桥。在这里,除了研究莎士比亚、写作、会见为数不多的朋友之外,布鲁克还常常跑步至黑斯林菲尔德(Haslinfield),到河里游泳,赤脚在村庄上散步,用平静的目光眺望自然。

      1909年布鲁克曾在给女友的信中这样描述:

      ……我靠蜂蜜、鸡蛋和牛奶为主,一位(尤其在脸上)像苹果一样的老妇人为我准备这些食品,我整日坐在一个玫瑰园中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因为布鲁克英俊、年轻有为、拥有超凡魅力,不久一大群朋友们便前来果园访问他,果园的客流量大增、也更加闻名。很快,一个固定的朋友圈形成了,而布鲁克是圈子里的中心人物,这就是著名的“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小组成员包括小说家福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经济学家凯恩斯以及画家Augustus John。 Virginia 曾把他们戏称为“新异教徒”(The Neo-Pagans)。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小组(Bloomsbury Group)形成对照,不过,他们也都同时是Bloomsbury Group成员。

      当时的欧洲,自滑铁卢之战后,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没有战争,是一个处在相对和平、人们无忧无虑、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的田园诗般的时期。 剑桥的学生们常去郊外远足,露宿乡野,在开满白花的果园里饮茶、冥思遐想、谈天说地,各种新思想、新想法、新观点便如泉水般涌现,而“格兰切斯特小组”也集中、耀眼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据说有一次,布鲁克还与弗吉尼亚.伍尔夫一起,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在拜伦潭里裸泳。

      自然界中美好的东西,如康河,Grantchester的草地、这果园,也带给了那些令人敬仰的前辈们文学、艺术、科学的灵感,哲学的思辨。正如350年前,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从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事情,是不是一个传说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剑桥大学的那棵“牛顿苹果树”倒是存在着的。这也说明了凡有悟性、灵性和科学精神的,生活中、自然界中何处不是学问和发明创造的来源?

      布鲁克也经常往返于欧洲之间,一次前往柏林,布鲁克满怀思乡之情,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作,《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牧师古宅,格兰切斯特)这首诗的最后两行也使得Orchard的下午茶流芳百世:

      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

      教堂的钟指向了差十分三点,果园里是否还有喝茶的蜜糖?人们对教堂的时钟是否真的停在那个时刻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果树下,听小鸟的鸣啭叽喳、我心静如水、感觉这里的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好象穿越到了百多年前那个自由、恬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时光。

      布鲁克后来离开剑桥,频繁的到北美和南海旅行。他于1914年回到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英国皇家海军征召,但布鲁克没有停止创作。

      1915年3月,他随部队登上了一艘前往加利波利(Gallipoli,土耳其加利波利半岛上的港市)的运输船。在途中,布鲁克不幸患病。1915年4月23日,在开往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程中死于血中毒症,年仅28岁。当晚,他被埋在希腊斯基罗斯(Skyros)岛上的一片橄榄林中,坟墓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在他死前的几个月,他似乎预感到了生命的终结,写下一首题名为《士兵》(The Soldier)的十四行诗,此诗表达了一种面对死亡时的理想主义。

      If I should die,think only this of me:

      That there’s some corner of a foreign field

      That is forever England。

      布鲁克属于死后成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受到了广泛的赏识。由于英年早逝,他给人们留下的是永远年轻英俊,充满浪漫和智慧的形象,所以,他被称作“年轻的阿波罗”(纯真青年的象征),激发世人的想象力。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也是布鲁克的仰慕者,他评价布鲁克是:"the handsomest young man in England"。 布鲁克受人崇拜的地位一直有升无降,果园的名气因此也越来越大。

      英国诗人、作家Ted Hughes与美国著名女诗人Sylvia Plath(两人婚姻最终以悲剧告终,Sylvia Plath自杀),在1950年,曾住在Grantchester Meadow附近,他们经常来到果园喝茶,Sylvia Plath在给母亲的信中曾写到:

      “Remember Rupert Brooke’s Poem? Well we had tea by the roaring fire at ‘The Orchard’ (where they serve tea under flowering trees in spring ) and the ‘clock was set at ten to three’ and there was the most delectable dark clover honey and scons”.

      果园在剑桥人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成千上万到剑桥观光的游客普遍欢迎的一个目的地。在20世纪80年代,果园曾一度关闭,因为有关方面打算在这里开发居民住宅。庆幸的是,果园最终躲过了恶运。现在的主人打算将它分成小块出售给公众,使果园永远脱离被开发的危险。

      *如今的果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个季节,园中的苹果还很小个,到了秋天将是枝头果实累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果园边就是布鲁克曾住过的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牧师古宅,格兰切斯特)。在果园里入口处,还有一个小型的布鲁克博物馆,介绍他的生平和展示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如望眼镜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坐在开着白花,结满果实的苹果树下,我悠闲的品尝红茶和scone(一种烤饼),生活的忙碌和外面的喧闹此时都仿佛不存在了。果园因布鲁克而闻名于世,这里真正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更是那种恬静、“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意境。善于享受生活,也是生活的精髓。。。这一点中国古代文人早有领悟。

      周作人也曾在《北京的茶食》一文中写到:“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引自《喝茶》)

      寻一处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整,人生难得几回闲。

      *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宝推荐:GraceUSA,
      • 家园 几个人名的习惯中文翻译

        Frank Whittle -- 弗兰克.惠特尔

        Rutherford -- 卢瑟福

        Crick and Watson -- 克里克和华生

      • 家园 帅哥美女英年早逝成了传奇,可惜我们英俊美丽

        却过了成为传奇的年龄,

        只好咬牙慢慢老去。

        时光是芦苇下面

        静静流淌的小河

        我是水底懒洋洋的老鱼

        长发美女的光影在水面飘动……

        因缘流转

        千年后,万年后,

        你我会在何处重遇?

        铜像的面庞

        和我的模样相似

        当然,我不需要写诗

        因为我生活在这条小河里

        我倒愿变作捕捉美景的相机

        和编辑图片的鼠标

        被你不停点击

        你的掌上

        有茶杯上的余温……

      • 家园 思炎这帖里既然提到了牛顿和国王学院,

        我就讲两段有关这俩的八卦:

        八卦一:牛顿当年申请剑桥大学时,首先申请的是国王学院。但国王学院拒收这个学生,理由是牛顿出身不够高贵。那时剑桥还是非常讲究出身血统一类玩艺的,而国王学院大概由于是英王(亨利六世)出资创办,所以在招生方面更看重出身。结果就是牛顿上了剑桥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与这位科学大牛失之交臂。

        八卦二:国王学院历任院长的任命一般是由欧洲社会名流提名,学院有个董事会一类的机构审核提名,然后任命院长。自从国王学院成立以来,历任院长都是直接任命被提名的候选人,没有一次例外,所以成了国王学院的一个装模作样的形式,而董事会也就成了人们眼里的橡皮图章。终于在某年,董事会成员受够了,发誓要在下任院长任命时否掉提名,真正自主任命一个院长。到了选新院长的时候,德皇威廉三世提了一名候选人,董事会不由分说给否决了。而这位被否决的候选人就是:

        牛顿。

        看来大牛与国王学院有失缘分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