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胡耀邦和赵紫阳--胡耀邦与王震的是是非非 -- 温相

共:💬41 🌺13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胡耀邦和赵紫阳--胡耀邦与王震的是是非非

    王震和胡耀邦原来的关系是不错的,有一次王震和其他人座谈的时候,曾经这样提及胡耀邦,他说:“湖南出了很多英雄,大英雄,像毛主席、少奇同志、弼时同志,还有耀邦同志。”有人说也有王老,王震还很谦虚的说:“我不算什么,我就是一个粗人(以后传达时改成了军人),是革命的马前卒。”

    胡耀邦在拨乱反正时,特别是带头摧毁两个凡是集团时,王震给予了高度配合,然而,二人的合作时期也就在这时濒临尾声。而说到二人的分歧那就是关于如何对待毛泽东的评价问题。王震始终认为,在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而要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离开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等于否定共产党。王震的这个理解是和当时的中国的政治气候分不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马上在次年一月召开了理论务虚会,这次会议号称务虚其实影响是很大的,被很多人称作解放的春天,当然是指的思想上的解放,在会议上很多人大胆发言,其大胆程度恐怕在今天看也是比较犯忌的。有人提出毛泽东当年握过一个人的手,这个人于是就几个月不洗手,宋朝的宋徽宗的宠臣朱?揖驮?经把皇帝握过的地方缠上黄凌子以示重视,这种比较露骨的比喻在那次会上并不罕见。有人提出华国锋的画像完成之后送到一个省,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都带领着大家敲锣打鼓的迎接,因此感叹说,我们这个具有几十年光荣传统和历史的伟大的党怎么沦落到今天的这种地步了呢?

    这种直接讨论毛泽东问题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人说话已经相当露骨,胡耀邦本意是揭开盖子,可是,一旦盖子揭开之后怎么办,他自己也是胸中无数,特别是这种言论给凡是派提供了攻击邓小平等人的口实,于是,小平最后不得已出来说话,他说:“毛主席的问题不是不能说,但是不能全盘否定。”王震和胡耀邦的分歧也在这次务虚会后有所反应。这时候有一个插曲,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改选中央领导机构,增补陈云、胡耀邦、邓颖超、王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根据吴江等人的回忆说胡耀邦不同意王震当选以致于王震恼火,这是传闻。真实的情况是,胡耀邦被告知提名王震为政治局委员,但是,胡耀邦不同意,他说他和王震都是湖南同乡,而且还是小同乡,容易给人把柄,不严肃。然而这么一个十分正常的讲话以后被谣传成为“胡耀邦认为王震当选政治局委员是不严肃的。”顺便说一下,党内的一些传闻确实起到恶劣的作用,比如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一个讲话稿子,邓看后说写的不行,不能用。结果被传为“小平同志说胡乔木不行了,不能用了。”胡乔木本来就患得患失,听到这样的传闻,其结果可想而知,以后还是邓小平本人出来辟谣。问题关键是这次关于胡耀邦、王震的传闻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让王震知道,而胡耀邦始终蒙在鼓里,据说王震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他说为什么我当选就不严肃了?难道否定毛主席就严肃了?支持自由化就严肃了?

    关于王震其人,原来的中办副主任李颉伯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他说王震这个人心眼还是不错的,雪中送炭的事也没少做,但是,他也是一个“凡是派”,换言之就是凡是毛泽东的主张他都拥护,毛泽东的话他都认为对。另外,王震也是被人利用了。聂荣臻也说王震同志左的可爱。

    胡耀邦辞去中央党校的职务之后,中央安排党校校长的人选,出乎意料的是陈云提名王震担任,比较可*的说法是有邓力群的一份功劳。政治局中有人提出不同意见,陈云就说:“毛主席当初提议王震做过文化整风的领导小组组长,党校校长主要是抓大方向的,文化水平是一方面。”以后,报请邓小平时就获得了批准。王震去党校以后做了几件事,一是清洗了不利于陈云的干部队伍,二是给左派打气。王震曾经针对有人散布的关于邓小平退休的话题说:“谁要是让小平退下来谁就是‘三种人’。”《人民日报》上因为刊登了××的文章,王震就给报社的社长秦川打电话,问秦川还要不要脑袋了,有的领导说王震的脾气大于此可见。

    王震是反对自由化最力的人之一,他曾经在中央党校公开的讲过:“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关云长庙里的那个周仓,我手里就是有那么一把大刀,你们不是有三百万大学生吗?我们有三百万军队,我就是要砍他*的一批王八蛋的脑袋,什么巴金、方励之都是民族败类,??????。”所以,基于这种认识他和胡耀邦在政治上的分歧是越来越严重。胡耀邦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一九八五年,胡耀邦在接受香港《明报》记者陆铿的采访时,陆问胡耀邦:“你和王震都是湖南同乡吧?”胡耀邦回答:“我们离的很近,他是北乡,我是南乡。”陆说:“那你们是南北呼应啊。”胡耀邦回答:“也可能是南辕北辙。”这种话之于王震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胡耀邦和陆铿以及查良庸等人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让对手抓到了把柄,比如他和查(金庸)说中央的一些人事安排和领导人的待遇问题,还有这个同陆铿的谈话很快都被转达到小平的耳朵里面。

    原来夹在胡耀邦和邓小平中间平衡关系的主要是叶帅,前面引用的聂荣臻的那个对王震的评价其实也是接着叶帅的话说的,叶帅的原话是说:“王震是个左派,有时候左的厉害。”因为历史上的原因,特别是怀仁堂事件之后,叶帅在中央的排名和地位是相当收到瞩目的,十二大之前叶本人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小平之后,邓出面说不要动了,老帅德高望重,这也是做了总结的。所以,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常委的排名还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这么排列的。胡耀邦自己也说过假如叶帅活着,很多事情或许不至于那么糟糕。叶剑英在,王震等人后来不至于那么凌逼胡耀邦。

    • 家园 9年后仍能回顾的好文,胡王两个都是粗人,一个比一个粗而已

      要说胡耀邦其实是应该不够在核心决策的,小马拉大车了。这个小平确实看人不准啊,或者说他的视野里没有更好的了吧。再补个细节,读徐帅的回忆录有个情节,打太原最困难时城里诈降,要解放军派人来谈,胡当时是哪个兵团的政委吧,当即拍板自己去,后来徐帅想想不对就拦了拦,结果派去谈判的同志很快被出卖牺牲了。

      王胡子呢著名的党内粗人,大嗓门没心眼直脾气,但其实粗中有细,他很清楚自己的个性在党内能发挥的作用,关键时刻总能冲上去。换句话说是盈利模式很清晰,并一以贯之,于是地位就稳固了。

      你看管理层总有那么些看似简单的人,要么炮筒子,要么搅屎棍,你觉得不可思议,按理这些人怎么混得下去。嘿,不仅混得下去,而且混得很好,这就是权利结构在制衡过程中,要打破旧均衡衡的需要,当新均衡达成后,这些人才会退下,而这些人其实都很懂得如何退。这官场的动力学机制有时琢磨起来很好玩。

      除开意气风发的草创时期,决策者们都是光屁股兄弟,利益和面子都顾不上,只为了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去拼命奔,沟通成本才会接近于0以外,多数时候的管理状态都是官场,那必须增加利益分配和沟通成本的因素,而目标仍是均衡。

      每个经济体、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要时刻在经济体系中尽快找到自己的均衡位置,找到了才不会乱,不去找或找不到,都会导致二次调整而且是被动调整,这样的混乱就是不智。而主动寻找均衡,有时甚至降低标准或压低意气去寻找均衡,带来的自身稳定及他人的稳定的这个过程就是智慧。

      • 家园 不是诈降

        再补个细节,读徐帅的回忆录有个情节,打太原最困难时城里诈降,要解放军派人来谈,胡当时是哪个兵团的政委吧,当即拍板自己去,后来徐帅想想不对就拦了拦,结果派去谈判的同志很快被出卖牺牲了。

        是发动起义的被出卖了。

        被谁出卖的呢?其中有个前两年非常出名的 “台儿庄战役至今惟一活着的指挥官”

    • 家园 当了总书记,磨叽几天,就为白拿厨师的几条金鱼,什么玩艺啊

      毛泽东生前的厨师长程汝明搬回了中南海,而且仍是历任最高首长家的厨师长,只是他养的动物除了一群鸽子之外,又添了八缸金鱼。

      一年夏天,程汝明正在宿舍外的小花园里给金鱼换水,恰好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由此经过。胡耀邦看见金鱼甚是惊喜,说“程师傅这鱼真好看,都有什么品种啊?”程汝明告诉胡耀邦,有“龙井”、“虎头”等等,胡耀邦听完走了。

      第二天下午,胡耀邦又从花园经过,他看着程汝明的金鱼说,“程师傅您养这么多鱼,花了不少钱吧?”程汝明说没花什么钱,都是最初几条鱼慢慢孵的。

      第三天下午,胡耀邦再次从花园经过,他问程汝明,“您这些金鱼要是卖得多少钱?”程汝明说没想过卖,也不知道价钱。

      第四天下午,程汝明站在鱼缸边等着胡耀邦经过,结果那天来的不是胡耀邦,而是他的秘书。“程师傅,首长喜欢您的金鱼,您没看出来啊?”程汝明听后恍然大悟,连说“首长直说就是了!”那天秘书走的时候,手里拎着两袋金鱼,胡耀邦从此也开始学着给鱼缸换水了。

      1

      自由对话录(四月二十日贴于北大三角地)

      问:你们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悼耀邦,争民主.

      问:悼与争有何关系?

      答有耀邦为民主而死,我们纪念他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中国人民争取一点民主,再争取一点民主,直到希望的未来出现.

      问:民主不要以经过正常渠道进行吗?为什么非得上街游行不可呢?

      答:上街游行本身就是在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宪法赋予人民以集会,结社,游行的自由,我们的行动只不过使宪法的存在更为现实而以,当然,我们是在和平气氛下为争取民主斗争,我们当然不主张暴力和非法活动.就我个人看来,像袭击新华门的活动是不必要的,是我们民主运动的一个缺点,最近国际上通过和平请愿,达到政治目的的很多,都没有采取暴力,所以我们的活动要坚决一致地团结起来,目标一致,一步一步地争取最后的胜利,这才是我们应采取的策略,这次去到人民大会堂前静坐示威,虽然结果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是这是历次运动以来卓有成效的一次活动.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长期的斗争,狂热和无组织是没有好结果的.历次运动和本次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在逐步走向民主.北大人及所有学生们更该理智起来,冷静地,有策略地,坚持韧性的战斗.任何悲剧,不管是十年还是数年,都不允许再度发生.

      问:可是上街游行造成的损失不是太大了吗?

      答:不要紧,只要我们坚持理性的战斗,我们就会取得理性成功.就让那些独裁者玩弄权术吧,我们还是要抓住每个契机,起来斗争.

      问:你不认为中国人太幼稚了吗?不能很好的行使民主权力,一旦控制不好,将导致革命悲剧再度发生吗?

      答:历史在前进,人民在前进,民主也在前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样,甚至可以说中国人民是理智的智慧的,将会更好地行使他们的权力.现在关键是,独裁者不给我们民主,我们最要紧的要争取民主和民主教育.让我们这样的运动成为民主培训中心吧,独裁者不是不想放下手中的权力吗?不要紧,我们再力争.一点点地争,利用每一次契机,每一个机会,而我们的人民将在这个斗争中得到民主的训练,他们将会在四面八方全方位的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文革的教训虽然惨重,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一个结论,独裁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民主与科学才是中国富强的希望,任何逆历史车轮而进的人,历史的车轮都会将他辗得粉碎.

      问:你们的斗争策略是什么?

      答:和平示威,毋庸置疑.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毫无背景,不反对政府,不反对任何党派.对任何支持我们的人,我们都热烈欢迎,在我们背后没有任何人支使,也不需要任何人支使,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我们的良心和责任,与我们对民主的强烈要求,我们对国家的强烈愿望驱使我们走上街头的,我们要健全建立各高校的自治机构,联合起来,制定行动的时间和纲领,起来走上天安门争.

      2

      方励之就站在门口发起言来,他说:和共产党斗,过去我想到在党内斗,所以我在科技大学时,就让教研室所有的人都入党.后来这种方式不行,我们要从党外,体制外进行斗争,需要多方面的实际行动.

      3

      清华经四班:

      八六年是他说:耀邦不坚决.耀邦就下台了.耀邦死了!又是他说:耀邦是有错误的,追悼会的规格够高的了.所以重新评价胡耀邦也无从谈起.今天是他说:这是一场动乱.所以绝食的人,上百万人上街游行请愿也不能平反学运.我们结束了七亿人是人,一人是七亿人的现代中世纪,又迎来了几亿人是一个人,一人是几亿人的现代王国.我们推翻了两个凡是,又遵起了新的两个凡是,凡是邓小平说的都对,凡是对小平说的都要执行,我们粉碎了靠毛主席语录去人定胜天的神话,又售起了邓小平讲话去开创现代化的童话.

      4

      于硕是有心人,在学潮刚起的那段日子,她到一些学校,还深入到学生宿舍,和许多学生交谈.根据她了解到的情况,对这次学潮的特点作了分析.她说尽管各个学校有不少大字报,看的人更多,气氛轰轰烈烈,可是学生还是和平时一样,该上阅览室的照样上阅览室,该玩的玩,搓麻,压马路的,并不比以往少.就是在游行时,也是一边呼 口号,一边还吃着雪糕,互相打闹,至于老师们,虽然也有少数青年老师贴了挽联,但和学生没有什么勾通,更谈不上有什么联合行动.

      于硕的分析,根据我亲身的经历,确是这么一回事.前面说了,我每次到北大或人大,都担心遇见熟悉的学生,所以很少往人多的地方挤.四月十六日在北大十六楼走廊(宣传栏的后面),曾遇见历史系张广达教授,只匆匆地说了几句,记得他说过现在党委也不管了.四月十八日在北大遇到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我们只是站在食堂帝伙房的门口聊了几句.他说,从昨天起雷子都撤了,不然我们也不敢来.

      我们赞叹学生的锐气与勇敢,他们说出了老百姓都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提出了知识分子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我们也为下一步局面如何发展表示担忧.我们这样的谈话,纯然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丫在一旁评评点点而已.

      (局外人?按他们自己说的,学生该玩玩,该学学,参加活动的一边吃零食一边打闹,眼看把乱邦丧事就开成联欢会了,而他在学校里到处偷摸的串联,局外人?)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769793&BoardID=21

      • 家园 叹息,国家就交到这些的人手里

        刚刚开始这样拿鱼,后来演变成汹涌而来的腐败。手法都差不多。

        建国年代那群有理想有纪律严格自律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 家园 没毛主席,他还在乡下吃菜团子,三天两头挨抽哪

          主席对他有再造之恩,他为了升官发财都张口就咬,邓好歹也升了他的官,他马上就想把邓也踢开.玩什么民国范,真那么稀罕蒋介石,老实在乡下吃菜团子挨抽不完了.

          装的象个人是的,实际那?吃人不吐骨头.

          通宝推:金台夕照,
    • 家园 人事人事~~唉~~~

      俗话有说~~猪多的地方屎多,人多的地方事多~~~比较累的说~~~

    • 家园 先顶后看
    • 家园 叶剑英评胡耀邦

      "这个人在旧社会生活的时间太短."

      这是叶对文革前胡耀邦和西北局之间的矛盾的评论

      通宝推:联储主席,
      • 家园 叶公在旧社会生活时间太长了!
        • 家园 所以胡家父子搞民国范,叶的女儿也跟着.

          https://www.here4news.com/article/3862876

          确实如此,看看毛主席的预言,再看看炎黄那些人早前的回忆, [ 断臂残刀疲败兵 ] 于:2013-04-03 13:15:11 复:3497859

          和现在为搞什么民国范写的东西,三相对比,什么叫透过现相看本质,什么叫超越的眼光,什么叫早看三十年.说毛搞文革,就为针对个刘少奇,或发神精,这些人用自己的行为,验证了毛泽东的伟大和远见.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401&extra=page%3D1

          链一些相关资料(以前也链过,不过这次新增了一部分。)

          (信全版)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40019.shtml

          1966年  

            

            毛泽东给江青信中的有关片段摘录如下:

            

              江青:

            

              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演习……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久不通信,一写就长,下次再谈。

            

              毛泽东 七月八日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574&pid=1811131&page=1&extra=page%3D1#pid1811131

          看这个,毛泽东1975年末--1976年初,最后时刻的一系列讲话内容。

          为什么列宁就没有停止呢?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一百年后还要不要革命?一千年后要不要革命?总还是要革命的。总是一部分人觉得受压,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呢。一万年以后矛盾就看不见了?怎么看不见呢,是看得见的。

          和毛预估的一样,现在反毛和想当新地主的

          主力是<炎黄>,一帮没毛泽东带着,永无出头之日的共产党干部,基本是乱邦的旧部,当然有些是后收罗的,比如现在的老大杜导正,最早出身是薄一波的牺盟会.

          为此不惜自打嘴巴,你看看这几位的自述回忆,和他们现在搞民国范说的,这前后一对,不要太喜感啊!

          http://www.yhcqw.com/

          炎黄

          http://www.ccdy.cn/renwu/content/2010-12/06/content_713963.htm

          http://www.ccdy.cn/renwu/content/2010-12/06/content_713963_2.htm

          胡乱邦

          考进高小的胡耀邦学习更加努力了,每年都考第一名。里仁学堂的甘恩锡老先生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在里仁学堂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所见最为好学的学生就是胡耀邦。当年他在班上年龄最小,可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一个小学生能写出长篇大论者,在当时就寥寥无几,若在今日,可断言更是凤毛麟角。”由于家境贫寒,胡耀邦带不起中餐的米,总是带几个菜团子到学校吃。出身贫寒和成绩第一的鲜明对比,使胡耀邦成了地主子女奚落和欺负的对象。后来,胡耀邦和子女闲聊时说:“那时,班里地主家庭的孩子看到我这个穷孩子老是考第一,很不服气。特别是他们挨了老师的骂后,常常打我出气。他们人多势众,不是用拳头打,就是用砖头扔。有时,普通人家的孩子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来帮我打。越是这样,我就越努力学习。”

          贫富悬殊,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平等,使小小年纪的胡耀邦就深切地感到世道的不公平!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8/7670075.html

          萧克

          萧克就读嘉禾甲等师范简习所的时候,家里已经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实在拿不出钱供他读书。好在校长很同情萧克,他让萧克晚上给学校刻蜡板、印讲义,这样可以得些补助。如此,萧克才完成简习师范的学习。那时,平时总穿着一件破旧蓝布长衫的萧克,和那些衣着鲜亮的有钱人家子弟站在一起,显得非常寒酸。但是,萧克以宋濂《送东阳马生叙》一文中的“贫非罪”观念鼓舞自己,努力地把书读好。为了读好书,星期天萧克很少回家,晚上也常常自学到深夜。

            爱好文学的萧克,决定走上革命道路却是因为报家仇。萧克的大哥性格刚烈,因此得罪了当地大地主萧仁秋,为家里带来祸事。1922年,地方官兵先后4次来萧家敲诈勒索,家中财物被劫掠一空,萧克也无法继续上学了。次年春,由于萧仁秋的陷害,萧克的大哥被团防局抓走,当天就被杀害。兄长死于非命,致使喜爱文学的萧克产生学武报仇的念头。

          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14.htm

          杜导正

          百科名片

          童年时代

          杜导正

          杜导正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一个农村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杜希贤是个农村小学教师,母亲是造纸作坊的一个普通工人。他原名杜毓芷,杜导正这个名字是1938年参加革命之后自己改的,“导正”是取指导政治之意,一直用到现在。杜导正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常常遭到富家子弟的侮辱,在家境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他就勤奋学习,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讨回做人的尊严。

          http://blog.soufun.com/7490719/2929579/articledetail.htm

          《炎黄春秋》:土改杀地主遗祸中国

          首先,“土改”人为地制造仇恨,摧毁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人民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华夏大地本来是一个文明礼义之邦,尊老爱幼、相互礼让的儒家道德深入人心,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和平相处。在农村,上下不相慕,贫富两相安,生产生活,秩 序井然。自从“土改”将谋财害命、杀人越货,颠倒为备受赞扬的“正义事业”之后,人心涣散了,传统道德观念崩溃了,代之而起的是自私自利,相互争斗,尔虞 我诈,道德沦丧。请看今曰之中国,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追本溯源,“土改”难辞其咎。

            其次,“土改”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

            本文第二节指出,农村中有一批勤劳俭朴、善于经营“田秀才”,他们上升为富农、地主后,代表着当时农村的先进生产力。他们农具比较齐全,资金比较充 足,生产具有一定规模;他们经验丰富,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有能力选择和改良作物的品种;他们的农、副业产量总是达到当地最高水平;他们先进的耕作方法给贫 苦农民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如果让他们继续富下去,其子女留学美国归来后办农场,中国的农业或许会改变面貌,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但不幸,土改中把他们 打压下去,杀的杀,关的关,管的管,生产资料瓜分得罄空……中国农业一条极有希望的出路被打断了。

            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有的人就是头脑不想事。许多贫下中农只能在别人的指挥下从事简单劳动,缺乏独立门户掌握全盘生产的能力。把土地分给这样的人,他 们一缺资金、二缺农具、三缺种子、四缺经验……明明分给他们是最肥腴的良田,就是种不出粮食。所以,土改后的第一年,生产总是倒退了。

            更有一批懒汉,把分的东西吃光用光,分的田卖给别人,,后来被制止,不准买卖土地,,,依然是个穷光蛋。

            “土改”通过斗争和杀戮,把善于经营的地主、富农打压下去,农村中就更加缺乏经营型人才了;把已经集中了的生产资料,零星分散给不善于经营的单人独户,使农业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破坏。

            第三,“土改”使农村基层领导彻底恶质化。

            在科举时代,没有“功名”,,未考取秀才、举人,,的人是不允许进入地方领袖层的,因此,地方领袖素质较高,廉洁奉公,能真正为群众办事。

            乡村地方领袖第一次恶质化,是从晚清 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开始的。由于大家都没了功名,谁可以当地方领袖。三教九流之辈见有机可乘,便凭借土地、资本、祠堂、武力、公产、宗教和个人关 系……纷纷钻了进来。这些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形成派系小集团,忙于争权夺利,置贫苦农民于不顾。这些人不受儒家道德公益心的约束,不受Z F控制,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加上人口爆增,,清朝初年,全国人口约1亿,“康乾盛世”后增加到4亿,抗战胜利后全国人口号称4万万5千万,,,人多田少 的矛盾突显出来,从此,农村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了。

          “土改”利用“流氓无产者”,,扒手、小偷、地痞、恶棍、无业流民……,,打冲锋,斗垮地主、富农后,这批“苦大仇深”的“土改根子”纷纷入党做官, 趾高气扬地成为“书记”、“委员”、“主任”、“乡长”、“村长”……使农村基层领导彻底恶质化。这些人大多一字不识,居然洋洋得意上台作报告,开口第一 句便是:“我是个大老粗,只晓得三担牛屎六箢箕……”——不因没有文化感到羞耻,反以为荣!

            这些人自私自利、吹牛拍马,伪装积极,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欺下瞒上,惟命是从……他们能力低下,不懂生产,却指手画脚瞎指挥,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农村领导权落在这样一帮没有文化、素质低劣、目光短浅的人手里,农业生产怎么能搞得好?再加上毛泽东头脑发昏,“土改”后不久,一意孤行地加速合作 化、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到 1960年前后,农业生产全面崩溃,饿死3500多万农民……

            第四, 1953年“土改”结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面达到了发动土改运动的预期目的,滋长了毛泽东的骄傲自满情绪,增强了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地位,为随后脑袋发热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埋下了祸根。

               “土改”以及多变的农业政策,,首先是单干,后来合作化;到 80年代,又分田到户单干……,,,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况,至今无法跳出小农经济的窠臼,远远落后于世界农业发展水 平。 直至今天,农村依然贫穷落后,农民依旧苦不堪言。使朱镕ji总理头痛、温jia宝总理特别关注的“三农问题”,追本溯源,“土改”难逃罪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