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香港黑社会 -- btest

共:💬1 🌺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文摘】香港黑社会

    “世事竟何如恨,一夜腥风梦断。”

      这是8月19日晚,李泰龙妻子送给丈夫的挽联,挂置在香港红新世界殡仪馆的灵堂。

      对于亲人来说,泰龙之死是江湖仇恨的了断;对于黑道来说,香港“新义安”组织“五虎十杰”之一的泰龙被伏击,可能是新一轮复仇大战的开始。

      在灵堂挂着的另一副更正式的挽联是:“剑胆无畏,永不妥协。”灵堂祭奠的死者,新义安近年最“出位”的黑道头目,拼杀20余年的李泰龙,最终在8月4日凌晨,在自己的地盘尖沙咀,被仇家有计划地斩杀。短短30秒的车撞、刀砍,曾经伤人无数的他,最终血喷街头而终,震撼香港。

      “开山刀通常两英尺那么长,碳钢制成,轻便锋利。”在香港黑社会混迹多年的“郭佬”(化名)对记者说,他得知泰龙被杀的过程后,第一个反应是:“黑帮互劈,用开山刀、西瓜刀通常是砍而不刺,死不了人,但这次分明是取命,好狠。”

      回看香港媒体对于这起凶案的报道,仍是惊心动魄:8月4日凌晨,两辆汽车开始跟踪泰龙,而泰龙平时为安全考虑,都把房车停在司机位靠墙位置,但当晚泰龙奇怪地重新把车停在墙对面,下车刚点过烟,先是一辆七人车把泰龙撞飞,然后另一辆轿车在另一头瞬间而至,数个男子挥舞利刃,往泰龙身上猛劈,顿时鲜血四溅。

      事发后,几十个泰龙门徒赶到香格里拉酒店凶案现场,一个年轻的“古惑仔”不敢相信,当场发出哀号:“劈友嗟!使唔使攞命啊?(砍人而已!非得夺命吗?)”

      对于很多“古惑仔”来说,黑社会(在香港特指“三合会”)意味着享乐、麻醉刺激、街头对抗和不劳而获,当江湖地位到达“红棍”等地区性头目的级别,更意味着暴力、横财、前呼后拥的威名。不过,李泰龙,时为新义安“四二六双花红棍(俗指红棍中最能打的一个)”,多年喋血街头,数次被拘,最终不得安老,在41岁时倒在暴力之下。

    在泰龙被砍杀后,香港各大网站讨论区都纷纷刊载消息,更有人特别刊登出三年前他在某酒吧被拘捕的照片。照片中,身材高大的泰龙身穿白色外套,碎花衬衣,戴着时尚项链,金丝眼镜,梳着油光的“蛋挞头”,对拘捕他的警察不屑一顾。当即就有网友评论:“尖东黑霸王,真是好有星味!”

      在网络上,还有数段据说是泰龙年轻时在某泰拳俱乐部参加比赛的视频。比赛中,他数次以强力的扫腿、踢腿和快拳攻击对方,把对手多次直接打倒在地,台下的青年男女激动雀跃,呐喊助威。

      “他的形象一直就是这样,已经有十多年了,人人见到他都叫泰龙哥。”认识泰龙,经常在尖沙咀酒吧寻欢的Dony说,在油尖旺长泡夜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人不知道泰龙是谁。“如果不砍人,只是跟你喝酒的话,他绝对是型人一个。”

      在章盛等人撰写的黑社会论著中,曾经描述过旧时香港黑社会的招人仪式:摆设齐全,神灵满堂,帮中权力人物俱在,新人与执事者对答诗词,才能正式成为三合会成员。不过,根据Dony的形容,现在香港少年要跟大哥,经常是认一个,掌握一些联络与工作用的术语,已能出来做一个社团散丁。

      香港警察历史收藏学会会长林建强对记者介绍,香港三合会组织开始时并没有通用的规矩,直到一位到了香港的洪门(清时主张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人物,主张各社团以洪门规矩为主旨,共同生存,于是“堂”、“香”这些洪门组织方式,以及禁条、誓盟、警语等从此成为了香港三合会的特色。

      Dony不承认自己是正式入会的“古惑仔”,但他直言自己经常跟一些黑道朋友交往。“以前跟‘话事人’(黑道地区头目)一起去玩,在报纸摊随便看黄色杂志,在Disco跳舞也不用给钱,很过瘾。”

      泰龙正是新义安在尖沙咀一带的“话事人”。根据黑帮传闻,他出身于新界大埔汀角道大元村,曾经住在香港的码头区,做过苦力,后来认识了新义安的一名叫“高佬仁”的大哥,从此开始其黑社会生涯。不出几年,由于自小学习泰拳,加上好勇斗狠,泰龙很快就成为了该区的当打武生,兼新义安在尖沙咀的一个小头目。

      《古惑仔》电影中有句形容香港黑帮的戏言:“打仔洪兴,四仔东星。”在香港,“洪兴”被公认为黑帮新义安的化身,在香港扎根上百年来一直以武斗彪悍著称,占据着很多需要武力维持的“睇场(收保护费并保护付费机构)”生意,而尖沙咀的夜场在近十几年的“睇场”,大多被新义安把持。

      “他不但自己能打,还有几个同样好勇斗狠的马仔,在夜总会和酒吧附近到处收保护费。曾经有其它社团也想来这一带做这个生意,结果被泰龙统统打走。”“郭佬”说,泰龙三十多岁就被尊为新义安“红棍”并在尖沙咀一代“话事”,在该区可谓飞扬跋扈。

      临死前的泰龙,时常带着多个手下出入夜店。在被砍杀当夜,他依然穿着白衬衫、牛仔裤、尖头黑皮鞋这样的风光行头,与一帮手下在卡拉OK刚喝到醉醺,然后带着一个门徒,两个年轻女孩到香格里拉酒店泊车准备再行乐。怎知,十几年的风光,在他下车那一刻,瞬间被撞到了尽头。

    泰龙的死,引得新义安乃至其他帮派大佬们纷纷“现身”。在红殡仪馆的灵堂外,数以百计的黑衣戴口罩人士负责挡记者镜头、接待吊唁者等各种任务,而在场监视,并不时与之交流的黑背心反黑警员也接近200人。

      在泰龙的灵堂上,摆放着各路江湖人物的花圈、花篮,上面的落款是各式的江湖外号,包括“文只权”、“高佬仁”等等,而向华波——电影人向华强兄弟的花圈,也在稍后送到。另外,泰龙的家人,从泰龙被杀那天起就已经被泰龙众门徒紧紧保护,被挡在摄影记者们的镜头之外。

      在香港活跃的众多三合会组织中,新义安一直是传统强团。新义安的前身,是广东潮汕海陆丰地区的鹤佬人社团,上世纪至今一直由向氏家族把持龙头老大的位置。 1921年,“义安工商总会”在香港注册,但到了1949年,“新义安”被港英政府指认为非法组织,于是活动转入地下。

      Dony三年前曾参加过三合会的“晒马”(聚众显示实力)行动。在香港,由于自称三合会成员都会构成犯罪,所以黑帮内部都有术语:“外出行动时有咬汽水管等暗号,一旦被警察捕获,不按预定的口径作供,或者替大哥顶罪,事后都会有江湖规矩去追究。”他说。

      很多人揣测,“剑胆无畏,永不妥协”这样的评语,可能是新义安给泰龙的“盖棺论定”。但对于他的门徒来说,泰龙被不明对象伏杀,不但一时间无从报仇,更不能指望警方保护他们在尖沙咀的既往利益。

      泰龙当年晋升为“红棍”,要听读誓词,歃血誓盟,上交红包,牢记上级公布的身份密语,等等,但在平时,他们的主要“工作”离不开犯罪。“实际上,对于警察来说,真正的黑道头领,是那些控制着一个地区毒品交易,或者‘睇场’、赌档等非法生意的人。”一名曾在东九龙工作的刑侦警长向记者形容,“泰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类大哥还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有时比较嚣张。”

      2006年,泰龙因涉及伤人案被捕,其后60多个泰龙门徒集结在尖沙咀警署之外,声言“保护泰龙不被仇家埋伏”。今年2月,他在一次警方扫荡夜场被拘捕时,也拒绝戴上头套,还提示警察不要把他的发型搞乱,堂而皇之地在摄影机前步上警车。

      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泰龙在门徒面前一直很有威望:“他经常教我们做人,说要‘永不妥协’,他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如果人家过来欺负,就一定要跟他们斗争到底,这样,在江湖上才会赢得尊重!”另一方面,知情人对记者描述,泰龙掌握地盘的获利丰厚,他自己的座驾是平治房车,而他的主力门徒,开的也是保时捷这样的好车,在油尖旺的夜店圈里一时传为“佳话”。

      “很正式的社团仪式,可能到了‘话事’(即掌管地区权力)那个级别才做。重要的是‘背景’。在遇上麻烦的时候,你属于什么社团,跟谁混,就是你的资本。”Dony对记者说,“跟泰龙出来混,怎么讲也有点说服力。”

      对于绝大多数的古惑仔来说,靠近黑社会当然不是为了政治理想乃至江湖义气。今年27岁的Dony,读书到中三就辍学,他曾经认过一位当地三合会头目做大哥,然后在学校里到处滋事,拉一些无心上学的同学一起在校外“威风”,最终被踢出学校。“有时我都挺羡慕他,”Dony说,“香港是有钱人说了算的世界,与其一辈子被有钱人压一头,倒不如搏一搏,做英雄,开靓车。”

    在香港,人们通常把黑社会组织统称为“三合会”,因为香港的黑社会大都发源于三合会。但各个帮派的宗旨各不相同。三合会,以前叫做洪门三合会,据说是 1760年在中国成立的著名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洪门子弟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过贡献,近代三合会由于再没有崇高的政治理想维系,已逐渐演变成从事非法活动的集团,以牟取金钱利益。而三合会的英文名“Triad”,是由在香港的英国当局根据其名称和旗帜命名的。

      19世纪中期是香港黑帮的孕育时期,当时香港开埠,西环和上环一带多为码头,搬运工云集,都是些四肢发达的健硕男子,经常为争夺活计而械斗,打着打着就打出了帮派。有的是老乡会,有的是同业行会。今天不少还活跃在香港社会的帮派,可以追溯到香港开埠时期。

      颇有影响的“和字系”帮会,成立于1846年。当时,部分洪门散兵游勇常聚集在香港中环的和记客栈,便以“和“字为记,组成帮会。此后广招社会闲散入会。

      1909 年,香港“义勇堂”堂主黑骨仁为了调和各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出面召集了香港的第一次“洪门大会”,后决定在各堂口前加上一个“和”字,表示各帮派之间应 “以和为贵”,这样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联合的“和”字派三合会组织。杜琪峰电影《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开头描述的正是这个故事,尤勇扮演的角色作了如下的表白:小弟黑骨仁,隶属洪门天宝山碧血堂,司职红旗五哥。今日有幸结交各位大哥,斗胆提点意见。我们既然是背井离乡,到这里来无非是求一个财字,所以应该和平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万一发生了摩擦,也应该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非万不得已,不得诉诸武力;即使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需指定时日,一决雌雄。无论胜负,绝对不要惊动官府。小弟建议大家跟随洪门的规矩和仪式,让每一个堂口的会员都有所依循,不再是乌合之众。既是洪门兄弟,应该以和为贵。我们应该在每个堂口的名称上,都加上一个和字。

      1866年,说福佬话的潮汕人成立了“万安帮”,1919年,“万安帮”内部分裂,部分成员自组“义安帮”,1921年以“义安工商总会”的名义向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和” 字头帮会有30多个堂口,活动范围包括整个港九地区。其中,以“和安乐”、“和胜和”、“和合桃”最为活跃。“和安乐”是“和”字派的第一大帮,它的前身是“安乐堂”,早期成员多数为茶楼酒馆、熟食摊档的从业人员。因其总部曾设在九龙安乐汽水厂,又被称为“水房”或“汽水房”。“和合桃”,原称“和合图”,成立于1886年,是香港现有的最老牌的三合会组织之一。

      当时的香港警力单薄,对这些帮派争斗不闻不问,除非是打出人命。成龙的电影《A计划》和《A计划续集》中,对那个时期的香港警察队伍有过负面的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取缔所有“会道门”,孤悬海外的香港成了三合会成员理想的外迁目的地。如“洪门忠义会”是1949年后才进入香港的。 1949年10月,解放军占领广州,会中兄弟拒绝武装抵抗,会首葛肇煌潜入香港重组“洪门忠义会”。为掩人耳目,他以原会址西关宝华路14号为名,自称 “14号”。以“洪发山、忠义堂、珠江水、白云香”作山头诀,将洪门原宗旨“反清复明”改为“反共复国”,其支派直接以蒋介石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堆”进行活动。之后,“14号”又被称为“14K”。

      已在香港落地生根的一些帮派经过百年发展,也出现了分化组合。“和胜和”是在1930年从“和合图”中分离出来的,是“和”字派中仅次于“和安乐”的第二大帮。 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为从事黑社会活动,被港英当局取消了社团注册,国名党将领出身的“龙头”向前,将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这就是今天的 “新义安”。

      和字系、14K、新义安是香港最有势力的“社团”。

      1956 年香港发生“九龙暴动”,14K等社团成员参与了搜掠和抢夺。暴乱之后,警方对三合会组织打击逐渐加大,各帮派活动明显收敛。但三合会问题在60年代到 70年代又变得严重起来。主要是警匪勾结,三合会组织控制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如果发生拐骗等事件,警方会召集各个帮派头目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警方也会协同地方帮派头目来控制地盘。到了1974年,由于廉政公署的建立,警方的腐败活动得到抑制,很多帮派才转为地下交易。

      1940年,一个年仅20岁,带着潮汕口音的内地新移民走进香港警察招募处,成为香港警队的一分子。数十年后,他的职位仅次于英籍总警司,成为那个香港警黑勾结时代的代表。以他当时的身价,足以收购大半个九龙。他的名字叫吕乐。

      1991 年,一部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上映,成为90年代香港电影的扛鼎之作。《雷洛传》的制片之一向华强是吕乐的同乡,并且还有点亲戚关系。据说这也是吕乐最终同意永盛公司拍摄他个人传记的原因。今年香港导演王晶拍摄的《金钱帝国》,也是以吕乐故事为蓝本。

      与《雷洛传》同年上映的还有《跛豪》。1962年,中国大饥荒催生了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浩浩荡荡的偷渡大军中,有一名日后声名显赫的年轻人叫吴锡豪。到香港之后,他投身于当时很受欢迎的民间博彩业——字花。所谓字花,其实是一种不太公正的彩票。吴锡豪的字花生意在与强大对手马氏兄弟的竞争中江河日下,对金钱的渴求让他不得不投身于一个更刺激的事业当中—跳灰,即为贩毒。

      许多评论人士都称:香港黑帮电影中最具史诗相的莫过于《跛豪》,导演潘文杰以扎实的叙事风格拍出了这部具有传记性质的影片,影片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的风貌。

    关键词(Tags): #香港黑社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