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骂圣武则天 -- 无心之云

共:💬7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骂圣武则天

    史载,光宅元年李敬业起兵声讨武则天,他幕府里的艺文令骆宾王起草了一份名叫《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文中将武则天骂了个不亦乐乎。武则天是怎么看待这篇骂她的檄文的?从“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骂她出身卑微,有泼妇的性格开始读起,到“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将她比为汉朝的赵飞燕和夏朝的妹喜这样荒淫无耻祸害江山的女人。这些话,她听着时,一直都笑嘻嘻的。中间什么“狐媚”,什么“秽乱”,以及“虺蜴为心,豺狼成性。”都不在乎。对这些数落如此,对“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这样的软绵绵的诅咒也是不屑一顾。说我“杀姐屠兄”也好,说我“弑君鸩母”也罢,这般无证据乱猜测的话,只不过起到减轻前面几个数落的可信度。再说,骂一个人,转一大堆文,掉一大包书袋,整得被骂的人阅历有多么的丰富多彩,人生是多么的波澜起伏,免费代写简历呀?不能直接点?不能干脆点?不能硬梆梆点?骂人不是这样骂滴。

    那么,武则天是怎么骂人的?难道是泼妇骂街,手指指到别人眼睛上,唾沫溅到别人腮帮子上?有点象,不过她不跟人对骂。对骂一时半会定不了输赢,方式虽很直接,但过程拖拉了些。到底不干脆,不硬梆梆。不如帮那些人改姓、改名,怎么难听怎么改,来得直接些,来得干脆些,来得硬梆梆些,来得使自己快活些。

    有人要问,这改名改姓不是市井劣童使的损招吗,有什么高明的?招数没什么高明,但使的人高明又高贵。一个皇后、皇太后、皇帝三位一体的人使这种招,谁招架得住?君不见一套普通的罗汉拳在太极高手张三丰的使用下便不普通了么?引典繁难,详见稗史《倚天屠龙记》。

    第一拨中了武则天改姓大法的人是两个女人,即“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段话中隐括的被嫉被谗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其实,“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两句用于一切皇宫中的女性都是可以成立的。象王皇后和萧淑妃就是一个娥眉不肯让人,一个狐媚偏能惑主地斗来斗去。那是高宗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武则天还在感业寺做尼姑呢,皇宫里就萧、王二女相斗。王氏有所不支,才挖掘老公的情史翻出了武则天,亲自派人到感业寺叫武则天把头发留出来,再劝老公把她纳入后宫的。王女士本来是打算让武则天分一分萧美女的宠,没料到驱狼入虎,武则天一来,萧美女是败了,王女士自己也被KO掉。两个被武则天打败的女人再想联手共同对老公李治先生进进武则天的谗言,可人家已经不听了,而且还有可能把她们的话原样告诉给被告人武则天。因为到了这个时候,萧王二女已经不再狐媚所以不能惑主了,能狐媚惑主的是武则天了。

    说了武则天坏话的王女士即后悔又后怕,后悔的是自己怎么主动招来这么个厉害的狐狸精,后怕的是,狐狸精听到她说的坏话,还会放过她吗?王女士于是就主动跟阿武套磁,就差没磕头认输认错了。可人家阿武是什么样的人,会放过她?王女士有一次去阿武那拍马屁,阿武人不在,于是王女士就去逗弄阿武刚生下的女儿,表现出极其的喜欢。心想,这一番表演由宫女传给阿武,阿武还不得感动死?至少会打消一些对自己的恶感吧?她哪里想得到阿武干脆就拿这件事摆了她一道,眼皮不眨地将女儿给闷死,然后嫁祸与她。此事成为前因引出很多后果,最后就是萧王二女士同时被废为庶人,关在同一所别院中。直到她们这一对老冤家白首同归,成为史上最惨酷的私刑“醉妪”的作料:被断去手足,丢在酒瓮中,号泣数天方才气绝。

    萧王二女临死前的表现很耐人寻味,王女士是谢恩,并祝老公和阿武恩爱,说自己是该死。可见引荐错人的悔恨是多么强烈,到了对自己的惨死自己都幸灾乐祸的程度。萧美人是诅咒与预言,说自己来生做猫,阿武来生做老鼠,她要咬阿武的喉咙。她的恐吓起了作用,阿武从此见不得猫,而且在长安住哪哪见鬼,只好将户口迁到洛阳,以后连长安也不敢回了。

    武则天就怕萧淑妃的这种诅咒,不怕骆宾王的那种。

    怕虽怕两个怨鬼,但武则天还不想饶她们。她还要骂她们,不光自己骂,还要天下人帮着她骂。她将王女士的王姓改为“蟒”姓,萧美人的萧姓改为“枭”姓。以后,叫王女士就该叫“蟒”女士,叫萧美人就得叫“枭”美人。武则天在位时,应该有不少人是这么叫的。好好的两个皇后皇妃,成了“醉妪”不说,连名字也和毒蛇恶鸟看齐了。

    第二拨被武则天施以改姓大法的人是李唐宗室中的一批倒霉鬼,首当其冲的是越王李贞和他的儿子琅邪王李冲。

    垂拱四年,武则天想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开始大批屠杀李唐宗室成员。在京城的一批被杀了,在外地的李冲和李贞就先后起来造反。保命为主,侥幸成功的话,武则天的儿子李旦肯定会被他们架空乃至赶下皇位。但他们失败了,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他们被改姓为“虺”,也是毒蛇。

    后来他们父子俩的造反行为牵连了一大批宗室成员,象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等等,这些人被追令自尽,他们的后代被迫改李姓为虺姓。不过,这次改名,和“蟒”和“枭”一样人亡政息。武则天驾崩后,“蟒”还姓王“枭”还姓萧“虺”还姓李,一切似乎不过是武则天过了把嘴瘾。但时间可不短,直接受害者和间接被影响者在这段时间中可不怎么好过。他们如果在现今的法律环境下,肯定会向武则天提出一笔巨额的精神赔偿费。

    改姓大法对付的是私仇之人——或者说亲仇,亲戚间的仇人,对付公仇之人武则天用的是改名大法。所谓公仇,就是和大唐——不久就是大周——作对的外族人。不是所有的有公仇的人都能享受到武则天的改名大法,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怎么也得是酋长级别的人吧?给一个不是酋长以上的人改名连自己都会不好意思承认;二,得要是大周国一时还拿那个作对的人没办法,最好是那个人还好几次让大周国下不来台,很没面子。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就可以得到大周国的女皇陛下一通好骂,即改名大法。

    第一个受到武则天改名大法招待的人是一个突厥人,姓阿史那,原名骨笃禄,是东突厥后汗国的可汗。原名还算好听,突厥意思为快乐。汉字译文中有个禄字,加上前面一个笃字,可以解释为从骨子里就有很坚实的福气。不错的名字吧?他被改名的过程是这样的:垂拱三年,骨笃禄两次侵犯唐境,一次是昌平,一次是朔州,武则天命令高丽族将军黑齿常之去讨平。在朔州,黑齿常之打了个大胜仗,骨笃禄落花流水地跑了四十里,然后就带着残兵败将回老巢啧口去了。本来,到此可以告一段落,可好死不死,武则天宫中有个喜欢打仗的太监叫爨宝璧的人,见黑齿常之将骨笃禄打得很惨,以为骨笃禄不经打,就想在他身上捞点战功。因此,爨太监唆使武则天去痛打落水狗,武则天就给了他一万三千个精兵,让他跟黑齿常之一块去打骨笃禄这条落水狗。爨太监不想让黑齿常之分享骨笃禄这块肉骨头,自己带着部下去追骨笃禄。出塞二千余里,追上了。追上前,宝璧太监发了宝气,派人通知骨笃禄自己要来打他了。骨笃禄当然就做了严密的部署,宝璧太监一来,两下开战,宝璧太监一败涂地,逃回洛阳。武则天二话没说,将这个宝里宝气的太监给斩了。那个骨笃禄怎么处置?人没抓到,还在塞外呢,一时半会也归不了案。那么,骂他吧。给他改名。他不是叫骨笃禄吗?改叫他不卒禄。原先他骨子里就有的坚实的福气都把他给叫没了,有也长不了,骂死你!这一骂,在三年后武则天正式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二年(天授二年)起了效果,骨笃禄病死了。可见,武则天的改名大法是有威力的,市井那些劣童们的伎俩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第二拨遭此噩运的人是两个契丹人,一个是原大唐营州松漠都督李尽忠,一个是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李尽忠的祖父大贺窟哥在贞观二十二年时举族内附,唐太宗赐其姓李,相沿至李尽忠这一辈。李尽忠是孙万荣的妹夫,孙万荣的孙姓不是和李尽忠的李姓一样来自赐姓,而是来自契丹一个大姓审密(音译)。万岁通天元年五月,李尽忠和孙万荣举兵造反,攻陷营州,杀死营州都督赵文翙。大周皇帝武则天派出以靺鞨人左威武大将军李多祚等为首的二十八名将军带兵征讨。同时,祭出改名大法魇之。将李尽忠改名为李尽灭,将孙万荣改名为孙万斩。意思很清楚了,骂得直接干脆,无需翻译。不过,有人就要问了,将李尽忠改为李尽灭,那不是姓李的都要灭吗?武则天就一点都不为自己的几个姓李的儿子留点余地?不用操心,人家阿武自己都杀儿子呢,再说,剩下没杀的儿子,她也早将他们赐姓“武”了。李唐宗室中那些她看得顺眼的也都赐姓“武”了,余下还没杀的,那就顾不上了。尽灭就尽灭呗,那有啥?这一骂,又出了效果。四个月之后,李尽忠病死了。死前,他率契丹兵和大周兵互有胜负,在黄獐谷一役他还将第一拨讨伐他的大周兵杀了个大败,俘获了二十八将中的两员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彪悍的人,生生给病死了。剩下的孙万荣也好不到哪里去,八个月后,神功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孙万荣被突厥单于骨笃禄的弟弟默啜抄了后路,又被盟友奚族兵阵前反正,给唐军杀得一塌糊涂。兵败后的孙万荣逃到一个树林里歇息,被他的家奴杀死,割下了首级。此役前,孙万荣曾歼灭过大周兵十七万,兵锋一度震惊整个朝野。你看,被武则天用改名大法骂过的人,好象都如中了邪一样,怎么骂怎么实现。李尽忠被骂为李尽灭,病死了,人灭了。孙万荣被骂为孙万斩,挨了好几刀——至少两刀,一刀殒命,一刀割下首级,死了。

    最后一拨中了阿武的改名大法的人,就是抄了孙万荣后路的突厥可汗默啜。他后来也反了,被阿武改名叫斩啜。大周兵斩了他几次斩不了,后来大唐兵也斩了几次斩不了,还饶上一个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叫斩啜给打败了。大唐兵虽斩不了他,但默啜手下叛离部落的人能这样做,一个叫劼智略的名字好听的小人物,躲在默啜征讨判部胜利回师的路上,一刀将他斩死,然后割下脑袋,跑到大唐国领赏去了。斩啜被斩时,武则天殡天已有些日子了,默啜还是逃不出阿武的诅咒。

    武氏骂人大法怎不叫人即不寒而栗,又匪夷所思。

    先前,改姓只是赐姓,那都是往好里给人荣誉。那家人中后来要有人变坏了,造反了,也只是把赐姓收回而已,同时也没有给人改名这一出。象这样将人的姓改为恶姓将人的名改为恶名的做法是由武则天滥觞的,不过,它们产生的效果使得后世帝王不乏效仿之人。近的就有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在武则天死后坐稳了皇帝之时,就曾因太子李重俊杀了自己老婆韦氏的情夫武三思,很恼火。不仅将儿子的首级祭奠情敌,还牵连上一个宗室窝囊废——吴王李恪的儿子成王李千里。将李千里父子俩杀死还不够,还用上母亲的骂人大法之改姓大法,将堂兄弟李千里改姓为“蝮”氏。对自己情敌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李显显得何等的气急败坏痛心疾首!真是历史久了,什么样的皇帝都有。

    远的是在千年之后,有个叫爱新觉罗胤禛的皇帝,将自己的八弟胤禩改名做阿其那,后再更改为赛思黑。这是电视剧演过的熟段子,毋须细说,但和武则天的几个对照起来看,千古之中,况味正浓。

    • 家园 A man woman...
    • 家园 降奴服于
      • 家园 王莽的手笔

        但是这只是对称号的篡改,而不是直接针对其人的名姓。直接针对其人名姓的篡改法,在武则天之前,我不知道还有谁。或许有吧,但像武则天这样恶毒和直接的,恐怕也少。

        • 家园 之前不知道有没有

          之后却不乏其人。比如、犹太等等

          • 家园 犹大是自己臭了成了恶谥

            犹大卖耶稣之前,很多犹太人就叫犹大。这情况跟秦桧有一比,不是有句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悔姓秦。”吗?

    • 家园 沙发+沙发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