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转基因的一些猜想和转帖 -- 丘里来

共:💬11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转基因的一些猜想和转帖

    猜想:

    丘里来:基因门的猜想

    转帖:

    刘仰<<转基因如何威胁生命之本>>

    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可以不吃粮食,有些人靠吃鱼,有些人完全靠动物为食,例如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吃粮食、谷物。虽然食物结构中粮食和肉食的比例不同,但是,除了少数像爱斯基摩人那样主要靠捕猎野生动物外,现代生活于城市中的人,相当一部分肉食也来源于谷物,例如禽类、猪牛等,西方人给牛吃谷物而不给牛吃草,这是另一个话题,无论如何,粮食谷物是维持人类生命的根本,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谷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谷物由农民生产,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千万年来,谷物是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年复一年生产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种子。对农村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粮食种子最简单的来源,就是从当年的收入中留一部分,作为明年的种子。有时候,战争、救命或者饥荒会让种子也成为口粮,但是,个别和局部还不至于影响整个农业。从收成中留下种子,是农民天经地义的权利,人们对此无须有太多的担心。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转基因农业正在改变这一千古不变的自然权利。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农民来说,自己种植的粮食如果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或者当年收成不好,也会购买良种。当种子供应商数量较多时,市场竞争一是能够保持种子价格不会太高,二是一旦局部出现问题,例如有人卖假种子、劣质种子,也不至于造成全面的威胁。然而,自从转基因粮食出现后,种子已经变成粮食生产最关键、最令人胆战心惊的环节。

    在中国,常规的买种子,由于没有知识产权一说,今年买了种子,如果收成好,农民还可以选择留下一部分当明年的种子,明年可以不买。这也正是我一贯的观点:知识产权不能没有阻碍地扩张,粮食领域不应该有知识产权。然而,由于美国的转基因种子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因此,第一次买了转基因种子,获得了收成,如果想留下种子,就会遇到麻烦。在这个环节中,有时并不像我描述的这样。美国的转基因种子供应商数量不多,只有少数几家垄断性的企业。为了推广产品,他们往往在最初的时候会免费或以优惠的价格向农民提供种子。农民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觉得不错,就会决定继续使用。看起来这是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这种状况更深的含义就是,转基因种子供应商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市场,其他小型种子供应商几个回合下来,大都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于是,转基因种子供应商迫使农民必须年年购买种子。它有两种情况。

    前面说过,农民从收成中留下一部分作为明年的种子,是千万年来天经地义的做法。但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转基因种子,开始剥夺人们的这种权利。在美国,转基因种子供应商与美国政府紧密配合,通过了相关的法律:在知识产权的名义下,任何农民如果自留转基因粮食的种子,属于违法行为。种子供应商有几种方式对待这些“违法”的农民,一是将这些农民列入黑名单,进入“黑名单”的农民在获得农业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卖出农产品等各种关键环节,都会受到刁难和阻碍。我们应该知道,没有美国政府的配合,这种刁难和阻碍是很难实现的。二是警告自留种子的农民。转基因种子供应商有庞大的“侦探”队伍,调查哪些农民违犯知识产权,“盗窃”种子供应商的财富,然后,他们会用打电话、写信等方式,警告农民立即停止这一“偷窃”行为。如果这些办法还无效,转基因种子垄断供应商就会控告农民侵权。在美国,打官司是很昂贵的,农民在跨国垄断公司面前毫无胜算,最终全都得屈服。

    然而,对于转基因种子垄断供应商来说,建立“侦探”队伍,打电话、写信警告,或者还要养一支法律队伍,专门控告农民,成本还是较大。因此,在高技术的帮助下,美国转基因种子垄断企业又有一种新的发明,俗称“自杀种子”。也就是说,通过高技术、转基因手段,他们对种子进行了改造:第一年获得收成后,其果实不可能再发芽,或者即使发芽也长不出好庄稼。这样的高技术当然也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它的“好处”很明显,既可以免去监视农民“偷盗”的成本,又可以减去控告农民的麻烦和恶劣形象,还可以保证农民必须每年购买种子。

    如果有一些倔强的农民坚持不用转基因种子,坚持传统方式,那么,他们在成本和价格上毫无优势,只能被边缘化。在美国,这类传统农民有些能够获得“有机”的称号,并且可以在农产品上标明“有机”标签,似乎可以因此而获得较高的附加值,事实上,这个价格大多只有少数富人乐意接受。但是,其“有机”的身份也须有政府确认,确认的内容包括种植的土地面积。这一现象反过来说可以认为,政府对“有机”的控制,使得传统农民很难随意扩大种植,从而不容易危及转基因作物的市场份额,大批穷人和低收入者,只能食用廉价的转基因粮食,对健康是否有害?不知道。穷人充当了转基因的小白鼠,富人们吃着“有机”食物,静观其变。

    退一步说,即使农民被阴险、邪恶的资本制度彻底掌控,只要种子供应商处于自由经济状态,处于市场化充分竞争的状态,各个种子供应商总有人会想方设法“讨好”农民,让农民购买自己的种子。其恶劣的后果,也就是农民收入微薄。如果要想活下去,总还有粮食吃,活得比较悲惨而已。但是,一旦种子供应商被高度垄断,后果会非常严重。第一,在美国以及推广美国转基因种子的拉美等国家,垄断企业通过种子和收购价格的控制,让农民的收入低到无法承受。配合以农业贷款等金融手段,让农民种出高产粮食都还不清债,最终不得不卖出土地,以其他方式谋生。小农生产被大型农场取代。这种方式在美国表面上似乎危害不大,而且被人称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但是,如果这种状况在中国出现,数亿农民将失业,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动荡。

    即便中国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保证农民不发生大规模失业,但是,在转基因种子供应商的操控下,经由农业金融、知识产权等配套制度,农民获得低收入的“稳定”,其风险依然巨大。首先,在西方跨国公司的操控下,软弱的政府至今没有诞生完善的《反垄断法》,外国垄断企业在中国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其如鱼得水令人乍舌。其次,即便有了《反垄断法》,在转基因粮食领域,随着美国垄断企业迅速大规模地占据市场份额,要想“反垄断”,几乎没有可以取代它的东西:大批农田都已经使用了转基因种子,你能从哪里获得其他种子?不用Windows还可以说,我们慢慢搞一个新的取代它,不会死人。但是,没有种子,便没有粮食,很快就会大批地死人。转基因种子供应商的垄断性,就足以威胁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

    那么,中国自己也搞转基因,获得自己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种子,如何?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美国永远拿自由经济、市场经济、公平开放等听上去美好的口号为武器,在一些国内主流精英、资用文人的配合下,把国有化描绘成邪恶,把私有化描绘成天使,因此,很容易预见,美国垄断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三下五除二就能吞并国内小规模的转基因研究,如同当年吞并中国的“北冰洋”、“中华”等民族品牌一样,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就实现农业市场的垄断。国内有些主流精英、资用文人多年来一直在宣扬美国的善良和美好,我知道无法说服他们、无法改变他们的顽固观念,或者无法拆散他们与美国利益的连接。但是,我必须明确地说,我不相信美国资本家的“善良”。如果有人说这两种观念放在一起是“鸡同鸭讲”,那么,我完全同意。我认为,决不能把中国的粮食安全交给少数大资本家,不管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

    因此,暂且不说转基因粮食对人的健康有没有危害,就冲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主权,中国必须在现阶段严格控制国外转基因种子进入中国农业市场。东北的大豆已经是一个惨痛教训,一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沦为大豆的处境,“国将不国”很可能迅速成为现实,中国将落入巨大的灾难。如果把转基因粮食视为“核武器”,那么,中国也需要研制这种“核武器”。但是,这种粮食“核武器”必须控制在政府手中,并且,要像防“核扩散”一样,严防转基因技术的扩散。从长远来说,我坚持认为,转基因等生物技术,也应该像“原子弹”一样,没有专利。任何国家和机构,不得申请和批准、颁发此类专利。如果不能在全世界达成共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拒绝保障国外转基因专利在本国的“知识产权”。

    郎咸平<<解密孟山都的转基因帝国>>:

    外链出处

    俺不懂转基因, 看了后确实比较担心这种技术长远的风险问题...

    还有就是俺确实不明白, 经济学常识在欧美如此普及, 为什么当严重妨碍公平竞争的大企业在不少行业长期榨取超额垄断利润的时候, 当消费者的商品选择权利被垄断寡头不断剥夺的时候, 为什么大众会一直沉默...

    • 家园 基因门的猜想

      敬请特别注意,我非专业者,亦非爱好者,写此猜想是为求证其谬误,期盼不同意见,备花无数。

      先讲讲本文中基因门的含义。一个物种的所有基因及其排列组合称之为一个基因门,即一个物种对应一个基因门,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基因门。

      基因门的门是可以开放的,基因通过这扇门的进进出出增强了物种具备不断进化,不断去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利用基因门的开放特性,科学家从一个物种取出想要的基因,再放入另一个物种,从而具备了改良物种的技术,业内称为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告诉我们,基因门里面的每一个都基因决定了一个物种的某些特性,全部基因的共同作用就决定了一个物种的所有特性,导入一个新基因可以令物种新增该基因的相应特性,增强一个基因的活力也可以强化一个物种的相应特性,反之亦然。

      基因门的猜想如下,一个基因门产出特性的总能力是有限的,科学家增强一个基因门中某些基因的活力的时候,一般会导致其他一些基因的活力下降。

      基因门猜想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客观现象。例如人类出现偏才的现象,一个某方面具备过人才华的人,人们通常也会在他身上发现其他一些差于常人的地方;转基因应用方面,非常多被强化了经济效益特性(例如高产量、抗病虫等)方面的基因的物种,其繁殖能力常常有被削弱的现象。

      基因门猜想万一成真,转基因技术有可能会为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农作物可以这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常的全才型生物,一类是特殊的怪才型生物。正常的自然界里,全才型生物和怪才型生物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大家生存竞争的空间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利于生物不断进化的,利于生物不断提高生存能力的。转基因技术普遍应用之后,这种比例关系被打破,由于怪才型生物的生长能力超强,再加上人在经济利益上的不断追求,即不断扶持(怪才存在缺陷,例如繁殖能力比较弱,本来无法占领这么大的生存领域),全才型生物的生存空间急剧减少。怪才型生物由于无法进行繁殖,其物种本身的存在是依赖于全才型生物的,其本身的进化对于农作物是否会灭绝的命运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全才型生物由于生存空间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人工化(在野外无法同生长能力极强的怪才竞争),缺少了同自然界的广泛交互,其进化功能很可能会不断衰退。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全才农作物会不会有一日纷纷面临灭绝,就象今天因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面临灭绝的各种生物一样?

      面对越来越缺乏农作物的前景,人类会不会再次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甚至自己体内殖入能够光合作用的基因,从而慢慢地让动物甚至自己也逐渐丧失生殖能力?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如果你坚信转基因食品有风险,就不要理会支持转基因食品人士

      的各种“劝说”,这已经不是所谓科学问题了,更多的是立场问题了。

      • 家园 花你的立场,虽然对能否摆脱小白鼠的命运帮助很少

        如果只是我同你等很少一部分人仅凭主观毅力去坚信, 解决问题的希望是很少的. 没有更科学的科学来证实它不科学, 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食用基因食品, 结果很快市场就会没有非基因食品卖了. 最终坚信的人不仅一样要走向相同的命运, 而且还要更早感受痛苦.

        网上有一位遗传学教授写的<<转基因食品:一种可能的延时性生化武器>>:

        ...事实上,JeffreyMSmith的研究已经发现,在老鼠的食品大豆中添加含转基因的成分后,老鼠不仅都产生了莫明其妙的经常性紧张好斗的日常行为变化,而且其肝脏特别是睾丸均呈现病态反应,吃了转基因食物的老鼠繁殖的后代体内不同的部分都也出现了致命的病变,55.6%的小鼠在一出生或是出生3周内就死亡。如果人类在食用某种转基因食品后能够立即呈现出某些明显病变,人类尚有可能通过迅速停止食用该食品而将其危害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过,当某种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生殖伤害一旦呈现多世代的延时性渐进性反应时,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会迅速走向灭绝。...

        这里有全文内容: 外链出处

        在研究转基因的科学家当中,袁隆平的说法可能算是非常负责任和非常中肯的了, 他说"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 但是万一第六代人才出现问题呢?

        莫非人类成也科学败也科学?

        • 家园 既然媒体不能发出反对的声音,只好从自己做起了,

          影响自己身边的亲人,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更容易影响,当然对那部分相信媒体“宣传”的人,前提是需要搜集并准备一些资料...

        • 家园 在过去十年中,这样的风波也已经演绎过多次。

          外链出处

          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泽特克发现,与食用不含转基因饲料的小鼠相比,第三组小鼠所产下的第3窝小鼠和第4窝小鼠的数量有了减少。

          在接受《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泽特克教授也承认,在另一组研究中,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小鼠与未使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小鼠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并不明显, 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即在统计学上而言,两者是一样的。所以,小鼠后代减少的原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和转基因玉米相关,目前的研究数据还不够充分。

          他同时强调,现在的实验结果也不能表明,类似的结果会发生在人类身上。

          泽特克教授对《财经》记者解释说,他更希望通过这一项目,探索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即如果要调查转基因饲料对动物繁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连续喂养的一代动物多次生产进行评定,要比多代之间进行评定的方法更合适,结果也更明确。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他说。

          早在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斯陶伊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证明,幼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幼鼠的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且免疫系统遭受破坏。

          但是,英国皇家学会在后来组织的专家评审中,称该研究从实验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都“充满漏洞”,其报告是“无可救药地混乱”,结论缺乏科学性,这位教授随即也被劝提前退休。

          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不过,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傅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Bt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只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蝴蝶恰恰也是鳞翅目的一种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种植转基因大豆、玉米已经超过20年,美国并没有发生因饲喂转基因饲料的牲畜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证实的事件。

    • 家园 你确实没法搞明白

        因为事实与他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西方人给牛吃谷物而不给牛吃草
      西方人喂牛一样是吃草为主,吃谷物只是为增加营养,与中国人喂牛没什么两样。

        种子公司凭什么占领市场?不就是凭它的种子比别人占优势,农民用它的种子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美国又没有规定只准有这几个种子公司(美国一样有反垄断法一类的法律,微软就差点吃了这个法分成两个公司),“垄断”的种子公司要提高价格使农民得不到利益时农民自然会去买他认为或划算的种子。

        再说,即使美国种子公司能在美国为所欲为,它也为不到中国来。美国的转基因棉种曾经占了中国大半壁江山,而现在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棉种已经占了中国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明证。

        东北的大豆滞销,不是因为中国农民种了转基因大豆,而正是他们没种转基因大豆,造成国产大豆出油率比进口转基因大豆低,油厂不愿买。

      • 家园 还是有问题

        因《市场梦》不少河友都误会我是市场万能论者,今天终于遇到西河老前辈,而且似乎比我还信任市场,幸会幸会!

        "美国的转基因棉种曾经占了中国大半壁江山,而现在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棉种已经占了中国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明证。"这个确实吗?

        不过即使此明证确实,即使象我这样的所谓"市场神论"者,对市场垄断的破坏性确实仍然没有老兄这么乐观。俺仍然认为任何垄断企业的产品的消费者自身通常没有这么容易摆脱被榨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命运, 否则就不需要反垄断法了。俺在丘里来:【原创】市场梦第六回_市场公平和市场不老之梦写得详细一些。

        有空看下,并请多加指教,意见越多越好,越具体越好。

        • 家园 转基因: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外链出处

            转基因抗虫棉经农业部批准自1997年始在国内进入商业化生产,截至2007年底,中国通过国家审定的抗虫棉品种60个,推广应用面积已达380万公顷,当年占国内抗虫棉市场份额的92%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我国Bt-Cry1A基因自主产权的创世纪转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和印度Nath Seeds公司联合开发的6个抗虫棉杂交品种,已获准在印度3个棉花产区商业化种植,成为我国抗虫棉技术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

    • 家园 控制农民买种子很好

      防止农民乱来,以次充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