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聊聊语文,说说“叛徒问题” -- 九霄环珮

共:💬71 🌺1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是合乎文法的,为什么不符合?

            但是我不太提倡在这个具体的实例中这么用。语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家园 哦 俺举的那个例子不是很合适

              可能与你的意思有点不相符;

              这么说吧,那个什么什么的XXX问题,这句话在通常用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无异议的描述;有时候是指这个是需要讨论的不确定的内容,有的时候就是那个大桥通车的“问题”了

              • 家园 其实你谈的是语义问题,而不是语法问题

                文法=语法,也就是grammar, syntax.

                而语义(semantics)是另一回事情。

                我觉得上面几个例子语法/文法都没有问题,语义上认真起来也没有问题,但是容易让人误会,所以我不提倡。

                刚刚又想到另外一个例子:我要和我老板谈谈我的工资问题,这样也是完全可以用的,没有歧义。

    • 家园 史文恭先生哪是误会啊,这真冤枉他了

      就算前面标题意思模糊了?后面的内容也不清楚么?

      就是都没看清楚,人家自己一再澄清以后,总清楚了吧?为什么还是咬定人家,你给人家几个一个“摘帽左派”的待遇行不行啊?学陈毅同志给人家行个“脱帽礼”行不行啊,这不就完了么。

      前面的帽子不给摘,后面的帽子一顶又一顶继续扣,从“热爱文革”一直到“捍卫江青”,一顶比一顶严重。

      这还是“语文问题”么?还是误会么?完全是欺负人,行诛心之论,成栽赃之事啊。

    • 家园 哈哈,老九太无聊了

      你这一出,简直就是给自己喝王老吉,给别人烧柴火嘛!

    • 家园 其实这个“薄一波的叛徒问题”,可以更明确的表述为

      “刘少奇的手法问题”,这样更确切一些。

      因为从头到尾讨论的就是刘总捞人的手法是不是有缺陷,而不是薄一波是不是叛徒。

      在我看来,无论是捞谁,是刘总捞薄一波,还是薄一波捞王若飞,都不能采取这种登报发反共声明的方式。薄一波出狱后立即就去捞王若飞,利用他和阎锡山的关系,王若飞就是无条件释放,什么手续也没有。以下引子薄一波自述的他如何营救王若飞:

      。。。。若飞同志稍加思索后,对我说了真心话:

        “一波同志,开始,我的确怀疑过你。看过党的文件,交换政治上和工作上的意见,又听狱中一些同志不断提起你,现在又争取到无条件释放,我完全相信,你是个好同志,是党派你来营救我的。可是,一波同志,我在狱里住了五六年,很希望党对我的一切进行全面的审查,得出结论。你能不能找个我认识的人,到这里来证实一下,以免将来有别的什么问题发生。”

        若飞同志的这番话含意很深刻。他希望对他进行组织审查和证明,这可怎么办呢?

        沉默了一会,我想起北方局一个负责人,人们把他叫做“柯(庆施)大鼻子”,我问他认识不认识柯。“啊,认得。”若飞同志忙问,“他能来吗?”我说:“可以试一试。”

        不久,“柯大鼻子”从“远方”赶到太原来,到监狱里和若飞同志见了面。

      王若飞大概是和薄一波差不多级别的人吧。他出狱前就想好了和组织的证明,而且必须在监狱里就进行审查工作,他的目的是“以免将来有别的什么问题发生”,可见共产党对从监狱里出来的人的审查是极其严格的。对比一下,刘总的做法简直就是瞎搞。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花...61人的事确实很大...以至于文革中

        被人置于死地...

        可刘的出发点...61人出狱后对党的贡献...

        刘不这么做...61人能不能出来?

        俺不是党员...俺能理解...能原谅他...

      • 家园 诚如所言!“反共声明”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史文恭同学所认为

        在严峻的斗争环境下,在一个视组织纪律为生命的革命政党里,这个问题是个很严重、很敏感的问题,是关系到党员最根本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声誉的问题。所以那么多党员哪怕付出生命和鲜血也要坚持它。

        但如果事急,非常急,可不可以从权呢?也不是一定不可以。

        但是正因为这个问题严重而敏感,就一定要把这个“从权”搞得明明白白,把组织程序搞得清清楚楚,把事情汇报得明明白白,让唯一有权来决定是否从权的中共中央来决定,是否从这个权。

        而不是通过欺上和瞒下的办法,来搞这个“从权”。这种搞法不仅仅是对刘少奇自己,也是对61位革命者的不负责任。

        当然,刘本人是否欺上瞒下,咱们到现在也许还不能说完全的肯定和凿实了。但联系刘同志一生在许多事情上的表现,他好些事情上确实是表现得为达目的而不拘手段。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胡乱“从权”的做法,也确实很象他的行事风格。

        • 家园 华子良受命装疯,可视为“从权”之一例

          但是要每个党员在刑场上被杀害前都“从权”,恐怕做不到吧。所以雨花台死了大约10万人,没听说有多少“从权”的。雨花台实际上是个刑场,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谷寿夫就是在这里伏法的。

          这个度还真难把握。刘少奇可以“从权”把61人就出来,那潘汉年、陈毅、林彪可不可以“从权”去救别人?这个东西,放得开就成了投降主义,捏得紧就成了教条主义。所以我估计中央一看,这个“从权”没法玩,只能是: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据说飞机上也是如此,机长什么的都没有降落伞,要死大家一块玩儿完。

          • 家园 对啊,这口子绝对不能随便开

            要开也必须是中央决定开不开。要是方面大员小员都可以在这种问题上擅自“从权”,那还了得。今天你事急,明天我从权,人党国的报纸版面都不够登声明的。别的不说,党的形象还要不要了。

            白区要能这么干了,军队为啥就一定不能。湘江水边,祁连山下,多少队伍打得精光。傻啊,为什么就不能留得青山在,来他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将来再想法子千里走单骑嘛。

      • 家园 要严谨一点。

        在没有翻到中央档案馆之前,谁也说不清楚,刘的行动有没有经过组织审查。

    • 家园 表面上是语文问题,实质是谁气死谁,谁辩驳过谁的面子问题

      史妹妹自己难道不知道自己把别人没说过的话按到啦别人身上,然后再批驳别人?

      知道

      她知道不知道这么不对

      知道

      明知不对而为之

      为何

      要的是让别人被气死

      史妹妹为着自己网上偶尔的面子,不惜行各种气死别人之技俩

      最毒妇人心,古语是不欺吾等同学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