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怎样构造一个能够持续,高效发展的社会? -- 坐言起行

共:💬2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怎样构造一个能够持续,高效发展的社会?

    最近在河里看了一些文章,再联系到以前在河里看过的一系列文章,有所触动。想将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整理一下。这些思考主要是想回答这么个问题: 怎样构造一个能够持续,高效发展的社会?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尤其喜欢 马前卒 的《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世界从来不简单 历史何尝会温柔?》)

    为了快速表达我的想法。以下的文字我就会按自己的语言体系,不严密,不精确地勾勒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期间借用任何已有的概念,仅仅是为了表达的方便。 我要表达的意思可能会和被借用概念的本意,有较大偏差。 在引起读者不可逾越的理解障碍前,就不做进一步解释啦。

    首先,什么样的社会算是“好”社会?

    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系统,对复杂系统的了解,首要一条就是简化。 尽可能地简化。

    单体社会模型—基本概念。

    首先将问题简化到极致,没有阶级,没有差别,没有信息的不准确,也没有不可控制问题。将全体人类抽象化成一个具体的,具有完全行动能力的自主的人。这样的一个人(社会)他的行为方式怎样才算是合理的有效地。

    定义: 对于一个人(社会),单位时间内可做功(控制能量)的多少就是这人(社会)的先进度

    每天这人要劳动一段时间来保证吃喝玩乐、休息的需要,将劳动的工具维护好; 这部分叫做简单再生产。 然后他可能花点时间想想有些什么新的玩法,吃法,怎么干活更有效; 这部分叫提高生产力(搞研究)。然后再花时间练练身手,复习一下过去学到的经验;这部分叫提高劳动者素质(搞教育)。最后花时间造些新工具,挖些新矿产;这部分叫扩大再生产(搞资本)。剩下的叫浪费。

    对于这样一个单体系统,如果简单再生产需要的时间小于所有时间,就叫可持续;除去简单再生产时间外,存在非浪费时间,那就叫有发展。 浪费的时间越少,发展度就越大。不同的花在研究、教育、资本上的时间比例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先进度增长率。社会先进度增长率越大,就说明比例越合理,效率越高。

    这样的一个社会,唯一的投入就是每天有限的劳动时间, 唯一的产出就是控制能量的能力。

    定义: 一个“好” 的社会,就是通过减少浪费时间,合理配置时间于生产,研究、教育、扩大再生产,进而取得更高社会先进度增长率的社会。(“好”社会是先进度增长率最大化的社会)

    好逸恶劳律: 一切群体都是好逸恶劳的。 在无驱动力的情况下,群体趋向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数学上描述就是,劳动时间最小化原理)

    单体社会中的“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所有的时间和劳动成果,无外部驱动力的状况下,单体社会趋向于维持简单再生产

    这种单主体社会,按照上面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可以说的大概就是这么些东西了。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抽象方式,也自成其说,这里就不深究了。

    规律: 差别总是普遍存在的。(物理上描述就是,即使是真空,量子涨落也总是普遍存在的。)

    人类社会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就是仅仅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社会,也会缓慢地由于人口增加而控制更多的能量。 社会的复杂度随社会先进度提高而增大。社会中随着可控制能量的增大,总有一部分人能在更大的尺度上控制资源,信息,知识,权力... 这个就叫差别普遍存在。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增大,区分为不同的集团。 这不仅是差别普遍存在规律的自然结果,也是对现实世界观测得到的结论。

    分化后,处于小尺度,低能级上的是大众(劳动者,无产阶级…) 处于大尺度,高能级上的是精英(资本家,资产阶级…),处于最大尺度,最高能级上的是国家。 将来如果生产力继续发展,我们搞星系殖民的话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会组织星系间政府联盟。 生产力处于什么规模,尺度, 那么社会组织形式上必然出现相应尺度的集团和组织形式。特定尺度上的生产活动最好由相应尺度上的集体来进行协调。 这样才能兼顾灵活性和规模性,使社会先进度增长率最大化。

    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就是最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要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国家干涉市场,主张市场自然会产生象GE这样的超大规模、跨行业企业来管理最大规模的生产。这样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让资本家行使特定的国家权力,这个国家就只能是资产阶级控制的一个工具。两个尺度间利益融合有刚性连接,这个影响巨大,以后再展开。 相比之下,反垄断都算小问题了。

    所谓国有企业一个型号吃四十年,没有灵活性。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让国家这个最大尺度的组织来计划、管理本来该是资本,市场的职能。这个职能本来应该由中等尺度的组织来管里,生塞一个大尺度的来当然就不灵活了。

    以上几段可以总结为一个尺度律:特定尺度上的生产活动要由相应尺度上的群体来组织管理。

    国家,资本家,劳动者 分处三个尺度。 相互之间的影响错综复杂。对非线性动力系统有了解的同学们肯定会偷笑。 三, 为什么是三?二维流动无湍流,三体系统可就有混沌,分岔,噼里啪啦搞不清了啊! 更不要说那无穷无尽被你简化掉的隐变量了。不要紧,伟大的庞加莱告诉我们,不能定量就定性嘛,不能计算就画图嘛,总还是可以说一些的嘛。说错了,可以换ID嘛。

    首先,出于对对称性的无比热爱。我断言,一个由国家,资本家,劳动者三者组成的“好“的社会必然存在一个单向的净利益(价值)流动循环。 鉴于已知资本家净劳动者之间的净利益流向是劳动者->资本家, 这个循环必然是 劳动者->资本家->国家->劳动者。

    其次,基于好逸恶劳规律,以及对市场会自动配置资源的认识。 我们知道在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一个以获得利益为驱动的,通过市场对劳动时间,进行自适应式合理配置的机制。

    最后,出于对相似性的无比热爱, 我断言,三者中任取两者,他们之间围绕利益作用的机制,必然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机制同构。这些机制将在三个尺度上,将劳动时间自适应地,合理地分配到提高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再生产这三个方向上。构造并实际建立这些现在可能缺乏的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理由? 没理由,是直觉。对复杂系统,如果不靠对称性,相似性,自适应(其实是稳定点,吸引子或稳定极限环之类), 我就只能写论文来分析,不能写论坛口水帖了。

    要组织管理那就必然要拥有分配劳动时间的权力,也就是利益。我们来看看建成一个“好”社会,发展用的劳动时间都花在了那些尺度上。 搞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军事研究,公司研究,个人专利)和搞投资增大生产规模(超级工程,公司扩展,包子铺开新店面)这两个都是在三个尺度上都有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总支配时间逐步向大尺度偏移。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在三个尺度上都有(义务教育,公司培训,艺多不压身),但随着生产力发展,总支配时间是逐步向小尺度偏移的。 劳动时间应该合理地配备在这三类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上。但目前人类社会的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前两类上。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自适应达到最佳配置的结构。 但在劳动者素质培养上不仅缺乏专门的利益(资金)来源,而且没有得到广泛的战略地位的重视。 劳动者素质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是有着重要影响的。我们将在以后回到这一点。

    考察现存的运行得比较好的社会。资本家可以通过获取剩余价值来得到利益。国家通过税收来取得利益。劳动者呢?好像有社会福利体系。 我们的社会好像存在这么个循环,但相互之间的作用规律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我们慢慢地深入下去。

    大众与精英作为分化后最先出现的两个集团,就算是将来阶级消灭了,这个差别也必然是存在的。(大众与精英间斗争的长期性可参见河里一些对文革的讨论) 大众与精英间的关系经历了最长时间的发展。多种机制在精英和大众的博弈中受到检验与改造。到目前为止,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有固定驱动力的,能自动配置劳动时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通过比较各种存在过和存在着的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看有哪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构造需要的机制。

    资本家与劳动者主要通过两种活动相互作用。

    第一种是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商品。在这种活动中,劳动者满足自身简单再生产的要求构成稳定驱动力。 由货币代表的利益以报酬的形式从资本家流向劳动者。为了获得最大报酬,劳动者在最小尺度自动选择了最擅长的职业,完成了劳动时间的合理分配。在这项活动中,资本家对劳动者有着以升职、加薪为代表的激励式控制;以减薪、开除为代表的惩罚式控制。

    第二种劳动者购买商品。在这种活动中,资本家获取利润的要求构成稳定驱动力。 利益从劳动者流向资本家。 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资本家在中级尺度上自动将部分利润以合适的比例投资在企业研究,员工培训,扩大生产上。

    这两种活动构成一个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循环。由于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天然优势,在利益循环中,净利益从劳动者以剩余价值的形式流向资本家。(关于剩余价值理论,史文恭有篇《大河入海处 建国C 马大叔的理论》讲得很清楚)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有钱必要鬼推磨原则获得利益方一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以在本尺度合理配置劳动时间作为体现。 在奴隶社会,精英可以直接占有劳动者的利益,这使得对利益的需求这个驱动力很快消失。 奴隶只是被动地接受工作,奴隶主将社会劳动胡乱地花在玉器,墓室…等奢侈品上,劳动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分配。

    其次,我们看到互动中必须存在一项净利益受损方获益的活动。这一点是为了保证驱动力的稳定存在。这样净利益受损方才不会拒绝参与互动。双方的控制力设置要维护净利益收入方的天然优势。要是变来变去,这系统根本就没法讨论了。

    最后,强势方的控制力行使要受到第三方的监督,不受约束的权力肯定乱来。 第三方设置为对强势方有天然优势,有优势才能监督。实例: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接着我们来看看国家与资本家之间的互动。

    按照相似性, 国家要对资本家有优势。 净利益由资本家流向国家。

    国家与资本家主要通过两种活动相互作用。

    第一种 按类比应该发生的活动: 国家招标超级工程,利益从国家流向资本家,为了获得项目利润, 资本家要主动完成中等尺度上的资源配置,高效完成国家工程项目。

    这部分中国也主要按市场原则进行。 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太大差别。 国家投标中的腐败行为和公司中的 庸者居高位行为类似。

    第二种 按类比应该发生的活动: 资本家上缴税收,购买国家知识产权,基础设施,经济法规的使用权与规划权,监督权 利益从资本家流向国家。 为了扩大税源,国家要根据资本家的建议进行基础建设和国家投资,义务教育内容要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需求(院校配置,科目开设,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完成最大尺度上的资源配置。

    在这方面,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资源的主动配置和资本家的建议与监督权上。国家产业投资要受资本家的反馈影响。就象资本家卖产品给劳动者那项活动中一样。资本家根据劳动者的反应确定投资配置。

    实际发生的活动:

    我对中国经济的具体运行方式不清楚。但中国政府是个强势政府,而且现在看来土气未全丢,不会有大问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太强势,为政绩办项目,没有参照产业发展来确定长期规划。 资本的控制力偏弱,违背有钱必使鬼推磨原则。如果有这类问题,资本应向大众寻求对国家权力的监督。 详细参看陈经的《官办经济》系列。

    而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存在资本通过游说,助选等方式完全控制国家,使国家机构成为资本的工具这一问题。 在改变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结构,国家权力来源之前,很难避免资本控制国家。 这样会违背净利益流动方向稳定原则。 难怪美国国债那么高,救市计划那么乱

    问题最大也最不清楚的是第三条边, 国家与大众的关系。

    与前两条边不同,资本家和国家都有强力的,立即可以生效的控制力。 资本家可以立刻终止雇佣关系。 国家拥有暴力机构确保税收。 所以美国有谚语“得罪谁也不可得罪老板。 宁惹FBI 别惹IRS” 大众对国家的控制力却没有那么显著,立刻。 诚然,大众对国家拥有终极优势, 那就是“官逼民反” 和 “我死给你看”。百姓家破人亡,自然也就国不国了。 但这种控制力实在是太微弱,太遥远,没有明确的可行性。

    前两条边的互动已经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下面我们首先看看,依类比原则,我们需要些什么样的国家与大众间互动。 最后再讨论可行性。 这方面我也是一抹黑, 可我更愿按照已经摸索出来的一些规则去构造需要的互动机制, 这比在跌跌撞撞中试错要好多了。

    按照类比来说,大众要对国家有优势。 净利益由国家流向大众。

    大众国家主要通过两种活动相互作用。

    第一种 按类比应该发生的活动: 大众要求国家AAA , 国家对BBB的需求构成驱动力,BBB从大众流向国家。 为了获得BBB, 国家要主动完成最大尺度上的资源配置,高效完成AAA。

    第二种 按类比应该发生的活动: 国家要求大众CCC , 大众对DDD的需求构成驱动力,DDD从国家流向大众。 为了获得DDD, 大众要主动完成最小尺度上的资源配置,高效完成CCC。

    这里我把两个放在一起考虑。 大家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填ABCD. 填的内容其实代表你对我们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解。 只要填出来的东西符合类比原则,我觉得可行性会更高些。

    按我的理解,国家需要大众提供的是政权的合法性。 而大众需要国家提供的是大于某最低比例的净利益流量,以维持基本的经济循环。关键是需要一个怎样的互动方式来驱动国家与大众间的小循环使得政权的合法性被持续有效地判断,赋予。大众通过提供某种服务,自动地配置资源而从国家获得稳定的净利益流。

    很多福利社会,也通过向大众提供保障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向大众转移利益。比如食物券,医疗保险,廉租屋, 再就业培训等等… 但他们提供净利益的方式违反了有钱必使鬼推磨原则。大众并未为得到这份净利益而在某项目上合理地配置劳动时间。

    在所有需要配置劳动时间的项目中,唯有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项是主要处于大众这个尺度的。那么第二种活动可以设置成:国家要求大众通过参与职业培训领取奖学金, 大众对奖学金的需求构成驱动力,利益从国家流向大众。为了获得奖学金,大众要主动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完成最小尺度上的资源配置,高效完成培训要求。

    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投资方向不仅可以向大众转移利益。它的重要性还远没有被重视。事实上我国处于产业升级的关头,仅仅依靠企业培训,产业训练固然可以。但如果有国家提供的劳动者培训环境,再结合劳动者自身对所需技能的判断,我们将大大缩短得到产业升级所需劳动力的时间。 从而提前实现产业升级。劳动者素质培养有个特点是: 在这个方向上可以容纳海量投资而不导致危机。 所以这个方向很适合做投资选择的缓冲器。 当有好的投资方向时,就在这个方向上减少点,让产业环境去培养劳动者。 当社会处于后发展阶段时,就在这方向多投些,为技术突破准备劳动力。 让大家去搞洗脚城式的服务业好,还是让大家通过参与职业培训领生活费好? (主席自认伟大导师,提高识字率,教大众哲学,改变大众观念...新社会只能有面貌一新的劳动者啊)

    所有由国家转移到大众的利益都来自于资本家。 一个被资本家控制的政权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个没有合法性的政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一个不被监督,得过且过的政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政权获得合法性这方面。现实中虽然有很多国家宣扬国家是民有民治民享。 可实际上大众根本就没有对国家实际的控制力。 选举是几年一次,选举议题很容易被资本控制的媒体拨弄,选上了后干得多糟都不会受到实际的惩罚… 这使得国家根本不可能真正对大众负责。只是通过一个复杂,低效的表面上的选举机制安抚大众。 真正的政权合法性反而是在与利益集团的博弈中通过勾结,妥协得来。 在这样的社会,国家与资本合二为一。

    如果要让大众具备决定政权合法性的能力,大众对政权的控制力就必然要变得清楚可行。

    在目前这个模型里,政府的合法性对大众来说,就体现在:它一定要将一定量的净利益从国家转移到大众,以完成完整的经济循环。 那么自然的,对政府的控制力就体现为:国家的整体经济数据要对大众透明, 只要当国家向大众转移的净利益少于必要值时,大众可以迅速合法地集体行动,更换政府。 这样的好处就是把控制力落在了具体某处。而避免困惑于其他各种或大或小的议题。

    在可行性方面,大众根本不可能在复杂的争论中迅速得出统一意见。 反倒是能根据固有观念,对单一议题长期稳定地做出判断。问大众该不该建三峡,大众肯定吵吵闹闹没统一意见。 问大众该不该孝顺父母,那你肯定能很快地听到一致的意见。所以只要将“要推翻大众转移GDP少于四分之一的政权,要推翻隐瞒布国家经济数据的政权…”这类观点灌输成大众的集体意识,这种控制就会自然实现。 很多以前认为荒谬的观念最终都成为了大众心中天经地义的观念。 所以这种落实控制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重点在于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控制,以及为了实现这样的控制,需要在大众中培养哪些观点的神圣性。(政权和大众关于意识形态的互动可参见 夹报纸的怪叔叔 《写到那儿算那儿—说说白毛女》)

    在确保了大众对国家的控制力后,第一种活动可以设置为: 大众要求国家每年在劳动力培训的奖金上至少投入GDP xx% , 国家对政权合法性的需求构成驱动力, 为了获得执政权, 国家要主动在最大尺度上的资源配置,高效准备好劳动力培训所需要的资源。

    好了, 到这里三条边上的微循环都构建完毕。 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稳定结构。 是否正确更是毫无保障。 由于我们社会对第三条边的历史实践不足,文中对第三条边结构的设想近乎儿戏,没有任何实际可靠的内容。仅仅是为了满足形式上对称的构造。相信大家会提出更可行具体的构造。“有《铁厨大赛》 ,我们完全可以搞个《车工大赛》嘛。 八大菜系厨师联赛肯定比足球联赛好看, 蛋白质电泳大赛总奖金八百四十二万...”

    总结一下:

    一个由大众,资本,国家构成的社会,为了可持续有效率地发展,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利益是由大众以固定速率生产的可供分配的劳动时间。

    整体上,三方由相互间围绕利益的互动构成一个三角形。大众是一切利益的源头。国家对资本,资本对大众,大众对国家具有先天或构造上的优势,并利用这优势驱使利益从大众流到资本,从资本到国家,再由国家回到大众形成完整的循环。当利益在三条边上流动时,获得利益方为获得此利益,尽力合理地分配劳动时间到研究,教育,扩大再生产这三个投资方向上。从而部分利益被实现。 当利益经过循环回到大众时,所有除去简单再生产所需的利益都已被尽可能合理地实现。

    在每条边上的两顶点间存在两种活动,两种活动具有相反的利益流动方向,由获利方驱动。这两种活动构成两顶点间的微循环。净利益的流动指向具有优势的顶点。微循环的构造保证了净利益在边上的持续定向流动;驱使获利方在不同尺度上合理配置劳动时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