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期一会-2010第一杯春茶之开化龙顶 -- 越青

共:💬105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曾与黄山脚下一采茶老人闲聊几句

        现在只记住一句:茶叶过了谷雨就不好了——只能卖到北方……

        枉教人气煞也么个……

        • 家园 这话是真的啊……

          其实岂止黄山呢……

          但是今年的天气,呵呵,不会这样

          北方嗜茶者不多,喜欢的呢,很多传统的又是以香片为主,当然香片也很好,只不过完全是另外的东西了,呵呵。

          放在前两年的气候下,到谷雨,怕是七八十批茶都出来了……,自然货色不行了,呵呵

      • 家园 北京那个茶城,我不了解(呵呵,修改标题)

        上海天山茶城,和广州的茶叶市场,是好茶的集散地,如果没有原产地的朋友,那么去找找会有收获。

        另外,喝茶以自我感受为第一,身在杭州,喝茶将近20年,好说各类好货不说如数家珍,也是连骗带蹭的尝试过不少,其中没说的那么玄的。

        你自己觉得好喝,那就可以了,干嘛要搞那么多噱头呢?只为自我享受而不是炫耀,这就够了。

        最近些日子,认识了一个颇为嗜茶识茶的好朋友,这里借花献佛,引用下她的文章。

        每一种茶都可能是好茶,

        和你喝的时间,地点,心情,和冲泡的方式有关,

        和价格反倒是最无关的了。

        记得前年和Randy去了一家他朋友开的茶庄喝茶,

        主人正在泡一壶铁观音,说自己铁观音如何如何好,

        拿起壶盖递给我闻,

        问我好不好闻,

        我说不错,很香,

        这绝对不够,人家一直继续追问我,怎么个香法?形容形容看?

        我当时一愣,没吭声。

        他又递给别人,继续追问别人,非要别人形容出来怎么个想法。

        第二泡,第三泡,每一次都递了盖子来。

        我始终没用形容词形容那个香气来回答他。

        因为我觉得感觉是很私人的东西,

        除非我当时有表达的欲望,

        否则何必要像写书一样来形容呢?

        好喝就是好喝,哪需要那么多讲头。

        所以说,

        喝茶这种事情真的是个人的事,

        你觉得好的,

        未必是别人的那杯茶。

        所以喝到一杯好茶要珍惜,

        也要尝试各种茶,

        找到自己的那杯茶。

        这个在下深以为然,09年时候颇喝了几款非常上品的普洱和观音,

        前几天也有朋友送给我新出龙井,果然不凡。

        还写了评茶手记,现在想想,呵呵,不过就是好喝罢了,哪有那么麻烦,成了技术讨论贴,哈哈。

        所以说,喝茶,到底是很个人的事情啊!

        • 家园 好喝就是了,没必要强调其他什么

          周末喝了一些茶,反正名号都是龙井,有富阳的余杭的

          买来都是西湖龙井

          干茶的品相都比龙井要好

          口感稍微差一点,但是第二泡的味道很不错

          唯一差的就是香味

          其实都是不错的茶

          可惜卖的人给茶叶加了个假的名号

        • 家园 送花赞成

          酒也是一样

          • 家园 对啊,酒是同一个道理……

            现在喝红酒还没怎么入门,不过呢,我想我的爱好够多了,未必要各个都搞得和技术讨论贴一样……

            再说咱这点门道搞技术讨论,怎么也是门外汉啊门外汉……

            所以,但论品味,不论价格,更加别提什么产区登记了

            唯有印象深刻的,会记下来,知道以后按图索骥就是了……

        • 家园 谢谢指点了

          北京马连道一条街上都是茶城,全国六分之一的茶叶都是在这里交易的。光是铺面上千家的茶城就有四五个。怎么会淘不到好茶呢?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和其他一些杂志里读到过淘到好茶的人写的文章,据说就是从马连道淘出来的。

          不过,你说的很对,喝茶是很自我的事情,取悦自己就行了,不是用来炫耀的。所以有人爱喝绿茶有人爱喝普洱,各取各的口味。

          我的感觉喝茶会上瘾的,我现在每天都要喝的,而且口味越来越刁了,比如同样是铁观音,也有喜欢不喜欢的香型,同一香型每次买到的味道也有高下之分。

          而要是一个一个铺面找过去,真是无从找起,况且讨价还价的也很烦人。所以一般都是从熟悉的铺面买茶叶。这要是碰见个老茶客,直接指点一下,哪家哪家的哪种茶叶多少号的味道好,就能少走不少弯路。

          今年的新茶,明前的西湖龙井我喝到了,有点儿失望。估计是今年春天气候寒冷,倒春寒多,出芽晚含水分多吧,喝起来挺淡的。

          • 家园 呵呵,明前现在只是个概念了……

            这样说吧,全球真的变暖了……

            前两年,明前可以出三四批茶了,所以何论明前呢?

            传统所谓明前,说的是头茶。

            而今年这个鬼天气,明前,还真的是头茶,你要是喝到了,那就是那个味道了。

            明前茶的特征本身就是很清淡的,所以喝好茶的代价是几何级数的啊……

            好茶本身就翻倍,你的投茶量还得翻倍……

            前几年你喝到的明前,嗯,大概是三四批的样子,那是要味道厚重些了……

            个人意见,绝对不要去抢头茶,超级无聊,又不是没试过……

            每年的三四批,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今年么,大概再过几天才有

            我也在翘首以盼呢……

            • 家园 明前茶这个概念似乎普及时间没多少年

              我记得我小时候只是听说雨前茶,后来商业化了,才把明前茶炒作的那么高。

              同意你的意见,抢头茶没啥意思,齁贵的。商场上送送礼而且还得对方认这个,自己消费没必要的。

              抱朴仙人提了个细茶粗泡的概念,就是越是这样的好茶越是得多投点儿,否则没味道。

              • 家园 是的,就是如此,呵呵

                其实就是和气候相关啦

                以前也讲究明前的,那也是很贵的,呵呵,即使当时,也属于买了的不喝,喝得人不买的类型诶,哈哈

                后来么,明前能出好几批,大家都乐得叫明前,皆大欢喜……

          • 家园 呵呵,喝茶是上瘾的啊……

            你说的三联周刊,就是上几期那个吧?

            个人感觉呢,呵呵,反正我是很难写那样的东西了……

            马连道的规模这么大,我还是真的不知道

            但是曾在帝都盘桓许久,马连道去过的,几家店铺,没发现让我觉得好的。如果你有推荐,到不妨介绍我呢,呵呵

            不过,另一方面,sigh,我这个人到了北方,马上进入北方人模式,饭量也大了,似乎对茶也不那么敏感了。

            上次到帝都,我这个喝了这么多年茶的人啊,居然被香片的味道所吸引,绝无仅有的啊!

            更加相信,饮茶为个人之事,但论品味如何,不论价格品种……

          • 家园 今年的信阳毛尖味道也不对

            倒是年前买的那半斤绿茶发挥了大作用:船上水是海水淡化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福建绿茶青气较重、香气足的特点帮了我大忙。

          • 家园 淘茶这个事情太费神

            我觉得我一天最多能够在三四家店里面坐下来用心尝尝就算是不错了。

            要是再多,一来没有精力了,二来口感杂了,也基本上喝不出什么来了。

            所以其实最后也就看好了的几家经常过去,其余的地方基本也就不逛了的。

            或者就是直接去朋友推荐的店里面买,或许就发展成长期的点了,呵呵

            • 家园 所言甚是

              我就是想偷懒,找个懂行的、常混马连道的推荐几家,长期去啊。

              前两天看个碧螺春,拿出来一看茶形,尝上一口,还不如家乐福卖的十几块钱一斤的呢,报价倒是报贰佰一斤,我也懒得跟卖茶的说,直接站起来就走了。特别是做零售的,不是熟客都是先拿很差的茶,而且报价还很高。一百五的兰花香铁观音,上来报一千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