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所知道的29军大刀队刀法的一点情况。 -- 锦候

共:💬79 🌺1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所知道的29军大刀队刀法的一点情况。

    以前在老家,有几个老人曾经是29军的士兵。曾经和他们聊过29军大刀队的刀法。据他们说当时29军的刀法很简单,我记得好像他们说过常用的就一下,很简单的,就是在遇敌的时候把刀头朝下,刀口朝着自己,刀的位置是在右小腿的前外侧,当敌人冲刺的时候,把刀朝自己的左上方轮起来,一直轮到头的左上方,用刀背隔开敌人的兵器,胳膊完全的伸展开,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朝下按原路线劈下来。按他们的说法第一刀一般只求伤敌,敌一旦受伤就再补一刀。

    要是自己主动进攻也是按这个办法来,但就是上撩的时候一定要撩到敌人的兵器。

    据他们说当时的29军中有很多的陕西,河南人,这两个省份民间有习武的传统,很多的军官,士兵本身就是武术高手。而且他们提到当时的日本兵个子普遍没有这些陕西,河南士兵高。他们提起日本人的战术修养时说得最多的就是“狗日的打枪打得是真准。”,对他们的个人搏击技术倒是没什么赞赏之词。起码是没有我现在在网上常看到的什么日本兵的拚刺刀技术很好的话。

    据我后来看到的资料,29军的大刀是特制的,比一般的刀长,也重,在那么大的一个弧度劈下来惯性想来很大,速度也就很快,刀口所覆盖的面积也很可观,想来是很难躲。

    现在有很多人讨论29军的刀法,我个人认为这几个老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1 作为一个军队用的刀法,不可能像武术家那样讲究。那么多的招法变化,应该是以简单实用为主。

    2 当时的士兵并非每个都练过武术,部队也没有很多的时间来专门教他们刀法,所以应该是以速成为主。

    3 面对面的搏击时,心理因素很重要,使用者要对自己的兵器招法有很大的信心才行,这一招从气势上,从技术上都很有杀伤力。

    4 当时主要的敌人是日本人,军中的搏击技术应该是以日本人的惯用技术作假想敌来设计的。这一招显然是专门冲日本人常用的冲刺去的。

    向所有的英雄致敬!

    大家聊好了啊!呵呵!

    • 家园 《兵器知识》曾有篇文章专门说过大刀在抗战中的作用

      结论是大刀胜突刺完全是报纸给宣传出来的,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误导了很多人。从实际战斗的交换比来看,大刀并不占优,而大刀的训练难度要比突刺大得多。

      大刀对人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一般人常是易会难精,刀法讲“轻刀快马”说的就是要手灵脚快。大刀难练就难在步法,所谓“短胜长,脚下忙”,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需要快速的前窜后纵,脚到位了手才够得着,专业术语叫脚先手后,攻击的突然性要差很多,而攻击时全身都在对方的杀伤范围内,防御面很大,一击不中往往难以善了。古代对此的补救是给刀手加一面盾牌提高防御能力,也增加了出刀的隐蔽性。老话叫“团牌腰刀,鬼神难料。”

      鬼子的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度在1.8米以上,刺刀尖到前臂的距离有1米多,就以此招刀法来讲,从上撩格挡到进步劈刀,必须前进最少1米才能杀伤敌人,而鬼子突刺只要半米就够了,还是手先脚后,扎出来再迈步,动作小而突然,意图隐蔽,不但难防而且杀伤力大——所谓刺死砍伤,刺刀可以轻易对内脏造成伤害,而大刀除非劈中脖子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刀两断的功力的。为什么古今中外战阵多用长矛,而腰刀一直的定位都是防身武器?古谚“一寸长一寸强”不是瞎说的。另外单刀不是战斧,不可过重,重则不灵,古来超过5斤的刀都很少见。而步枪加刺刀的重量大于大刀近一倍,全身合力刺出,力达一点,惯性力很大,撩刀力小不易格挡,力大动作过猛如遇骗刺则难以回防。要练到收放自如,远比练一往无前的突刺难得多。

      八路出山时枪支不够,装备了一批大刀和红缨枪,结果肉搏时三个鬼子背靠背可以让十来把大刀无法近身,而两米多长的红缨枪却大占便宜,俘虏的鬼子都说:“你们的长剑大大的厉害!”所以到抗战中后期,国共双方的部队中都不见了大刀的影子,而根据地的民兵几乎人手一根红缨枪。后来八路的拼刺技术在俘虏的日本兵的教导下飞速提高,充分发挥了中国人普遍比鬼子身高手长的优势,在突刺中加入劈枪盖打、顺势突刺的妙手,在抗战后期全面超过了日军,出现了许多刺杀英雄。

      29军用大刀是军阀时期的传统。旧军队中往往将战技突出的老兵集中装备驳壳枪和大刀当突击队使用,近战战力十分强大。后来由于驳壳枪的数量有限,近战往往变成大刀加手榴弹——先用手榴弹杀伤敌人大部,再几人对一个近身拼斗,但效果不甚理想,常常是自己伤亡大增而战果有限。喜峰口上29军火力不足以压制消灭日军,只好突进肉搏。印象中此战29军的伤亡超过了日军,许多善用大刀的老兵亦几乎伤亡殆尽,可说是惨胜。此战后各报的宣传中把大刀作为铁血抗战的象征和标志大力宣扬,结果误导民众以为大刀克刺刀,全国上下一时风行捐款铸刀,各部队也大量装备、训练,我军也流行过一阵,甚至出现过军工厂不造刺刀造大刀的情况,后来根据地还专门发文制止。

      不过单论此招刀法,的确是千锤百炼的精品,简洁实用,充分发挥了中国武术一招两式、往复循环的特点,即便撩挡时被骗刺,也可以用回劈化解,一式多用,精妙非常。而且此招发力方法极似农民挥锄的动作,对大多出身农民的普通战士来说,更容易练出整劲,看到效果。

      看到有朋友讲到撩刀胜劈刀,再多两句嘴。拳经中有“力从地起”之说,说白了就是从下向上发力的力量是所有发力方法中最大的。你看举重运动员个个都可以举起超过自身体重好几倍的重量,可要是天花板上装一个定滑轮,没有人能够拉起超出自己体重的重量,因为没有支撑了嘛。劈刀胜在速度,其实力量最大不过挥刀前冲的势能加体重的重量,如何胜过力量可远超出体重好几倍的撩刀呢?

      • 家园 这种文章应该多多介绍

        不然是误导我等,以为大刀真的抢过刺刀

      • 家园 真是行家一伸手 便知有没有]
      • 家园 开篇的这段话讲得非常好。

        从实际战斗的交换比来看,大刀并不占优,而大刀的训练难度要比突刺大得多。

        大刀对人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一般人常是易会难精,刀法讲“轻刀快马”说的就是要手灵脚快。大刀难练就难在步法,所谓“短胜长,脚下忙”,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需要快速的前窜后纵,脚到位了手才够得着,专业术语叫脚先手后,攻击的突然性要差很多,而攻击时全身都在对方的杀伤范围内,防御面很大,一击不中往往难以善了。古代对此的补救是给刀手加一面盾牌提高防御能力,也增加了出刀的隐蔽性。老话叫“团牌腰刀,鬼神难料。”

        鬼子的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度在1.8米以上,刺刀尖到前臂的距离有1米多,就以此招刀法来讲,从上撩格挡到进步劈刀,必须前进最少1米才能杀伤敌人,而鬼子突刺只要半米就够了,还是手先脚后,扎出来再迈步,动作小而突然,意图隐蔽,不但难防而且杀伤力大——所谓刺死砍伤,刺刀可以轻易对内脏造成伤害,而大刀除非劈中脖子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刀两断的功力的。为什么古今中外战阵多用长矛,而腰刀一直的定位都是防身武器?古谚“一寸长一寸强” 不是瞎说的。另外单刀不是战斧,不可过重,重则不灵,古来超过5斤的刀都很少见。而步枪加刺刀的重量大于大刀近一倍,全身合力刺出,力达一点,惯性力很大,

        刀在战场上必须要和盾牌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效力,这个是基本的常识。很多人现在把刀和枪比较的时候都忘了这一点,我每次看到这种文章都觉得不可思议,基本常识都不具备还谈什么刀枪。

        枪和刀相比有个缺点就是枪杆的材料,刀始终是个铁家伙,枪杆是木头的,就算是材料再好的木头,刀多砍几次也免不了要断。枪长了好处很明显,但是缺点是比较难回头,一旦被刀接近就机会没用了。当年倭寇和明军交战曾经凭借倭刀的锋利砍断明军的枪杆,同时拼死逼近发挥刀的优势,而使的明军一度一筹莫展。戚继光的狼芜就改成了铁棒,倭刀无法砍断。再配合大型的盾牌组成鸳鸯阵,即便对手突近,也无法很快攻破,给狼芜的回抽创造时间。刀和枪比起来,是两种不同用途的兵器,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使用,或者配合使用,野战的时候用枪较好,巷战的时候用大枪就和自杀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刀不过5斤,我不敢说,我自己见过的刀就有很多重过这个数字。有个叫刘志清的老人,号称龙行之父,他在第二届全国武术表演赛中表演用刀重达15斤。当时他已经90多岁了。

        至于剑,那是个战场上淘汰下了的东西,这类的东西在中国春秋后就没什么人在战场上使了。

        • 家园 单刀不过5斤是因为中国人的刀法所决定的

          中国武术在明朝时开始进入大成阶段,出现了初始状态的内家拳这样强调对力量的技巧性控制而不单单以劲大势猛为胜的精致细腻的格斗术,刀法这时也同样出现了“凤点头”这样的高超的控刀技巧。

          忘了“凤点头”刀法是出于戚继光还是俞大猷的书中,可能是戚的吧,我记得俞的《剑经》是说棍术的。此招由宋代扑刀刀法转化而来,虽然由双手刀改为了单手刀,但杀伤力不减而变化巧妙更胜原来。

          所谓“凤点头”就是在握刀时,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刀,而无名指、小指虚握刀柄,挥刀击出时在挥臂挺腕的同时无名指、小指用力握刀,使挥刀的动作在肩部的旋转之外又增加一个腕部的旋转,这样挥出的刀刀头的运动较刀柄更加快速,可以产生抽击的效果,加大了劈砍的杀伤力,这只是“凤点头”的第一样好处。

          看西洋击剑比赛可以发现,西洋剑的剑尖的运动速度之快可以达到超出人眼的跟踪能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对方一剑点刺而来你只能通过对方肩肘的运动推测剑尖的位置。挥刀的速度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这就是说在格斗时起码刀的前半截是“隐形”的,如果瞪着眼睛找刀尖就等于是等死,于是如何把握敌人意欲攻击的方位和攻击到达的时间就成为了搏斗制胜的关键,而中国刀法中“凤点头”的使用会让这两点都出现不可测的变化。

          首先是攻击方位的变化:挥刀时手腕在前后旋转的同时还可以加上左右旋转的变化,如此从上到下一刀劈来,手腕向左右转出不同的角度可以让刀在敌人从左肩上方到右肩上方的广大范围中变化出不同的线路,让敌人的整个上半身的任意一点都处于攻击范围之内,如此大的防守范围让人难以照顾周全,而任何疏漏的结果可都是要见血的呀!

          对于刀路的封堵,时机的把握极为关键,晚则不及,过早则反而会让出空门,但“凤点头”会让攻击到达的时间出现极大的变化:此招法对于刀头运动速度的控制全在于无名指和小指握刀的力度,力握则速至,不握则迟至,可是一刀挥来,谁知道他两根指头使不使劲?就算你猜对了刀路,想在恰当的位置截住刀尖也是千难万难——这可都是在眨眼之间的事情,容不得细细思量的。难防难挡是“凤点头”的第二层好处。

          “凤点头”使刀头的惯性力增大,而承力点在远身端的手腕部位,相应的手腕对于刀的控制作用就超过了肩肘,这种改变让刀一下子出现了千变万化的用法。一招用老后,肩肘不动,仅仅抖腕即可快速收刀。如果加上肩肘的引导,仅仅一个收刀就可以变出挑、撩、扫、抹等诸多变化,翻腕亮出刀刃可以攻击,不翻腕凭刀背格挡即是防守,一把刀攻守随时可变、收发皆可伤人,这是“凤点头”的第三样好处。相对于日本剑道强调勇悍快捷的直来直去,“凤点头”的出现让中国刀法进入了诡异莫测、变化无常的境界。

          要对付这招长对短或者带盾牌的就不说了,实力不对称。如果大家都是单刀,绝不能退让。你要老是躲着刀尖走,就会一直被人追着砍,抢不到先手,早晚被人放到,要不怎么说先下手为强呐。所以要破“凤点头”只有以攻代守,强攻对方手腕,封住手腕就克制住了对方的所有变化,除此再无他法。不过想想就会知道如果你能够得着对方的手腕,那人家也就砍得着你了,所以这个破法是绝对的死中求活,赌命的法子,可见“凤点头”出手立判生死的利害。

          一招“凤点头”甚至影响了中国大刀形制的改变,广泛流行的刀型由明朝的雁翎刀变成了清代的牛尾刀,俗名叫鬼头刀。29军的大刀形制就是由牛尾刀变化而来,在缩短刃长的同时加长了刀柄,同时刀镡上加锁刃钩下加护手钩,刀尾带大圆环,虽然加大了刀重,但缩小了力臂,不但可以照旧使出“凤点头”,还可以融入扑刀的刺劈技法,更能够锁刃夺枪,可以说是中国军制大刀的终极形制,可惜“凤点头”之类的妙招在民国时虽然还有少数武术家深知其理,但多数人已不知其妙。毕竟刀法比突刺复杂的多,训练难度也大,所以民国初期大刀在军中推广时由于教员的水平所限,战士都是依葫芦画瓢不知何以如此的瞎练,真正能够把十几式刀法融会贯通,把大刀形制的精妙发挥出来的战士几乎没有。大家都不懂刀,以至于抗战时打造的大刀形制愈来愈简化,愈来愈走样,反过来又限制了刀法的发挥,本来短制长就难,这样就更没戏了,最后只有丢下了事,回头跟鬼子学突刺……可是大刀要是一点都不灵,当初近战兵刃怎么会选大刀?这话扯起来就远了,略过略过。

          “凤点头”有如此诸多的好处,自然也有其先天的不足。那就是“凤点头”过于依赖指腕之力,而相对于肩臂的力量,指腕之力要小得多,这也就直接限制了单刀的重量。一般明、清军中的制式单刀都在4斤左右,过重的单刀会减弱指腕对刀的控制,削弱刀法的变化。但刀也不可过轻,因为刀轻则惯性力小进而杀伤力也弱,所以军中、民间向来以可用重刀者为雄。不过以“凤点头”为根基发展起来的各派刀法流传到今天,多数招法已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这才会出现你说的15斤重刀一类的情况。刀重到这种地步,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指腕力量可以控制的程度,没法使出“凤点头”一类精细的变化。缺乏指腕变化的刀法只能回到“凤点头”出现前类似倭人剑道的路子,一味求快,不顾其余。可是这样的重刀惯性力太大,出刀收刀都快不了,抡圆了还会出现刀带人的情况,除了一圈圈的缠头盖脑根本不敢往外递,要不被人拨入外门拽都拽不回来,不信您找个15斤的米袋子抡起来体会体会甩出去的力量有多大。这种人随刀走的刀法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花架子,表演而已,当不得真。其实29军加重的大刀也不过5斤而已,再重别说作战了,训练时就会累死人的——好像是戚继光的《练兵纪要》中说过牌刀手要“每日挥刀万次,百日可小成,年余方可大用。”一天一万次“凤点头”,15斤的刀估计一天手腕就会残废的。由此也可看出练刀之难,每天一万次,一天除了挥刀就啥也别干了,就是29军也没法达到古人的训练标准吧?

          • 家园 呵,这些说法问题可不小。

            本来不想说明了,因为肯定会起争论,矛盾也就来了。不过这两天看了一下,好像误导了不少人。不得已说一下我的认识。得罪莫怪!我快考试了,先随便说一下。

            1 中国传统的器械,一般说是刀枪剑棍。其他的器械则视门派的不同有增减。我知道器械最少的杨氏太极也有这四种器械,不过他们的枪叫做大杆子。其他的门派我还不知道哪一家没这四样器械的。这种选择就是因为每种器械的练法不同,要求不同,锻炼的效果也不同。

            刀,讲究的是刀大力沉,直进中宫。讲究的是大开大和,不以变化取胜,凭力气迎人,所以说刀乃百兵之胆,或者刀乃百兵之帅,得说法。刀法12式也有说13式,但是以砍劈为主。刀练的就是胆量和力气,我年轻时看过各门各派的刀法不下30种,没有一种刀法里面有这种“风点头”的用法,而且看您的说法这种凤点头的刀法是主要的刀法,而我闻所未闻实在是不可想象。尤其什么3指握刀,两指空握和基本的刀法的原则相违背。没有哪种刀法从头到尾用腕子赢人的,如果有谁见过这种刀法,麻烦告诉我是哪门哪派。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单刀的用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点这一法。

            我说的这些都是单刀的用法。如果有谁一定要拿南拳流派的“蝴蝶刀”说不到5斤,那我就没话说了。不过蝴蝶刀练的是双刀。戚继光的《辛酉刀法》我倒是看过,那是谈刀法,不过那本书里面刀是倭刀的样子,而且武术界公认吸收了日本的双手用刀的方法。我不记得里面有什么“凤点头”的说法,而且还专门要练凤点头这个更是不可能。不说5斤,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试一下,用根长棍子1,2斤重就成,按上贴的说法练练这个“凤点头”,看看哪能有什么威力,而且你能不能做20个,每日上万个?

            我15,6岁时,曾经见过日本指挥刀,是从战场缴获的,我两手勉强能端平,分量很重。可以想象那个重量。

            现在武术表演的刀,那种刀头都软绵绵的刀真的不到5斤了,不过那是笑话,不是武术。不过影响了整个路子,80年代后在商店里能买的刀大多是这种刀。找个正经的练家子,去看看他的刀。单刀的重量是以前一个人的武力的标志,当年八卦派的前辈傅xx在东北表演的奖后,就打了把极重的单刀,号称xx第一刀,(具体的什么第一刀,我记不清了),这个分量的刀他可以使动就是说明他的本事好了,这是个用刀水平的基本标志。

            2 “点”这个用法器械里面是有的,大概看电影的都知道泳春派的“六点半棍法”,他们的训练方法有一个就是用棍头点击放在地面的核桃,这个是“点”。枪法里面也有,这个点的用法基本的要求就是器械有一定的弹性。剑法里面也有点的用法,我见过青萍剑的练法,剑法16式,点就是其中一种。俞大猷是当时的棍法权威,曾经上少林寺和和尚比武。不过我得到他的书的时候对武术已经没了兴趣所以随便翻了翻,不过他要是说到什么“凤点头”那肯定是棍法。

            3 西洋击剑分3种,重剑,花剑,佩剑,其中花剑很强调抖剑,西洋剑的剑尖的运动速度之快可以达到超出人眼的跟踪能力的程度这个和花剑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那个剑用特别的材料制成,弹性非常好,可以面对面站立,但是剑尖可以击中对手的后背。中国前几年还早不了,买国外的,据说一根几千美元。重剑,和佩剑还是强调击刺。

            剑尖的运动速度之快可以达到超出人眼的跟踪能力的程度这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找根棍子或者竹竿弯园了,一撒手就有这效果,没必要说什么西洋剑。

            这个帖子不准确的东西太多,武术这个东西是个实打实的东西,没那么多花乔的。算了,我对这个很早就不感兴趣了,不聊了!

            • 家园 不为争论,只是不敢当误导之评,就再说说我对刀法的一点认识

              中国明清两朝战阵用的刀一般有两种,一是单手使的腰刀,一是双手使的长刀。

              腰刀一般长度在80到90厘米,刃长在60到70厘米,重量2斤左右。明朝腰刀都是直柄的雁翎刀刀型,到了清朝早期的雁翎刀,刀柄后端开始向下弯卷,清中期后,出现了牛尾刀的刀型,刀柄后端下弯角度加大,达到了35到40度的样子,刀重也增加到将近3斤。这是中国腰刀的极致,现在武术表演的刀型就是按照牛尾刀作的,为了让人玩得动,刀身薄得成了个铁片。真正的牛尾刀接近刀镡的部位厚度在1厘米以上,从这里到刀尖,刀身三厚三薄,这样的变化在不增加刀重的情况下既加强了刀身的强度又加强了刀的弹性,而且牛尾刀较宽的刀面让用研磨的方法解决崩刃问题成为可能,延长了刀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是一款货真价实的好刀。

              双手长刀的刀型在明清之间变化很大,明朝时长刀都是倭人野太刀的模样,一度长达五尺,民间叫“斩马刀”。为了快速拔刀出鞘,战阵中常常左右相邻之人你拔我刀我拔你刀,交互使用。到了清朝长刀刀型改为方头弧刃的砍刀形状,长度也缩短到1米多,直刀柄长度多在30厘米以上,柄尾端是椭圆球形,重量多在4斤。后来出现了拉长了砍刀的刀头并开出刀头反刃的长刀,像是放大版的牛尾腰刀,只是刀柄没有单手使的牛尾刀下弯得利害,俗称这种刀为“鬼头刀”,民间武人在此刀刀背上加装一排铁环,挥刀时铁环前倒,进一步加强了劈砍刺击的力量,而收刀时铁环后倾,刀的重心后移使收刀更快,这种刀叫“大环刀”,制作工艺要求高,工本太贵,军中没见用过。29军的大刀也是双手使用,刀长1米,刃长60厘米,刀尾加装了多见于扑刀的圆环,重近4斤。以上所说的刀都有流传的古刀存世,现代也多有仿制的,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找,各大刀剑网上都能见到。

              倭刀中野太刀的长度在1.2到1.5米,重量没有找到,流传到现在比较常见的太刀多为1米多长,刃长在70厘米以上,重量多在1.2千克左右,也就是不超过两斤半。以此推测野太刀的重量应该在1.8千克以下。打刀更轻,多是900多克,还不到两斤重。日本军刀是按太刀刀型用轧制钢板锻压而成,刀长1米,刃长70厘米,重1.1千克。这些都是网上很容易找得到的资料。

              顺便多句嘴,这种机制的日本军刀原来我家就有,是我爷爷在哈尔滨光复时在火堆里捡的。刀鞘、刀柄都烧没了,刀却没坏。那刀虽开刃却并不出锋,可以轻松斩断8号钢丝。我上初中时图好玩还拿它劈过升蜂窝煤炉用的劈柴,其实还没斧子好使,因为总是劈不准而且刀轻震手。可惜后来搬家弄丢了。我用那刀时没觉得有多沉,想来老兄可能记忆有误,15-6的人不可能端平两斤多的刀都费劲,可能您当时的年纪要更小些?

              啰里啰唆说了半天刀,是想说刀的形制是由刀法决定的,不同的刀法根本区别是用刀的发力方式,而决定发力方式的是用刀的客观环境。

              宋朝缺马,为了以步制骑军人的铠甲登峰至极,而宋人的劲弩又逼得对手也不断加强铠甲的装备,重甲的普遍使用让横刀这一类比较轻的兵器毫无用武之地,不得已宋人只能多用扑刀、眉尖刀之类的长柄刀以加强砍劈力。到了元朝,火铳开始大量装备,让重甲失去了作用,而且蒙古骑兵喜用弯刀,这使长柄刀又被弃置不用。所以到了明朝,中国古代的刀法多已失传。

              明朝火铳、鸟枪普遍使用,士兵多不着甲,遇到倭寇时面对五尺多长的野太刀“长兵不敌,短兵不接,多为两断”,被打得很惨,也就深深体会到了长刀的好处。戚继光在日本订制了一批野太刀,又按着剿匪时得到的倭寇的刀法编出了《辛酉刀法》在戚家军中推广,成为了近代中国军中刀法的祖师爷。

              《辛酉刀法》与倭刀的用法几无区别,连刀型都基本一样,是因为那时明倭双方的士兵都是基本没有甲胄,就是戚家军后来的对手蒙古人也是人穿皮甲,马不着甲。所以刀越长越占便宜,搂头砍下,即便劈砍力小些杀伤力也足够了,你看那斩马刀一个赛一个的狭长薄利,刀背厚度才半厘米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到了明末清初,军人都开始穿戴对火器有一定防御力的棉甲,满人冲锋时马也披甲,这下斩马刀就不再好使了。也是在这时中国的双手长刀刀法开始与倭人剑道分道扬镳,双手刀法中融入腰马,多用撩击、扫击以用根劲加强斩劈力量,就是自上而下的劈砍也是缠头盖脑充分利用旋转力的斜向抡击。刀法的改变使得刀型也改头换面,多用下撩刀使得刀长缩短到1米多,根劲力大使得刀重增加刀面变宽,劈斩阻力大增也让刀背加厚刀头变方,如此一来斩马刀就变成了大砍刀。后来随着中国炼钢技术的进步,到了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大规模生产出韧性更好的钢材时,大砍刀又为了满足刺击的需要,再次变身成为了鬼头刀。

              从此,中国刀法的发力中枢由肩脊下移至腰胯,中国特色的刀法就成型了。但是这种明末清初时成熟起来的刀法还是双手刀法,单手用的腰刀那时的定位还是自卫武器,没人重视。战阵中用腰刀的是牌刀手,牌刀的使用特点让单手刀法的成熟比双手刀法要晚得多。

              呼唤土鳖扛铁牛,俺歇会再侃单手刀的凤点头。

              • 家园 不为争论,只是不敢当误导之评,就再说说我对刀法的一点认识(续)

                腰刀在古代军队中的地位有如手枪在现代军队中的作用——自卫而已,没它心里不踏实,有了也没打算真靠它打仗,因为要用腰刀除非敌近身前三尺之内而身旁无人可以帮忙,这种情况在战阵中除非战败溃散否则很难一见。

                你看戚家军的鸳鸯阵中唯一装备腰刀的藤牌手主战武器却是标枪,在阵中的作用是火器手之外的第二远程杀伤力量。只有倭寇突破狼筅的堵截,躲过长枪的刺杀,才有接近盾牌的可能。就是这样,长牌手和藤牌手也只需要用盾牌堵住敌人,自有拿着钢叉、铁棍或者长刀的短兵手上前杀敌。可见阵中牌刀手的任务是远挡箭矢近阻敌兵,纯防御性质,自己用刀的机会其实相当的少。瞧瞧现在武术中牌刀进枪的套路牌刀起势都是弓步而不是其他刀术套路的马步,就是原来老拿盾牌堵人留下的病根。

                不太常用的腰刀这时的刀型都是用料少、耗工也少的平造雁翎刀:基本就是一截面为拉长的三角形的狭长铁条,整把刀刀面几乎等宽,都是4-5厘米,靠近刀头的位置刀身渐窄微微上翘,形成一个颇为尖锐地刀尖,圆形的刀镡后20厘米长短的直柄,为防脱手刀柄尾部一般呈前小后大的楔形。

                到了明末清初,牌刀手终于等到了用刀的机会,因为双手长刀的长度在这时缩短了足有两尺。短兵手杀伤范围的大幅缩小,使得牌刀手不得不在更多的时候自己解决盾牌前的敌人。那如何解决顶在盾牌前的敌人呢?无论中外自古以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刺戳。所以这时的雁翎腰刀刀柄开始明显向下弯卷以便于握刀直刺。不过为什么这时雁翎刀刀身的弧度也在加大呢?原因就是这时候腰刀的用法根本不是刺戳而是刺劈。

                面对面的格斗,生死只在刹那间,往往就是一两个动作的事,所以出手都奔着要害去。明末清初的军人大多身着棉甲,胸前还有一个20厘米直径的护心镜挡住了要害,这样能够用刀的目标就只剩下脖子了。单手刺击的器械越长、越重,器械头部的稳定性就越差,刺中目标的难度也就越大。要不然古罗马的战士为啥只用半米长的短剑与盾牌作搭配?要在对手的冲撞下用将近1米长的腰刀戳中不断晃动的脖子绝对是个对人眼手协调能力的巨大挑战,军中技艺还是要充分照顾到普通人的使用能力,以简便有效为要,所以腰刀技法在此时开始引入已在军中长期使用相当有效的斩马刀的刺劈技术。

                明朝斩马刀的刺劈其实与倭人剑道的中段劈极为相似:两脚不丁不八左前右后站立,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左手置于小腹前,拇指、食指、中指握住刀柄尾部,无名指、小指虚蜷掌心顶在刀柄后部。右手置于刀锷后,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住刀柄,拇指、食指虚握。刀身前指抬起,刀尖与双眼齐平。这是持刀式。

                多句嘴,持刀时握刀手手指有虚握实握之分是为了放松小臂,保持手腕的灵活,方便快速出刀。只有在挥刀出击的瞬间所有手指才会用力握实刀柄以抵御对方格挡或者砍入肉体的阻力,中外各门各派的持刀方式皆如此理,相互间只是稍有不同。老兄说如此握刀违反了刀法的基本原则实在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不光是刀法,所有格斗术都强调只在发力瞬间才使运动局部的肌肉进入紧张状态,其余的部位要随时保持放松,因为人体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地保持反应的敏锐和肢体的协调,也只有这样的张弛有度才可能较长时间维持格斗所需的旺盛的体能和精力,这应该算是个基本原则吧?

                中段劈的动作是:挺胸抬臂使刀向斜上方刺出,同时左腿前跨步。双臂伸直后随左脚下踏前手下压,后手上抬使刀头下劈。之后左腿退步的同时收腹缩臂恢复持刀式。

                这一式可左可右,即可刺又可劈,虽然下劈力量不大但胜在攻击路线短速度快,而且劈刀的杀伤范围大,劈后即顺势收刀,动作简洁灵动,非常实用,是剑道中最常用的一式。说它的下劈力量小,只是相对于上段劈讲的,其实这一劈足以把人头给劈下来了。因为杠杆原理刀越长威力越大,斩马刀用此招可以轻松把人拦腰斩为两段。

                腰刀将这一招双手刀法改为单手使用,以后两指力点下弯的刀柄形成杠杆效应加大劈杀的力度,就是我前贴所说的凤点头了。具体的用法是:预备式时刀藏牌后,启动则先弓步前冲撞开敌人,然后挥刀刺劈,再迅捷回手重藏牌后。整个动作隐蔽、快速、幅度小,好似禽类啄击,一发即收,杀伤力极强。这是单手刀法中重视使用指腕之力的开始,不过此时单手刀的发力中枢还在肩脊,刀法单调远未成熟。此式载于《手臂录》的“藤牌腰刀”一章,同书也有斩马刀的刺劈法。凤点头之名是我在另一篇对牌刀古招式的探源评析文章中所见,因为形象生动一下就记住了,后来自己也常用此名指代此式渐成习惯,古名反倒不记得了。

                腰刀刀法的成熟在清中期之后。乾隆朝镖局开始大量出现,镖师不但走镖还兼职护院,所以武器多用长枪、腰刀、飞蝗石,无论室野远近昼夜皆可招呼应敌。尤其是腰刀在室内或夜间是不可或缺的近战武器,往往起到解危难、定生死的关键作用,极受重视。大量的实战使用促使单手刀法快速成熟起来。

                由于镖师不用盾牌,所以动刀即是搏命,这就要求单手刀法威力要大,可以一下解决问题。而用刀格斗时多在室内、窄巷、黑夜之中,都是视野狭窄闭塞的复杂环境,对手的位置也往往飘忽多变,这不但让人身前身后需要看顾防护的范围比战阵之中要大得多,而且应对的反应的时间也要比战阵中仓促得多。所以镖师们在单手刀法中不但融入了腰马之力增加了大量双手刀的技法以加强近战时腰刀的威力,还充分利用指腕的精巧控制在这些军中刀法加入了很多细腻的变化,形成了各种攻防一体、防守反击的复杂招式以应对格斗中反应不及的情况。渐渐的,个人对近战策略的不同设想,对近战理念的不同理解逐步形成了各个门派的不同的刀法,单手刀法也一点点变得比双手刀法更加的复杂、更加的博大精深,成为了中国刀法的主流。单手刀法对双手刀法的借鉴,让以腰马根劲为基础的撩刀、扫刀、抡劈刀开始普遍在腰刀技法中使用,这让腰刀的刀型逐渐接近了双手使用的鬼头刀,最终导致了牛尾刀的出现。牛尾刀也就成为了单手刀法最终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与双手刀法重步法的灵活相比,单手刀法更讲究指腕的运用,所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只要是单手刀没有不靠腕子赢人的。即便现代的刀术套路已经失去了实战的本意,但是发刀收刀之际抖腕动作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不过现在比的是谁的刀抖得响了。

                练刀先练胆这没错。刀法尚猛,指的就是用刀的气势要凶猛勇悍。因为刀是近战武器,不勇猛何以与人悍斗?但是实战刀法讲的是轻刀快马而不是力大刀沉。刀沉无非是砍劈力大些,而刀轻却可以快速出手。近身相搏谁先砍中谁就赢了,你就算能刀贯九牛,没抡完半圈就让人劈翻在地不也是白搭?近战中更不可能有大开大合的动作,动作越大架子越散,防御面积大、打击距离长,结果就是防防不住、打打不着。中国武术无论何门何派,盘功架都是先求开阔,后求紧缩。先大开大合为的是容易摸清各个招式中劲路的变化,后要裹紧缩实为的是缩小防御面积、缩短击打距离,追求的都是一招制敌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缠斗。那种大开大合动不动就往天上跳的都是为了漂亮花哨,看着是挺好看,但实在不能当真。其实实际的器械格斗看起来比较枯燥,就像外行看西洋击剑比赛,那两个人忙忙活活一通比划,要是不亮灯都看不出谁刺着谁了,输赢都不知道还能有多少热闹可瞧的?

                不过现代短器械对抗中也只有西洋击剑的实战性保持的比较好了,倭人的剑道看起来越来越近似作秀,而中国的对劈刀就只能当双人舞看了。唉,真是可惜了先人鲜血铸就的技艺了。

              • 家园 花你。。不容易啊

                这个练家子。。呵

                说的明白。。

              • 家园 请问各型刀的重心在什么位置?

                有没有随技击法的变化而变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