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过去的单位幼儿园 -- 达雅

共:💬255 🌺238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说过去的单位幼儿园

    最近接连发生犯罪分子在学校和幼儿园残杀儿童事件。我认为,这表明,当前社会的混乱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文革”,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了。“文革”中最混乱的事情是武斗,打得乒乒乓乓死了很多人,但是参与武斗的基本都是成年人,没听说有谁拿着刀枪去对方的幼儿园滥杀无辜的。美国倒是出校园枪击案,但是好像也没说成年人跑幼儿园对孩子下手的。用“每年每万人被杀10岁以下儿童数”这个指标,中国今年可能会有一个可耻的世界第一。

    对于这个世界第一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市场经济下面老百姓一般都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但是,我可以介绍一下,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残杀儿童的事件为什么难以发生。我这里说的计划经济时代其实是邓小平掌权的时代,那个时代我在上幼儿园,而那个时代的幼儿园有一系列优点可以防止残杀儿童事件的发生。

    首先,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幼儿园是单位办的。单位多种多样,工厂,部队,医院,大学,包括部分农村。其实现在也还有很多单位办的幼儿园,只是没有以前多了而已,例如南街村就有幼儿园。当然了,按照官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这都是计划经济的残余。现在多的是社会上的幼儿园,赢利不赢利我倒是不知道。

    单位的幼儿园和社会的幼儿园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单位的幼儿园的门一般是“朝里开”的。过去的单位,一般都是围墙围着的大院子,幼儿园一般在这院子里生活区的哪个地方。单位里的人如果要去幼儿园,只要在院子里自己走过去就行了。而外单位的人要到幼儿园去,第一很可能找不到,第二就算知道在哪里也要首先经过门卫的严格检查。这样对于犯罪分子就特别不方便。

    其次,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是同一个大单位的同事,这又给小朋友们增加了一层保护。中国人就是这样,办同样的事,对“陌生人”和“熟人”的上心程度有数量级的差别。另一方面,“熟”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如果有老师不认识的人要把小朋友接走,那是要被层层盘查的。我就遇到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小朋友的舅舅、姑妈什么的来接就是接不走,所以我妈要是自己不来接我就让她的同事来接,这样就接得走了。

    第三,单位幼儿园在非常时期可能会受到临时性的保护。过去的单位都有民兵,如果象现在这样发生了残杀儿童事件,单位领导就会下命令,然后人武部就派民兵甲民兵这个星期去幼儿园警卫去。这样残杀儿童事件就不容易发生了,因为挑儿童犯罪的家伙肯定也不是什么武林高手,搞不定两个大小伙子的。

    由于有上面三层保护,我的幼儿园生活是安全而快乐的,这一点我是要感谢毛泽东感谢邓小平的。而这几天我相信国内有孩子的朋友们都不会很快乐,这都是朱镕基造的孽,这家伙逼国企减员增效,结果幼儿园都被推给社会了。推给社会以后这三层保护就没有了,所以犯罪分子就可以得手。所以,我们应当建一个纪念碑,刻着:“由于朱镕基的错误政策,以下孩子被犯罪分子杀害:”然后是孩子们的姓名。但愿这个名单不再增加了。

    最后,如果要问死伤孩子的父母,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吗,他们的回答肯定是愿意。

    通宝推:jet,littles,SkyWalkerJ,非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这个很关键!!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是同一个大单位的同事,这又给小朋友们增加了一层保护----------我以前生活过的厂区就是如此。那老师对小朋友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该打打该骂骂该疼疼,一点不见外。

    • 家园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质量比以前的好

      这话是我父母说的。他们几十年前看着我们从某高校附属幼儿园毕业,现在又看着外孙女从同一家幼儿园毕业,所以有些比较。

      我们那时的单位幼儿园,的确绝大多数是内部子弟,也有少数外单位子弟走后门进来的,大概觉得大学的环境比较好(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走后门自古有之,计划经济时代也不例外)。现在面向社会招生,单位内部的子弟入校有优先权,学费似乎有优惠。所以现在也不完全走市场化路子,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吧。以前的单位幼儿园以管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子女问题,同时也解决一些教师家属的工作问题(当时我的一个老师的丈夫就是我父亲的同事)。老师大多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教小孩基本上就是识点字,唱歌跳舞,小孩子似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我记得当时我因为不乖让罚站哭了一下午,想来老师也没别的招对付我。现在幼儿园的老师清一色的本科毕业了,院长是个幼教博士。据我父母说教小孩的确有一套,主要体现在所谓的“人性化教育”。比如我的外甥女喜欢小动物,就让她来管幼儿园里的一个什么“动物角”,登记和管理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老鼠乌龟什么的。小家伙干得挺来劲的。总的来说感觉这些小孩的性格培养得挺好的。一般父母把小孩送到这个幼儿园还是比较放心的。

      楼主的一些看法,我能理解。社会变革嘛,总是一些人浮上来,一些人沉下去。但社会发展到现在,要回到过去的老路是不可能了,骂过去的某个领导人也没什么意义。虽然现在的社会比较乱,人的压力大,不公平的事多,但不能否认现在人的机会也比以前要多得多,社会更有活力。中国的事情要搞好,还是要往前看。

      • 家园 花一个...

        是你的老幼儿园让俺又回忆聊...

        上过3个幼儿园

        现在的幼儿园比那时孩子多...

        我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是87年...

        因是一类幼儿园(园长还是俺表姐)...

        还是要钱...

        俺动员聊单位捐了2万...签聊合同...每年(无限期)接收俺单位2个孩子...结果3年后...幼儿园就不认账聊...

      • 家园 恭喜:又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现在上幼儿园的成本高得多啊。质量高,也得老百姓用的起啊。

        从前,单位里幼儿园要几个钱?真是几个钱。

        现在,随便一个社会幼儿园,都是死贵的,一般老百姓上的起吗?

        质量高,也得老百姓用的起啊。

      • 家园 教育质量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你说是不是?出了命案的幼儿园,你对死伤孩子的家长说,我们的教育质量高,比三十年前高多了,有意义么?

        现在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普遍提高了,这我承认啊。但问题是,我认为就该提高,三十年社会进步这么快,教育质量不提高,好意思么?但是,幼儿园的安全质量,提高了没有?现在看起来反而倒退了嘛。

        刚刚发生的几起幼儿园血案表明,幼儿园的安全环境极大恶化了。这时候再唱“倒退没有出路”“还是要往前看”,有什么意思呢?你给一个“往前看”解决问题的方案出来啊。

    • 家园 不太全面,企业办社会负担很重
      • 家园 以前企业上缴税赋很低的,产生的利润几乎都花在福利上

        自从税改之后,企业负担不断加大,已经不可能再负担那么多福利了。那时不只是大型国企,就算是效益稍微好点的集体企业,也有很多类似的福利单位。还有那时各行业的工资差距没有那么大,于是企业几乎都将钱花在这种内部福利上了

        所以那时为什么工厂最牛,工人腰板最直。那时政府机关没什么愿意去的,那是真正的清水衙门。当然那时的政府也没那么大权力。改开后,很多权力被政府慢慢收上去,很多资源分配权力更是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才是公务员贪腐牛逼的底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