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历代著名帝王评分 -- 陈笑东

共:💬62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没有发言权

          按你的理论,别说100天皇帝了?出生当即夭折的有没有?当然有了,那也一定比你所说的刘隆英明了吧?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了解就妄加评论,按毛主席的话就是你没有发言权.道德标准不是唯一评价伟大皇帝的准则,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最基础的......还有没有作为的皇帝根本就不是那篇评论讨论的.这位哥们你从小不学习孔孟之道,当然不懂得三纲五常,而在封建社会这就叫伦理道德,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从和太傅学习开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一样你能说犯就犯吗?说说隋炀帝,为什么没有人评价他是个暴君呢?对了,就是因为他嗜父杀兄,什么大兴土木,奴役百姓都是扯淡,那一朝皇帝不修建自己的陵墓?那一朝皇帝不修自己的寝宫?那一朝没有苛捐杂税?那一朝不让人民服役?但是在封建制度下李世民不是手握重兵的秦王,要是知道他的德行是这样可能连孝廉都不会有人推荐他的.说到这你可能就会举一些例子说明李世民有多英明,但是唐朝的鼎盛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就是规律是自然的法则,就是当时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个人,也会有另一个人站出来实现贞观之治的,这个只要你是唯物主义者就应该承认的事.还有我并不是说李世民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绝对不是楼主所说的第一.

          • 家园 累死我了

            您到底想说什么?

            说实话我没看懂

            出生当即夭折的有没有?当然有了

            这个真没有

            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了解就妄加评论,按毛主席的话就是你没有发言权.

            什么是最基本的东西呢?看您的意思大概是:

            道德标准不是唯一评价伟大皇帝的准则,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最基础的......

            这个论题我就没看明白,琢磨着大概是:“封建社会评价伟大皇帝最基础的准则是道德标准”。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拜托,您穿越来的?

            这位哥们你从小不学习孔孟之道,当然不懂得三纲五常,而在封建社会这就叫伦理道德,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从和太傅学习开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一样你能说犯就犯吗?

            剔除掉您对我的评价,看您的意思八成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就像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不能违犯的。

            是这意思吧?

            然后是论证?

            说说隋炀帝,为什么没有人评价他是个暴君呢?对了,就是因为他嗜父杀兄,什么大兴土木,奴役百姓都是扯淡,那一朝皇帝不修建自己的陵墓?那一朝皇帝不修自己的寝宫?那一朝没有苛捐杂税?那一朝不让人民服役?

            但是在封建制度下李世民不是手握重兵的秦王,要是知道他的德行是这样可能连孝廉都不会有人推荐他的.

            琢磨着您大概是这意思:没有人评价隋炀帝是个暴君,但是李世民不会被人推荐。

            这两段之间这个“但是”是怎么来的啊?有联系么?

            而且您例子举得很古怪,“没有人评价隋炀帝是个暴君”……

            我估计您是想说“隋炀帝是个暴君,因为他道德败坏,所以大家说他是个暴君,而不是因为他祸害百姓。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祸害百姓,但是祸害百姓的没有得到暴君的评价,道德败坏的才得到了。”

            是这个意思吧?

            累死我了……

            “要是李世民如何如何”,这是个假设吧?拿假设来论证您的论题,这个应该叫虚假论据吧?

            到这你可能就会举一些例子说明李世民有多英明,但是唐朝的鼎盛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就是规律是自然的法则,就是当时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个人,也会有另一个人站出来实现贞观之治的,这个只要你是唯物主义者就应该承认的事.

            先是攻击稻草人+预设立场,然后是转移论题。大概是这么个套路。而且我又没有和您探讨“李世民是不是个好皇帝”,您干嘛冲我来,我冤枉啊。

            这一段您大概是想说“就算李世民不存在,历史也会照常进行,所以他不是个牛叉皇帝”。难道您见证过“他不存在的历史”?我越发觉得您是穿越来的。

            楼主(注意,不是我哦)要讨论的是某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你却首先否定这个客观存在,说起“不存在”来了,这个就是转移论题。

            即使有贞观之治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好皇帝

            还有我并不是说李世民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是个好皇帝,他不是个好皇帝,我晕了……

            麻烦您下次打完草稿之后再修改一下,看得我都快吐血了

          • 家园 各位河友可以各抒己见,不同意对方,大可保留

            各位河友可以各抒己见,不同意对方,大可保留。每个人得完美标准肯定不一样,鄙人也是抛砖引玉。我觉得看政治人物还是不要把私德当成很重要得标准,何况玄武之变我认为李世民没错,不过是事后处理有些问题。

      • 家园 服了你了

        拿道德标准去评论政治人物,强!~~

    • 家园 排名牵扯是先射箭还是先画靶

      排名牵扯的是先射箭还是先画靶,如果对靶子射箭,结果不会有多大异议,如果先射箭后画靶,你想法让谁得满分谁就是满分,异议自然大。

      • 家园 大家可以讨论

        大家可以讨论,比如:战略第一的秦始皇,混一七国后,书同文 ,车同轨 ,其措施对以后中华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而且是极大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该类得分最低的刘彻,康熙,武则天显然就没有在身后留下对中华这么大的良性影响。

        • 家园 康熙制定以黄教制蒙古

          以蒙古为藩篱,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要子孙注意西洋的威胁,可惜没人理

        • 家园 武则天没留下什么吗?

          门阀制度的彻底打破,寒门庶族的兴起,就是在她手中真正完成的吧。

          这个事儿你说不如秦始皇也就罢了,可你让她跟康熙并列是不是有点儿委屈了?

          • 家园 武则天一朝的武功,那真是不敢恭维

            打吐蕃吧,素罗汗山一下就被干掉了十八万

            打不过吐蕃,那打个落后民族契丹吧……然后硖石谷一战,全军覆没;武后愤而增兵……东硖石谷又报销了十七万,这回连主帅王孝杰的脑袋也一起丢了;武懿宗再率二十万征讨,结果这次更丢人,仅仅看到几千契丹骑兵,就吓得全军惊慌南逃

            连被打残了的突厥,到武后朝也敢大举入侵了。眼看着八九万百姓被坑杀,除了狄仁杰一人,官军竟然不敢追击!

            连武家的亲王武延秀都被迫跟蛮夷“和亲”了,送女婿上门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一遭~

            现在还有一种流行,就是把高宗朝的功劳都算到武则天头上。那么,大非川、青海湖是不是也要算在她头上呢?哦,又是二十万报销了……

            • 家园 武则天对外得武功的确寒碜点

              武则天对外得武功的确寒碜点,不过对内得反叛还是能一一镇压。给她8分还算合适。

              • 家园 就镇压一个徐敬业就有8分,那平三藩定七国的不都得满分了?
                • 家园 赞同,花一个

                  阿武打不赢外战,主要还是把唐初名将枉杀得过多了。

                  论及阿武的遗祸,最要命的就是把太宗朝武将中汉蕃平衡的局面打破,造成后来蕃将独大的局面。

                  [/QUOTE]一般说来,对武氏的的评价,唐前期(天宝前)对她评价甚高(不高不行,她的家族势力犹存---细按下来,大文豪陈子昂的马屁拍得空前绝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欲收人心 尤务拨起,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则试 以至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中后期庙堂草泽承其弊不得其利,对其微辞就日渐其盛。

                  宋明理学酸腐,所言自可不论,但连王夫之这样思想算得上进步的大学者都说“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倒是颇为值一提的.五十年代前,对武的评价基本负面;至五十年代后,随着红朝女皇地位飞升,武的地位也豁然间"拨乱反正",反正世界也黑白颠倒了嘛。不要说俺妄说,一个比较经典的例证就是好翻案的郭老,除了为秦始皇、曹丞相、李仙杜史翻了案外,也少不了写了本五幕话剧《武则天》(1960.1)。

                  其实要说也不奇怪,李太白不也说过武某为大唐朝七圣么:则天大圣皇帝,嘿嘿,这个尊号也真的好怪呀,然则也的确让人没法尊敬.连带扯下去,就是文人的骨气,也是其来有自,让人叹息得紧.只是近二十余年,为何武氏评价依然居高不堕呢?俺以为,所谓六十年代的青年造反浪潮和近现代的女权解放结合,奇妙地赋予了武氏以想象空间,虽然女性称帝这个"壮举"本身,与以上二者可全不相干。

                  下面细细评说一下,仅仅根据武氏生平:

                  武氏之功:

                  一、设殿试、武举。许自举,公开选拔人材。较之隋季以降,算是有所开拓.李世民说,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可到底还是漏了一笔,那是因为他是不折不扣沙场中血战余生,想不到武将居然可以是考举出来的缘故.选拔人材嘛,我看也难说,因为她选拔的能人多半明里拥戴她暗地里以复唐为己任,而其他的诸武和昌之易之...你要认为他们是人材,我就会为大唐不值了,连同武朝我也觉得很没什么流品...

                  二、屯田。边事。使王孝杰复西域,设北庭都护。这个屯田来说政绩,估计也说来无趣,基本上历朝戍边都要屯田的,只有愚蠢之极的朝代才全部远途输给...边事嘛,有多半截要归功于太宗留荫的余烈与高宗少有的振奋,后半截就耻于见人鸟...

                  三、铁腕政治,削平了唐宗室的反抗。。。问题是这个功顶多是于她一身,于国于民算什么呢?

                  武氏之过:

                  一、枉杀名将,自毁干城:诛王方翼、程式挺、黑齿常之、黜王忠嗣等。最不能理解也难以原谅的是药师一系在武朝后就灭绝了呀...太宗后期蕃将超擢,但那时他自信还能掌控,而且汉将素质颇为不弱(定方、英公都在呀。。。),武朝之后就完全难于相抗了:不信?查查玄宗朝以至整个中后唐的名将,汉蕃各占几成?

                  二、大兴冤狱、恐怖政治。这个,我以为诛杀政敌,在政治中倒不能算大过,但太宗朝可以对太子齐王旧部甚少诛戮,而武朝没有根基也没有孚众望的资本,只有靠酷吏来维系了,实难令人信服.事实上周兴来俊臣的故事,不能不让人想起斯大林治下的雅高达叶若夫...

                  三、重用族人(外戚)。很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汉朝的外戚政治骂得,武朝的骂不得?

                  四、佞佛--虽然现代对宗教问题别有解释,俺还是觉得武宗灭佛那是没法儿的事情!武氏那种佞佛法,便是深谙佛理的人,也得大摇其首呢!

                  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其实为害相当不浅的事情:造了一堆怪字,包括曌字-虽然中国的皇帝什么都敢干,但干预到仓颉先生的成就,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道理,可比太宗查起居注...这个和她赐王后姓蟒,萧妃姓枭同样可入历史,只是不知有何光彩?但是骂人和自拜的艺术却由此堕入下下层.。。

                  六、对女权主义者比较伤脸面的倒不是她养面首张昌之张易之僧怀义什么的.而是她将王后\萧妃斩尽手足置入酒缸,号为"醉骨",非人行径,与吕后残贼戚懿为"人彘"别无二致.。。不信?疑古?说是后人诋毁?俺是信的。。。无她,性格分析,此人杀伐果决,睚眦必报,能这样做的女人史上唯吕氏与此二人耳。

                  [QUOTE]

                  当代的修正主义史学为了所谓的女权,居然把个女帝抬高到男女平权的高度,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 家园 兄台批评得是,已经给武则天战略加了0.5分。

            兄台批评得是,已经给武则天战略加了0.5分。杨坚开创,武则天完成得科举制度使民间庶士和上层社会形成了良性得流动,功莫大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