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西域刀斧手20

共:💬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失败的制度——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http://www.monthlyreview.org/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908/101702.html

    这篇文章很长,摘录部分,

    主要是三点

    1经济危机受到最大伤害的并非发达国家,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国家,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产业。

    2 生态环境无法承受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3 美国对中国财富的掠夺。现今的资本主义体系,美帝国主义的霸权无法维持人类社会稳定与和平

    对于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对它们的影响可能是最痛苦的,他们发现其出口市场大幅萎缩。就中国而言,2001年至2006年其出口总额超过GDP 的30%,净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接近4%。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市场的萎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国目前正在经历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滑坡,出口总额下降,汽车销售额受到重创,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还在下跌,对不动产的投资急剧下降。这意味着中国正面临一个更大的金融危机。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外出务工人员失去了在城里的工作岗位,而被迫返回农村。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幅度下滑和通货紧缩苗头隐现,恐怕会让世界经济趋于零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膨胀有助于中国实体经济增长,而美国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导致中国经济减速。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但是经济灾难却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一方面它影响了美国经济;另一方面它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这是二战以后尚未出现的情况,而且这场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在谈到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失败的制度时,我首先着重分析了当前正在发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这并不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当前最危险的问题是地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崩溃威胁。生态崩溃的危害比全球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但是还有很多人尚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也没有普遍呼吁要求立即采取大规模行动阻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正如瑞典泰勒柏里基金会在其发布的2008年报告《理解气候危机对人类的挑战》中所说:“目前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崩溃,其后果是惊人的,金融危机蔓延至世界各地,尤其是穷人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恐慌情绪上升。本来以为人们对地球的主要构成部分濒临崩溃(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鱼类的过度捕捞、淡水匮乏和北极冰山的消融)也会产生同样的担忧,如同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一样。但是关于上述事件的报道很多,可引起人们的关注程度却非常之低。”⑤当然,最严重的生态威胁是全球气候变暖,它正在引起广泛的、多层面的气候变化,它将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但是,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全球环境危机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够仅简化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全球经济范围内,这些危险来自于以下原因:物种灭绝、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海洋生态的污染和破坏、珊瑚礁的损失、过度捕捞、淡水资源供给的减少、对湖泊和河流的污染、土地沙漠化、有毒废物的排放、酸雨、临近枯竭的石油资源、拥挤的城市、大型水坝带来的有害影响、世界饥饿、人口过剩等等问题。这些威胁构成了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挑战。

      

    事实上,最新的科学数据表明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其本身将是一场灾难,因为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升高,气温上升通过反馈机制的强化,使气候变化步伐加速。这意味着允许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550ppm(parts per million),这是《斯特恩报告》中所设想的数值(但是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控制碳排放量上这是一个比较激进的反应),或是将碳排放量定在 450ppm(这符合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的极限标准),上述措施现在被许多顶级科学家认为,这是在冒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风险。

       

    顶级气象学家们所发出的这些新的可怕警告,是由于他们发现早期所建立的大多数气候模型存在缺陷,这些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反馈过程的长期效应,比如,“冰层融化、植被迁移、土壤、冻土或者是海洋沉积物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因此,现在人们认识到,即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先前所假设的临界水平还低,气候变化也可能加速且无法控制。汉森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依赖气候模型,而是基于对过去和现在气候变化的经验事实和对古地质气候数据的充分利用而得出上述结论的。

      如果我们想要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科学家将告诉我们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主流经济学家却宣称我们还有足够的回旋余地。美国正统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在分析全球变暖问题上比较有名,他同意“气候政策斜坡理论”(climate policy ramp)的观点,认为短期内适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长期内来看将带来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资本主义日益扩大的经济规模及其给有限生物圈造成的压力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它最终会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和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在这里,马克思的代谢断层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对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广泛的而且具有彻底性。从一开始,马克思的视角就包含着生态因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环境的破坏是由工业资本主义所造成的,这种破坏是以“大城镇普遍受到污染”的形式出现的。对于马克思来讲, “人依附于自然,即自然就是人的身体,如果人要活着就必须保持与自然持续不断的对话。”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批判集中体现在 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上。马克思受到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所写的《对英国的工农业批判》一文的影响。在李比希的分析思路启发下,马克思指出将食物和纺织品运输到数百甚至数千英里的城市中心(这是日渐加剧的城乡差异的体现),反映了工业化下的资本主义农业实际上正在耗尽土壤中的一些基本营养元素(如氮、钾、磷)。这造成了19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土壤危机。马克思把这描述成一个“在相互依存的社会新陈代谢过程中无法弥补的裂痕,而新陈代谢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法则”。他认为,社会需要“恢复”可持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而这只有在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社会下才能完成。马克思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得非常透彻,他写道:

      “从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来看,把地球上的东西说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就好像是把一个人说成是另一个人的私有财产一样荒谬。甚至整个社会、一个国家,或者所有现存的社会体加在一起都不是地球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地球的使用者、受益者,必须将改善的地球传给后代,正如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一样。”⑩近10 年里,出现了大量运用马克思的代谢断层理论来解释全球生态断裂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资本主义对土壤的压榨、森林的毁坏、海洋的污染、和对碳循环系统的影响等等问题。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用环境社会学家布雷特克拉克和理查德约克的话说):“资本主义无法用一种合乎环境要求的可持续方式来协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代谢关系。其行为违反了自然和代谢修复的法则。不断进行的资本积累过程加剧了对社会代谢的破坏,把资本的追求强加给自然,而不顾对自然循环所造成的后果。”[11]面对生态危机,资本主义体制没有进行任何尝试去探询社会关系问题的根源,而这个问题正在摧毁马克思所称的“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相反,资本主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执行着同样的失败战略”[12],把这个问题转移至别处,结果导致多种生态灾难的发生。

      资本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最终方法是技术性的,因为对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是有限度的。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广泛破坏,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贪婪性所决定的,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的任何技术改进,其作用的发挥均将被这种贪婪的发展模式所淹没。因此,就生态的可持续而言,资本主义是一个失败的体制。

      

    要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发展的每一特定阶段的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全球化本身不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斯威齐认为,可以把这种制度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含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区和整个世界经济)、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化阶段。金融化所伴生的正在进行的全球化,已经产生了诸如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些理论家所宣扬的“世界是平的”错觉。然而,资本主义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各个相互独立且具有不同权力资源的国家所构成的,这些国家之间充满矛盾,但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体系。与此同时,中心国家跨国公司的增长已经历史性地服务于把全球的经济剩余从边缘国家移向中心国家。中心国家权力(含经济的、军事的、金融的、信息的)的集中是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体系的本质,虽然构成中心或边缘(或半边缘)的特定国家会改变。因此,世界经济不对称地集中在满足核心国家资本积累的需要上。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一个霸权力量所统治时往往是稳定的,比如19世纪的英国霸权和20世纪的美国霸权。在霸权不稳定且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期间,这一体系就会爆发全面的危机,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然而,这一具有全球野心的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把世界从霸权稳定引向霸权不稳定。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并不能从政治上整合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统治。相反,美国通过军事实力以强化其经济地位从而达到恢复和扩大其全球霸权的企图,正在把帝国主义带入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美国最近将自己的基地扩大到世界各地多达70个国家和地区,而美军的活动范围比上述范围还要广阔。根据公开的数字显示,美国军事开支在2007年是 5520亿美元,几乎是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军事开支的总和。而实际的美国军费开支在2007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阿米亚库马尔巴格奇(Amiya Kumar Bagchi),印度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把这称为是“第三轴心时代”,他说:“在这个时代里,美国已成为超级帝国主义者,如果美国认为符合其国家利益,就没有任何国际法或国际组织能够阻止它采取的行动(意思当然是美国大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在超级帝国主义军事实力支持下的大资本继续进行着对利润的无止境的追求,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取消金融管制、削弱国家的力量、通过立法剥夺工人对资本的权利),全世界工人阶级处于弱势地位,谈判能力低下。” [13]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伊斯特万梅扎罗斯(István Mészáros)所指出的,毫无疑问,当前美国的国家安全机器正把中国看成是它的“最大威胁”。最近几年特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接二连三发布报告指出,要警惕中国对非洲逐渐增加的影响和对非洲石油储备的接近,美国方面认为控制非洲及其石油储备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2)美国情报部门继续担心中国—伊朗或中国—俄罗斯—伊朗联盟;(3)美国试图与印度达成一项军事条约;(4)对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进步表示密切关注;(5)关于西藏、台湾、北朝鲜和中国海洋的可能冲突等。虽然目前美国通过跨国公司的产品及贸易、汇率等因素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以至于这两个国家似乎是一种共生关系,但伴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中国力量的崛起而导致的地缘政治对抗使双方的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当前即使中国支持美元体制,但华盛顿高层明显感到的担心是美元继续作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问题。华盛顿高层明白中国盲目地支撑美元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在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持有美元的债权人将面临巨大贬值风险的情况下。中国持有6520亿美元国债(2007年末仅4590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元国债占美国公共债务余额的10%。美元贬值将被看成是对中国财富的掠夺,如果继而发生的是中国抛售美元,哪怕是有限的,都将急剧动摇美国在整个世界经济秩序中的支配地位。

      同时,正如华盛顿担心中国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潜在威胁日益增加一样,它也正努力限制或削弱比如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对全球的影响。毫无疑问,当世界经济和生态危机恶化到一定程度后,将动摇资本主义体系的稳定,并且加剧其体系内部的紧张程度。

      早期的地缘政治理论认为一个单一国家只要控制了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就能够控制全球。美国目前的战略是以中东为中心,因为中东的战略性石油是欧亚大陆的软肋,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潜在的经济和军事对抗来保护和扩大其自身正在弱化的全球统治权。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美国试图巩固其全球军事和经济上的支配地位的企图本质上鼓励了这些武器的扩散),不难想象事情失去控制的后果。经济的、生态的、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导致了全球大规模的恐怖活动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而这些恐怖活动主要是因为美国和它的盟国以色列拒绝接受其失败的中东政策以及相关的世界能源资源的不当管理所引起的。这一严酷的现实表明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这是一个失败的制度,是美利坚治下的灾难而不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 家园 一个典型的马尔萨斯主义者而已

      而且是超级悲观的。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成就是非常令人惊叹的,在这个世纪也许只有美国在世纪初的崛起可以相提并论。环境问题没有那么严重,我亲身所见,5年到10年前情况最糟糕,各地情况不一样,而近些年来,较少有新上的大型污染项目,遗留问题主要是二三线地区遗留的一些产业。

      纯粹的资本主义是没有办法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但问题是从来就没有过纯粹的资本主义,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

    • 家园 中国这回做了一回活雷锋

      义不容辞的抗了一把,仗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