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追问历史:1949年中国有多少牛金星? -- 任爱杰

共:💬24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追问历史:1949年中国有多少牛金星?

    追问历史:1949年中国有多少牛金星?

    --------------------------------------------------------------------------------

    作者: 国际战士(华.都.之.樟) [124073:3329], 11:04:07 12/03/2004: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今年是郭沫若先生名作《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一个甲子,出于对目前中国形势的关注,网上讨论郭文的文章不计其数,我本来不想掺进去的,但是前几天读杨绛先生的文章《怀念陈衡哲》,其中谈到1949年快解放时她和钱钟书与胡适等人商讨去还是留在大陆的问题,有段话说:“我们家是打定主意留在国内不走的。任、陈两位倾向于不走,胡适却是不便留下的。我们和任、陈两位很亲密,他们和胡适又是很亲密的老友,所以这个定局,大家都心照不宣。那时反映苏联铁幕后情况的英文小说,我们大致都读过。知识分子将面临什么命运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因为我们都是面临新局面的知识分子”。可见,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其实是在反复权衡利弊后作出的理智的决定。

      

      哎,我现在才知道自己以前多么天真,因为在杨绛先生《我们仨》里,杨先生告诉我们,她和钱钟书先生1949年留在大陆,是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热爱这块地方,不愿意到别国去做二等公民。毕竟畅销名著和不起眼的文章就是不一样,在旁人不容易注意的文字里,杨绛先生向我们证实了1949年大批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象东欧好些国家的知识分子纷纷西走的原因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台湾居然能够挺50多年,否则将来台湾被打下时又该怎样面对共产党呢?不是每个人都有胡适在国外的本钱――一位学者读杨绛先生文字后的评论。

      

      可是,为什么我读自称在解放后遭受苦难的右派的文章,总是说他们怎样在解放前反抗蒋介石反动统治,怎样在白色恐怖里为共产党唱赞歌,怎样怀抱美好的革命理想参加新中国政权,怎样努力为共产党服务,结果一上来就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杨绛先生说的“洗澡”。

      

      是啊,知识分子们多么懂得珍惜自己光荣的历史啊,例如谈到胡风就大谈他怎样和鲁迅关系密切,而不提他怎样为蒋介石写《剿共大纲》;谈到储安平就是他怎样抨击蒋介石的专制,就不提他怎样积极在蒋家王朝为官禄奔走,怎样“小骂大帮忙”配合蒋介石,怎样在解放前用“有与无”、“多与少”区别国民党和共产党。以前看过一本解放前知识分子在蒋家王朝的表演的书,多次忍俊不禁。

      但是,所有知识分子,尤其解放后参加了新中国政权的知识分子,尤其是57年和文革中被整的知识分子,全部都是当初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共产党、准备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知识分子如此说

      

      感谢这些知识分子,1979年后他们用实际行动真诚地、全面地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怎样拥护社会主义、怎样热爱中国人民的,而1957年、1966年对他们的迫害是惨无人道的。我们会记住的。

      

      我不能不想到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里的重要人物之一――牛金星。

      

      牛金星何许人?一位在李自成胜利前为李自成出了大力的人,比1949年的知识分子热爱革命多了。但是,也是他,在大顺政权建立后,一心把明朝的制度推行到大顺政权里,同时用“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教导李自成要好好优待知识分子。但是,当清兵击溃李自成军队后,当刘宗敏等李自成身边重要将领全部牺牲后,这位一心热爱革命的牛金星却转头投降清朝,并积极镇压起义军,成为李的政权里屈指可数的善终者。

      

      历史上,李密、宋江、牛金星......,都是为农民起义作出过贡献的知识分子,但是问题在于,他们真的是革命的同路人么?甚至他们真的拥护过革命么?

      是否可以问问:象牛金星这种人,本身就是中国社会某个阶级的代表,他们所以投机进入革命队伍,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把革命政权改造成为大小地主、资本家、知识分子卖命的政权?他们从来的目的就是想让革命成为他们阶级的嫁衣裳。

      

      他们什么时候是属于我们这边的?

      

      对比之下,同样是统治阶级的满清王朝就对这个阶级的本质认识一清二楚,当知识分子想重复宋朝用话语霸权把封建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时,清朝皇帝却毫不犹豫地动用文字狱。

      

      那么,对知识分子自称的建国后苦难史,我们的眼泪不是成了羊为狼流的眼泪么?当他们继续哭哭啼啼说他们当初怎么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才留在这个工农暴政的土壤时,我们是否应该想到追问历史:1949年中国有多少牛金星?

    • 家园 那些被搞了几十年的老九们都活该!

      幸亏我祖上几代都是贫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识字,父母都是新中国下党教育大的,否则,哼哼,我非跟他们划清界限不可!

      看了这篇文章对主席老人家更佩服了,永远光荣伟大正确,高瞻远瞩,明照万里,垂万年而不朽,历百世而常新,千秋万代,泽被苍生。

    • 家园 前两天在别的坛子上写的对钱钟书的评价,转过来

      钱钟书嘛,小文人一个。只会在和平时期发一发小文人的劳骚,文革时一样乖乖地给毛选当翻译,没看见他象老舍那么有气节,投了太平湖。他的围城,我在初中时就看了,那时电视剧还没拍,社会上也没有人炒作。我对那本书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小文人在耍小聪明,哪有什么大智慧。管锥篇翻了翻,也觉得是在掉书袋。你说是中西文化比较吧,实际上是在罗列知识,却似乎没形成什么理论体系,给人以卖弄之嫌。当然,能在脑子里记那么多东西,确实不容易。但是,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象是一个会速算的人与一位数学家的关系一样,前者可能会比计算机算得还快,但却解决不了哥德巴赫猜想。他后来的许多作派,我都认为是有假清高之嫌。他说西方人听不懂他讲课,那是因为他所讲的东西几乎已经死亡了,当然没有多少人听。试想,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有几个人不借助辅导材料,能看得懂论语,更不要说是尚书,周易了。人家请你,是给你面子,也正是中国人对外介绍自己的再好不过的机会,你老人家不去,也不用讽刺人家听不懂,不厚道。所以,钱很象他自己在围城中讽刺的无无聊文人。

      有感而发,对事不对人。

    • 家园 个人感觉略微有些言重了

      这段与任老师无关,是对转的这一贴兄弟小有不同意见。

      把知识分子看作牛金星,同样问题也可以存在于商人,学生等等各个只要不是工农的阶层,而即便是工农中,除去赤贫的也难免有牛金星的嫌疑,只不过是大牛金星和小牛金星的区别罢了。而知识分子中赤贫的也不是没有,却不知又应该如何站队。。。

      说到这里,建国以后的历次运动的影子已经跃然而出了,贯穿这些运动的一个要领就是阶级斗争和对各个阶层的“改造”。不幸的是毛公自己也承认这种运动“说好的人少,说坏的人多”,毛公这个人多人少,显然不是指的知识分子或者“士”这个阶层的的人,而是全体人民的看法,因为毛公心里总不会把工人农民不算人。然而,共产党自己承认,这些事情做错了。

      这个做错了,就代表着作这些事根本的出发点就错了,而不是方法或者局部的错误,换过来说,局部可能有正确的地方,但总体是错误的。

      错了能认,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而错了能改,其结果通过七八年后中国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

      要推翻这个观点,一方面要面对文革后人民的审视,一方面要推翻中共中央的结论 -- 不幸作这些结论的显然还都是正牌的共产党领导人。

      解放的时候大家对共产党怎样看?工人农民迎解放不假,在知识阶层和工商界层是怎样的呢?我的祖父是一个不大的商人,他的思想就是一个典型。

      解放前夕,我的祖父有一船货物被国民党军队征船从东北拉到了上海,他很着急,亲自赶去处理,可以想象这是很大的一笔损失。

      但是他还是很犹豫的,特别去了一次台湾,考察在台湾作木材生意的可能,结论是做竹子生意也很不错。

      随后他回到沈阳收拾生意,但是很快就被共产党政府的开明所感动,不但廉洁奉公而且富有效率的政府给了他极好的印象,他自认中国打了这样多年的仗,老百姓终于有了可期盼的好日子了。

      工商界人士怎样?也是老百姓。

      或者说哪一个不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他接着就看到沈阳满街飘扬的“发展工商业”的标语,这个是历经几个政府都没有的吸引人心的东西。

      所以他很快就决定不走了,大多数他的朋友也是这样。

      说他当时不支持共产党或者想做牛金星是没良心的。共产党带来的是一个中国多少年没有的稳定而强大的政府,这个无论对普通农民还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商业人士,是同样热切期待的东西。

      共产党政府最初的纲领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可以看到,建设“新民主主义”的阶段,恰恰是共产党政府建立后到文革结束前国家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阶段。

      可惜的是放弃了平衡发展之后,历次运动和非科学的举动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点在1949年知识界层无从预料,而恰恰是知识界层中没有被改造好的,曾经有对历次运动提出过善意或激烈的批评。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的绝非仅仅知识界层,文革中因为“停课闹革命”受损的也绝非仅仅知识界层,恰恰是赤贫的阶层无产阶级承受这些损伤最为沉重。文革中的高考中断乃至于因此造成的人才断层,是中国人共同的灾难。

      如果说需要改造,那造成这样悲剧的主角也许更需要接受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改造。

      改造什么?

      改造去接受尊重科学的现实主义思想。

      事实上那个时代的全体中国人都需要这个改造吧,无论是反右还是文革,都是中国人共同制造的苦难而不是单单是某个人的问题,我们不能象对日本侵华战争那样激昂的对待那个苦难的时代,因为我们对那个时代不但有愤懑,也应该有忏悔,而面对日本侵华战争,我们的感情只有愤怒。

      中国古代的士阶层,无法和今天的知识分子划等号,我的看法这个阶层在封建社会结束后就渐渐消失,在文革中彻底消亡,这与知识分子关系不大,知识分子什么时候都有。但是多说几句士也可以。历史上的士,恰恰是一个相当独立的阶层,组成封建社会的底层结构,就像今天的中层干部一样(其实古代的士远比现在的中层干部干净得多),你可以说他是依附于上层的,而恰恰又可以说它是上下两层都无法左右的。单个一个中层干部可能是很容易处理的,就如一个单个的士,但是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士全体的利益和理念。

      是把知识分子改造了向工人农民看齐,还是把工人农民都给予充分的教育的权利,而改造成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问题,不过,看来后者在世界各地,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比前者能为社会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

      那么,只让他有知识,而思想上不要变成知识分子,行不行呢?

      这就是一个脑袋决定屁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了。

      不幸的是,文革中教育了很久的脑袋决定屁股好像都不太成功,最终,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说到底,一个“中国政府”,毕竟是全体中国人的政府,而不是中国农民的政府,或者中国博士的政府。中国毕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祖国。

      • 家园 萨苏说得好

        关键是共产党在刚刚建国的时候所做的那些活动给了广大平民以充分的美好前景,当时不仅仅是那些平民,连很多海外的科学家都放弃自己的前程回到祖国,原因难道仅仅能够用一个投机革命来解释么,他们的共同的想法都是希望能够在强大的中国下实现自己多年的建国的理想,不管是科学建国还是经济建国。至于后来的事情的确不是他们能够预料的,甚至毛自己都不一定能够预料,说他建国开始就想把所有知识分子都打成右派,这种说法同样是不客观的,虽然我本人对于毛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应该承认,共产党对于民众政策的改变的确是有一个过程的。

      • 家园 萨兄说的屁股决定脑袋是关键所在

        什么叫做“屁股决定脑袋”?学术一点的话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

        阶级斗争在现阶段是个客观存在。最多只有缓和与激化的区别。这个东西并不会因为某某中央文件说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了就完全消失了。

        从中国现在的情况来,中国仍然是个阶级社会。看从各地的民工骚动,农民抗议,下岗工人请愿等情况来看,阶级斗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日趋激化的倾向。

        那么,作为“精英”的知识分子们又作了什么呢?有多少人是站在普通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为他们谋利益,又有多少人是站在另一边的呢?

        前一种人或许是大多数。甚至有不少人还冒出头来,例如李昌平等人。但是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而充斥于舆论的是站在另一边为剥削制度摇旗呐喊的家伙。从不久前的法律专家联名为黑社会头子辩护案,从不久前的著名“经济学家”围攻郎咸平事件,以及最近的提议取消人民法院中的人民二字事件,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丑恶表演。

        这些人的屁股坐在了哪里?我至少知道,他们不是坐在劳动人民的一边。所以也不能代表“全国人民”。其实,哪里有真正代表全民的知识分子呢?不过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罢了。

        所以,要改造人的思想,关键还是要消灭这些人所属阶级的产生环境。这一点,我以前就表述过很多次。也就是所有制的问题。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难道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教训还不够吗?

        • 家园 任老师这篇文章真好.....不是假好

          谈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知识分子在新形势下的良知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里属于被踩在脚下剥夺了尊严和思考权利的一群人。但现阶段里,随着商品化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们借着分配方式改变的契机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宠儿。但既然是社会的得益者,自然也该多为社会稳定和公平着想。现在这样下去,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到时候穷人觉得无法忍受这不公了,自然还会试图用行动改变的。所以,包括知识分子们在内的现行制度得益者们,如果不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此问题,迟早会被自己的短视所埋葬的。

          到此,俺都拥护任老师的解释。

          〉〉这些人的屁股坐在了哪里?我至少知道,他们不是坐在劳动人民的一边。所以也不能代表“全国人民”。

          〉〉其实,哪里有真正代表全民的知识分子呢?不过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罢了。

          〉〉

          〉〉所以,要改造人的思想,关键还是要消灭这些人所属阶级的产生环境。

          〉〉这一点,我以前就表述过很多次。也就是所有制的问题。

          〉〉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难道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教训还不够吗?

          这最后一段,俺就不敢苟同了。

          不解决所有制问题的国家,过的好好的的,一样有的是。老兄为什么就不能多想想,现行条件下是否就真的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必然因素?

        • 家园 任兄说得很好

          只有最终劳动人民彻底完成知识分子化,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话语权不在他人手中,这个过程显然在中国正在激烈的进行,这从中国教育人口的增长可以看出。

          因此,看来解决中国劳动人民的话语权问题,不在于改造或消灭知识分子,而且不再让他们产生 -- 那会把社会带回原始社会去。而是促进劳动人民的知识化,--- 尽管劳动人民的知识化可能会引起未知识化劳动人民的某种反感,认为他读了书就不再是劳动人民 --- 然而,从现在的社会发展看,这却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进程。

          以发达国家为例,(也许有的朋友有异议),但是我的看法其阶级矛盾不如发展中国家尖锐,历史上马克思到美国去,就意味着他实际失去了自己的舞台,因为那里的阶级矛盾不够尖锐。马克思到美国,也搞不起工潮和革命来。

          在发达国家,是知识分子都被改造好了,所以社会矛盾才降低了吗?

          恐怕不是。

          正相反,是劳动人民打破了愚昧的枷锁,打破了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是敌人的思维怪圈,实现了知识分子化。在发达国家的田间看到一个博士在劳动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阶级也许不会消失,但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是否是无产阶级必然战胜资产阶级呢?还是可以有更复杂的解释呢?还是本来把人类定义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就是违反客观的呢?

          似乎,一个社会中产阶级的稳定增长,可以代表它的安定和发展。

          受任老师的启发而写。

      • 家园 老主公这代领导人,自己本身也是知识分子阿~~~~

        任老师所转的顶楼那篇文章里,尽力割断先帝、总理以及刘邓这样的人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嘿嘿,不知道要把这些人划分到哪个部分才能自圆其说。

      • 家园 support , flowers.
      • 家园 老萨说的好
      • 家园 没说的,送花!(总算学会送花了)
    • 家园 忠不忠看行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做决定总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没什么不对,能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总是极少数,要不然也不用拼命号召了。行动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总不见得有哪条法律说为了防止某位有犯罪倾向的人作案,把他预先抓起来吧。即使是有案底的,也是针对个人,并不是针对他属于的“阶级”“团体”。毛泽东这么疑神疑鬼,结果就是把那些本来不是牛金星的都给弄死,而有素质成为牛金星的全部培养成功,现在中国剩下来的知识分子结果都变成牛金星。

      真心革命的从来就是少数,即使本来上延安的一群人里面各怀鬼胎的也不少。知识分子不过是凡人而已,凡人就有凡人的衡量标准 - 实际行动。

    • 家园 知识分子分两类

      知识分子分两类:

      搞自然科学的

      和搞社会科学的,也包括文学、电影等

      两类人的思维、经历、49年前后的待遇、职业发展机遇也是不一样的

    • 家园 参加革命的大多数都是有所要求的,争夺自我的权利,这很正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