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聊 我推算了,粮食应该最高产可达3万斤 -- 子玉

共:💬13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闲聊 我推算了,粮食应该最高产可达3万斤

    闲聊,钱学森曾经估算过粮食产量能够过亩产万斤,有些人就哇啦哇啦,激动的不得了,好像钱老荒唐至极了国将不国了。实际上这些人是根本的科盲。

    我推算了一下:

    1. 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

    2. 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

    3. 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

    4. 这是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

    5. 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 2/3 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6. 还要扣除一些杂项损失,我算了为8783斤。所以最后亩产过3万。

    闲聊,科学这个东西不是那些傻帽能够理解的。对牛弹琴。

    • 家园 支持一下,土豆亩产万斤
    • 家园 你这算是行为艺术吧, 尤其是第6条, 居然精确到个位数
    • 家园 这个计算想说明啥问题?

      生物乙醇比太阳能电池更有前途?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来给人扣帽子的手段,

      当时钱老的万斤论和袁隆平当时反农业八字宪法都是人搞出来的东西.

      同样是那个时代,我们这里有铁矿.而有一个小型的炼铁炉,有一个大学生分配过来主持那个小炉的改造和生产.我们这里的矿是高硫矿,本来就不好炼铁.而运动一来,硬要说这小炉可以炼出钢了.那大学生说这不行,至少你这个炉炼铁都不行还炼什么钢?结果县委组成工作组过来,人抓起来到各地批判,这是反大跃进的典型.这大学生无奈之下表态说自己是世界观没改造好,小土炉可以炼钢这才调回地质队了事.

      七十年代,上面又派他;来主持钢厂建设.他来到之后按要求改造了设备,炼出了钢.但给人究尾巴说当年他说炼不出来.

      其实,七十年代国家投资了成百万,而且高炉等东西都有了才可以炼钢.这一究尾巴,这人不是又调回去了.

      到他一走,钢厂就收摊了.

      钱老说的万斤论有他自己的科学逻辑,但是不是有逻辑就一定能做到呢?袁隆平一直都是朝万斤努力着.

      虽然今天我们很明白不可能达到万斤,但我们也知道那是科学逻辑.这钱老当然是对的.而拿钱老的万斤论来说事就是不对的.

      要知道万斤论是在什么条件下出来的.

      我们这有一个十三万斤的,那个公社书记解放前是学生,什么也没干过.但他的公社亩产十三万斤!靠,等上面来收粮的时候他一个公社也没有十三万斤粮食给粮食局收走.

      • 家园 一个公社也没有十三万斤粮食?

          南方一个公社一般两三万人,就是说这个公社连人均五斤都拿不出来?该吃返销粮了。

        • 家园 那个公社主要劳动力去修水库了,

          早造连种都没怎么播!好在下半内不知道是周恩来还是谁因为这当时全国第三大水库而调来粮食还指不定出什么事呢!

          在修水库高潮那半年,整个工地一百多万人在干活.田里那里有人种,基本上是三造(一年半的时间)的田没怎么种.加上有点粮食不留下点大家吃点,全部上交了那不麻烦?

    • 家园 还得有折扣。

        粮食作物多半是一年生,植株小的时候阳光利用率极低,这至少要扣掉一半以上。

        即使是长成了,叶子也不可能复盖全部地面。

        还有叶片反射的阳光,这至少也在一半以上,否则叶子是黑色的了。

    • 家园 大胖子沉宝潜水用
    • 家园 大胖子沉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