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问题:为什么三国时复姓人士这么活跃? -- 早生华发

共:💬7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为什么三国时复姓人士这么活跃?

    众所周知,那时候各国都有一些复姓的领班人物,魏国有夏侯、司马,其实曹操也是夏侯,蜀国、吴国的的诸葛,吴国的太史(跟司马应该有关系吧),袁绍手下有淳于,东北的公孙一大家子,汉朝廷里还有皇甫。每一国都有复姓人士掌过国,都有实力改朝换代,后来还有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复姓的王朝,(曹操的夏侯还不算)。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一般复姓人士的人数很少,能成名的就更少,为什么偏偏那个时候一下子如雨后春笋后来又默默无闻了呢?就连后来大量少数民族加入汉族,出现大量新的复姓如尉迟、呼延、令狐(这时候复姓又活跃了一把)等等也没有这时候这么兴旺。

    • 家园 蜀、吴的诸葛,祖上其实姓葛,是汉朝开国元勋

      后获罪被杀。

      其中一支迁至山东并定居下来,好像因邻村也姓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们被称作“诸葛”,于是其后代就以诸葛为姓了。

      至于为何三国及以前的时期复姓较多,我胡猜一个啊:我觉得汉民族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种简化姓名称呼的趋向,这个简化集中体现在复姓改单姓这方面。我们现在许多姓欧的,祖上可能姓欧阳,姓司的,祖上可能是司马或司徒司空。汉末三国时期还算是中华文明的少年时期,所以仍然保留有大量复姓。再往后发展,原本汉民族中的复姓就越来越多地被简化成单姓,但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在给一度萎顿的汉民族混入了野蛮精血的同时,也给复姓日趋减少的汉民族社会补充了新的复姓,尉迟、呼延、宇文、慕容、 长孙...

    • 家园 至于为什么贵族复姓多

      可以这样理解

      在主流文化扩展中

      只有贵族大姓才可能保存自己的独立特征

      原来各个地域语种里面的姓氏 翻译成统一的语言自然会出现复姓

    • 家园 因为旧贵族的血脉还在 贵族世家中复姓比例高

      其实唐朝复姓也很多 等到黄巢之后 你看还有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