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走向胜利(十九) -- 朱百山

共:💬19 🌺1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走向胜利(十九)

    五地委干部集训大队集训结束了,学员都毕业了,这下朱平球和王明生同志忙坏了。每一个学员先由学习小组,支部写出鉴定,再由大队做最后鉴定,然后组织部门分配工作。

    这五个中队,几百个学员,都等着要鉴定。就朱平球和王明生两人,要对同志负责,爱护,要写的恰如其分。两人日夜不停的赶,真是紧张,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

    这边刚忙完,还没休息几天,淮海战役打响了。朱平球和其他从部队下来的同志急了,也无心工作了,纷纷要求回部队参加战斗。

    朱平球找到地委,要求回部队,地委无法答复。朱平球又找到中原局,中原局也无法答复。朱平球成天急得团团转,没有组织决定,他又不能擅自行动。

    正在这时,总前委成立了。总前委紧急命令:中原局各地县组织人员,支援前线。并抽调一批有工作能力,有军事常识,过去在部队工作过的县级干部到总前委报到。

    朱平球立即赶到宿县西临焕集总前委报到。和朱平球一样的干部还有一些,都安排住在临焕集一个说庙不是庙,祠堂不是祠堂的地方,房子很多,院子也很大。

    临焕集有一个总的转运机构,下设一些转运站。北方来的物资,像河南,河北,安徽,还有山东的车队,担架都到转运站接受分配。朱平球和这些干部都分配到转运站工作。

    本来朱平球以为到总前委报到是回部队,上前线参加战斗,没想到分配到转运站工作,想不通,有情绪。到总前委递了几分报告,要求上前线,没批准。

    一天夜里,大家正在睡梦中,突然被一伙军人唤醒,让大家挪地方,立即把房子腾出来。有同志睡得迷迷糊糊的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给你们腾房子?”

    “不要多问,这是命令。”回答非常坚决。

    朱平球一看心中有些数,他在抗战时期就干过二师侦缉队队长,对这一套熟悉。眼前这些当兵的和带兵的干部来头不小,说起话来虽然不能说是盛气凌人,但也差不到哪去,肯定是哪位大首长的警卫部队。朱平球捅捅那位同志说:“不要多问了,赶快收拾东西。”

    这时屋里走进来一个人,高高的个子,戴副眼镜,穿件大衣,边走边说:“这深更半夜的耽误大家休息了。”

    朱平球看了一惊,这不是刘伯承司令员吗?朱平球在军大学习时,刘伯承司令员来军大讲过话,认识。朱平球立刻一个立正敬礼,口中喊道:“司令员好!”其他同志一看也跟着立正敬礼喊司令员好。朱平球趁机向刘伯承司令员提出想回部队,上前线参加战斗。

    刘伯承司令员问朱平球:“你过去是哪个部队的?在部队干过什么工作?”

    “抗战时期我在二师锄奸部任侦缉队队长,后任定凤怀支队特派员,自卫战争初期任六旅十六团特派员,盱来嘉武装工委书记,参加过淮南武装坚持,参加过涟水保卫战。”朱平球做了简单的回答。还有其他同志也做了自我介绍。

    刘伯承司令员说:“都是经过战斗考验的同志,不错。”又问:“哪你们现在干什么工作?”

    “我们现在在转运站工作。”有同志回答。

    刘伯承司令员告诉大家“转运站的工作很重要,你们一定要安心工作,如果部队需要你们,组织会安排的。”

    离开驻地后,有不认识刘伯承司令员的同志问朱平球:“刚才是哪位司令员?”

    朱平球说:“是刘伯承司令员。”

    那位同志大声说:“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

    过了几天,邓小平政委和搞转运工作的部分同志谈了一次话,时间不长,话也不多。他告诉大家转运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做好转运工作。并向大家说明这次战役的重要性:这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决战。打赢了,整个中国长江以北就是我们的天下,解放全中国指日可待。如果打败了,我们可能要退到黄河以北,从头再来。你们要认清形势,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两手打算:一是做好目前的工作、二是随时回部队带兵打仗。如果真到那时,说明我们一线部队伤亡太大,形势对我们可能不太有利。

    邓小平政委和大家谈话后,朱平球和其他同志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去了。

    朱平球所在的转运站专门负责接受河北省运来的炮弹,子弹,还有干粮等物资。这里离前线很近,各类物资随时送到前沿,送到炮兵阵地,步兵战壕里。前线的伤员紧急救治后,送到转运站,再分配到各野战医院。

    朱平球带几个干事,(都是部队营连级干部,工作能力都很强,很能干。)领导手下一帮人,也不知道什么白天,什么黑夜,也不休息,就这样日夜不停的干。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从南方打到北方,又从北方打到南方,牺牲了那么多战友,同志,吃尽了千辛万苦。现在这淮海战役是决定胜负的一仗,是决定命运的一仗。全军上下一条心,哪有不干之理。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什么叫疲劳这些一概不知,根本就不存在。

    一天,朱平球正在转运站紧张的工作,突然身后有一个人紧紧地抱住他的腰,口中一个劲的喊:“二爷,二爷。”

    朱平球回身一看,原来是自己本家侄子,朱百林。朱平球紧紧地抱住朱百林,嘴中说道:“哎呀,是你呀!真没想到在这见到你。”

    一九三七年底,朱平球在家乡安徽无为县参加了共产党员鲍成刚同志组织的人民抗日自卫军,后鲍成刚同志被国民党杀害,自卫军也被国民党保安八团剿灭,自卫军成员遭到保安八团追捕。朱平球等十一个青年弟兄到大别山参加了新四军,其中就有朱百林。当时朱百林还是个孩子,只有十三岁。看看眼前的朱百林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一身军装,腰间系着皮带,别着小手枪,英姿勃勃。已是营级干部,在师部担任司号长。

    朱平球淮南突围回到部队,到军大学习后,就离开了三野,一直在中原局属下工作,对三野的情况不了解,于是就向朱百林打听其他弟兄的情况。这一打听,朱平球懵了。张士根,伍成伯两位弟兄在抗战时期牺牲,早就知道。朱百林又告诉他:鲍光良在鲁中战役牺牲,任师参谋处参谋。

    何德良,土丝口战役牺牲,任副营长。

    周志怀,鲁中战役牺牲,任营长。

    许来福,鲁中战役牺牲,任营长

    徐中友,围歼黄伯韬兵团中牺牲,任团参谋长。

    本来叔侄两人在这淮海大战的战场见面非常高兴,说着说着,叔侄二人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几天后,朱百林的部队下来了,朱平球去找朱百林,一打听,朱百林在战场上牺牲了,朱平球难过的痛哭一场。

    后来又得知,蒋根同志也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任团参谋长。

    和朱平球一起参加新四军的十一个弟兄,解放后只有卫良福和朱平球活了下来。

    通宝推:johny,9411004,秋末冬初,渡泸,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