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冀东往事-爷爷在拉锯年代 -- 小道

共:💬7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冀东往事-爷爷在拉锯年代

    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西西河的写作风格,虽说也是靠写东西混饭吃的,但不是干这个的,水平差得肯定不是一点半点,呵呵。

    老家是冀东地区的,这个地方出煤,开平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大型煤矿,出铁,有唐钢和一堆中小型钢厂,还出石油,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大,但确实是有。另外,它的土地还相当肥沃,北京人以前吃的大白菜就是我们那出的,居然这地方还算沿海地区,有渤海边最好的深水港,另外还挨着京津,和中央就隔着几百里地。

    这里比德国鲁尔区更应该成为鲁尔区。

    我要写的不是这些大帽子里的事情,而是一些小事情,都是在老家听老人们吃饱了饭没事时瞎聊的,是他们几十年经历中的吉光片羽,历史跨度也没好好想过,有一段算一段吧,算是练手,现在正在面临转型期,就请大家多给宝贵意见,谢谢。

    本人声明:本文不保证绝对真实,但基本差不多吧,真的假不了,假的也无法成真,大家抱着听热闹的心态最好。

    第一篇,爷爷在拉锯年代

    爷爷,我的爷爷啊,亲生的那种。

    我没有见过他,有关他的经历都是听村里老人讲的。他在家里行二,虽说穷,但居然读过书,据说是初小毕业,就是读了四年小学,这样的学历在我们村里就算是明白人了,因为可以看懂布告,呵呵。

    赤旗(打镰刀斧头旗的)在我们县起步很早,我们南边5里外的一个村,30年代初就有其成员了,还抢过警察局的枪,俺们村一个人在附近河上摆渡的,和村里别人没啥两样,居然也是赤旗的人马.

    俺家老祖是啥时候进的组织已经不可考,但在委员长从重庆回南京的时候肯定已经是了,因为委员长的部下也回了我们县城,镇上了驻了兵,爷爷不敢在家住了,而是跑到县北边的大山去了,就是燕山。

    这个时期,我们那边的老人一般叫拉锯时期。

    先把背景介绍下。红党在冀东是坐地发展起来的,打头的来头也不小,李大钊就是我们南边乐亭的,不过当地抗日时期起家的是他侄子,李运昌,有黄埔的牌子。

    萨苏曾经在文章中说李运昌很牛叉,但我们村的人对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在冀东大暴动后人马差点被打光,只带了几十人枪躲到我们县大山一个小村的事,这事是村里一个老人讲的,她娘家就是那边的,李运昌那时候也不是白脸,黑乎乎的,不文气,一口老tan er音,和山里的土匪大概也差不多吧。

    抗战结束后,上边就让李运昌带着人马到东北抢地盘。

    去之前觉得东北地方大,要扩张人马,实际当时就是枪多人少,日本鬼子和高丽二鬼子早没影了,枪也都交了红帮了,青帮下山玩了,好桃子没摘到。

    征兵的法子是三丁抽二,二丁抽一,我爷爷兄弟两个,就赶上了一个名额。

    电影里说,翻身农民积极参军什么的,我们老家没这么热闹,觉悟好没那么高,原因居然是红帮刚给大家分了地。种好地,拿粮食可以换木头,农闲还可以脱土坯,开石头,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就能传宗接代了不是。谁乐意放着好地不种,再说,东北那边贼冷的,哪愿意去。

    得了便宜就能卖乖不是。没人愿意怎么解决的不知道,但结果是我爷爷去了,同村的去了好几个。不过不好意思,我爷爷觉悟实在低,虽然出身贫雇农,他半路居然跑回来了,地点是在山海关。不知道出过关没有,总之,他没在林彪元帅的指挥下当过兵。

    他以前给本村地主放过牲口,忘了是羊还是猪了,反正是给人当过雇工。

    说到这事情的时候,村里给我这故事的老人一脸不屑,说你爷爷征兵的时候讲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吃奶的孩子呢,我不能去,但实际上他那时候还没结婚呢,你太祖母也没那么大年纪,我当时脸就有点热。再看人家,当兵一路从东北打到了广州,虽说后来没有工作,可每月国家都给人送钱,虽说不多,但脸上也光彩啊。

    和尚跑回庙就能放过你了,当然不能。那年头读过一点书的就是知识分子,结果爷爷被委了村里的一个什么职务,听人说这事情的时候没记住,只记的他有把枪,大概是驳壳,因为人家说他在街上走,屁股后边有个大枪盒子。

    李运昌带着大队人马去了东北,冀东的地盘剩了老弱病残孕了,委员长的人马就挺顺当的回来了。但事情到这还没完,还早着呢,两个木匠拉锯的活儿刚开始干。

    青旗(打青天白日旗)在冀东也是老牌子,上下都有人,回来后第一手也是建武装,各村的伙会就是他们一伙儿的,这样兩木匠就都又有人又有枪了。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后也是会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村里的一个烈士,就是回家看母亲的空出的事情,看完母亲回去的路上,就在村外边的山脚下,让伙会的人给绑了去了,后来村里就听说因为他当了八路匪,家里没钱赎,被弄死了。

    报信的也是本村的。

    爷爷大概也就是在这前后去的县里北边的山里,好长时间不敢回家。

    赤旗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你抓我的,我也抓你的,都是老把戏了。白天县里是青旗,晚上就是赤旗,赤旗抓了人就带到滦河边,那边离村远,还都是沙滩地,还挺好挖坑。人带到那边,就在坑边上审,罪够大的就直接大头朝下埋了,不够的看过这阵势后也吓你个半死,没听说谁被埋了还能活着回来的,也没听说去过滦河边审人还敢和赤旗对着干的。

    村里人说,一开始青旗挺牛的,我爷爷他们一帮村干部都吓跑了,交粮都是给人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要两面都交,人家赤旗又缓过来了。

    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两边在我们村外西南的一个山上打了一仗,双方加一起出了好几百人,邻近一个大村的伙会头带着青旗去的,结果中了计,本来听说那边就几十个赤旗的,结果人家是抛砖引玉,后边屯了好几百,还带了迫击炮,还是从山头自上往下打。

    当时正在山底下锄地的一个村里人说,打炮打得呼呼的,枪打得也当当的响,分不点来,贴着他脑瓜皮过去过好几个,他都吓尿裤子了,听他吹牛的人笑话他,仗是在南坡打的,他在北坡,尿了就尿了呗,还找理由。

    这回干仗,青旗的人马损失了一百多,就再也不敢下乡征粮食了。邻村那个伙会的头当场没死,打到半道就回村开始操持跑路的事情,后来听说跑到了北京,还听说人家家族的一个人是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还说他后人里有个蔡国庆,就是那个歌星,不过人家是回族啊,他家不是,是吃猪肉族。

    爷爷这时候也就回了家,大摇大摆在村里向本村人征兵征粮。

    别人问他为啥回来了,他说,对家快不行了,往后咱们都要跟着赤旗走,谁也不能掉队。还说,北边山里风大,米不好吃,牙碜。

    切,还没出县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