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上) -- 忘情

共:💬17 🌺2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上)

     

    一、 战前后勤部署

    战前,15军后勤根据军作战方案,按平康、五圣山两个方向实施保障,作一线重点配置:以第3兵站、第1医疗所、第2汽车队及军械库配置在洗浦附近之大谷地区,保障44师;第1兵站、第3医疗所、第1汽车队配置在县里附近,保障45师、29师;第2兵站、第2医疗所配置在江水垡附近,为机动保障力量,准备随时担负支援任务。另以2个担架连分别加强给44、45师,以2个手术组前伸至獐谷和内松馆两地,协助师救治工作。

    44师后方指挥所位于上赤洞,其附近配置有师弹药库、给养库、医疗所、马车连、担架营(欠2个连,其中有1个连加强135团,2个排加强133团,剩下1个排加强134团)、施工连等后勤分队。

    15军后勤部第1、第2汽车队共有汽车85辆,除配属44师、45师各2辆外,尚有汽车81辆,出车率达85%至90%。第1汽车队负责向45师输送物资,第2汽车队负责第44师输送物资。15军采取接力运输、分段包干、逐级前送。军后勤以汽车为主向师仓库运送物资。师后勤以大车为主向团仓库运送物资。团后勤以驮马为主向营粮弹所运送物资。营抽调机炮连的弹药手等20余人组成运输队,向各连、排阵地(坑道)运送物资。

    五圣山方向的45师战前共准备了大车45辆、驮马441匹,担运人员2311名,准备参加战时运输。

    二、 战前物资储备

    战前,15军武器弹药配备齐全,供应充足,共计:枪弹平均5个基数,炮弹5至11个基数,手榴弹(含反坦克手榴弹)114000枚。

    15军按前重后轻的原则配备弹药。枪弹:除军存0.25至0.5个基数外,其余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3至20个基数,一线团每团存2至4个基数。炮弹:除军存0.4至1个基数外,蓁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4至22个基数,一线团每团存2至4个基数。手榴弹(含反坦克手榴弹):除军存29500枚外,其余存师以下部队,其中一线连每连存8000枚,一线团每团存6000至8100枚。

    给养,15军战前共储备3个月份(军、师、团各储1个月份),其中前沿坑道内储备主食14日份(内含干粮7日份)、副食15日份、饮水7日份。此外,军后勤部派人回国采购了活羊737只、鸡1660只、鸡蛋约7000斤、奶粉10000筒、白糖26000斤、藕粉50000盒、水果糖500斤,供伤员食用。

    9月底,15军冬装已下送完毕。全军共储存血衣5855套,血被5830床,白袍衣1380件。除45师库存血衣1700套,血被1220床,白袍衣1310件外,其余均发至军、师医疗所。

    油料储备方面,汽车按运输车每月6大桶,炮兵牵引车每月4大桶计,15军共储油1个月份。

    在卫生勤务方面,15军做了救治1万名伤员的准备。军3个所可收容伤员1500名,战时还可扩大一倍,达到收容3000的规模。45师救护所构筑了可容纳765名伤员的住所,并准备了988副担架。

    战救药材方面,军、师医疗所各2000人份,第一梯队团储备1500人份,第二梯队团储备1200人份。卫生员每人配发30个急救包,战士每人配发3至5个急救包。此外,15军还对连队普遍进行了自救互救训练,每人都学会了饩,40%的战士学会了止血固定。师、团集训了卫生员和担架员。营集训了卫生战士。45师以军手术组为中心,成立了军医训练班,集中医助以上干部培训1个月。

    (未完,待续)

    忘情: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中)

    忘情: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提个意见,勿怪

      忘情兄最近这几篇关于志愿军的文章看起来感觉都是怪怪的,好像没有文章的灵魂。

      只是单纯的提出数字,堆砌材料而已,作为一篇报告或者参考资料不错,数据都摆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篇文章,主题是什么却不是很明确,感觉像是白开水。

    • 家园 好文,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扔蛋 太过频繁,10秒后再来!!
    • 家园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中)

       

      忘情:【整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上)

      三、 战役第一阶段的后勤保障

      1952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为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坚守表面阵地,并与敌反复争夺。

      志愿军后勤部门对敌人可能发动的“秋季攻势”是有准备的。根据15军的作战方案,按保障平康、五圣山两个方向作了一线重点配置,保障重点放在平康方向的防御和向注字洞南的有限反击上。但敌却突然转向上甘岭、五圣山方向发起进攻,给我军后勤工作一度造成了被动。

      战斗第一天, 45师伤亡500余人,估计歼敌1 900余人。两个高地已于晚22时被133团和135团部队夺回。

      10月14日晚,15军后勤根据军首长决心,调整后方部署,将原定反击注字洞南山的134团由主攻团变为预备队。为反击注字洞南山而准备的弹药、给养、器材,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军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快速机动到上甘岭方向的炮群,由45师副师长唐万成和师炮兵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全力支援步兵战斗。除第3兵站、第1医疗所、第2汽车队1个排及军械库仍保障44师外,其余力量全部保障45师上甘岭地区作战。

      45师后勤处根据军后勤部师首长的指示,除及时补充各团消耗的弹药外,将134团的弹药储备提高到一线团的标准;师的运输力量首先保障弹药的前送;经师首长批准,调高炮第35营汽车5辆担负师、团之间的运输。为了增强火线运输力量,再加强135团1个担架运输连,组织力量抢修德山岘至獐谷的道路,并责成133团救护所为师中途伤员接转站。

      由于敌军对我运输线严密封锁,加上道路少、路况差,路上往来人员、车辆多,运输工作一度出现混乱。军后勤平均每日前送60汽车的物资,但途中发生翻车、撞车事故20余起,物资损失过半。伤员不能及时后送,从火线送至团救护所平均需要70小时,送至师医疗所平均需要96小时,均大大超过野战外科处理的时间要求,致使后勤保障十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弹药除由第2分部每日补给消耗外,再给15军增加2个基数的储备,并批准动用反击注字洞南山的11万发炮弹。志愿军后勤部决定将原支援15军平康方向运送筑城器材的汽车第7团2个连、第2分部1个担架营和从第1、第2、第3分部抽调9辆救护车加强第15军。并指定第9大站为15军经常储备各种炮弹10个基数,随时补充作战需要。

      随即,15军后勤部批准45师运用准备进攻注字洞南山的弹药,并给该师增加各种炮弹3个基数,冲锋枪弹2个基数、步机枪弹1个基数的储备量。为了加快作战物资的前运后送速度,15军再加强给45师汽车3辆,并调44师和29师的担架连分别加强给135团、134团,以增强团至前沿的运输力量。45师担架营1个连和教导营1个连负责獐谷至宗铁洞的伤员后送。宗铁洞至内松馆由军担架连负责,并有朝鲜民工担架队加强后送力量。

      10月18日,为反击占领我表面阵地之敌,力争在19日拂晓前完成5万发炮弹的前送任务。45师后勤处集中力量突击运输弹药。除出动师后勤掌握的10辆汽车和全部马车、驮马外,又抽调了高炮第35营的部分汽车,并组织师直属队和机关人员参加突击运输。汽车、马车将弹药全部前送至獐谷和水泰里,缩短人力运输的距离。并且利用晨间大雾的掩护,汽车白天加强抢运。

        为了加快由团至前沿的物资运输,减少人员拥挤造成的更大伤亡,又开辟了从獐谷经723高地鞍部和五圣山南侧至菊亭岘的运输小道,135团后勤还派协理员至粮弹接转站组织指挥。为加快伤员后送,军后勤部在45师救护所附近设立后送伤员联络站,采取逐级前接、分段后送的办法,除利用回程车辆外,以9辆救护车负责由内松馆至直辅里第3医疗的后送。以分部加强的担架营负责由内松馆至两双岭的后送。军战勤支前队负责由两双岭至洗浦的后送,与45师的后送相衔接。经过努力,前运后送情况有了改善,并按时完成了运送反击弹药的任务。

      10月19日17时,45师反击成功。师、团后勤伴随反击分队向前沿坑道运送了弹药和给养,组织力量抢救阵地上伤员和收集敌我双方遗弃的弹药,并运回了坑道内的伤员。

      战役第一阶段,我军消耗弹药813吨,其中炮弹消耗量最大,平均达4.1个基数。

      四、 战役第二阶段的后勤保障

      第二阶段10月21日至29日,主要为坚持坑道战斗以及为大规模反击积蓄力量。

      由于我军战前对坑道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战前虽在坑道内储存了一部分给养和饮水,随着战斗时间的延长,坑道内人员不断增多。一条坑道由1个排的兵力增至2到3个排,有的坑道甚至有多达16个建制单位。加上刚开始时部分部队对粮食、弹药和饮水的使用未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储存半个月的粮食、弹药5天就耗尽,储存7天的饮水2天就用完,致使坑道斗争极端困难。但也有部队坑道管理工作做得较好。如134团8连规定,不论哪个单位的人员进入本连坑道,均由8连党支部统一领导。从坑道斗争一开始,8连就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初期每人每餐1碗水、8块饼干,伤员2碗水、1包饼干。困难时每餐半碗水、4块饼干。还设置了大小便的场所,指派专人负责护理员,组织人员到坑道外抢水和收集干粮、弹药,从而适应了长期坚守的需要。

      针对坑道生活出现的问题,15军和45师后勤除补给每日消耗外,还在当地采购了苹果8万斤,萝卜1万斤;动员军、师机关和直属分队蒸馒头5万斤,抽出水壶灌满开水,组织人员向前沿坑道输送。但因敌机、敌炮火力严密封锁,火线运输人员伤亡达50%以上,致使运上去的物资、饮水仍很有限。

      此时,前沿坑道内人员拥挤,硝烟、血腥、粪便、汗臭混杂,空气污浊,温度增高,食品匮乏,饮水奇缺,伤员送不下来,越积越多,主要坑道内一般30停留至50名,最多达90名,停留时间短则3天,长则半月,加之缺医少药,环境恶劣,伤口化脓,感染严重,坑道生活日益困难。

      10月24日,45师及时召开了火线运输会议,针对敌人炮火封锁的规律,制订出一套火线运输的组织方法:

      1、 在任务区分上,采取统一组织,分段接力,定量包干的办法。

        2、在人力运输的组织上,采用散、轻、精、尖、硬的原则。散,就是运输分队要小,土多路分散运输;轻,就是着装、运量不要过重,每人以20公斤为宜;精,就是队伍要精干,有战斗力;尖,就是队形越向前越小,特别是向坑道运送物资要以小组为单位;硬,就是运输人员要身强力壮,思想作风过硬。

        3、制订了运输员守则,要求人人熟记送地段的地形地貌、坑道位置,分队的番号和指挥员的姓名,阵地编号,坑道口的方位、形状等,并要运回伤员和担负通信联络任务。

      4、对运输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训练会单兵和小组通过敌炮封锁地段和敌火下运动的战术动作,掌握遇敌照明弹、探照灯时的处置方法和判断方位、辨别敌我火力射击方向等。

      5、坑道分队亦组成以军械员为主的13人的搬运组,负责向表面阵地输送弹药,背回伤员,收集遗弃物资,进行坑道之间的互相支援。

      在后勤加强火线运输的同时,我军也以积极的战术反击行动掩护火线运输任务的完成。133团于10月23日向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掩护后勤分队通过火线到达前沿,从而使该阵地的大部分坑道及时得到物资补给和伤员后送。在没有战术反击掩护的地区,坑道生存环境则更加恶劣。537.7高地北山某阵地的一条坑道地处偏僻,反击分队数日未到,坑道内粮尽水绝,10多名指战员全部饿死在坑道内。

      此时,由于我12军紧急调往上甘岭战区,在内松馆至五圣山方向的狭窄地域内,共有4个步兵师、18个炮兵营的建制。部队拥挤,人员、马匹、车辆来往频繁,军、师后方道路严重堵塞。

      志愿军司令部将工兵第22团第3营加强给15军,抢修内松馆至五圣山下的道路,增大前沿道路的通行能力。15军后勤部进一步加强了交通指挥调整勤务,派运输科科长与第1汽车队队长分别到县里、洗浦指挥调度站,负责车辆的统一指挥调度。并由45师司令部、后勤处派人在德山岘、真菜洞至内松馆路段上进行交通指挥。

      为加快伤员后送,后勤部决定由45师后勤处统一组织前方的伤员医疗后送工作。该师派出干部到前沿伤员接待站加强指挥,并将几个单位合并组成联合救护所,担负留治伤员和伤员后送任务。为了伤员在后送途中的安全并减轻他们的痛苦,还责成133团卫生队和师警工营、司令部、轮训队的卫生所抽调一定力量,分别在740高地附近山沟、岩回莫峰山下、真菜洞、松馆岘等处设立伤员救护站,为过路的伤员观察伤情,补充包扎,放松止血带等。

      经过一段时间积蓄力量,我军定于10月30日开始实施决定性反击,为此,要求军后勤部在29日前完成前送11万发炮弹其他作战物资。为保障战役反击,志愿军后勤部决定:第2分部第6大站、第28兵站医院和第17大站、第13兵站医院均有保障15军之任务,并将物资直送高设在江水垡的15军第2兵站;调集第1、4、5分部弹药1660吨,并由该3个分部组织汽车417辆前送第2分部,使15军火炮每门每日可得到炮弹300发的供应;12军参战部队及加强的炮兵部队由15军后勤部统一保障;第2分部派1名副部长到15军后勤部掌握情况,指导协调。15军后勤部将所属4个汽车连(队)全部投入上甘岭方向运输,通令禁止运输人员自动参加战斗。

      15军于10月26日起,抽调85团1个营、86团2个营搬运弹药,并抽调大量机关人员参加运输。至此,15军仅火线运输投入人力即达8566人,平均1个团作战、2个团保障。此外,15军还决定在2个高炮团和1个高炮营的掩护下,在以五圣山为屏障的360里狭谷地带内实施汽车天运输。由于将37毫米高炮拉上了山,增大了射高和射界,并组织了步、机枪参加对空射击,几天内击落击伤敌炮兵校正机多架,打掉了敌炮兵的耳目,使敌机不敢空,保障了运输线上的安全和行动自由,汽车分段运输由原来每晚2趟猛增到每天10至12趟。同时,经过突击抢修,路况也大有好转,汽车能直接送到炮兵阵和团的物资转运站,进一步缩短了人力运输距离,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按时完成了突击运输任务。

        在这一阶段,我军共消耗弹药892吨。

      (未完,待续)

      忘情: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上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下)

        忘情:【整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上)

        忘情: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中)

        五、 战役第三阶段的后勤保障

        这一阶段从10月30日至11月25日,主要是实施战役反击和巩固阵地。

        反击开始后,由于前沿阵地遭受敌我双方大量炮弹和炸弹轰击,不仅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岩石也被打成了1米多厚的松工,无法构筑事,普通手榴弹的杀伤力也大减。志愿军后勤部根据15军的申请,增加了爆破筒、加重手榴弹的供应,每日由原来的3000枚(根)增加到10000枚(根),另增发地雷5000个,麻袋每日1500条。并从国内调拨给第2分部弹药180个火车皮,加大该部弹药储备。

        战斗中,15军后勤部每天前送弹药70至80汽车。为加快前运后送速度,决定于11月5日在松馆岘设置前进弹药库,以缩短师以下的补给线。各火线运输分队冒着敌猛烈的炮火封锁,夜以继日地将加重手榴弹、麻袋等作战物资送上阵地,保证了战斗的顺利进行。

        12军投入上甘岭作战后,15军后勤部立即从各部抽调了112名干部战士,由12军后勤部副部长率领的人在内松馆共同组成前进兵站,实施统一指挥,集中保障。并决定:作战部队换班,原各级后勤机构暂不撤离,继续负责供应;前沿部队换班时,凡作战需要的物资全部移交,不准带下阵地;对新参战部队的各项保障优先安排,以解决接班部队初到阵地对情况不熟等问题。为加快597.9高地方向伤员的后送治疗,除加强火线后送力量外,由91、92、86团卫生队獐谷组成联合救护所,统一收转伤员。

        11月25日,上甘岭597.9高地与537.7高地北山已经恢复战前态势,敌无力再反扑,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六、 上甘岭战役后勤总结

        整个战役,我军后勤共供应物资16178吨,消耗各种物资11074吨。其中消耗弹药5077吨,油料886吨,主副食、被装4658吨。我军伤6691名,亡4838人。

        战役期间,我军共损耗高射机枪3挺,重机枪65挺,轻机枪268挺,冲锋枪1879支,步枪1269支,半自动步枪157支,卡宾枪20支,手枪182支,信号枪3支,75毫米野炮16门,75毫米山炮15门,82毫米迫击炮20门,60毫米迫击炮55门,榴弹炮40门,无后座力炮18门,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43门。

          共消耗步枪弹87,544发,冲锋枪弹2,360,585发,轻机枪弹1,152,512发,重机枪弹1,266,068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弹177,049发,共计消耗各种口径子弹5,043,758发。消耗60毫米迫击炮弹68182发,60毫米迫击炮长弹1521发,82毫米迫击炮弹184,861发,57毫米无后座力炮弹9770发,90毫米火箭筒弹1987发,化学迫击炮弹2971发,75毫米山炮炮弹9276发,75毫米野炮炮弹19,248发,76.2毫米野炮炮弹8126发,105毫米榴弹炮弹38,687发,122毫米榴弹炮弹31,114发,150毫米榴弹炮弹9899发,155毫米榴弹炮弹2866发,105毫米加农炮弹597发,火箭炮炮弹5604发,37毫米高炮弹56,835发,85毫米高炮弹2224发,共计消耗各型炮弹450,768发。

        此外,还消耗木柄手榴弹235,297发,加重手榴弹50,846发,反坦克手榴弹15187发,坦克地雷512发,爆破筒5984根,炸药2917公斤。

        战役中,使用担架员8566人(其中45师3491人,29师1635人,31师2540人,15军后勤部900人),马匹809匹(45师560匹,29师249匹),大车87辆(45师45辆,29师42辆),汽车224辆(45师27辆,29师13辆,31师11辆,15军后勤部178辆)。此外,朝鲜担架队805人自10月19日参加运输,11月中旬,共出动担架750副,运回伤员700余名。

          

        通宝推:李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是什么东东,怪瘆人的

      全军共储存血衣5855套,血被5830床,

    • 家园 这个什么意思?

      9月底,15军冬装已下送完毕。全军共储存衣5855套,被5830床,白袍衣1380件。除45师库存衣1700套,被1220床,白袍衣1310件外,其余均发至军、师医疗所。

      血衣、血被?是不是棉衣、棉被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