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淮南武装坚持(六) -- 朱百山

共:💬10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淮南武装坚持(六)

    武装工委又拉到旧铺北边,八仙台住下。找了几个党员,只有两个党员见了面,其他不愿见面。从那二个党员那里了解到;旧铺驻有敌人一个连,还有还乡团,区,乡反动武装近百人。这些反动武装很坏,手段毒辣,到处敲诈勒索,夜晚抢劫,说是共产党干的。

    住下后不久,朱平球出去查哨,看到村子外围有几个人行动诡秘,感觉苗头不对。朱平球悄悄地把队伍拉到北边村外。四点钟后,敌人拉上来了。东边是还乡团,正面是正规军。发现后,武装工委从村子北边撤走了。

    敌人接近了村庄,一百米开外,跑步冲进村庄。挨家挨户搜查,什么也没有查到。敌人把全村男女老少一起赶到屋外,用封条把门窗全封上,不许群众回屋。并说:“不打你们,不骂你们,八仙台是共匪窝,你们跟共产党走吧。”一二天还可以凑合,时间长了,吃不饱,睡不好,下起雨来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实在受不了了.群众只好花钱托人说情,门被封了十天,才启封。但敌人定了一条规定;从今以后,本村不住,不通共匪。全村每人都按了手印。

    只要是武装工委住过的村子,被人告密了,像八仙台这样被封门的村庄有很多。如;钟小郢子,何头村,山里阴牌,戴大郢子等。封的时间长的,有半个月。这给武装工委以后的生活,活动带来很大的麻烦。每到一个村庄,群众跪在地上磕头,哭着说:“同志们呀,你们是好的,我们心中有数,知道啊,我们没有办法啊,你们要是进村,我们全村老少都完了,请原谅我们吧。”真是风餐露宿,夜晚就露宿在野外,任凭露水打,雨水淋,蚊虫叮咬。没有吃的,就吃地里长的,生的,嫩的,玉米,菜瓜,西瓜,生冬瓜。急了,要报复。

    事先做了充分的侦察,敌人正规军一个连已开走。部队穿上国民党军服,大摇大摆的拉到旧铺街上。刚到街口,迎面碰到二个土顽,背着长枪,其中一个满脸堆笑地问道:“贵军是哪部分的?”石培中连长答:“老子是一零八师的。”又说:“前面带路,到你们区公所去。”

    到了区公所朱平球开口就问:“你们的头呢?”一人快步迎上前来,答道:“鄙人是区长。”没等来人报出姓名,朱平球大声说道:“告诉你,大部队马上就到,快给老子号房子。”石培中连长说:“把你们的人都叫来,我们长官给你们训话。”不一会,区公所保安队二十多人集合齐了,全部列队站在区公所院内。朱平球一声令下:“动手。”机枪,冲锋枪一起响了。“狗日的,不让老子进村,老子毙了你们。”石培中连长狠狠的骂道。

    枪声一响,街上炸了锅,人们到处乱跑。朱平球来到街上,正准备说两句。只见两个土顽端着枪,朝他扣动了扳机,子弹贴面呼啸而过。朱平球抬手两枪,把两个土顽干掉了。街上有个卖肉的老板,曾在古城帮过我们忙,他认识朱平球。他惊讶的对朱平球说:“哎呀,是朱特派员,什么时候过来的,你们胆子也太大了,现在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他叹了口气又说:“真不应该这时过来。”

    朱平球说:“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有什么好怕的,老子照样枪毙这些狗日的。”

    那老板直说:“是的,是的,他们确实太坏了,应该枪毙。”这次化装袭击区公所,共打死土顽包括区长在内二十六人。

    武装工委离开旧铺,一直向东,又干掉了两股土顽还乡团,武装工委还是不能进村。长时间得不到休息,饿着肚子,体力得不到恢复,但最大的问题是吃的。

    一天晚上,来到半塔北边龙口涧。张振中同志向朱平球提出、他原在龙口涧当过乡长,情况熟悉,让我们在外面等他,他进村找地方党员搞吃的。一等不出来,二等不出来,一个多钟头过去了。朱平球下令,部队移动。朱平球带两名警卫员在不远处,暗中守候。又是一个多钟头过去了,还是不见张振中同志出来,朱平球带着警卫员进了村子。打谁家的门也无人应答。(张振中同志是知识分子。解放后,他和朱平球见面后,他告诉朱平球;后来没有找到你们,我就换了便衣来到南京,找到梅园,中共代表团驻地。周恩来同志电询指挥部,是否有张振中其人。回电:有此人。后张振中留在中共代表团。朱平球虽然对张振中同志有看法,但张振中同志没有叛变投敌,仍归队干革命。当时主要是生活太艰苦,吃生瓜野果。他实在难以下咽。张振中还是个好同志。)天亮后,武装工委被敌人发现。敌人兵力大我十倍,有一个营,还有还乡团。武装工委拼死命才逃脱敌人追击,死伤了十几个人,这时工委尚有四,五十人。

    进不了村,长期搞不到吃的,得不到休息,同志们饥饿,疲劳到了极点。现在武装工委不是在打击敌人,而是在逃避敌人。山里被发现了,往山外逃。山外被发现了,再往山里逃。疲于奔命,再也无力打击敌人了。当时同志们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九月中下旬大军南下反攻。到那时我们就要发挥威力了,如果把力量消耗完了,就没戏了。大家都焦急的盼望着九月中下旬快些到来。

    八月下旬,武装工委又来到苏家巷。找到一个地方党员,他让部队在村外隐蔽。朱平球带两名警卫员跟随他到了他家,他从墙缝里掏出一张纸条交给朱平球,上面写着:朱,张,我向东突,你们可向北突。朱,王留。朱是朱云谦,王是王胜凯。无疑,朱云谦副参谋长率十六团向东,高邮湖方向突围了。要武装工委向北,三河方向突围。三河有敌人重兵把守,不易突围。那位地方党员同志说:“你们不要进村,到竹林里去,天亮前我给你们送吃的。”

    朱平球离开村庄后,把队伍带到竹园南边山上,留几个人在竹园里守候。朱平球不是不相信同志,而是在这非常时期,不得不多长个心眼,不得不这样做。二个钟头后,那位地方党员送来了玉米饼,每人二大块。朱平球给那位同志二大迭淮南钞票,对他说:“留着,将来会有用的。”每人二块玉米饼,舍不得吃啊,就像吃仁丹一样,掰一小粒,放在嘴里,真香,真好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