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山归来 -- 范适安

共:💬26 🌺7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山归来

    前几天从新街口经过,发现中山先生的铜像又放回到新街口的街中央了。

    看着挺亲切。有游人以此为背景在拍照,我也找了个角度,拍了一张。

    中山先生是革命先行者,也是南京的象征。

    他的“博爱”成了南京的名片。

    记得小时候新街口的中山先生铜像是比这个小一些的,周围是汉白玉栏杆。

    后来移走了,好像是现在中山陵音乐台门口的一尊。

    八十年代,新街口塑了个“金钥匙”的雕塑,为人所诟病,终于移走。

    后塑起了这尊铜像。

    然后城市建设修地铁啥的,这尊铜像又移走了。

    这次回来,在林立的楼宇间,还是背北朝南,但愿会成为南京永久的地标。

    看《南京!南京!》,小鬼子在新街口起哄般用绳子拉到了中山先生的铜像,心理有酸楚之感。

    中山是南京的象征,也是当年中国的象征,拉到了他的铜像,就意味着当年的亡国。

    作为一个老南京人,说实话,没有中山先生铜像的新街口是没有灵魂的。

    当商业充满着这一片土地的时候我走在这里常想,难道商业和战争一样,都是令中山铜像离开我们的理由吗?

    现在中山铜像回来了,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也不是怀旧的需要。

    这是一种追逐虚妄后的精神归依吧。

    这才是符合自身特点的南京的需要,是一个身为南京人的骄傲。

    民权、民生、民族不就是和谐社会的追求吗?

    提法不一样,人们追求和谐幸福的内涵其实是一样的。

    愿中山精神伴着南京人永在。

    中山归来,常驻心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0itbk.html

    通宝推:大眼,landlord,
    • 家园 前几天去商贸大厦培训英语路过新街口

      当时还没有揭幕,发现那个地方矗立着铜像,据说这次铜像的方向和以前不一样,而且据说花了不少钱

    • 家园 中山先生是学问人。

      当年LOGIC一词翻译过来的时候,有音译成“逻辑”的,中山先生认为在汉语里没有实际意义,不如翻译成“义理”,这个跟思维的规律很像了。

      不知道怎么反倒是“逻辑”的译法更加通行了,可能是爽口吧。

    • 家园 六十年代以前孙中山像是朝北,

        面向他最后回南京的方向。

        那时新街口中心是个粗的方柱子,中山先生像就背靠柱子面向北方。

    • 家园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愿中山精神伴着南京人永在。

    • 家园 我记得河里谁说过是花了1900多万来着的
    • 家园 您记错了吧?

      新街口的孙大炮铜像是1942年汪伪政府邀请日本设计师梅什么来着塑立的。具体请看前几天的现代快报。

      • 家园 你不能光看报纸,不是记者胡说就是你看错了。

        梅屋庄吉与孙中山铜像

         

         1928年,第一尊孙中山铜像制作完成。次年3月4日由梅屋庄吉和他的妻子、女儿、以及森下国雄(自民党议员)护送,由日本邮船“伏见丸”运抵上海。②3月6日专车运抵南京。1929年10月14日,这尊铜像的揭幕礼在南京中央军官学校校园内隆重举行。③1924年铜像移置新街口;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时由新街口移置中山陵原铜鼎处;1985年3月,又移置中山陵园右侧的孙中山纪念馆(即藏经楼)广场至今。

          此文有当年的报纸为参考资料,应该是可信的。

          1924应当是1942之误。

          梅屋庄吉1934年11月23日逝世,终年66岁。汪精卫到1942年到阴间请的他?

    • 家园 我上学的时候

      很多BJ校园内的主席像都被移走了,不知道哪一天会回来.

    • 家园 主要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弄的

      搬来搬去的,受不了。现在总算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 家园 喜欢南京

      呆了24小时。我前者走,中山后脚就立起来了。

      没想到南京有个宜家,这次唯一去的地方。拍了一百多张照片,够一堂课了:跨国零售大户如何think global act loca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