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文人--闲聊白居易 -- 温相

共:💬12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闲聊白居易

    唐代的文人多半早熟,不仅文思上早熟,生理上也早熟。白居易十六岁写出来离离原上草的诗句,以致于让后人长咏不绝。小时候最爱看的老白的另一首就是《钱塘湖春行》,真个是琅琅上口了。

    白居易在武元衡出事之前还是比较愤世的,写的篇章里面绝多的是民间的疾苦,这也让后人把他和老杜归到了一起来,可是后来的白居易则往独善其身的路子上迈进,而且,风流文人的领袖的帽子自己都不用人家劝,自动就抓到手里戴上了。这大抵和乐天

    官越做越大,位置越来越轻闲、手头越来越宽裕有关吧。

    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前序里面说什么“年长色衰”之类的话,

    让小杜笑个不停,那句“千呼万唤始出来”能让人想到白居易虽然身贬江州司马可是兴致还是不错的,后来白居易在庐山营建草堂,自然醇酒妇人是绝对少不了的。白居易对怨妇的情结描写的

    总是感人至深,即使是他的代表作呼吁正视民间痛楚的如《上阳白发人》等,也是把女人的痴怨写的比较入化一些。至于到《长恨歌》那就是他的顶峰极致了,然而,我以为元稹的《连昌宫词

    》并不在其下。

    白居易晚年不仅是风月方面的领军人物,也是旦月诗评的头面号角,比如他给张祜、徐凝的品评竟然成为当时诗坛上的公案之一

    ,徐凝一首《庐山瀑布》“今古长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被白居易说成可以和太白并论的佳句,传到后世,连苏东坡那样好涵养的都要写上几句来专门骂人,苏轼诗曰:帝遣银河一派垂

    ,自古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东坡为人一向宽厚,不是喜欢恶言相加的,这首也算是例外了。关于扬州的竞争则就不能说完全是白乐天偏袒徐凝了,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不见得比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差多少。可是,其他人就不感冒白居易的评价,杜牧公开赞许张祜是:“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有一点白居易比较难得,那就是态度的老实,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出,白居易就把笔给扔了,说以后不敢和老刘同写这方面的诗了,这有点和李白与崔颢的故事类似,不过到底比李白说的彻底一些,李白最后还是不服气崔颢,写了“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诗,说好的也有,不过大家还是以为比不了

    崔某人。乐天在这点上确实是乐天知命。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王蒙养猫

      作家里面养猫的最有名应该有两个,老资格是夏公(夏衍),中年的就是刘心武,夏公的猫很有灵气,夏公被抓进牛棚后,这只猫一直在家蛰伏,夏公回来后,老猫看见了夏公以后就一命呜呼了,似乎就是为了见主人这一面的。夏公在自己的回忆录《懒寻

      旧梦录》中有详细的介绍。中年作家的领军人物刘心武养猫也是出名的着迷,而且不是一般的迷,把猫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谁要是夸他的猫好,他就会高兴,有人就说:心武,你都赶上小说《新星》里面的那个公社书记潘狗四了,只要谁一夸他们家大虎虎气那就如蒙大赦一般。刘心武就不反驳,就那么笑着,还是挺幸福的笑着。

      刘心武和猫的合影足有一大本,翻起来和他儿子的影集差不多。

      每次家里搞清洁刘心武都是自己抱着猫到外边独自的晒太阳去了

      ,那副神情一如他自己创作最来神的景况。

      然而,刘心武的养猫还不算是特别,要说特别那是王蒙的养猫,

      王蒙自己说,我养猫最大的特点是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他可以亲眼看着自己家的猫被其他人家的野猫骑在身上做动物之间的幸福事而不闻不问,他也可以亲眼看着自己家的猫大摇大摆的在邻居家院子里乐不思蜀而一笑了之。有一次有个朋友给王蒙带了些很好的大米来,王蒙顺手就放在了一边,后来想起来时,孩子打开袋子一闻,那真是奇怪的不能再奇怪的气味了,孩子问王蒙说爸爸你当年当部长时是不是暗地里整过人家啊?王蒙说哪有这回事,大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因为毕竟有了一个月的时间了,后来王蒙就给刘心武说起这件事,刘心武就来一起闻闻,刘心武说这是你们家猫的功劳。王蒙的孩子气得不得了说是要法办这个老猫,王蒙乐了:“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猫溺吗?”

      王蒙最艰苦的时候在新疆劳动改造,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像张贤亮那样后来没少回忆自己的往事,王蒙也回忆不过他不写那么多的书和小说,他让妻子回忆,于是就有方蕤的大篇幅的我和王蒙在新疆的故事出来了。王蒙却经常说我在新疆那个广阔天地里面学会了维吾尔族语。实际上,王蒙每次去开会遇到新疆的作家他都用维吾尔族言语和对方交流,王蒙说维族的语言真是广博啊,如果不是年纪的限制,王蒙自己承认一定能把外语拿下来。

      养猫是怡情、怡性的,在新疆的劳动也是另一种怡情和怡性,人

      于艰难的时候把问题想的这么简单明了,在幸福的时候把玩乐看的那么似是而非,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大写的人吧。

      • 家园 我也见过几个作家像将子龙,贾平凹等

        还有幸和一个现在居住美国的著名的港澳武峡小说大师有过小小的交往.

        有些作家好像很不平凡, 有些很平凡,我所学到的是, 人,一个人该如何做一个人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丛维熙和张贤亮

        张贤亮和丛维熙的关系不错,张贤亮出文集的时候,丛发来贺信,张贤亮称呼丛是大墙文学之父,丛维熙则回应说张是大墙文学之叔,大墙文学就此被二人占了便宜了。

        丛维熙后来在文代会以后被我们请去做客,大家一起闲聊,他就说起了他右派劳改的经历,他们被下放劳动之后,他们自以为自己还是知识分子,哪知道管教就把他们和一般的劳改犯搞到一起

        ,夏天他们去修一个积粪池,天气很热,那些劳改犯都把衣服脱光了,因为都是男的,可是丛维熙这些右派们自然不肯脱,于是就被劳改犯们嘲笑,说他们假正经,再后来,他们也忍不住,也脱个干干净净的,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经常有些农村妇女经过,犯人长年见不到女性,都是通过自渎来解决生理问题,再者那个年代本身就是禁欲横行,所以一见了妇女不仅不躲避,还都正面迎战,一声声怪叫,丛维熙说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啊。那些农村的妇女特别是结婚后的妇女根本就不在乎,一边骂他们,还和他们一边说笑话,说的笑话用丛维熙的话说那就是很早的黄段子。丛维熙他们这几个右派只要见了妇女就马上转过身子去,不好意思,妇女们还都喜欢和这些右派开玩笑,大抵是因为他们不常见,又是有知识的人,其中一个老大嫂模样的胆子最大,他和丛维熙说:“你怕啥?我连我老公公的那玩意儿都见过,还怕见你的不成?”大家一阵阵哄笑,连管教也一边吸烟一边哈哈大笑个不停,说来也怪,丛维熙他们从那以后也变得和一般劳改犯一个模样了,也说起一些低级的玩笑了。人真是环境的动物呢。

        有一回,他们中间的一个年轻的右派因为顶撞管教被一丝不挂的

        绑在大树上晒太阳,还不准给水喝,如果要是继续几个小时,这个人可能就够戗了,还是那个老大嫂后来给解围了,她去找的管教,机关枪一般的说了好几个大道理,让丛维熙等人大感吃惊,而管教因为不想得罪地面上的人,所以就把那个右派给放了,再以后那个右派摘帽后就娶了那个大嫂的表妹,落户农村了,多年之后丛维熙还见过此人,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谈起当年的事情,此人已经没有什么具体的记忆了,完全远离了那些东西,让自己真的脱胎换骨了。

        丛维熙的小说里面几乎都是右派情节,所以,有一次开研讨会有个青年作家就说丛维熙的作品就像祥林嫂似的总是没完没了的说着那点子事,我那时候真是年轻火气大,而且因为是主办方代表

        ,我当时就顶了那个青年作家一句:“人家在那么艰苦的地方饱受侵凌,就是喋喋不休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我自己二十五岁之前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再加上身材比较高一些,所以一站起来辩论就似乎给人感觉要打人的样子,不过,那次我不觉得我说的都错,有的人因为不理解那个年代的人们的苦衷,总以为人家是没完没了,其实一个右派里面包涵的人生苦恼何曾有几多人理解呢?就像古人说的那样:“说与何人听”。

        张贤亮和我在银川那次谈话就说及了他的一些遭遇,包括准备自杀的念头,还不仅仅是一次,后来他不再想了,一个女人给了他另外的启示,这就是后来他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蓝本的由来。张经常说女性是真的很伟大,体内的雌性激素让你足以感动一辈子,他的原话就是这句,我以为这背后所揭示出来的东西却是远远不止这些。所以,直到今天我还认为张的作品中《肖

        尔布拉克》是写的最真实的,当然拍成电影以后仍旧很好看。

        我想起以前有个文艺作品的名字叫“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从丛维熙、张贤亮的人生境遇来看,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

        活着就是激情,活着就是希望。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台湾作家高阳和他的历史小说

          高阳的作品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那部脍炙人口的《胡雪岩》了,

          这部集中历史、人物、经济、民族、文化、宗教等种种门类于一身的历史小说一度成为人们饭后最好的谈资,可见高阳先生笔力之峭。

          高阳有两枚比较有名的闲章,其中一枚叫做“野翰林”,意味比较深长,高虽然出身世家大族,然而对于文学、历史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尽管后来他精于此道,仍旧被一些世俗的眼光目之为半路出家,可是,我们知道高阳的历史作品中经常抖落出来的闪光点却决不是一般的“名翰林”可以举手做到的,所谓文凭学历不等于能力此当为一例。

          我以为就历史小说而言,高阳作品中最为出众的就算是那部《慈禧全传》了,这几乎就是晚清几十年的历史的小说版,人物繁多却活灵活现,事件起伏仍引人入胜。高阳之于清史的研究的功底

          由此可见一斑了。由这部作品延续开来的三部民国的小说《小凤仙》、《金色昙花》、《玉垒浮云》也是一律的好看。高阳作品最大的对于小说的改造之处在于对白的精彩和由对白引发故事情节,这也算是高阳特色吧。

          我们常见的历史小说(其实不仅仅是历史小说)多数都要以背景交待、人物思想、风景状物等作为必要的填充,然而这一切到了高阳的笔下都改用人物活生生的对白来展开了。这点诚属不易,为什么?我们知道,特别是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对白不仅要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还要有具体的人物风格显现出来,而在高阳的笔下这些似乎都不在是关山阻隔了。在这点上包括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大家如姚雪垠先生也要让高阳一席。

          然而,我虽则欣赏高阳先生的笔力,却是对他的历史观不敢苟同,高阳本姓许,叔祖父是满清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许庚身,许庚身是一八六一年热河政变的最受益的两个军机章京之一(另一个是曹毓瑛)。所以,许家对慈禧太后和恭王的观感始终是很好的,因而,我们在小说中也时时可以看到高阳字里行间为恭王的当国之难的大段辩解,一句“看人挑担不吃力”成为高阳讥讽一切攻击恭王者的结论。为了回避一些尴尬的历史事实,高阳在《慈禧全传》这部书中隐去了主人公最为人所诟病的“甲午和议”这段故事,从而避免了主人公丑恶的嘴脸的暴露,用心也是可谓良苦,毛泽东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是给高阳这部作品中的如此描写做了最好的注解。

          高阳在《胡雪岩》这部作品中对江南的风情、典章乃至人俗写的行云流水,就看那些茶肆、酒楼、饮食、男女的描述就足以给人回首的留恋,因为高阳生于浙江,那里是他的故乡,所以,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是,当转换时空之后,比如《慈禧》这部小说中,作为小说行家的高阳也不可避免的露出他的不足。只要多看几篇这本小说,你就发现,蜜汁火方这道菜经常会出现在小说中,无论是太后的赏赐,还是官僚之间的宴饮,都少不了提一提蜜汁火方,特别是那个本来生长于河南的袁世凯在荣禄家吃饭也因为胃口大开吃掉了半盘子的蜜汁火方。(小说最后一部《瀛台落日》)同时,高阳还介绍说,袁世凯每顿早饭经常要吃掉二十几个白煮鸡蛋和几笼蛋糕,借此说明袁世凯的胃口之好。然而,考诸于历史,袁世凯的饮食习惯大抵是这样的:

          早餐,定不可移的是: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完全是河南风味的,偶尔吃一回油条,但是,汤面是不能少的。

          正餐是最受到重视的,一般是有几个菜永远不动,一个是肉炒韭黄放在饭桌的东面,一个是红烧肉放在西面。不知道为何,他最爱吃的是清蒸鸭子,而且,他最喜欢吃鸭子皮,手法极为熟练,用筷子一卷,整个鸭子皮就下来了,然后一口吞掉。因为袁世凯在朝鲜住过,家里又有朝鲜的姨太太,所以,朝鲜的泡菜他也爱吃,就是不喜欢喝什么狗肉汤。主食基本就是面食,偶尔也有稀饭,喜欢在夏天喝一种绿豆磨成的糊糊。

          晚饭,黄河鲤鱼必不可少,而且,要用鹿茸磨成的粉散在上面,他不知道听谁说的,鹿茸有助于房事,结果每餐都吃鹿茸,冬天居然流鼻血。此外,北京烤鸭不能少,偶尔换成烤全羊,周末一般是烤肉为主。

          特别是袁世凯的早餐几乎是几十年没有改变过,这是他的女儿袁静雪的回忆。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慈禧太后身上,这位老佛爷虽然也在南边呆过,可是口味是典型的北方人,根据满清《宫廷供奉》记录,慈禧太后最喜欢吃的是:清炖肥鸭、清炖鸭舌、烧猪皮、樱桃肉、鸭掌、西瓜盅,小点心包括:油炸糕、饭卷子、黄色蛋糕、小窝头、炸三角等。然而,在小说中太后经常赏赐的只有蜜汁火方,包括给荣寿公主介绍的好吃的中也少不了蜜汁火方

          。这是其一,其他的比如经常提到鱼翅,不论是宝漭还是那桐这些精于饮食的大老们最喜欢宴集的都是鱼翅,然而根据满清末年经常参加那桐家宴的人回忆,那桐不大喜欢鱼翅,也很少请人吃鱼翅,至于专门雇佣厨师来会客泡发鱼翅可能也是比较少见的。鱼翅在清末的豪门的宴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十分的看重,这点北方和南方还是有区别的,就在今天我们都知道鱼翅是名贵的食品,然而一年下来最大消耗鱼翅的地方还只是广东、香港几个少数的地方。

          高阳作为南方籍作家,对于北方人的口味和食肴偶有失于查考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点上,他显然不及姚雪垠,姚雪垠在他的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下册(26章)中描写的那段老神仙会牛金星于河南酒楼上的吃鱼就显得那么的自然、浑和。如下:

          牛金星的话才说出半句,那个堂倌又匆匆进来,打断了他的话。堂值提着一条约摸十二三两重的活鲤鱼的脊翅,请客人亲眼过目,满脸堆笑地问:

            “请问,兔怎么吃法?一吃还是两吃?”

            “启翁,你是客人,你说,怎么吃?”尚炯望着金星问。

            “两吃吧,糖溜一半,焦炸一半,糖溜的一半,吃剩的鱼骨头来一个鱼骨焙面。”

          金星对堂倌吩咐毕,转向医生笑着说:“这是咱们河南馆子的拿手菜,在别省馆子里是吃不到的。”

          还有第三卷中上册第四章中对皇后的一道菜的描写,如下:

          一个尚膳太监趁机会揭开银碗盖,果然是两样精致的荤菜。崇祯掂起两头镶金的象牙筷,迟疑一下,望一望那一碗用乳白的鱼翅、鲜红色的火腿精肉丝、五六只雪白的鸽蛋,加上若干片翠绿的莴苣(这是丰台农民在地窖中培育的特别时鲜)烧出的美味,上边撒一点点极嫩的韭黄。这碗美味,是周后的往年发明,并赐它一个佳名叫“海陆同春”。

          这个描写也是出自《明代后宫供奉》中的,当然姚雪老之所以把

          这些写的比较到位,和姚雪老本人是河南人有关。

          再有一点,高阳小说中缺乏大的场面,长篇小说大场面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120回本的占了七回,《红楼梦》的省亲也是再现了四家的花团锦簇的局面。《李自成》中的南原激战也是难得的大场面,然而在高阳小说中却是看不到。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个人读高阳小说的心得,也是一家之言,而且

          ,暇不掩瑜,高阳作为历史小说家中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地位是确定的,他写的是历史小说,而不像我们的二月河同志那样的小说历史。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闲聊余秋雨

            余秋雨刚出大名的是九四年、九五年,那时候人们真喜欢余秋雨啊,后来他娶了马兰,马兰对广大观众说:“我当年就是想找一个有文化的,现在终于找到了。”有文化啊,这是什么标准啊?

            小平教导我们要做四有新人,其中一条就是有文化。这就相当于礼义廉耻中的礼,好像当年老师给学生评点语文时讲的:“古人文章盖有七窍,而今你已通六窍。”所以说,老余也是不简单。

            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开始注意老余并且感觉老余则是小余(余杰)大骂老余的时候,其实,以老余当时的声名完全可以不理小余,小余的文字除了南方周末那几个愤青报纸大肆张扬以外,根本进不了主流媒体,可是,老余还是耐心的把小余找去谈心,据小余说谁也没有说服谁,不过从此以后,小余很少骂老余了。有好事者把他们的争论称作文坛二余之争,也有好事者说是文坛二驴之争,不管是二余,还是二驴,总之热闹了一阵子。

            小余抓到的老余的把柄是老余当初曾经“卖身投靠”四人帮的写作班子,写了不少今是观之不雅的作品,老余先是不愿意承认,后来承认了就说自己是无奈。这就是老余的不容易,为什么?因为老余一开始就是以中国正统文化的继承人面孔出现的,他的散文虽然也散,可是主题鲜明,告诉你们要做人。可是,小余翻出历史旧帐让人感觉说教我们做人的人原来还是他人的走狗,这不是愚弄百姓,拿人民当阿斗吗?于是,老余就沉不住气了。说到底还是老余开始的行头的庄严惹得祸。你看王朔没有,他打开头就告诉大家我是流氓我怕谁,所以,他公开说我的文章一个字五块钱(现在是八块钱),谁敢说王朔铜臭?谁说就拿钱砸死他。再比如李敖,也只有他骂人的份儿,没有人骂他的份儿,为啥?道理很简单,李先生连自己在狱中对着美女图自渎的事都大张旗鼓的宣扬,谁敢有什么更可以辱骂他的呢?人要是到了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地步,那也是无坚不摧了,老余做不倒这点,就只好让小余们投机的咬了一口。

            令我第一次感觉小余为人不厚道的是他骂周一良的那本书《毕竟是书生》,周一良的子女给自己的老爹辩诬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人子谁愿意自己的父亲被说成文痞呢?就像林彪的女儿不也是逢人就说林彪其实很好只是叶群太坏,吴法宪自己都说自己遗臭万年,可是他的女儿还在网上说她爸没罪,站在他们各自的作为俗世中人的立场上一点都没错。况且,周一良、田余庆这几个老教授也就是被拉进“梁效”班子里面充当了一把历史顾问而已,要说做什么坏事那还轮不到这几个老文人,而且,根据写作组长范达人的回忆,后来能够做到不乱咬人的也还就是周一良、田余庆这两个人,然而,在余杰的笔下周一良就成了十恶不赦,似乎姚文元的同类。骂人和谴责固然痛快也过瘾,特别是骂这些已经过气的文人那真是怎么高兴怎么来,但是,一点不顾及当年的历史背景由着自己的性子高声长骂能够达到什么有益的目的吗?而且这种方式和当年的梁效、罗思鼎之流又有什么区别?

            《三国演义》里面那位可怜巴巴的陈琳说的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周一良也好,余秋雨也罢,他们处在那个年代,作为手无寸铁的一介书生他们能够有自己的真实的选择吗?连那些多年沙场亡命的领导人们不也无所适从吗?何况他们。我们现在反思历史、反思历史人物,不是反着思考,也不是大头朝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说到功名利禄,是人都躲不开,高僧不是说了吗:“终日里来往返奔波以致于千年不息的只有一条载着功名的船。”余秋雨不过是比较热衷罢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其实骨子里面也是这类东西,学得圣贤术,货与帝王家。现在,可能有一点变了,那就是学的圣贤术,货与洋大人,大概小余就是后一种。

            二哥站在大哥身上,谁也别说谁黑。

            一笑了之。

            • 家园 【讨论】精辟得要命!

              温相对余老师因为珍惜衣冠而弄巧成拙写得精妙。令人想起孔子那个打仗时为了端正帽子而被刺死的弟子(子路吗?忘了)

              不过相比于王朔、李敖的世故油滑,余老师却有我见犹怜的可爱之处。毕竟人家是追求为人师表的。

              余老师唯一让我失望的一次,是汶川地震,学校塌了,学生家长抗议工程质量,抬着孩子的遗体游行。余老师写了篇文章,含泪劝阻家长要注重大局云云。

              我觉着,第一,这“含泪”是确实,还是修辞,值得考证。成名文人对劳动人民有真实感情的,杜甫算是一个?

              第二,你非爹,焉知爹之痛?

              看了温相的文章,我理解余老师了,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不是余老师,焉知以他的地位,是否不得不“含泪”哉?

            • 家园 对呀,我也这么说呀!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比谁清高多少?可你别老是端个泰斗的架子呀,你老端个泰斗的架子压别人,你还不准别人踹你两脚?金大侠和余老头就爱这一套,老爱把自己的那点东西往高了拔,可自己的本事实在是不够,小辫子一揪一把。也难怪别人烦他们。

            • 家园 【原创】中国文人--闲谈愤青文人余杰

              我感觉愤青的愿意应该是愤世嫉俗的青年的简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叫余杰为愤青文人并不是什么侮辱的名称,余杰的对现实社会的激烈的批评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注脚。

              余杰从学校毕业之后很快就投身到批评家的行列中去,他对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很多的批评,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且通过他们进一步反思,有很多地方出发点都是来自他做人的良知,他早期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对人性黑暗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抨击虽则有些幼稚不过都还是不为过的,而且,像在那么一个斗居中以

              贫寒自许仍旧不放弃所谓的文斗的青年余杰来说,也是不容易的

              ,但是,余杰没有给我们提供批评之后的改进的意见,即使提出来了,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和余杰本人较少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我看过他的一本文集,这是他自认为不错的一本书,书的第一篇文章余杰通过一个梦中的老人的话提出了解决中国高级干部司机腐败现象的途经,那就是恢复以往的抬轿子的功能,把汽车改成轿子。传统知识分子救国拯民思想中无非两个要素,一个是复古,一个是革新,两者相互交替,谁也难以战胜谁。这篇文章中体现的则是复古意识。那么我们就按着余杰的想法来看看这个办法是否可行(在这篇文章中余杰显然不是王朔的那样调侃,而且文中颇为自己的这个设想而自豪)。

              原来领导的司机有假设有一个,改成轿子后变成了两个,原来的那一个不是行政编制也是事业编制,自然不会是领导人给他开工资的,那么现在的这两个的工资显然也不会是领导人自己掏腰包了,于是还要正常多出一笔支出才行。原本下边找领导办事的人只要贿赂一个司机就可以了,现在却要同时贿赂两个轿夫,贿赂成本从原来的一份变成了两份,那么随着贿赂成本的增加,某些干部收刮的成本也要水涨船高起来,老百姓自然也就要被多剥一层皮才对。所以,这种看似利民的措施最终必定以害民收场。

              中国的很多事情都要按照中国的环境来加以综合考量的,比如八十年代初期引进的所谓的激励机制,仿效国外的经理人给雇用工人的“红包”借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经理人可以随意增减红包里面的钱数,如果能干的自然得到多数钱,少干的自然就要少得,理论前提建立的很好,然而一旦实行起来就面临了一个最大的滑稽,那就是经理人首先不是公正客观的代表,假如他徇私的话,那么红包立刻变质。事实证明红包后来就是变质了。十五大之后提出的优良资产论,剥离不良资产,调整资产结构,理顺经营关系,那时候最大的呼声就是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可是,剥离不良资产很快演变为一场现代的“圈地运动”,一部分经营者就内中大肆掠夺国有资产,当时江苏的一个县城,县长公开叫喊:“十五大的精神就是快卖!”卖厂房卖机器卖工人卖股份成了那个时期的时髦和热点,在这个所谓的优良资产论下,失业者再度增加。此为谈论余杰引出的题外话,不过说明中国的事情远还没有书生论道就能解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读了几本亚当斯密、凯恩斯就能轻松了解的,所谓言必称希腊最终只能偾事。

              我们的国家其实最需要的是干实事的,而不是经常空口批评的,

              所以,做一个批评家很容易,社会的黑暗和以往的专制罗列起来一千条也不止,然而不解决实际问题,你问问老百姓是苞谷重要还是民主重要?何况民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那么简单的问题。余杰大骂周一良和余秋雨时说他们做了人家的枪手,现在,可能又要轮到其他人大骂余杰做枪手的时候了。

              • 家园 【讨论】愤青之后

                读后感:愤青好比是《围城》里的方鸿渐,看起来风流倜傥,锋芒毕露,却没什么实际的用处。提得出切实的方法才重要,敢于投笔从戎?那简直是英雄了。

              • 家园 【原创】余秋雨为何走红?--当代文化上的“肯德鸡现象”

                以前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有位文联的一直在研究余秋雨现象,他感到余秋雨的窜红简直是个文坛的奇迹,他的三本散文集印刷了几百万本,按照时间比率较之《鲁迅全集》都毫无逊色。“你总不能说余秋雨比鲁迅影响还大吧?作用还高吧?”其实,我个人认为余秋雨的走红如果仅仅以名气、作用、学问、地位等来论都是有些隔靴搔痒的,应该把余秋雨放到今天的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来考虑,放到今天滋生名人的特殊土壤来考虑。

                我喜欢把余秋雨比作文化上的“肯德鸡”,这要是让余秋雨同志看到了或者余秋雨同志的文章的喜好者看到了,一定以为这是不恭,不过,这确实是我个人的一个真实想法。这个想法是和肯德鸡中国地区的经理人谈及肯德鸡超越麦当劳成为中国大陆洋快餐老大的现象是偶然联系起来的。在国外的朋友们都知道麦当劳的地位在快餐业中是如何了得的,而肯德鸡尽管也是快餐业的领军之一,但是,对比麦当劳还是稍逊一筹的,然则到了中国二者的经营地位居然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就以广东深圳为例,肯德鸡的销售远在麦当劳之上,中式快餐中,除了深圳石化下属的“面点王”稍稍可以同肯德鸡争雄外,其他快餐店都相形失色,包括台湾的品牌“永和豆浆大王”都不是对手,中式快餐和肯德鸡的较量不是一朝一夕了,可是,终于无法最后取得上风,原因在于洋快餐确实快,吃快餐的人都是工薪阶层,中午休息时间有限,既要吃饱,又要吃好,既要便捷,又要得体,所以,肯德鸡成了他们的首选,相比较之下,传统中式快餐最简单的一道饭菜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比如面点王快餐店中最快的上海南式生煎包子,最少要等待10分钟左右,而且,还要另外加上一碗汤水,比如云吞、拉面等,这样总体时间要在20分钟以上,最关键的还在于中式快餐店的高峰时间坐位流传速度比较慢,等座是一个必修的功课。这与肯德鸡的单兵周转率较高相比,自然就落了下风。肯德鸡是以鸡肉为主,这和麦当劳以牛肉为主在口味上天然贴近中国顾客,所以,这又是肯德鸡不同于或者说胜于麦当劳的地方。

                从肯德鸡我们再回头看看余秋雨的散文,就不难发现二者的异曲同工的地方。余秋雨和传统的散文相比相对通俗易懂,这就让读者有了一种一目十行的感觉,以往某些大家的散文好则好矣,但是,有些典故或者行文难免有悬虚的地方,令大众读者却步。余秋雨则不同,他虽也有些掉书袋的东西,然而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般读者能够读懂的,也能理解的,特别是当一些初次阅读余文的人甚至有着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简直算是神交了。在这点上余文就像肯德鸡食品的简单易食这一基本特点一样。此外,余秋雨的散文中很有一些文史内容,这就是一种格外的装饰,这就比如肯德鸡食品中的主要特色--油炸。王朔曾经在他的小说《空中小姐》中阐述了一种大众的食品观点,那就是“什么东西经油一炸都好吃,哪怕是土咔哒给油炸过也能行。”最后,是余秋雨散文的重心,那就是文笔流畅,这就相当于肯德鸡食品中的热量能度,看完一篇余秋雨散文,你可能领略到人文、地理、历史、宗教、民族、风物等多重知识,吃了肯德鸡后,你总体的感觉就是饱了,甚至是撑着了。这就足够了,吃过这一次,看完这一遍,你的味道足了,这也就够了。因为你产生了至少两重的愉悦。

                余秋雨正是基于以上的特色得以在中国文坛很快占有一席之地,很多青年读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也因此让一些文学前辈在纳闷的同时感到一种愤懑不平,凭啥他一个搞戏剧出身的旁门左道能够在当今文坛呼风唤雨呢?于是,各种针对余秋雨的讨伐也就纷至沓来,当然,题目都是为了保卫中华文化,为了给余秋雨指出缺点毛病,这种旗号是要得的,因为中国历史最残酷的政治斗争文革,那么一场浩劫其实也是打着帮助全中国人民走出资产阶级道路的危险为开端的。师出有名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